8.2家禽场消毒技术 课件(共23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家禽场消毒技术 课件(共23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项目八 家禽保健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消毒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环境及传播媒介上的病原生物的技术。对于养禽场而言,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措施。通过消毒可以杀灭病原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根据消毒的对象不同可将消毒分为环境消毒、人员消毒、圈舍消毒、设备及用具消毒、带禽消毒、死禽及粪便的处理与消毒等。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一、消毒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消毒法。
  (一)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是通过机械性清扫、冲洗、通风换气、高温、干燥、照射等物理方法,对环境或物品中的病原体清除或杀灭。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1.机械消毒
  通过清扫、洗刷、通风、高温等手段,清除禽舍周围、墙壁、设施以及家禽体表污染的粪便、垫草、饲料等污物,以消除或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该方法虽然不能真正杀灭病原微生物,但随着污物的清除,大量病原微生物也被除去。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2.辐射消毒
  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能够直接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如将清洗过的用具或蛋箱等放在阳光下暴晒,能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般用于进出禽舍的人体消毒、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消毒以及防止一些消毒过的器具再被污染等。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3.高温消毒
  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发生凝固或变性,以杀灭致病微生物。通常分为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1)煮沸灭菌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等物品的灭菌。在水中煮沸至100℃后,持续15~20min。如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使其成为2%的碱性溶液,沸点可提高到105℃,灭菌时间可缩短至10min,并可防止金属物品生锈。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2)高压蒸气灭菌法:常用于耐高温的物品,如手术器械、玻璃容器、注射器、普通培养基和敷料等物品的灭菌。灭菌前,将需要灭菌的器械物品包好,装在高压灭菌锅内,进行高压灭菌。通常所需压力为0.105MPa时,温度121.3℃维持20~30min可达到灭菌目的。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3)干热灭菌法:用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通常灭菌条件为:加热至160℃维持1~2h;适用于易被湿热损坏和在干燥条件下使用更方便的物品(如试管、玻璃瓶、培养皿等)的灭菌。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4)火焰灼烧灭菌法:用火焰喷射器对粪便、场地、墙壁、笼具、其他废弃物品进行灼烧灭菌,或将其动物的尸体以及传染源污染的饲料、垫草、垃圾等进行焚烧处理。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二)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指应用化学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物品等进行清洗、浸泡、喷洒或熏蒸,以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化学消毒法是养禽业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1.禽场常用消毒剂
  禽场所用消毒剂较多,有碱类、卤素类、醛类、氧化剂类、酚类、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每个禽场应选择2~3种消毒剂,交替使用。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1)氢氧化钠(火碱):碱类消毒剂,适用于禽舍、器具、墙壁、地面及运输车辆的消毒。常用2%~5%溶液,可杀死病毒和繁殖型细菌。4%溶液45min能杀死芽孢,若加入10%食盐能增强杀芽孢能力。
  (2)生石灰:碱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加水即成氢氧化钙而产生杀菌作用。通常将生石灰加水制成10%~20%石灰乳,用于禽舍墙壁、运动场地面或排泄物的消毒,或直接将生石灰粉撒于禽舍周围阴湿地面、粪池周围等处。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3)漂白粉:卤素类消毒剂,广泛应用于禽舍、地面、粪池、排泄物、饮水等消毒。饮水消毒可在l000kg水中加6~10g漂白粉,l0~30min后即可饮用;地面和路面可撒干粉再洒水消毒;粪便和污水消毒可按1︰5的用量,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漂白粉。
  (4)二氯异氰尿酸钠 (消毒威):卤素类消毒剂,主要用于养殖场地喷洒和浸泡消毒,也可用于饮水消毒,消毒力较强,可带禽消毒。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5)三氯异氰尿酸钠(又名强氯精):卤素类消毒剂,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及真菌孢子均有较强杀灭作用。常用于饮水、器具、场地和排泄物的消毒。饮水消毒,每升水加4~6mg;喷洒消毒,每升水加200~400mg。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6)聚维酮碘:卤素类消毒剂,能杀灭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及原虫等,克服了碘酊的强刺激性和易挥发性,且作用持久。用于手术部位、皮肤、黏膜消毒。5%溶液用于皮肤消毒及治疗皮肤病;0.1%的溶液用于黏膜及创面清洗消毒。
  (7)新洁尔灭(苯扎溴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能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芽孢。无刺激性和腐蚀性,毒性低。0.1%溶液用于消毒皮肤、黏膜、创伤、手术器械及禽蛋消毒。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8)百毒杀:双链季铵盐,广谱消毒剂,可带禽消毒。常用于饮水、内外环境、用具、种蛋、孵化器等消毒。饮水消毒,每升水中加本品50~100mg;禽舍、器具消毒,每升水中加本品150~500mg。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9)福尔马林:醛类消毒剂,是含37%~40%的甲醛水溶液,主要用于禽舍、禽蛋和孵化器等熏蒸消毒,对细菌、真菌、病毒和芽孢等均有效。2%~5%水溶液用于喷洒墙壁、地面、料槽及用具消毒;禽舍熏蒸一级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福尔马林14ml,高锰酸钾7g;二级消毒(用于旧禽舍):福尔马林28ml,高锰酸钾14g;三级消毒(用于污染严重禽舍):福尔马林42ml,高锰酸钾21g。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10)戊二醛:醛类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2%的溶液浸泡消毒橡胶、塑料制品及手术器械;20%的溶液喷洒消毒环境,一般病毒性疾病 1︰40倍稀释,细菌性疾病1︰500倍稀释。
  (11)过氧乙酸:氧化剂类消毒剂,能杀死细菌、霉菌、芽孢及病毒。0.05%~0.5%用于禽体、禽舍地面、用具的喷雾消毒,喷雾后密闭门窗1~2h;用3%~5%溶液加热熏蒸,每立方米空间2~5ml,熏蒸后密闭门窗l~2h。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12)甲酚皂溶液(来苏儿):酚类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对真菌亦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常用其3%~5%溶液,消毒器械、用具及场地,10%溶液消毒污物及排泄物。
  (13)复合酚(菌毒敌、农乐):酚类消毒剂,主要用于禽舍、笼具、饲养场地、运输车辆及病禽排泄物的消毒,喷洒浓度为0.3%~1%。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2.保证消毒效果的措施
  消毒药的作用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消毒效果,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清除污物:消毒药的作用效果与环境中有机物量的多少成反比。因此,在应用消毒药之前,应清除环境中的杂物和污物,经彻底冲洗后再使用化学消毒剂。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2)有针对性地选择化学消毒剂: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和微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一般繁殖型的细菌易于杀灭,细菌的芽胞耐受力强,较难杀灭;病毒对碱敏感,而对酚类有抵抗力。
  (3)消毒药的浓度要适当:另外,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浓度,如同一种消毒药在应用于外界环境、用具、器械时可选择高浓度;而应用于体表、特别是创伤面消毒时应选择低浓度。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4)作用的温度和时间要适当:温度升高可以增加消毒剂的作用效果,缩短作用时间。一般温度每增加10℃,消毒效果可增强1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消毒剂与被消毒对象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5)适宜的环境湿度:熏蒸消毒时,湿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很大,如过氧乙酸或甲醛熏蒸消毒时,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6)消毒剂酸碱度要合适:环境或组织中的酸碱度对消毒药的作用影响较大,如含氯消毒剂作用的最佳pH为5~6,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则在碱性环境中的杀菌力增强。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三)生物消毒
  生物热消毒:通过堆积发酵、沉淀池发酵、沼气池发酵等产热或产酸,以杀灭粪便、污水、垃圾及垫草等内部病原体的方法。常用于禽粪等污物的无害化处理。
  微生态消毒:通过喷洒适当浓度的微生态、菌体等特殊制剂来替代、抑制、裂解有害微生物从而改善环境的方法。常用于畜禽养殖场内外环境的辅助消毒、减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