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猪场防疫与“SPF”猪生产 课件(共41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1猪场防疫与“SPF”猪生产 课件(共41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猪场的防疫与“SPF”
猪生产
猪场的防疫与“SPF”猪生产
学习要点:
掌握疫病的防疫原则、防疫的措施;
掌握SPF猪群的建立。
思政元素:
织就天罗地网搞防疫,结合当前新冠疫情防控,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强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所学专业如何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 形成专业相关职业的荣誉感。
一、 防疫原则
四、 无特定病原体猪群
主要内容
三、 预防工作的具体措施
二、 预防措施
1.坚持党政领导,建立健全各级防疫机构,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
2.坚持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
一、防疫原则
搞好疫病防制宣传工作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传染源的散播。
(2)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一般抵抗力。
(3)定期预防注射及随时补注,提高机体的特异抵抗力。药物预防
二、预防措施
(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4)搞好检疫,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5)搞好舍内、外卫生,对畜舍、饲养用具等做好定期消毒和临时消毒。(6)组织好平时的灭鼠、杀虫工作。
(7)肉用动物在屠宰前后需经兽医检查,认为无传染病时才可以屠宰和食用,以免危害人畜的健康。
(8)附近县、乡、地区建立联防区。
(二)发生传染病的扑灭措施
及早诊断,上报疫情,并通知邻近单位做好预防。
隔离、封锁
紧急预防接种
消 毒
治疗、死猪和淘汰病猪及时合理处理
三、防疫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疫情报告和诊断
1.疫情报告
在发生重要动物传染病时,应将疫情主要包括发病时间、地点、发病及死亡头数、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诊病名及防治情况等,迅速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并通知邻近单位及有关部门注意预防工作,上级接到报告后及时派人赴现场。
(1)临床诊断 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等)直接对病畜检查。对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例,此法意义较大;对发病初期、非典型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病例,此法意义不大。
(2)流行病学诊断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3)病理学诊断 包括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2.诊断方法
(4)微生物学诊断 主要进行病原检查。主要包括病料涂片镜检、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动物接种试验等。(5)免疫学诊断 包括血清学试验和变态反应。
(6)分子生物学诊断 包括基因探针、PCR技术等。
采集病料
病毒分离培养
病菌培养观察
实验室检查
(二)隔离和封锁
1.隔离
把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的动物与健康动物隔绝开来。目的是控制传染源,防止健康动物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当动物群中发生某种传染病时,根据检疫结果,把该群动物分为患病动物、可疑感染动物、假定健康动物。
(1)患病动物有明显临床症状或用其它诊断方法检查是阳性的动物。将其隔离于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偏僻地方或房舍,患病动物较多时可集中隔离于原来厩舍内。
对其采取的措施:
①及早确诊;
②及时治疗;
③专人护理;
④禁止闲杂人员或其他动物接近或出入;
⑤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
⑥厩舍内饲养用具要经常消毒、粪便要妥善处理。
(2)可疑感染动物 未发现任何症状,但与患病动物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明显的接触(如同群、同厩或共同使用过饲槽、用具等)的动物。对其采取的措施:
①隔离、限制其活动,进行详细观察,及时分群。
②有条件时对病畜进行紧急接种或药物预防。
(3)假定健康动物 指与患病动物没有接触或其临近厩舍的动物。
对其采取的措施:
①与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动物隔离开来,专人护理。
②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工作。
③紧急预防接种。
(二)隔离和封锁
2.封锁
将某些烈性传染病疫源地封锁起来。
(1)封锁的时机
当发生流行比较猛烈、危害性比较大的传染病(如炭疽、口蹄疫等)时,应该划定疫区,报上级部门批准封锁。
(2)封锁的目的
防止疫病向安全地区扩散和健康动物误入疫区而被传染。
(3)封锁的原则
早(早封锁)、快(行动果断迅速)、严(封锁要严密)、小(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封锁后采取的措施
1、在封锁边缘地区设立明显标志,指明绕行道路,禁止易感动物通过封锁区,如因特殊情况必须通过,要对车辆、人员及动物进行消毒,疫区动物不经兽医人员批准,不得随便调动。
2、对患病动物要严加隔离,并进行必要处理(如治疗、急宰或扑杀、深埋)。
3、对假定健康动物和受威胁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封锁疫区
设立明显标志
指明绕行道路
(4)封锁后采取的措施
4、对患病动物、可疑动物使用过的垫草、残余饲料以及粪便污染过的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
5、对患病动物、可疑动物使用过的草场、水源禁止易感动物使用,必要时进行封锁。
6、在最后一头患病动物痊愈或急宰后经过一定封锁期(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再没有新的病例发生,经过全面的、彻底的终末消毒后,解除封锁。
(三)免疫接种
种类
预防接种
紧急接种
种类
预防接种
紧急接种
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经常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称为预防接种。
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的免疫接种,称为紧急接种。
方 法
皮下注射法
肌肉注射法
口服法
喷雾法
免疫接种
(四)病畜的淘汰和治疗
(1)淘汰的对象
①病畜无法治疗。
②治疗所需的时间长,所用的医疗费用超过治愈后的价值。
③病畜对周围的人或动物有严重的传染威胁。
④患了危害较严重、过去没有发生过、新的传染病病畜。
(2)处理方法
①对人危害不大的要急宰。
②对人和动物危害较大的要焚烧或深埋。
1、病畜的淘汰
病、死动物深埋地点
挖 坑
病死动物装运
坑内垫塑料后,倒入尸体
尸体上撒消毒药
焚烧尸体
(1)目的
挽救患病动物,减少经济损失;消除传染源,防止疫病扩散。
(2)原则
治疗和预防相结合、早期治疗和阶段性治疗相结合、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综合性治疗和个别治疗相结合。
2.对病畜的治疗
(五)认真消毒
对病畜或疑似病畜使用过的垫草、残余饲料及粪便污染过的用具、畜舍、运动场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四、无特定病原体猪群
(一)无特定病原体猪群的定义
指一个畜群中,不患有某些指定的特定病原体和寄生虫疾病,畜群中呈明显的健康状态。
(二)建立无特定病原体猪群的意义
1.防止四大传染疾病的发生
2.提高猪的成活率
3.增重和降低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4.缩短孕期
(三)建立无特定病原体猪群的方法
建立SPF猪群的接产方法有剖腹取胎法和无菌接产法两种。
仔猪出生后经擦拭断脐后,立即送至人工哺育室哺育。
1.仔猪的饲养
2.仔猪的管理
三日内仔猪以牛乳为主的人工乳,并加喂母猪血清,十日以后补喂婴儿糕干粉,21日喂乳猪料。
应特别注意保温和消毒,环境湿度要根据猪仔的日龄调整。
一、接产
二、人工哺育
思考题:
解除封锁的条件是什么?封锁后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