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牛的体尺、体重测量 课件(共20张PPT)《牛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牛的体尺、体重测量 课件(共20张PPT)《牛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牛生产
牛的体尺、体重测量
目录
1.
牛的体尺测量
2.
体重测量
牛的体尺测量
测量目的:测量体尺用于确定牛的生长发育情况。
测量时间:初生、6月龄(断奶)、周岁、一岁半、两岁、3岁和成年时测定。
测量要求:场地平坦,牛站立姿势自然且端正,每个项目测定两次取平均值。
测量工具:测仗、软尺、圆形触测器
牛的体尺测量
测仗使用:
牛的体尺测量
(1)体高:从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测仗)
(2)胸围: 肩胛骨后缘处体躯垂直周径。(软尺)
(3)管围: 左前肢掌骨上1/3(最细)处的水平周径。(软尺)
(4)体斜长:从肩端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的距离。(测仗、软尺)
(5)体直长: 肩端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的垂线水平距离。(测仗)
(6)十字部高:两腰角边线中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测仗)
(7)腰角宽:两腰角外缘之间的距离。也称十字部宽。
(8)尻长:腰角前缘到坐骨结节后缘的直线距离。
测仗使用:
牛的体尺测量
牛的体尺测量
体高
胸围
背高
腰高(十字部高)
臀端高
体斜长
尻长
胸宽
腰角宽
髋宽
管围
1-2:
3-4: 5-6: 
7-8: 
9-10: 
9-11:
9-12: 
14:
15:
A.
B.
C.
坐骨端宽
牛的体尺测量
体尺测定项目
牛的体尺测量
体尺测定项目
项目 数值 体高 (CM) 胸围(CM) 管围(CM) 体斜长(CM) 十字部高(CM) 腰角宽(CM) 尻长(CM)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体重测量
也叫称重法,每次称重时,应在喂饮之前,泌乳牛则应在挤奶之后进行。为了尽量减少误差,应连续在同一时间称重2d,取其平均值。
实测法
奶牛自动称重系统
犊牛:应每月称重一次;
育成牛:每3个月称重一次;
成年牛:则在第一、三、五胎产后30-50d各测一次活重。
体重测量
一般估重与实重相差不超过5%。
(1)凯透罗氏法:此公式可用于乳牛和乳肉兼用牛。
体重(kg)=胸围2(m)×体直长(m)×87.5
(2)校正的约翰逊法:此公式估测黄牛活重的结果。
体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11420
估测法
一般体重估测的公式是:
体重(kg)=胸围2×体斜长÷估测系数
估测系数 = 胸围2(cm)×体斜长(cm)/实际体重(kg)
牛生产
牛的年龄鉴定
怎么判断牛的年龄呢?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在缺乏年龄记录资料情况下,可通过如下方法鉴别年龄。
角轮鉴定法
牙齿鉴定法
外貌鉴定法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根据外貌鉴别牛的年龄,只能鉴定其老幼,而不能判断准确年龄。
幼年牛:被毛有光泽,粗硬适度,皮肤柔润而富有弹性,眼盂饱满,目光明亮,举动活泼有力。
老年牛:四肢站立姿势不正,被毛乱而无光泽,皮肤干枯,眼盂凹陷,目光呆滞,眼圈多皱纹,举动迟缓。
外貌鉴定法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母牛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营养不足,使角组织不能充分发育,牛角表面凹陷,形成环状痕迹,称为角轮。
母牛每分娩一次,就会形成一个角轮,所以母牛的角轮数与产犊数大致相同。当母牛每年能产一胎时,其年龄为角轮数加上初产年龄。
一般的计算方法为:母牛年龄 = 第一次产犊时年龄 +(角轮数目-1)
角轮鉴定法
角轮鉴别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门齿鉴定法
隅 齿 外中间齿 内中间齿 钳 齿 钳 齿 内中间齿 外中间齿 隅
齿
牛的门齿排列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门齿鉴定法
牛的乳齿与永久齿的区别
区别项目 乳 齿 永久齿
色泽 乳白色 稍带黄色
齿颈 明显 不明显
形状 较小而薄 较大而厚
排列情况 排列不够整齐,齿间空隙大 排列整齐,且紧密而无空隙
乳齿
永久齿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年龄鉴别
4-5月龄:乳门齿已全部长齐。
1-1.5岁:内中间乳齿齿冠磨平---圆口
1.5-2岁:乳钳齿脱落,换永久齿--对牙。
3岁:内中间乳齿脱落,换永久齿--四牙。
4岁:外中间乳齿脱落,换永久齿--六牙。
4.5-5岁:乳隅齿脱落,换永久齿--齐牙。
圆口:2岁以下
对牙:2岁
齐牙:5岁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年龄鉴别
6岁: 隅齿磨损面积扩大,钳齿和内中间齿磨损很深,齿面珐琅质磨去一半。
7-7.5岁:钳齿齿面的法琅质几乎全部磨损,到7岁6个月时,钳齿和内中间齿的磨损面近似长方形,仅后缘还留下1个燕尾小角。
8岁:钳齿的磨损面磨成近似四方形,燕尾小角消失,有时出现齿星,而在外中间齿和隅齿的磨损面则磨成近似长方形。
9岁:钳齿出现齿星,内、外中间齿的磨面都磨成近四方形。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小结
2、3、4、5看脱牙
6、7、8、9看磨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