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禽场普通病的诊治与预防禽其他疾病的诊断与防控异食癖的诊断与防控异食癖又称恶食癖、啄食癖或啄癖,是鸡的一种常见病,多指鸡群中互相啄食,导致外伤,引起死亡或胴体质量降低,产蛋减少等。异食癖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啄蛋等。笼养鸡最常见,大小鸡只均可发生。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以啄肛癖危害最严重。 一、遗传因素初生雏鸡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性成熟时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增多,常有异常行为发生部分品种鸡生性好斗病因二、饲养管理因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采食位不足光照过强或分布不均光线颜色影响湿度过大,温度过高病因二、饲养管理因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采食位不足光照过强或分布不均光线颜色影响湿度过大,温度过高饮水不足或饲料喂量不足鸡的日龄不同、品种不同混养在一起病因二、饲养管理因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采食位不足光照过强或分布不均光线颜色影响湿度过大,温度过高饮水不足或饲料喂量不足鸡的日龄不同、品种不同混养在一起育雏期光照时间过长育成期不控制喂料生理换羽,皮肤发痒争斗受伤后,鸡见血啄食后养成恶癖病因三、饲料因素1.饲料中食盐含量不足2.饲料中铜、钴、锰、钙、铁、硫和锌等3.矿物质不足4.饲料中含硫氨基酸不足5.饲料中维生素A、E不足病因根据鸡啄食的部位分为: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啄肛癖多发生在产蛋母鸡由于腹部韧带和肛门括约肌松弛,产蛋后泄殖腔不能及时收缩回去而留在外面,造成互相啄肛常将泄殖腔啄得血肉模糊,甚至将后半段肠管啄出吞食临床症状啄羽癖幼鸡在开始生长新羽毛或换小毛时易出现产蛋鸡在盛产期或换羽期也可发生可见全身羽毛多处被啄脱,皮肤出血、结痂临床症状啄趾癖大多是幼鸡喜欢互啄脚趾,引起出血或跛行症状。临床症状啄蛋癖母鸡刚产下蛋,鸡群就一拥而上啄食有时产蛋母鸡也啄食自己生的蛋,主要发生在产蛋鸡群,尤其是高产鸡群发生的原因多由于伺料缺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常伴有薄壳蛋或软壳蛋防 制1. 适时断喙采用两次断喙法:7-9日龄进行首次断喙10~14日龄检查一次并修整若断喙复长应再补断一次防 制1. 适时断喙2. 供给全价日粮防 制1. 适时断喙2. 供给全价日粮3. 改善饲养管理防 制3. 改善饲养管理备足饲槽,高度适宜饲喂要定时、定量、定质备足水槽或饮水器饲养密度要适宜,不可过大鸡舍通风良好,照明要适度防 制4. 治疗有啄癖的鸡、鸭和被啄伤的病禽,要及时尽快地挑出,隔离饲养与治疗。鸡群头顶上方可悬挂蔬菜或青草,以转移其注意力将鸡舍光线调暗,将照明灯换成红色检查并调整日粮配方。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则需添加豆饼、鱼粉等作为预防。若是因缺乏铁和维生素B2引起的啄羽癖:每只成年鸡给硫酸亚铁1-2g和维生素B25-10mg,连用3-5天。若暂时弄不清啄羽病因:在饲料中加入2%石膏粉或每只病鸡每天给予0.5-3.0g石膏粉若是缺盐引起的恶癖:在日粮中暂时添加2%-4%食盐;保证供足饮水;恶癖很快消失,随之停止增加的食盐,维持在0.5%-1%,以防发生食盐中毒。若缺硫引起的啄肛癖:在饲料中加入1%硫酸钠,3天之后即可见效;啄肛停止后,暂改为0.1%的硫酸钠加入饲料内,作为预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