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课件(共24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3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课件(共24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禽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黄曲霉毒素
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发霉变质的饲料中。对人和动物都有很强的毒性,慢性的可引起癌变。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
中毒后以急性或慢性肝中毒、全身性出血、腹水、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症状为特征。
病原
病原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结构疏松,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
菌体有许多复杂的分枝菌丝构成
营养菌丝具有分隔;
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烧瓶形或近球形顶囊,表面产生许多小梗(一般为双层),小梗上着生成串的表面粗糙的球形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合成孢子头。
黄曲霉抵抗力很强,在加热120℃、煮沸后5min才能杀死;
常用的消毒剂5%的甲醛、石炭酸、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剂可以杀死。
病原
2-6周龄的雏鸡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
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嗜睡;
生长发育缓慢,消瘦,贫血,体弱;
冠苍白,翅下垂,腹泻,粪便中混有血液;
共济失调,角弓反张,最后衰竭而死。
最急性中毒者,常没有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临床症状
角弓反张
翅下垂,腹泻粪便中混有血液
眼睑肿胀,角膜浑浊、溃疡
成鸡中毒后一般引起慢性中毒,病鸡表现为精神委顿,运动减少,食欲不佳,羽毛松乱,开产期推迟,产蛋量减少,蛋小,蛋的孵化率降低。
临床症状
中毒后期鸡有呼吸道症状,伸颈张口呼吸,少数病鸡有浆液性鼻液,眼睑肿胀,角膜浑浊、溃疡,最后卧地不起,昏睡,最终死亡。
临床症状
急性中毒的雏鸡可见肝脏肿大,色泽变淡,呈土黄色,表面有出血斑点,胆囊扩张。肾脏苍白稍肿大。胸部皮下和肌肉常见出血。
剖检变化
成年鸡慢性中毒时,剖检可见肝脏萎缩变小,质地变硬,色泽变黄,肝脏中可见到白色小点关或结节状病灶。
剖检变化
病程在1年以上的,肝脏中可能出现肝癌结节,黄曲霉毒素还能引起免疫抑制,表现为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的萎缩。
剖检变化
诊断
初步诊断
确 诊
调查病史
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变化
→实验室化验
实验检查饲料
取饲料样品5kg分别放在几内大盘内,摊成薄层。
在365nm波长的紫外线灯下观察。
若有发出蓝色或黄绿色荧光,则确定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
若看不到,将被检样品敲碎后,再检。
若仍然看不到,则为阴性样品。
饲料防霉
防 制
防霉的根本措施:
破坏霉变的条件,主要是水分和温度。
粮食作物收割后,防遭雨淋,要及时运到场上散开通风,晾晒,使之尽快干燥;
水分含量达到谷粒为13%,玉米为12.5%,并应贮存于干燥处。
饲料防霉
污染饲料去毒
防 制
对轻微霉变的饲料:
可用连续水洗法去毒,即用0.1%漂白粉水溶液浸泡发霉饲料12小时,弃去上面清液,再加清水搅拌浸泡,反复数次,直到浸泡的水变成无色,毒素可除去大部。
饲料防霉
污染饲料去毒
用霉菌抑制剂
防 制
用于谷物和粉料中的药物有0.3%丙酸钠或丙酸钙。
饲料防霉
污染饲料去毒
用霉菌抑制剂
治疗
防 制
对急性中毒的雏鸡用5%的葡萄糖水,每天饮水4次,并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电解多维或水溶性多种维生素。
尽早服用轻泻剂,促进肠道毒素的排出,如用硫酸钠,按每只鸡每天1-5克溶于水中,连用2-3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