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培育品种及经济类型学习要点:熟悉我国培育猪种的产地、经济类型和生产性能;了解猪的经济类型;能够将猪的生产特性在养殖过程中加以利用。培育品种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与外来品种进行抗衡,更加值得去推广和重视,补充了四个自信;老一辈育种学家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处逆境不灰心,遇困难不低头;正确对待荣誉,要急生产所急。思政元素:培育品种及经济类型一 我国培育猪种的评价与选择二 我国培育猪种的特性及利用三 猪的经济类型选择主要内容《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2011版18个培育猪品种:上海白猪、伊犁白猪、汉中白猪、三江白猪、湖北白猪、浙江中白猪南昌白猪、军牧1号白猪、鲁烟白猪、滇陆猪部分猪种在这次调查中并未发现,有的猪种上报资料不全,并未全部收录。新淮猪、北京黑猪、山西黑猪、苏太猪、大河乌猪、鲁莱黑猪、豫南黑猪、松辽黑猪一、培育猪种的评价与选择(1)山西黑猪产于大同、忻州一带,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大同市种猪场和原平种猪场共同培育而成的。它以地方良种马身猪为母本,以巴克夏猪、内江猪为父本,是山西第一个培育品种。马身猪一、培育猪种的评价与选择(1)山西黑猪【品种特征】:全身被毛为黑色;头大小适中,额宽有皱纹,嘴中等长而粗,鄂面微凹,耳中等大小,稍向前倾略下垂;臀宽四肢健壮,体型结构匀称;乳头7对以上。90千克的育肥猪屠宰率为72%左右,瘦肉率为43%以上。【生产性能】:山西黑猪繁殖力较高,抗逆性强,生长速度较快,杂交配合力好,但体质疏松,屠宰率不高,胴体瘦肉率不高。(1)山西黑猪以马身猪、二花脸、长白猪和大白猪为亲本,通过山西省3代畜牧工作者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而培育成的瘦肉型猪新品种,为山西省首个国家级新品种。(2)晋汾白猪【品种特征】:全身被毛白色,体型紧凑结实;头大小适中,耳中等大呈竖立稍侧前倾,嘴筒中等长而直,面微凹;背腰平直,胸宽深,腹线上收,腿臀丰满;四肢健壮,蹄趾结实;乳头排列匀称,乳头数7对以上,外生殖器发育良好,遗传性能稳定。(2)晋汾白猪【生产性能】:初产10.97头,产活仔数10.65头,28日龄断奶窝重67.8kg,70日龄育成率96.1%。经产母猪产仔13.11头,产活仔数12.63头,28日龄断奶窝重79.3kg,70日龄育成率97.5%;晋汾白猪达100kg,日龄171d,30~100kg日增重837g,饲料转化率2.86:1。现场屠宰测定的结果显示:晋汾白猪屠宰率72.8%,腿臀比例30.6%,瘦肉率59.8%,肌内脂肪含量2.73,眼肌面积39.6cm2,肉色鲜红,无PSE肉或DFD肉。培育猪种 育成过程 品种特征 生产性能哈尔滨白猪 简称哈白猪,在含有和血统的杂种白猪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苏联大白猪血液,对其级进杂交二代选育而成。目前为黑龙江省养猪业的主要品种资源,并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体型较大,全身被毛白色;头中等大小,两耳直立,面部微凹;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腿臀丰满,四肢健壮,体质结实;乳头7对以上。 哈白猪经过杂交育种后,具有肥育速度较快,仔猪初生体重大,断乳体重大等优良特性。育肥后屠宰率达72.06%,胴体品质好,肥瘦比例适当,肉质鲜美,细嫩适口。具有皮薄,脂肪较少、骨轻、胴体可食部分比例高等优点。三江白猪 原产于黑龙江,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肉用型品种。由长白猪和东北民猪经过复杂杂交育成的。 被毛全白,毛丛稍密;头轻嘴直,两耳下垂或稍前倾;背腰平直,腿臀丰满;四肢粗壮,蹄质坚实;乳头7对。 8月龄公猪体重达111.5千克,母猪107.5千克。产仔数平均为12头。育肥猪在体重20-9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600g,体重90Kg时,胴体瘦肉率59%。在农场生产条件下饲养,表现出生长迅速、饲料消耗少、胴体瘦肉多、肉质良好和适于北方寒冷地区饲养的优点。但群体尚不够大,在类型上尚欠一致,颈下与腹下肉比例稍大。培育猪种 育成过程 品种特征 生产性能北京黑猪 其血统源自亚、欧、美三大洲的诸多品种,有丰富的遗传背景。中心产区是北京市国有北郊农场和双桥农场,属于肉用型的配套母系品种猪。 全身被毛黑色;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两耳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面微凹,额较宽;颈户结合良好;背腰较平直、且宽;四肢健壮,腿臀较丰满;乳头多在7对以上。 小公猪一般在6.5-7.0月龄、体重65-75公斤时,可用于配种。母猪初情期约201-226日龄。抗病力强,耐粗饲,抗应激,生长快,商品猪日增重650-850克,肉料比1:2.8。将中国猪种的耐粗饲能力、早熟多产的繁殖优势、肉质香嫩的特点与欧美猪种体大快长、多肉的特点揉和在一起,但其胴体瘦肉率不高。(1)与地方品种相比,体尺、体重增加;背腰宽平,大腿丰满,改变了地方品种猪凹背、腹下垂、后驱发育差、卧系等缺陷。繁殖力保持地方品种的多产性,种猪生长发育迅速。(2)与外来引进品种相比,发情明显,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肉质好,能大量利用青粗饲料,在同等低劣条件下,较国外猪种好。但也有缺点,品种整齐度较差,体躯结构尚不理想,后躯不太丰满。特性利用(1)直接利用(2)开展品种(系)配套二、我国培育猪种的特性及利用猪的经济类型选择瘦肉型猪体型外貌: 头小肩轻,体躯浅长,臀腿丰满,体形呈流浅型。一般体长大于胸 15—20cm 背膘厚一般在2.5cm以下。生产性能;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瘦肉,生长快,饲料转换率高体重达 90kg 时胴体瘦肉率在 55-60% 间。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约克夏、杜洛克、汉普夏等猪为其代表。脂肪型猪兼用型猪体型外貌: 头颈较重,体躯短、宽、深,呈“方砖形”;一般胸大于或等于体长。生产性能:它利用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转化脂肪的能力较强,而利用饲料中蛋白质转化瘦肉的能力较差。生长较慢,比较费料, 背膘厚5cm 以上,90kg 时胴体瘦肉率在45% 以下。 早年的巴克夏为其代表。生产瘦肉、脂肪的性能及相应体躯结构特点、饲料转换率、生长速度等都介于瘦肉型与脂肪型猪之间。体长大于胸围5cm以上,背膘厚3-5cm之间, 90KG 时胴体瘦肉率在 45%—55% 间。苏白猪为其代表。依据:猪的体躯结构,胴体中瘦肉和脂肪的比例三、猪的经济类型选择瘦肉型猪脂肪型猪兼用型猪猪的经济类型比较请简述我省培育品种的产地和分布、品种特性和生产性能?思考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