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观赏蔬菜生产技术》任务三观赏葫芦生产技术教学要求了解观赏葫芦的栽培特性;了解观赏葫芦的品种特性,会选择适宜品种,能合理安排茬口;掌握观赏葫芦的播种育苗技术;掌握观赏葫芦的田间管理技术;掌握观赏葫芦的采收和采后处理技术。观赏葫芦观赏葫芦属葫芦科瓠瓜属,原产热带,只作观赏,不能食用,果实为葫芦形或上部有一细长的长柄,下部似一个圆球体,皮色以青绿为主,间有白色斑,老熟果外皮坚硬,非常可爱,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艺术价值,惹人喜爱,果实老熟后,坚硬的果壳可以用来制作容器和工艺品,是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主栽品种之一。一 、品种选择小葫芦小葫芦也叫大兵丹、干成兵丹、小兵丹。果实葫芦形,中部缢细,下部大于上部,为“8” 字型果实。长柄葫芦果实有一条细长的柄,长约40~5 0 ㎝,下部似一个圆球体,横径14 ~ 20㎝,单果重1~2㎏。皮色以青绿为主,间有白色斑,老熟果外皮坚硬。中熟,生长期100~120d,观赏期可长达1~2年。鹤首葫芦极具观赏性的奇形葫芦品种, 果实外形似鹤首,上方具细长柄,下方高球形, 表面有明显的棱线突起, 表皮墨绿色。果实长40~50 ㎝,横径15~20 ㎝, 果重1.5~2.5 ㎏。中熟,生长期100~12 0 d, 观赏期可长达1~2 年。天 鹅果实颈部上方略为膨胀似“ 天鹅” 头部,高约35 一45㎝,下方近圆球形,直径约15~20㎝, 表面光滑有淡绿色斑纹,果实充分干燥后可长期摆饰或雕刻。特长葫芦:引自美国,需高架栽培,幼嫩瓜可食用,味道鲜美。开花时要人工授粉,以利坐果,每株只留2~3 个葫芦。老熟瓜长达1.5m以上,观赏性好。梨形葫芦:由台湾引进, 具有特别早生,耐热、耐寒,抗病力强,春、夏、秋均可栽培。从定植到结果约55d,果实形状颇似梨。二 、育苗填装穴盘:播种使用的基质要疏松保肥保水。装满后抹平,浇透水备用。浸种催芽:温汤浸种,小葫芦种子浸泡3~4h,长柄葫芦、鹤首葫芦和天鹅葫芦的种子浸泡7~8h,然后催芽。播种:播种可采用条播或点播。将种子平放播种盘中,播完后覆土1~1.5cm。种子发芽适温为30~35℃。分苗移栽:子叶完全张开,即可移植到营养钵中。营养钵直径12cm为宜,摆放整齐,浇透水。栽植不宜过深,以免影响根系的生长,栽后浇透水。三、整地做畦观赏葫芦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好,但不能有积水。种植时最好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栽植前深翻30cm,翻耕碎土,耙平地面。观赏葫芦生长期长,耐肥力强,因此要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草木灰150kg作底肥。定植前一周整好地,先做畦。畦宽1.5~2m,高0.3m,畦沟宽0.4~0.5m。四、定植当营养钵中的幼苗生长到4 ~6片真叶时就可定植,定植选在晴天上午8点至下午3点进行。将幼苗从营养钵中带土取出,避免伤及根部。在畦面挖穴,每穴种1 株,株距0.5~1.5 m。栽完后浇定根水。五、田间管理温度管理缓苗阶段不通风,白天棚温应保持2 5~ 30℃,夜间18~20℃ 。3d后已缓苗,白天大棚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2~15℃。水肥管理观赏葫芦结果多,需肥量较大,前期主要施氮肥,开花结果期则多施磷、钾肥。开花期一般不浇水,在结瓜盛期要浇足水,以保证果实充分生长发育。搭架在现代农业观光园区,以观赏为目的,种植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 供植株生长和游人行走。植株抽蔓前应及时搭架,一般每株小葫芦需棚架面积约1㎡,长柄葫芦、鹤首葫芦、大鹅葫芦每株约需棚架面积3㎡。植株调整当主蔓长至30~40cm时,要及时吊蔓、绑蔓。同时要随时摘除主蔓上形成的侧芽。葫芦以子蔓和孙蔓结果为主,当主蔓长到1.5~1.8m时,进行第一次摘心,注意引蔓、绑蔓,使其能均匀地分布在棚架上。温室栽培,需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果实管理坐果后进行疏果,一般每个孙蔓留1个果实。生长中后期,大果型葫芦应用网袋或托盘托住果实,防止果实坠断果柄落地。经常清理场地,摘去的老叶、枯叶和细弱的侧蔓,以改善植株内部通风透光条件。六、采收葫芦长成近似白色、变硬,表皮上无毛,木质化后采收。可以用指甲轻轻掐一下果皮,如果果皮较硬,掐不动则表示已经成熟。如果藤蔓枯黄的话,葫芦就有可能掉下来砸坏。七 、采后处理晾干:干透了的葫芦用力摇晃,能听到葫芦里的种子沙沙响声,干透了的葫芦是不会再腐烂了。加工:葫芦前将葫芦用水浸泡30min,再用刀子括掉表皮。用细沙纸打磨葫芦表面,将表面磨光滑,然后用铅笔在葫芦上按构思图案打草稿、烙画。葫芦赏析葫芦赏析葫芦赏析葫芦赏析葫芦赏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