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观赏蔬菜生产技术》任务三都市蔬菜生产2 观赏南瓜生产技术都市蔬菜生产教学要求了解观赏南瓜的栽培特性;掌握观赏南瓜的品种特性,会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安排栽培茬口 ;掌握观赏南瓜的播种育苗技术;掌握观赏南瓜的定植及田间管理技术;掌握观赏南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技术。观赏南瓜观赏南瓜,瓜色鲜艳,果型趣巧、形状奇特,可观性强,既能在露地、温室种植,又可用花盆栽培,多个不同形状颜色的成熟果实搭配作为装饰品或礼品,高雅怡人,观赏价值高。近几年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小型观赏南瓜一、品种选择金 童扁圆形小果,有明显棱纹线,果实横径 6~7cm,纵径 4~6cm,果皮为鲜橙色,单果重100g 左右。玉 女扁圆形小果,有明显棱纹线,果实横径6~7cm,纵径4~6cm,果皮为乳白色,单果重100g 左右。鸳鸯梨梨形小果,果实底部为深绿色,上方为金黄色,并有淡黄色纵纹相间,呈现明显黄绿双色,果实横径4~6cm,纵径8~10cm,单果重100g左右。龙 凤汤匙形小果,形状像麦克风。果实底部为球形,上部具有可握长柄,呈现明显黄绿双色,单果重100g左右。瓜 皮扁球形小果,皮色绿白条纹相间,像西瓜皮,果实横径 4~6cm,纵径4cm左右,单果重80g。佛 手果皮浅黄白色或墨绿色,形状特别,像风铃又像皇冠,单果重200g左右。南美系列观赏南瓜单果重80~300g。形状、颜色多样,最大的特点是大部分果实表面有角状突起。中型观赏南瓜福 瓜果实上圆下方,果实底部呈小包突出,形似香炉之“脚”,果实上部为红色或橙红色,表皮光滑,果实下部为白色或灰绿色。单果重600~1000g。东 升果皮深桔红色,果实呈高厚扁圆形,肉橙黄色,粉质香甜,风味佳,有板栗余香,果硬肉厚,耐贮耐运,充分成熟时,品质更佳。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市场前景好,适宜各地栽培。砍 瓜砍瓜是近年通过杂交、组合、定位选育而成的一个新品种,主蔓结瓜为主,瓜形长圆柱形,瓜色先由绿后变金黄色。这种瓜奇就奇在不用整个摘下来,而是一节一节砍着吃,想吃多少就砍多少,而且砍过的截面能迅速愈合,所以人们叫它砍瓜。欧洲系列观赏南瓜单果重500~1000 g。果实形状、颜色多样,其最大的特点是大部分果皮布满明显的疣状突起。大型观赏南瓜1、美国超级大南瓜高圆球或偏圆形果(果实膨大期与肥水的均衡供给有关) ,果皮浅红白色,单果重150~300kg。2、加拿大巨人南瓜长圆或圆形果,果皮鲜红色,单果重可达60~100kg。二、育苗一、播种时期露地种植一般春季在1~2月播种,秋季在7~8月播种。温室周年可播种育苗。由于是以旅游观光为主,所以播植期重点考虑“五一”、“十一”、“春节”这 3 个节日,分别是12 月中下旬、7 月上中旬、9 月上-10月中旬。二、浸种催芽播种前2~3d对种子进行处理。温汤浸种,28~30℃的环境条件下催芽。三、播种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观赏南瓜种子较贵,宜采取营养钵育苗。每钵播种发芽的种子1~2粒(留1 苗)。直播时,按照行株距要求进行穴播,每穴播种2~3粒,覆土厚2cm。四、苗期管理气温宜保持在 15~35℃。一般早春棚内温度以25℃左右为宜,营养钵中的育苗土不能过湿或过干。三 、定植土壤栽培 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并一次性施足基肥,每667㎡施用优质有机肥4200kg、三元复合肥50kg、钙镁磷肥40kg,将肥、土混匀,然后做畦。苗长至2~4 片真叶时移栽。巨型观赏南瓜按 25~30 ㎡ 的土地面积种植1株;中、小型观赏南瓜采用棚架立体栽培,按1.2~1.5 ㎡空间面积种植1株。基质栽培 有袋培、槽培和盆栽等形式,可分春、秋两季种植。盆栽 小型观赏南瓜可选用直径30~40cm的花盆,填充配制好的基质或营养土。四、田间管理水肥管理 一般2~3天浇一次透水,适当控水控肥。盆栽南瓜,每天浇水2~3次。土壤栽培,植株成活后施1次速效性水肥;大部分果坐稳后重施1次肥以促进果实生长。基质栽培采用营养液滴灌为好。整蔓 地面栽培株高25~35cm时,搭竹篱或吊绳引其向上生长。盆栽南瓜苗高25~30cm时搭架引蔓。巨型南瓜瓜坐稳后要及时打顶,每条主蔓保留6~8条侧蔓。人工授粉 植株开始开花后,在每天早上6~10时人工授粉温度管理 生长温度范围在15~35℃之间,最适温度为25~28℃。 五、采收观赏南瓜开花后35~40d进人果实成熟期。为延长果实储藏期,可适当延迟采摘时间,等果实老熟后再行采收。采收前应尽量控水,保证植株不萎蔫即可。采收时用剪刀连果柄一起剪下,以保持自然形态。几个瓜长成一串的最好等成串老熟后再行采摘,可提高产品价值。六、采后处理果实采收后可用干净布擦干果蒂处的渗出液和果实上的细毛,置于通风良好处晾3~4天,注意不要碰擦果蒂,影响果实美观。如在果实表面喷涂植物保护剂,可延长保存期。观赏南瓜本身因色彩丰富,形状奇特,具有观赏价值,还可在南瓜表面刻写诗词、画图,作为艺术品收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