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大白菜的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性状1.根:大白菜根系较发达,为直根系,主根基部肥大,其上发生很多侧根,主、侧根上分根很多,主要根群分布于耕作层中。(一)植物学性状2.茎:在营养生长期,茎为变态短缩茎,呈球形或短圆锥形,茎部的顶芽为活动芽,侧芽为潜伏芽,因而形成单芽叶球。如在成球以前,顶芽受伤,则侧芽会提早萌发,影响包心。生殖生长时期,短缩茎顶端发生花茎,高60~100cm。(一)植物学性状3.叶:大白菜的叶片为异型变态叶,全株先后发生子叶、基生叶、中生叶、顶生叶和茎生叶。子叶肾形、对生、有叶柄;基生叶对生,与子叶垂直排成十字形;中生叶着生于短缩茎中部,包括幼苗叶和莲座叶,互生,椭圆形(幼苗时)或倒卵圆形(莲座叶);顶生叶即球叶,着生于短缩茎的顶端,互生;茎生叶着生在花茎(薹)和花枝上,呈三角形,叶面有蜡粉(一)植物学性状4.花、果实及种子:总状花序,花瓣4枚,鲜黄色,雄蕊6枚,雌蕊1枚,异花授粉,虫媒花。果实为长角果,种子圆球形,千粒重为2.6g。(二)生长发育周期(1)发芽期:由种子播种到基生叶展开,需7~8d。当子叶完全展开,并出现一对基生叶对,称为“破心”。当基生叶展开达到和子叶同等大小,并且与子叶垂直交又呈“十”字形,这一长相称为“拉十字”,是发芽期结束的临界特征。1.营养生长期(二)生长发育周期(2)幼苗期。从“拉十字”至形成第一个叶环为幼苗期。到幼苗期结束,叶丛成盘状,这一长相称为“团棵”,这是幼苗期结束的临界特征。幼苗期的生长日数:早熟品种为12-13d,晚熟品种为17~18d。此期植株会形成大量根。(二)生长发育周期(3)莲座期。“团棵”后,陆续长出中生叶的第二、三环叶片,形成莲座叶,称为莲座期。在蓬座叶全部长大时,植株中心幼小的球叶以一定的方式抱合,称为“卷心”,这是莲座期结束的临界特征。莲座期的日数:早熟品种为20~21d,晚熟品种为271-28d。(二)生长发育周期(4)结球期。“卷心”后就进人结球期,植株大量积累养分,藏于心叶,形成肥大叶球。结球期时间较长,约占全生长期一半时间。结球期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叶球的外层叶片迅速生长,形成叶球的轮廓,称为“抽筒”。中期是叶球内的叶片迅建生长,充实内部,称为“龘心”。结球前期和中期是叶球生长最快的时期,后期叶球的体积不再增加,只是继续充实内部。养分由外叶向叶球转移。在结球期,浅土层发生大量的侧根和分根,出现“調根”现象。(二)生长发育周期(5)休眠期。在冬季贮藏过程中植株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依靠叶球贮存的养分生活。(二)生长发育周期(1)抽墓期。花墓开始仲伸长即进入抽墓期,到植株开始开花时,抽蓬期结束。2.生殖生长期(二)生长发育周期(2)开花期。从植株始花到全株开花结束为开花期,约30d。此期花枝生长迅速,分枝性强。2.生殖生长期(二)生长发育周期(3)结实期。谢花后进入结实期,此期花茎和花枝停止生长,果英和种子旺盛生长,以后果荚枯萎,种子成熟。2.生殖生长期(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 大白菜是半耐寒蔬菜,喜温和气候。生长期间的适温为10~22℃,高于25℃生长不良,10℃以下生长爱慢,5℃以下停止生长。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白菜正肃生长。大白菜春化适宜温度为2-4℃,春化时间14d以上。(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光照 大白菜是长日照蔬菜,但对日照时数要求不严格,一般在12~13h的日照和较高的温度(18-20℃)下,就能通过光周期阶段。大白菜在营养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叶球坚实程度会受影响。(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水分 大白菜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苗期对水分要求不多,莲座期需水量较多。结球期需水量最大,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白菜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高湿环境不适合生长。(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土壤和矿质营养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酸碱度最好是中性或弱碱性。大白菜以叶球为产品,需要充足的氮肥;磷能促讲叶原基的分化,使球叶分化增加;钾能使叶球紧实,产量增加,提高品质。因此要注意适当增施磷、钾肥。另外,大白菜生长还需要一定的钙、硼等元素,植株缺钙易发生“干烧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