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张PPT)豇豆生物学特性和品种类型豇豆又名豆角、长豆角、带豆、裙带豆等,起源于热带。汉代从印度传入我国。豇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大。豇豆为深根性蔬菜,主根粗大,侧根稀疏。根系不太发达,比菜豆弱。植株有蔓生、半蔓生和矮生三种类型,以蔓生品种为多。叶片有子叶、基生叶和三出复叶。总状花序,着生4~5对花,成对结荚。果荚细长直条形,荚长40~80cm。种子长肾形或弯月形,红褐色、白色或黑色。豇豆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果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结荚前应控水防徒长。结荚期易发生“伏歇”现象。发芽期 幼苗期 抽蔓期 开花结果期豇豆喜温耐热不耐霜冻。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10~12℃,适温25~30℃。植株生长适温20~25℃,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生长停止,5℃以下受寒害,0℃时茎叶受冻枯死。开花结荚适温25~30℃,35℃以上的高温下仍能正常结荚。豇豆多数品种属中光性,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但短日照下能降低第一花序节位,开花结荚增多。开花结荚期间要求日照充足。但矮生品种和半蔓生品种较耐阴,适于同高秆作物间套作。少数品种为短日型。豇豆根系较深,吸水力强,叶面蒸腾量小,因而比较耐旱。发芽期和幼苗期不宜过湿,以免影响发芽、徒长或沤根死苗。结荚期要求适当的水分。豇豆对土壤适应性广,以pH6.2-7.0壤土最好。豇豆形成1000kg产品需12.16kg氮(N)、2.53kg磷(P2O5)和8.75kg钾(K2O)。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应少量多次追肥,防止脱肥造成早衰或“伏歇”现象。栽培豇豆分菜用和粮用两类。菜用豇豆的嫩荚肉质肥厚脆嫩,供菜食。粮用豇豆果荚皮薄,纤维多而硬,不能食用,以种子作粮用。菜用豇豆 粮用豇豆菜用豆依果荚颜色分为青绿色、绿白色和深红色。依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蔓生、半蔓生和矮生三种类型。蔓生豇豆 矮生豇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