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菜豆病虫害防治 课件(共18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5菜豆病虫害防治 课件(共18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菜豆病虫害防治
菜豆病毒病
症状:
植株矮化,叶片上出现明脉、斑驳,或绿色部分深浅不均、凹凸不平,有时叶片皱缩、扭曲畸形。病株一般开花迟缓或花蕾脱落。豆荚上症状不明显,一般较正常豆荚略短,有时出现褪绿色斑点。
菜豆病毒病
防治方法:
①防治蚜虫,拔除个别发病株。
②发病初喷洒病毒A+硫酸锌300倍液+高锰酸钾1000倍液+病毒灵300倍液混合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用3~4次。
菜豆黑斑病
症状:
本病为害叶片,多在始花期开始发生,初在侧脉间叶肉部分褪色变黄,形成不规则长条状病斑,后期在斑面上密生黑色霉状物,为害严重时,病叶早枯。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植株,集中烧毁或经高温沤肥,减少病菌
②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视病情防治1~3次。
菜豆菌核病
症状:
该病多始于近地面茎基部或第一分枝的丫窝处,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白色,皮层组织发干崩裂,呈纤维状。湿度大时在茎的病组织中腔生鼠粪状黑色菌核,病部白色菌丝生长旺盛时,也长黑色菌核。从地表茎基部发病,致茎蔓萎蔫枯死。豆荚还可以从茎蔓或叶片接触部位开始发病,出现水浸状腐烂。病豆荚也产生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
②轮作,深耕及土壤处理。
③除草松土,摘除老叶及病残株。
④覆盖地膜,合理施肥:利用地膜阻挡子囊盘出土,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⑤发现病株后可采用烟雾法或喷雾法药剂防治。
菜豆炭疽病
症状:
幼苗发病,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近圆形病斑,凹陷成溃疡状。幼茎上生锈色小斑点,后扩大成短条锈斑,常使幼苗折倒枯死。成株发病,叶片上病班多沿叶脉发生,成黑褐色多角形小斑点,扩大至全叶后,叶片萎蔫。茎上病斑红褐色,稍凹陷,呈圆形或椭圆形,外缘有黑色轮纹、龟裂。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浅红色黏状物。荚果染病,上生褐色小点,可扩大至直径1厘米的大圆形病斑,中心黑褐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稍凹陷,易腐烂。温室内露、雾大时,易发生此病。此外,栽植密度过大、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也易发病。
菜豆炭疽病
防治方法:
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60%防霉宝600倍液、75%达克宁800倍液、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进行喷雾。以上药液交替喷洒,每5~7天喷1次,连续喷洒2~3次。
菜豆锈病
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叶先出现许多分散的褪绿小点,后稍稍隆起呈黄褐色疱斑,疱斑表皮破裂散出锈褐色粉末状物。叶柄和茎部染病,生出褐色长条状突起疱斑。豆荚染病与叶片相似。
菜豆锈病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
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性。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1500~2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350~400倍液。根据田间病情和天气条件可隔7~15天喷1次,连续喷2~4次。
菜豆根腐病
症状:
一般从复叶出现后开始发病,植株表现明显矮小。开花结荚后,症状逐渐明显,株下部叶片枯黄,叶片边缘枯萎,但不脱落,植株易拔除。主根上部、茎地下部变褐色或黑色,病部稍凹陷,有时开裂。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主根全部染病后,地上茎叶萎蔫枯死。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菜豆根腐病
防治方法:
①及时拔除病株并深埋或烧毁,病穴周围撒生石灰消毒。
②发病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茎基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或者选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根腐灵300倍液等灌根,10天后再灌1次。
菜豆的主要虫害有美洲斑潜蝇、白粉虱和蚜虫。
美洲斑潜蝇
白粉虱
蚜虫
美洲斑潜蝇
为害特点: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为害十分严重的检疫性害虫,分布广、传播快、防治难。成虫吸食叶片汁液,造成近圆形刻点状凹陷。幼虫在叶片的上下表皮之间蛙食,造成曲曲弯弯的隧道,隧道相互交叉,逐渐连成一片,导致叶片光合能力锐减,过早脱落或枯死。
美洲斑潜蝇
防治方法:
在大棚开口处挂防虫网,悬挂黄色粘板。可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在成虫产卵期喷雾2~3次。
白粉虱
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菜豆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生长势衰弱、萎焉,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可用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防治3次。或采用黄板诱杀。
蚜虫
为害特点:
以成蚜、若蚜刺吸嫩叶、嫩茎、花和豆荚的汁液,使叶片发黄、卷缩,嫩荚变黄,影响生长结实,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
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