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课件(共76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课件(共76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76张PPT)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绿叶菜类蔬菜主要以柔嫩的绿叶、叶柄和嫩茎为主要食用部分的速生蔬菜。
绿叶菜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品种搭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复种指数: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茼蒿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嫩茎
叶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旋花科植物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锦葵科,别名冬苋菜
落葵科别名木耳菜
番杏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别法国菠菜、新西兰菠菜。
在东南沿海一带地区广泛分布。可作蔬菜,含丰富的铁、钙、维生素A和各种维生素B;也可药用清热解毒,祛风消肿,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多数绿叶菜类蔬菜根系浅,生长期短,因此对土壤和肥水要求高,尤喜氮肥,但要防止产品内硝酸盐含量超标,因此要注意氮肥的施用时期、种类、用量。
喜冷凉的绿叶菜类蔬菜属于低温长日作物,长日条件下容易抽薹开花,影响叶的生长,从而降低品质。
喜温暖的绿叶菜属高温短日照作物,在春播条件下性器官出现晚,收获期长。
思考绿叶菜在栽培过程中的技术关键是什么?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
关键:避免易引起花芽分化的不良条件,防止未熟抽薹,促进营养器官的充分发育。
多数绿叶菜的播种材料为果实或种子,其果皮和种皮厚,因此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
绿叶菜的采收期比较灵活,但菜后容易失水萎蔫,应该注意保鲜和及时销售。
莴苣生产
概述: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以叶和嫩茎为主要器官
原产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演变来。
传入中国约在5世纪,在中国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下莴苣演变成特有的茎用类型--莴笋。
莴笋在我国南北方各地普遍栽培,在长江流域是3-
5月春淡季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
叶用莴苣在世界各国普遍栽培,主要分布于欧洲和
美洲。
莴苣生产
(一)、植物学特征
1、根:莴苣的根系为直根系,直播的主根可达150cm,侧根发生多,再生能力强。
2、茎:莴苣的茎为短缩茎,但莴笋在植物莲座叶形成后,茎伸长肥大为笋状,是由胚轴发育的茎和花茎所形成。
茎外表有绿色、绿白色等,茎内部肉质。
莴苣生产
(一)、植物学特征
3、叶:叶为根出叶,互生于短缩茎上,叶面光滑或皱缩,叶形有披针形,长椭圆形等形状。叶用莴苣在莲座叶形成后,心叶因品种的不同,结成圆球、扁球等形状的叶球,叶缘波状、浅裂、锯齿形。
莴苣生产
(一)、植物学特征
4、花:圆锥形头状花序
自花授粉
莴苣生产
(一)、植物学特征
5、种子:瘦果,成熟后顶端有
伞状冠毛,所以采种应在飞
散之前。
千粒重0.8-1.2g
莴苣生产
(二)、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1、温度:莴苣是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稍耐霜冻,忌高温。种子在4℃以上就可以发芽,但需要较长时间,在15℃时4~5天发芽,30℃以上的高温会抑制发芽,故高温季节播种应进行播前处理。幼苗能耐一6℃的低温,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1~18℃,22~24℃以上会导致过早抽薹。较大植株在0℃以下会受冻害而死亡。
莴苣生产
(二)、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2、光照:喜光植物,光照充足,生长健壮,叶片肥厚;
长日照植物;
种子是需光种子,适当的散射光可促进发芽。
莴苣生产
(二)、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3、水分:生长各阶段需水不同
幼苗期:勿过干过湿
发棵期: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向纵深生长
促进莲座叶的生长发育
结球期或茎部肥大期:需水比较多,促进产品器官充分发育。
莴苣生产
(二)、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4、养分:莴苣对养分的要求较高,其中对氮素营养的要求尤为重要,任何时期缺少氮素营养都会抑制叶片的分化,使叶片数减少,幼苗期缺少氮素营养时表现更为显著。幼苗期如果缺磷,则叶片少,植株小、叶色暗绿。
5、土壤:莴苣根对氧的要求较高,因此,要选择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通透性好的土壤。莴苣对酸性抵抗力弱,应避免在酸性土壤上种植。
莴苣生产
(三)、生长发育周期
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真叶显露,为发芽期,需8~10d;
幼苗期:从破心到第一个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即团棵,为幼苗期,所需时间因栽培季节和方式而异;
发棵期:从团棵到开始包心,为发棵期,需15~30d,此期间主要是叶面积增加;
抽薹开花期:结球莴苣在叶球采收时花芽分化,然后迅速抽薹开花,茎用莴苣在进入发棵期后,开始花芽分化。
莴苣生产
(四)、类型
按食用部位分为叶用莴苣(生菜) 和茎用莴苣(莴笋)两类
叶用莴苣 宜生食故名生菜。植株矮小、叶扁圆卵圆或狭长形。耐寒力较弱,长江流域不能露地越冬。以嫩叶或叶球供生食、熟食。三个变种如下:
皱叶莴苣 叶具深裂,疏松旋迭,叶缘皱折,不结球。如广州东山生莱(软尾生菜)。
莴苣生产
(四)、类型
结球莴苣
莴苣生产
(四)、类型
直立莴苣
莴苣生产
(四)、类型
茎用莴苣:
莴笋
肉质茎肥大如笋,肉质细嫩,叶片有披针形,长卵圆形,叶色淡绿、或紫红。耐寒力较强,长江以南能露地越冬。按叶形分为圆叶和尖叶两类,生育期150~200天。全国普遍栽培,嫩茎供生食、熟食或加工腌渍制罐头。
莴苣生产
(五)、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品种,春季可选择春秋二白皮、春秋二青皮、红叶莴笋、科兴1号、四号、竹叶青、种都系列等。
莴苣生产
(五)、栽培技术品种
2、育苗
莴苣都是育苗后定植大田。早熟和中熟品种露地育苗的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晚熟品种露地育苗的一般在11月份播种;如果利用小环棚育苗,可在冬至前播种。
育苗地要精细整地,每66.7㎡秧地播种150ɡ,可供大田3×667㎡之用。播种后稍镇压,适当浇水,7天左右出苗。齐苗后进行间苗,防止徒长。以后根据天气和幼苗生长情况浇水和施肥1~2次,肥料可选用0.5%~l%尿素溶液或氨基酸液肥400倍液。
莴苣生产
(五)、栽培技术
3、整地:
前茬出地后及时翻耕,耕深10~15㎝。每667㎡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 000~2 500㎏或商品有机肥400~500㎏、25%氮磷钾蔬菜专用肥50㎏或52%专用配方肥(N:P2O5:K2O=25:9:18)20~25㎏作基肥,撒施后耕翻,然后作宽1.7m(连沟)的畦,大棚定植的畦宽(连沟)1.5m,6m标准大棚作4畦。
莴苣生产
(五)、栽培技术
4、定植
露地育苗的早熟种在11月中下旬定植,行株距为22㎝×15㎝;
中熟种12月定植,行株距为24㎝×(15~16)㎝;
晚熟种在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行株距30㎝×24㎝或33㎝×30㎝。
定植时应多带土,并选择在温度适宜或阴天进行,定植后及时浇水,以利于成活。
莴苣生产
(五)、栽培技术
定植后,温度逐渐下降,生长比较缓慢,不需过多的肥水,肥水过多,植株生长过嫩,反而影响耐寒力。
莴苣生产
(五)、栽培技术
春季雨水多,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以防烂根发生,封行后少浇水或不浇水。
莴笋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和蚜虫、小地老虎等。
防治方法是:通风排水、降低空气和土壤湿度,避免连作,勿栽植过密及浇水过多,常浅锄,保持土表面干燥,摘除病叶,病虫害发生前用0.5%波尔多液预防,及时挖掉病株,清除枯叶,集中烧毁。
莴苣生产
莴苣茎部易发生细瘦徒长
1、长日照影响,先期抽薹
2、干旱缺肥
3、土壤水分过多或偏施氮肥
解决方法:选择不同品种
施用完全肥料,不偏施氮肥
莲座叶形成或茎膨大及时灌溉追肥,土壤水分
过多时及时排水。
莴苣生产
采收标准:
一般心叶与外叶平(称为平顶)时是采收适期,
采收过晚,花茎伸长,纤维增多,肉质变硬甚至中空,品质下降;
采收过早,影响产量。
芹菜生产
芹菜为伞形科芹菜属中形成肥嫩叶柄的二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最早栽培药用,我国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
芹菜的叶柄中含有芹菜油,具有芳香味,有降压、健脑和清肠的作用。
芹菜生产
(一)、植物学特征
1、根:芹菜属直根系,浅根性蔬菜,
主要分布在10-20cm的土层中,
横向分布30cm左右,所以根系吸收面积小,
不耐旱涝。但主根可深入土中,主根切断
后可发侧根,适宜于育苗移栽。
芹菜生产
(一)、植物学特征
2、茎:营养生长期茎缩短,生长点完成花芽分化后,
茎端抽生花茎并发生分枝。
芹菜生产
(一)、植物学特征
3、叶:
芹菜生产
(一)、植物学特征
3、叶:二回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发达,为主要食用部位。叶柄中薄壁组织发达,充满水分、养分,维管束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分布着含有挥发性的油腺,分泌出特殊的香气。叶柄有空心和实心之分。
芹菜生产
(一)、植物学特征
4、花:伞形花序,花小,白色,异花授粉,虫媒花。
5、果实和种子:果实为双悬果,内含种子1~2粒,种子褐色,细小,千粒重为0.4g左右。
芹菜生产
(二)、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1、温度:芹菜性喜冷凉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26℃以上生长不良,品质低劣。
苗期能耐高温,成株可耐-4~-5℃的低温。地温在20℃左右,地上部生长较好。
种子萌动后在2~5℃的低温条件下,经10~20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因此,早春进行育苗的芹菜,都要采取保护地栽培的方式,否则会产生先期抽薹现象。芹菜怕炎热,故高温期间栽培芹菜必须采用遮阳网覆盖。芹菜虽能耐低温,但在冬季仍要注意防寒。
芹菜生产
(二)、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2、光照:属长日照植物,低温长日照促进花芽分化和抽薹开花。芹菜在营养生长阶段对日照的要求不严格,但通过春化阶段后必须在长日照条件下才能抽薹开花,温度过高(30℃左右)会抑制抽薹。芹菜对光照强度要求较低,弱光下能良好生长。栽培上常采用遮阳或培土,使芹菜质地鲜嫩,达到软化之目的。
芹菜生产
(二)、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3、水分:芹菜喜湿润、忌干燥,对土壤和空气湿度均要求较高。特别是在营养生长盛期,地表布满了白色的须根时更需要充足的湿度若水分不足,则生长受阻,品质也受影响。
芹菜生产
(二)、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4、养分:芹菜生长过程中需大量的养分,故土壤要富含肥分,以满足芹菜对养分的需要。同时由于芹菜根系吸收能力较弱,因此,追肥宜少量多次。芹菜对硼肥的反应较敏感,缺硼时常会引起裂茎。
5、土壤:芹菜以保水力强、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或砂质壤土为最好。
芹菜生产
(三)、生长发育周期
发芽期:芹菜从种子萌发到子叶展开为发芽期,需10~15d;
幼苗期:从子叶展开到有4~5片真叶为幼苗期,需45~60天;
外叶生长期:从4~5片真叶到8~9片真叶为外叶生长期,需30~40d;
叶丛生长盛期:从8~9片真叶到11~12片真叶为叶丛生长盛期,需30~60d,此时叶柄迅速肥大。
芹菜花芽分化最早可发生于3~4片真叶期,从花芽分化到抽薹、开花、结籽,需60~90d。
芹菜生产
(四)、芹菜的类型
根据芹菜叶柄的形态,分为中国芹菜和西洋芹菜。
(1)中国芹菜(本芹)
叶柄细长,高100cm左右。根据叶柄颜色的不同分为青芹和白芹。青芹植株高大、叶柄绿色、较粗、香味浓、产量高。白芹植株矮小、叶柄较细、香味浓、品质好。叶柄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实心芹菜叶柄髓腔很小,腹沟窄而深,品质较好,春季不易抽薹,产量高,耐贮藏。空心芹菜叶柄髓腔较大,腹沟宽而浅,品质较差,春季易抽薹,但抗热性较强,宜夏季栽培。
芹菜生产
(四)、芹菜的类型
根据芹菜叶柄的形态,分为中国芹菜和西洋芹菜。
(2)西洋芹菜(西芹)
叶柄肥厚而宽扁,株高60-80cm,栽培品种均为实心。味淡纤维少、可生食,耐热性不如本芹。代表品种有荷兰西芹、美国西芹、意大利冬芹等。
芹菜生产
(五)、栽培技术
(1)早秋栽培
育苗:播种期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此时正是高温季节,而芹菜种子细小,出苗困难,因此,要采取遮阳育苗的方法。
为了播种均匀,播种时可在种子中掺少量小白菜种子混播,小白菜出苗快,生长迅速,因此,兼有遮阳作用。
芹菜生产
(五)、栽培技术
(1)早秋栽培
出苗后一般间苗2~3次,每次间苗后要浇水,间苗结合除草。除草要用刀挑,不能手拔,拔草会拔松土壤,造成幼苗死亡。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浇水要小水勤浇,应在早、晚天气凉爽时浇水,苗期视生长情况追肥1~2次,施肥可用0.5%尿素水溶液或氨基酸液肥400倍液进行喷施。
此外,由于芹菜秧苗是分批定植的,为了保证每批秧苗都粗壮强健,在每次拔苗后栽培畦要撒施细土以压浮根,并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
芹菜生产
(五)、栽培技术
(1)早秋栽培
整地
翻耕前,每667㎡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00kg或商品有机肥500㎏、25%氮、磷、钾蔬菜专用肥50㎏或52%专用配方肥(N:P2O5:K2O=25:9:18)20~25㎏,撒施、深施,然后细耙作畦,畦宽2m(连沟),每标准棚(6×30m)作3畦,8m棚可作4畦。
芹菜生产
(五)、栽培技术
(1)早秋栽培
定植
8月上旬,苗高15~18㎝即可定植,定植要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前秧地要充分浇水,使秧苗少伤根,然后将大小一致的幼苗按行距12~15㎝、株距3~5㎝左右定植,随即浇搭根水,以后每天浇水1~2次直到活棵。
芹菜生产
(五)、栽培技术
(1)早秋栽培
田间管理
早秋芹菜生长期处于高温季节,水分蒸发量大,需勤浇水,但每次水量不宜过大,定植缓苗后及时追活棵肥,以后每隔7~10天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每次每667㎡施尿素2.5㎏。定植后用遮阳网覆盖7天左右,促缓苗;成活后揭去遮阳网,浇活棵肥,促使发棵,每667㎡施尿素5㎏。5天后再将遮阳网盖上,减弱光照。遮阳网白天盖、晚上揭,直到采收。生长期间松土除草2~3次。
芹菜生产
(五)、栽培技术
(1)早秋栽培
病虫害:
芹菜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病毒病、菌核病、蚜虫等;
芹菜生产
(五)、栽培技术
采收:
在株高达45cm,且心叶直立向上,心部充实,外部鲜绿或黄绿色时采收。
芹菜生产
(六)、芹菜生理性障碍
1、黑心病
在缺钙的酸性土壤中
施适量石灰,施肥不
过多施氮肥,发病后可
叶面喷洒2-3次0.5%
氯化钙或硝酸钙。
芹菜生产
(六)、芹菜生理性障碍
2、叶柄开裂
缺硼
可用0.05%-0.25%硼砂水溶液喷洒
芹菜生产
(六)、芹菜生理性障碍
3、芹菜黄化失绿
在新叶上:缺锰
在老叶上:缺镁
在发病初期用0.05%-0.1%硫酸锰或0.5%硫酸镁叶面喷施,
每周一次。
芹菜生产
(六)、芹菜生理性障碍
4、空心:
生长时间长,芹菜老化
高温、干旱、缺乏肥水
低温受寒害
菠菜生产
菠菜为藜科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波斯(现亚洲西部、伊朗一带),汉朝传入我国,在我国分布很广。
菠菜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
菠菜在我国南、北方普遍栽培,是冬春季主要绿叶蔬菜之一。
菠菜生产
1、菠菜的类型
圆叶菠菜:株高30~40㎝,株幅36~46㎝。呈半直立状,茎生叶为长卵形,叶片正面绿色,背面草绿色,叶面微皱,叶片大,叶肉肥厚,心叶卷曲多皱。平均单株重30~50ɡ,质柔软,纤维少,品质佳。耐热性较强、耐寒性弱,宿根在露地不易越冬。春季栽培抽薹晚。
菠菜生产
1、菠菜的类型
尖叶菠菜:株高28~30㎝,株幅24~32㎝。茎生叶呈长卵形,叶片正面绿色,背面草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薄,单株重20~30ɡ。茎中空,嫩茎纤维少,品质中等。耐寒性强、耐热性弱,宿根在露地可安全越冬,春季栽培易抽薹。
菠菜生产
2、菠菜的植物学特性
(1)、根:根红色,味甜可食用,侧根不发达,主要根群密集于25~30cm的土层中。
菠菜生产
2、菠菜的植物学特性
(2)、茎:茎在营养生长期为短缩茎,生殖生长期伸长为花茎。
(3)、叶:叶片簇生于短缩茎上,较肥大,为主要的食用部位,有尖叶和圆叶之分。
菠菜生产
2、菠菜的植物学特性
(4)、花:单性花,花黄绿色,风媒花,一般雌雄异株,少数雌雄同株。
菠菜生产
2、菠菜的植物学特性
(5)果实和种子:胞果有刺或无刺,每个果实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不易分离,千粒重8~10g。
菠菜生产
3、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1)、温度
菠菜属耐寒性蔬菜,耐寒力强,不耐热,种子4℃开始发芽,发芽适温为15~20℃,20℃以上发芽率降低。能长期忍耐0℃以下的低温,长出2~3片叶的幼苗可耐短期一8℃的低温,5~6片叶时可耐短期一12℃:的低温,8~10片叶时则可耐短期一15℃的低温。叶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25℃以上和干旱的条件下,叶片小而薄、组织粗糙、品质较差。
菠菜生产
3、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2)、光照
菠菜是典型的长日性作物,春菠菜营养生长期短,到4月即开始抽薹,故产量低;秋菠菜营养生长期长,故产量高。
菠菜生产
3、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3)、水分
喜湿润,生长期间要求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0%,土壤湿度以70%~80%为适宜。干燥时生长缓慢,叶片老化,品质差。
(4)、养分
需肥量较大,特别是氮肥和磷肥。氮肥充足时叶片增厚,产量高,品质好;缺氮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易抽薹。缺磷则质量差,涩味重(草酸含量高)。菠菜是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菠菜体内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与所施氮肥的种类、用量和时期有关。因此,菠菜施用氮肥宜早且不宜过多。
菠菜生产
3、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5)土壤
以pH6~7的土壤为宜,能耐微碱性,但不耐酸,pH5. 5以下植株生长不良,pH为4时植株枯死。要求肥沃和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
菠菜生产
3、栽培技术
(1)、品种
菠菜根据叶形的不同有尖叶和圆叶两种类型。尖叶型的抗寒力较强,圆叶型的耐热力较强。早秋菠菜品种可选用尖叶菠菜、上海圆叶菠菜、南京大叶菠菜、超级先锋菠菜、日本春秋大叶菠菜、全能菠菜等。
菠菜生产
3、栽培技术
(2)、整地
前茬出地后,翻耕深12~15㎝,每667㎡施25%氮磷钾蔬菜专用复合肥50㎏或52%专用配方肥(N:P2O5:K2O:25:9:18)20~25㎏作基肥,然后作宽约1.8m(连沟)的畦。
菠菜生产
3、栽培技术
(3)、播种
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也可提前于7月下旬或延迟至9月中下旬播种。
菠菜多采用直播法,以撒播为主,也可条播或点播。一般每667㎡播种量12~15㎏。
播种时地温较高,不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因此,需将种子经过低温催芽后播种。
菠菜生产
3、栽培技术
(4)、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要及时浇水,或结合追肥进行浇水,追肥应注意淡肥勤施。出苗后可施肥1次,每667㎡追施尿素㎏;9月中下旬视生长情况再追肥l~2次,每次每667㎡施尿素5㎏左右。菠菜发芽期和苗期生长速度较慢,应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分次采收的应在采收时去除杂草。
菠菜生产
3、栽培技术
(5)、病虫害防治
菠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炭疽病等
菠菜虫害主要有潜叶蝇、蚜虫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