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蔬菜育苗技术 课件(共40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蔬菜育苗技术 课件(共40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蔬菜育苗技术
任务二 蔬菜育苗技术 
一、设施常规育苗
二、嫁接育苗
三、穴盘育苗
一、设施常规育苗
(一)营养土的配制
(二)苗床播种
(三)苗期管理
(四)育苗时常见问题及原因
(一)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是指用大田土、腐熟的有机肥、疏松物质(可选用草炭、细河沙、细炉渣、炭化稻壳等)、化学肥料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育苗专用土壤,也叫苗床土、床土。
  良好的营养土要求养分齐全、酸碱适度、疏松通透,保水能力强,无病菌、虫卵和草籽。
定 义
种 类
消 毒
(一)营养土的配制
  要求特别疏松、通透,以利于幼芽出土和分苗起苗时不伤根,对肥沃程度要求不高。播种床土厚度约6~8cm。
  为保证幼苗期有充足的营养和定植时不散坨,分苗营养土应加大田土和优质粪肥。分苗床土厚度约10~12cm。
播种床土
分苗(移植)床土
定 义
种 类
消 毒
(一)营养土的配制
药土消毒 将药剂先与少量土壤充分混匀后再与所计划的土量进一步拌匀成药土。播种时下铺上盖。
熏蒸消毒 一般用100倍的福尔马林喷洒床土,拌匀后堆置,用薄膜密封5~7d ,然后揭开薄膜待药味挥发后再使用。
药液消毒 代森锌或多菌灵200~400倍液消毒,每平方米床面用10g原药,配成2~4kg药液喷浇。
定 义
种 类
消 毒
(二)苗床播种
播种量
苗床面积
单位面积播种量
每克种子粒数×种子用价
单位面积定植株数
×安全系数(1.2~2)

播种方法
(二)苗床播种
分苗床面积(m2)
播种床面积(m2)
播种量(g)×每克种子粒数×每粒种子所占面积(cm2)
10000
中、小粒种子按每平方厘米分布3~4粒有效种子计算;较大粒种子按每粒有效种子占苗床面积4~5 cm2计算。
幼苗单株营养面积根据苗龄的长短可按64~100cm2来计算。
10000

分苗总株数×单株营养面积(cm2)

播种量
苗床面积
播种方法
(二)苗床播种
中小粒种子
苗床撒播
营养钵营养土方直播
大粒种子
播种方式
方法步骤
苗 床
苗 床
打足底水
→水渗后撒一层药土
→播种
→盖一层药土
播种量
苗床面积
播种方法
→覆一层细潮土
(三)苗期管理
出苗期
小苗期
喜温蔬菜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喜凉蔬菜20~25℃。
成苗期
分 苗
播种后应立即用地膜覆盖床面,增温保墒。
当幼芽大部分出土时,撤掉地膜。
(三)苗期管理
80%幼苗出土开始通风降温。
延长光照时间,使幼苗多见光。
前期尽量不浇水,可向幼苗根部筛细潮土;后期如苗床缺水,可选晴天喷1次透水。
发生猝倒病应及时
将病苗挖去,以药
土填穴。
猝倒病
出苗期
小苗期
成苗期
分 苗
(三)苗期管理
分苗适期
苗床分苗
分苗适期
营养钵分苗
出苗期
小苗期
成苗期
分 苗
(三)苗期管理
定植前7~10d,降低苗床温度。
温度管理
水分管理
光照管理
大温差育苗 (日温/夜温)
喜温蔬菜 25~30℃/15~20℃;
喜凉蔬菜 20~22℃/12~15℃。
根据天气调节温度
晴天温度可高些;
阴天温度可低些。
地  温
成苗期适宜地温为15~18℃。
低温锻炼 
出苗期
小苗期
成苗期
分 苗
其它管理
(三)苗期管理
浇水宜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冬季保证浇水后有2~3d连续晴天。
水分管理应注意增大浇水量,减少浇水次数,使土壤见干见湿。
温度管理
水分管理
光照管理
其它管理
出苗期
小苗期
成苗期
分 苗
(三)苗期管理
张挂反光幕
倒坨 
疏散营养钵
温度管理
水分管理
光照管理
其它管理
出苗期
小苗期
成苗期
分 苗
(三)苗期管理
喷施1次广谱性杀菌剂
追施1次速效氮肥
离娘肥
陪嫁药
温度管理
水分管理
光照管理
其它管理
出苗期
小苗期
成苗期
分 苗
(四)育苗时常见问题及原因
烂种或出苗不齐 
“戴帽”出土
沤 根
徒长苗
出苗不齐 
老化苗
(四)育苗时常见问题及原因
“戴帽”出土 
烂种或出苗不齐 
“戴帽”出土
沤 根
徒长苗
老化苗
(四)育苗时常见问题及原因
徒长苗茎细长,叶薄色淡,须根少而细弱,抗逆性较差,定植后缓苗慢,不易获得早熟高产。幼苗徒长是光照不足、夜温过高、水分和氮肥过多等原因造成的,可通过增加光照、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适度给水、适量播种、及时分苗等管理措施来防止。
烂种或出苗不齐 
“戴帽”出土
沤 根
徒长苗
老化苗
(四)育苗时常见问题及原因
烂种或出苗不齐 
“戴帽”出土
沤 根
徒长苗
老化苗
二、嫁接育苗
(一)嫁接育苗的意义
(二)砧木选择和应用
(三)嫁接技术
(四)嫁接苗的管理
(一)嫁接育苗的意义
  蔬菜嫁接换根可有效地防止多种土传病害,克服设施连作障碍,并能利用砧木强大的根系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同时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起到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
接穗
砧木
(二)砧木的选择和应用
优良砧木应具备的特点
嫁接亲和力强,共生亲和力强;
对接穗的主防病害表现为高抗或免疫;
嫁接后抗逆性增强;
对接穗果实的品质无不良影响或不良影响小。
黑籽南瓜
(三)嫁接技术
场所工具
催芽播种
嫁接方法
温度 20~25℃
相对湿度 80%以上
光照 弱
(三)嫁接技术
场所工具
催芽播种
嫁接方法
靠  接
(三)嫁接技术
去除砧木生长点
去除砧木生长点
砧木切口
砧木切口
砧木切口
削接穗
砧穗嵌合
夹嫁接夹
栽接穗苗
插接
场所工具
催芽播种
嫁接方法
插  接
(三)嫁接技术
砧木插孔
竹签暂不拔出
削接穗
双楔形接穗
插  接
插  接
插  入
劈接
场所工具
催芽播种
嫁接方法
劈 接
(三)嫁接技术
砧木劈口
砧木劈口
砧穗接合
夹嫁接夹
场所工具
催芽播种
嫁接方法
(四)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1~3d 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日温25~27℃,夜温14~20℃,苗床全面遮荫。
嫁接后4~6d  相对湿度降低至90%左右,日温保持在25℃,夜温16~18℃,可见弱光。
嫁接后7~10d 相对湿度应降至85%左右,不再遮荫。将已成活的嫁接苗移出小拱棚。
嫁接后10~15d  同自根苗一样进行大温差管理。随时去除砧木萌蘖,靠接者还应及时给接穗断根。
三、穴盘育苗
(一)穴盘育苗的优点
(二)穴盘育苗的配套设备
(三)茄子穴盘育苗技术要点
(一)穴盘育苗的优点
1.自动化播种,集中育苗,节省人力物力,与常规育苗相比,成本可降低30%~50%。
2.穴盘苗重量轻,基质保水能力强,根坨不易散,适宜远距离运输。
3.幼苗的抗逆性增强,定植时不伤根。
4.可以机械化移栽。
(二)穴盘育苗的配套设备
精量播种系统
穴盘基质
温室床架
肥水供给系统
催芽室
(二)穴盘育苗的配套设备
精量播种系统
穴盘基质
温室床架
肥水供给系统
催芽室
蛭石
草炭
珍珠岩
(二)穴盘育苗的配套设备
精量播种系统
穴盘基质
温室床架
肥水供给系统
催芽室
(三)茄子穴盘育苗技术要点
穴盘选择  
2叶1心苗
1000盘用基质2.8m3
4~5叶苗
1000盘用基质3.7 m3
5~6叶苗
1000盘用基质4.7 m3
72孔盘
128孔盘
288孔盘
基质准备 
(三)茄子穴盘育苗技术要点
蔬菜种类 氮磷钾复合肥 (15︰15︰15) 或者尿素+磷酸二氢钾
冬春茄子 冬春辣(甜)椒 冬春番茄 春黄瓜 莴 苣 甘 蓝 西 瓜 花椰菜 芥 蓝 3.0~3.4 2.2~2.7 2.0~2.5 1.9~2.4 0.7~1.2 2.6~3.1 0.5~1.0 2.6~3.1 0.7~1.2 1.0~1.5   1.0~1.5
0.8~1.3   1.0~1.5
0.5~1.2   0.5~1.2
0.5~1.0   0.5~1.0
0.2~0.5  0.3~0.7
1.0~1.5  0.4~0.8
0.3    0.5
1.0~1.5   0.4~0.8
0.2~0.5  0.3~0.7
肥料施用 
单位:kg/m3
(三)茄子穴盘育苗技术要点
播种
种子发芽率>90%。
50mg/L赤霉素浸泡种子24h
风干后或丸粒化处理。
播种深度
72孔盘 >1cm
128孔盘 0.5~1.0cm
288孔盘 0.5~1.0cm
(三)茄子穴盘育苗技术要点
水分管理 
播后苗前 基质持水量达200%以上
子叶展开至2叶1心 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0%~75%
3叶1心至出售 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65%~70%
温度管理 
催芽室 25~30℃,历时4~5d。
出苗后 日温>25℃/夜温18~20℃
2叶1心后 夜温降至15℃左右
(三)茄子穴盘育苗技术要点
补苗和分苗 
一次成苗 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将缺苗孔补齐;
72孔穴盘育苗 先播种在288孔苗盘内,当小苗长至1~2片真叶时,再移至72孔苗盘内。
苗龄与商品苗标准 
72孔苗盘育苗 株高16~18cm,茎粗4.0~4.5mm,叶面积110 cm2,达6~7片真叶并现小花蕾,日历苗龄为80~85d;
128孔苗盘育苗 株高8~10cm,茎粗2.5~3.0mm,4~5片真叶,叶面积40~50cm2,日历苗龄70~75d。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营养土?营养土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简述营养土配制的方法。
2.设施常规育苗中,成苗期应如何管理?
3.简述蔬菜育苗中常见问题及原因。
4.蔬菜嫁接育苗有何重要意义?
5 .嫁接砧木应具备哪些特点?嫁接后应如何管理?
4.穴盘育苗有哪些优点?需要哪些配套设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