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复习:5分钟
1.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重点)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有哪些?(重点)
3.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8.1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目标)
(主体)
(基础)
一体建设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自主学习:
1、法治国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3、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BY YUSHEN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内涵
含义: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表现:①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②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补充笔记)
BY YUSHEN
议题材料:
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步
2003年初春3月的一个晚上,孙志刚独自出门,因没有随身携带有效证件(即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被警察带走,孙志刚的朋友和同事相继拿着材料去公安局对孙志刚进行担保释放,却因各种不明原因再三遭到公安局人员的拒绝。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并于3月20日被收容人员救治站的护工和8名被收容人员殴打致死。为掩人耳目,当时法医报告给出的死因为突发心脏病,但随着案件进一步发展,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表明:“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即孙志刚是被打死的。
随后《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和《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的报道,被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孙志刚事件受到网友们的强烈关注,被有关方面认真对待、积极回应。同年5月14日,三位法学博士以普通公民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最终促成实施20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
思考:1、孙志刚事件启示我们法治国家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2、 根据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思考我们应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3、从孙志刚事件总结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坚持良法之治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2、基本特征
①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②坚持良法之治——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③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法治的精髓所在
④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的根本原则
①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②坚持良法之治
③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④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①推进宪法实施
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
总要求: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二、建设法治国家
BY YUSHEN
03
三、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国家,
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国家机关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公民
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国家治理
BY YUSHEN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具体要求)
①内涵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②原因
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期望,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补充笔记 地位: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BY YUSHEN
①原因
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②标准
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要求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2)坚持良法之治
思考:坚持良法的原因/良法的标准/良法如何制定
BY YUSHEN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①原因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②表现
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
民事和 民主权利
BY YUSHEN
(4)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①原因
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②表现
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BY YUSHEN
(1)推进宪法实施
①原因: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要求: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注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树立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这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
BY YUSHEN
宪法解释
宪法制定者或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于宪法内容、宪法含义、宪法条文内涵外延及其法律边界所作出的一种说明。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合宪性审查
又称宪法监督:依据宪法对法律文件或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确认其与宪法规定是否不一致、相抵触或矛盾,并根据宪法作出合宪或违宪的判断。是监督宪法实施的重要方式,保证宪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遵守和实施。合宪性审查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BY YUSHEN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①重要性: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②要求:
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问题。
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
BY YUSHEN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①原因
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
②要求
A、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
B、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C、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
辨析判断
1.法律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2.法律反映的都是民众的期望、符合民众的利益,良法必须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全体公民的利益。
3.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4.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政府部门要严格公正司法。
5.依宪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宪执政
6.进入新时代,我国要加快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8.良法就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
9.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和法律为核心,行政性法规如果与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必须修改行政性法规。
10.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11. 坚持良法之治是法治的首要内容。
12. 推进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13.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14.维护宪法的权威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法治国家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坚持法之治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内涵
课堂小结
建设
意义
推进宪法实施
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对国家机关
对公民
对国家治理
含义
基本特征
总要求
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