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练习一、单选题1.甲公司是国内知名文创公司,生产销售自主IP盲盒公仔。乙公司是一家从事代工生产注塑手办、搪胶玩偶、塑胶公仔等产品的工厂,与甲公司没有合作关系。乙公司在未获得甲公司许可下,在其网店和抖音号发布甲公司的盲盒公仔图片与视频,进行商业宣传。该案例中( )①如果双方提前达成和解,则该案适用“不告不理”的原则②乙公司未实际生产、销售原告产品,不承担经济赔偿责任③乙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美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④在进行商业宣传时,乙公司有权复制他人作品形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13年5月,在杭州滨江区居住的张甲为了买房向安吉县的朋友鲁乙借款30万元,约定3年内还清。经多次催讨无果,2018年6月,鲁乙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甲归还欠款30万元及利息。张甲以杭州市公积金提取凭证原件及复印件为证主张已经归还10万元。本案中( )①鲁乙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不再受法律保护②一般情况下,鲁乙应向安吉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鲁乙应当为要求张甲归还欠款30万元及利息的诉讼主张承担举证责任④法院不会采信张甲的公积金提取凭证为已归还10万元的诉讼主张的证据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2017年7月1日,A市汪某向B市李某借款5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借款合同期满后,李某碍于面子,一直未向汪某提出还款请求。2021年7月,李某要求汪某偿还借款本息未果。据此,李某( )①可请求A市仲裁委员会对本案进行仲裁②要求汪某以赔礼道歉方式承担违约责任③诉至A市人民法院要求汪某偿还借款本息④应承担举证责任,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学校组织学生返校复课,体育课上,一名15岁男生戴口罩在学校操场上跑步时,突然后仰着摔倒猝死……学生家属与校方协商达成一致,获37万元补助。这一方式( )A.只需当事人之间直接和解,更为便捷 B.需要第三方从中疏导、说服C.一定能够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D.协商机构不收取任何费用5.甲乙两公司因合同履行发生纠纷,甲公司将乙公司告上法庭。乙公司在答辩状中辩称双方此前有协议,倘若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向某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法院应当( )①驳回乙公司的请求,继续审理②若已立案,判决驳回甲公司的起诉③若已立案,裁定驳回甲公司的起诉④若有有效的仲裁协议,则法院不得受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后,人民法院将对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进行审查,通过审查条件以决定是否受理。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如果受理的话,起诉应符合的条件有( )①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②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③有明确的被告④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法律之所以规定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是因为( )①大多数证据本来就在案件当事人手中②人民法院可以不做工作,减轻了负担③完全依靠人民法院收集证据只会使人民法院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争议的处理速度会大打折扣④收集不到证据而案件会被无限期拖延下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我国仲裁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处理争议案件,但有些纠纷不能仲裁,如( )①婚姻、继承纠纷②收养、扶养纠纷③合同纠纷④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为落实习总书记法治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近三年来,海南国际仲裁院全面服务深化改革开放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持续推进商事仲裁改革和制度集成创新,加大仲裁精准服务供给,让更多中外市场主体享受到仲裁法律制度的红利。关于商事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事人在进行商事仲裁的同时,可以再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②商事仲裁一般实行公开审理,而且一裁终局③商事仲裁便捷、经济,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④某地银行与客户因借款到期未还产生纷争可通过商事仲裁方式解决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下列关于开庭审理说法正确的是( )①准备阶段,要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②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五个阶段③法庭辩论环节中,要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审查和核实各种证据④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就不能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3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第三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女孩张某在其父亲安排下与王某相亲。因王某家庭条件较好,张某父亲希望张某与王某缔结婚姻,以后继承王家财产。张某明确拒绝,张某父亲以死相逼。张某害怕家庭关系破裂,又担心父亲寻短见,不得不与王某登记结婚。婚后近一年时间里,双方并未建立夫妻感情。但张某父亲仍不准许张某提出离婚,父女俩多次争吵并发生肢体冲突。此案中( )①张某父亲履行了监护职责,进行了必要约束②张某因胁迫结婚可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③张某离婚,可平等的处理与王某的共同财产④张某离婚可选择仲裁,不服仲裁结果可上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甲家的一只鸡飞到乙家,将其晒在地上的粮食吃了不少,而且弄上了很多鸡粪,乙将甲家的鸡用石头打死,为此甲、乙两家发生纠纷。以下解决纠纷方式最好的是( )A.甲可以向法院起诉,让乙家赔偿鸡一只B.甲可以向上级部门提起行政复议C.甲、乙可以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D.甲、乙可以请调解委员会给予调解13.2018年10月1日,某市东城区的宋某向西城区的李某借款10万元,承诺于2020年元旦前归还,并通过微信将借条拍照发给李某。借款到期后,因碍于朋友面子,李某一直未催要欠款。2022年3月1日,李某因急需用钱,多次电话、微信联系宋某素要借款,均未果,欲将对方诉至法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②本案已过诉讼时效,李某丧失了起诉权③李某提交的微信中的借条照片属于物证④李某可就此纠纷到该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起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以“葛优躺”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截至2023年3月22日,与之相关的民事案件判决文书共600份,案由均是葛优起诉企业使用“葛优躺”照片侵犯其肖像权,葛优胜诉率达99.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涉事企业侵犯了葛优的人格权,应立即停止侵害②涉事企业侵犯了葛优的肖像权,应承担违约责任③涉事企业若不服法院一审判决,有权行使上诉权④涉事企业作为民事案件的被告,有权委托辩护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不能错过的宝藏店铺”“味道绝绝子”……近年来,一些网络社交平台兴起博主探店模式,博主将自己的消费过程及体验发布在社交平台,吸引他人前往消费。但同时,有些博主联合商家进行虚假推荐,数据造假的乱象令消费者叫苦不迭;有些博主以恶意差评为筹码向商家勒索钱财。针对此类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博主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②商家应当自觉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宣传③若勒索构成公诉案件,商家需承担举证责任④消费者维权时应注意案件事实不等于生活事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18年10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的宋某向北京市西城区的李某借款10万元,承诺于2019年元旦前归还,并通过微信将借条拍照发给李某。借款到期后,因碍于朋友面子,李某一直未催要欠款。2022年3月1日,李某因急需用钱,多次电话、微信联系宋某索要借款,均未果,欲将对方诉至人民法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物B.本案已过诉讼时效,李某丧失了起诉权C.李某提交的微信中的借条照片属于物证D.李某可就此纠纷起诉到东城区人民法院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王大爷夫妇上无父母、下无子女。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王大爷在前年将3万养老钱存入老伴账户。但是没想到在去年年初,老伴意外去世。在处理完妻子的后事后,他准备将这笔钱取出来使用。不料不知老伴的密码,取款时数次输错后银行卡被锁定。银行以卡被锁定为由,百般刁难不让取款。王大爷气愤不已,一纸诉状把银行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判决原告败诉。接到判决后,王大爷不服,他认为自己作为唯一的法定继承人,有权取用该财产;另外他得知该诉讼中书记员是该银行大额客户,与该行往来密切,可能影响审判的公正性,但因身体原因暂时将此事搁下没有上诉。一个月后,当王大爷身体恢复健康,准备提起上诉,却被法院告知不再受理该上请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该诉讼案中公民拥有哪些诉讼权利?并简要分析法院为何不再受理。18.2021年底,常年坐在轮椅上的何某建唯一的儿子何某培,在其亲戚程某涛的热情邀约下,自带两瓶“茅台”酒前往程某涛家吃饭,席间何某培主动给每人倒了一杯白酒,自己因为心情好则多喝了点。饭后,程某涛等人将何某培留陪至当晚9点,觉得何某培状态正常,便送至何某培家中,并嘱托楼下邻居晚上为其倒水加被。次日凌晨,邻居上楼送被子时发现何某培已无气息。经鉴定,何某培系因肥厚性心肌病并心室内附壁血栓形成基础上,因乙醇中毒、致急性循环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事后双方协商无果,何某建将程某涛诉至白河法院。法院在审案过程中发现,何谋培所带的酒经鉴定为假冒名酒,不法经营者购买假茅台商标,再将低档白酒灌装到假茅台酒的包装中,以每瓶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价格仿冒“茅台”销售。基于亲戚朋友关系的邀约吃饭,本是我国传统交流感情的方式,出现本案事故确实令人痛心。面对这起特殊案件、法官多次找双方当事人谈心、交流,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二被告共补偿何某建25000元。同时,假酒经销商和生产商分别判处了两年以下和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对被害人进行适当赔偿。本案被列为当年的经典案例之一,具有较强的司法借鉴意义。运用《法律与生活》有关知识加以说明。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某公司位于该区一处露天货场内,一名工人在装卸作业中受电击死亡。事故调查组出具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该事故为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某公司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该公司对该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经过该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罚决定合理合法,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该公司不服,提出上诉。在该案之前,事故死者的家属已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某公司等三被告共同赔偿其损失共计120余万元。在法庭审理中,原告律师了解到负责审理案件的一位法官是其中一名被告的近亲属,因此向法庭提出该法官回避的申请。经核实,法庭同意原告律师的申请。法院经审理,一审判决某公司等三被告共同赔偿死者家属共计110余万元。一审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服判息诉。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上述案例中各方当事人是如何行使诉讼法赋予的诉讼权利的?20.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业主和物业公司本应是长期共存、互相依赖的关系,但因出现物业服务问题和欠费问题,他们却成了冤家对头。甲地某物业公司称:自其与该小区业主委员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后,便对小区进行物业服务和管理。现在很多业主拒不缴纳物业费等各项费用,某物业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拖欠物业费的业主支付费用和相应的滞纳金。在承办法官与业主的电话沟通和现场调解过程中,许多业主表示:“不是为了几千元钱,是物业的服务、公共收益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确实有问题,既然物业公司的服务都“打折”,为什么我们的物业费不能打折?”法官建议:业主认为物业服务不到位,应注重收集证据,留存交纳物业费等收据,以“证据”抗辩,拒缴物业费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哦!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官建议的合理性。参考答案:1.A【详解】①:如果双方提前达成和解,则该版权保护案适用“不告不理”的原则,①正确。②:乙公司虽未实际生产、销售原告产品,但侵害了原告对涉案美术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乙公司赔偿经济损失,②错误。③:被告乙公司未经原告许可,在其网店和抖音号发布甲公司的盲盒公仔图片与视频,侵害了原告对涉案美术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③正确。④:商家在广告展示活动中使用他人作品形象时,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注意避免侵权风险,④错误。故本题选A。2.B【详解】①: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约定的履行期限)开始,2016年5月到2018年6月未满三年,所以鲁乙的诉讼请求未过诉讼时效,①错误。②:涉及地域管辖,民事诉讼采取“原告就被告”管辖原则,即应到被告张甲所在地杭州滨江区的人民法院起诉,②错误。③: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鲁乙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承担举证责任,③正确。④:张甲以杭州市公积金提取凭证原件及复印件为证主张已经归还10万元的证据不足,法院不会采信,④正确。故本题选B。3.D【详解】①: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本案中没有提及仲裁协议,①错误。②:赔礼道歉是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而不是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②错误。③④:A市汪某向B市李某借款5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逾期未还。李某可诉至A市人民法院要求汪某偿还借款本息,但应承担举证责任,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4.A【详解】A: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协商只需当事人之间直接和解,更为便捷,A符合题意。B:协商往往不需要第三方的疏导、说服,需要第三方从中疏导、说服的是调解,B排除。C:协商的方式有几率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一定”一词说法绝对,C排除。D:双方协商一般不需要其他机构介入,人民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D排除。故本题选A。5.B【详解】②③:法庭对实体的裁判用判决书的形式,对程序性的问题的裁判用裁定的形式。乙公司在答辩状中辩称双方此前有协议,倘若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向某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这属于程序性问题,若已立案,裁定驳回甲公司的起诉,②错误,③正确。①④: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若有有效的仲裁协议,则法院不得受理;若没有有效的仲裁协议,则驳回乙公司的请求,继续审理,①错误,④正确。故本题选B。6.D【详解】①:法院受理当事人起诉的话,说明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①符合题意。②③④:法院受理当事人起诉的话,原告应该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C【详解】①③④:大多数证据本来就在案件当事人手中,完全依靠人民法院收集证据只会使法院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争议的处理速度会大打折扣,甚至因为收集不到证据而无限期拖延下去,基于此,法律规定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①③④正确。②:“人民法院可以不做工作,减轻了负担”不是规定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原因,②排除。故本题选C。8.B【详解】①②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9.D【详解】①:我国实行或裁或审制度,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当事人在进行商事仲裁的同时,不可以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①错误。②:商事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②错误。③:商事仲裁更加便捷、经济,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③正确。④: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银行与客户因借款到期未还产生纷争可通过商事仲裁方式解决,④正确。故本题选D。10.A【详解】①②: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五个阶段,在开庭准备阶段,要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①②正确。③:在法庭辩论环节中,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在法庭调查环节,要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审查和核实各种证据,③错误。④: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的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但当事人可以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生效裁判可能存在的错误,④错误。故本题选A。11.C【详解】①:法律规定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材料中张某是成年人,①排除。②:张某明确拒绝与王某缔结婚姻,其父以死相逼,张某不得不与王某登记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②符合题意。③:法律规定夫或妻在处理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所以张某离婚可平等的处理与王某的共同财产,③符合题意。④:婚姻纠纷不属于可仲裁范围,材料中张某因胁迫结婚可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④排除。故本题选C。12.D【详解】A:为一只鸡花钱打官司显然不合算,因此向法院起诉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A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一般民事纠纷,不能提起行政复议,B排除。C:仲裁必须有双方签订有效的仲裁协议为前提,C排除。D:甲、乙可以请调解委员会给予调解,通过调解能够有效解决纠纷,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B【详解】①:本案涉及借款合同纠纷,属于债权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李某出借钱款行为和宋某的还款行为,①说法正确。②:本案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未过诉讼时效,②说法错误。③:李某提交的微信中的借条照片是电子数据,不属于物证,③说法错误。④:根据“原告就被告”原则,李某应向该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起诉宋某,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4.B【详解】①: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材料强调,涉事企业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葛优躺”照片,这涉嫌侵犯葛优的肖像权,也说明涉事企业侵犯了葛优的人格权,因此,应立即停止侵害,①正确。②:涉事企业侵犯了葛优的肖像权,应承担侵权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②错误。③: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如果涉事企业不服法院一审判决,则有权行使上诉权,③正确。④:在刑事诉讼中,帮助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被称为辩护人。涉事企业作为民事案件的被告,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而不是委托辩护人,④错误。故本题选B。15.C【详解】①:博主的行为可能会吸引消费者前往消费,但并没有强制消费,因此并没有损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①说法错误。②:有些博主联合商家进行虚假推荐,说明了商家应当自觉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宣传,②说法正确。③:在公诉案件中,应有公诉机关承担举证责任,③说法错误。④:有一些生活事实由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无法成为法律上认可的法律事实,案件事实只是法律事实,因此要注意案件事实不等于生活事实,及时收集证据,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16.D【详解】A: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对象,债权关系的客体指向的是行为。在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借款行为,A说法错误。B: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算起,因此,该案未过诉讼时效,B说法错误。C: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痕迹,因此李某提交的微信中的借条照片不属于物证,C说法错误。D:一般民事案件,(如离婚、债务纠纷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李某应就此纠纷起诉到东城区人民法院,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7.①在该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助其进行诉讼;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当事人有权要求相关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诉讼活动的人员退出。有上诉的权利,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②我国法律规定,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重要诉讼权利。但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不及时提起,一审判决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民事诉讼中,提起上诉期限为15日,王大爷并未及时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失去上诉权,法院可以不受理。【分析】背景素材:王大爷与银行诉讼纠纷考点考查: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说明在该诉讼案中公民拥有哪些诉讼权利,并简要分析法院为何不再受理,考生可以调用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王大爷气愤不已,一纸诉状把银行告到人民法院→可联系教材知识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关键词②:他得知该诉讼中书记员是该银行大额客户,与该行往来密切,可能影响审判的公正性→可联系教材知识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当事人有权要求相关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诉讼活动的人员退出。关键词③:接到判决后,王大爷不服→可联系教材知识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关键词④:接到判决后,王大爷不服,但因身体原因暂时将此事搁下没有上诉。一个月后,当王大爷身体恢复健康,准备提起上诉,却被法院告知不再受理该上请求→可联系教材知识我国法律规定,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不及时提起,一审判决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5日和10日,王大爷并未及时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失去上诉权,法院可以不受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18.①法律规定了过错推定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何某培因自身疾病加上喝假酒导致死亡,其自身负有一定责任,邻居与程某涛两人对何某培的死亡也负有一定责任。最后二被告共补偿何某建25000元。②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构成侵权。不法经营者购买假茅台商标,再将低档白酒灌装到假茅台酒的包装中进行高价销售,构成侵权。③经营者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这种混淆行为就是典型的“搭便车”。这种行为既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又可能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不正当竞争。本案中,假酒经销商和生产商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④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本案中,假酒经销商和生产商生产、销售假酒并致人死亡,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⑤运用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多元方式解决纠纷,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本案中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诉讼调解,成功解决何某建与邻居及程某涛之间的民事纠纷。⑥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掌握相关证据后,依法在对假酒经销商和生产商分别判处了两年以下和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对被害人进行适当赔偿。正确解决了纠纷,实现了公平正义。【分析】背景素材:何某培喝假酒致死案考点考查:过错推定责任、商标权、不正当竞争、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调解、刑事诉讼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对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从过错推定责任、商标权、不正当竞争、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调解、刑事诉讼中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等角度来进行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何某培因自身疾病加上喝自带假酒导致死亡,邻居照顾不当,程某涛请吃饭喝酒,三人都负有一定责任,最后二被告共补偿何某建25000元→可联系过错推定责任。有效信息②:不法经营者购买假茅台商标,再将低档白酒灌装到假茅台酒的包装中进行高价销售→可联系侵犯商标权。有效信息③:假酒经销商和生产商假冒其他品牌进行生产与销售的行为→可联系不正当竞争。有效信息④:假酒经销商和生产商生产、销售假酒并致人死亡→可联系侵犯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有效信息⑤:面对这起特殊案件、法官多次找双方当事人谈心、交流,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二被告共补偿何某建25000元→可联系调解。有效信息⑥:假酒经销商和生产商分别判处了两年以下和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对被害人进行适当赔偿→可联系刑事诉讼、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实现公平正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9.①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该案中家属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使了诉讼法赋予的权利。②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在法庭审理中原告律师了解到负责审理案件的一位法官是其中一名被告的近亲属,故依法行使了申请回避的权利。③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案例中该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依法行使了上诉权。【分析】背景素材:安全生产责任考点考查: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法治意识、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运用“诉讼权利”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事故死者的家属已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关键词②:在法庭审理中,原告律师了解到负责审理案件的一位法官是其中一名被告的近亲属,因此向法庭提出该法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关键词③:案件经过该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罚决定合理合法,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该公司不服,提出上诉→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应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20.①证据是打官司决定胜负的关键砝码,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依据,也是司法机关正确裁判的依据;②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就要承担不利后果,要注重收集和保存证据;③法官的建议,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解决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④业主无法举证物业的管理服务有问题,就拒交物业费,会构成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除了要补交物业费外,还有可能要支付违约金和滞纳金。【分析】背景素材: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官建议的合理性。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没有具体限定。解答时,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关键词①:注重收集证据,留存交纳物业费等收据→可联系教材知识:证据是打官司决定胜负的关键砝码,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依据,也是司法机关正确裁判的依据;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就要承担不利后果。关键词②:业主以物业的服务、公共收益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为由拒绝交物业费,法官建议:业主认为物业服务不到位,应注重收集证据,留存交纳物业费等收据,以“证据”抗辩,拒交物业费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哦→可从法官建议的积极意义角度说明合理解决矛盾纠纷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可从违约与责任角度说明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就要承担不利后果角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首先明确法官的建议是什么,其合理性是什么。可围绕法官的建议,从证据的重要性、举证原则、证据不足的法律后果等思路组织答案,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