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袁隆平一生耕耘于田畴的探究,加深对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的区别的理解,深刻认识人的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能够在对它们进行科学判断和分析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通过对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春的话语的探讨和学习,能够了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在各行各业无私奉献的人们的引领下,自觉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提高参与实践的能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劳动的意义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① 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② 的重要手段。 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③ 才能得到
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④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答案 ①存在 ②自由全面发展 ③共同奋斗 ④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特别提醒】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试一试
1.有人说,“成功”的“成”是成就自己,“功”是功德天下。你只有成就了自己,帮助了别人,才会有真正成功的感觉。所以大家想着自己的时候也想想将来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事。这种“成功学”表明( )。
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成就自己才能拥有幸福人生,才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对“成功”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社会提供的① 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②
答案 ①客观条件 ②个性发展
我的疑惑: 为什么说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试一试
2.“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乔布斯的名言,他领导下的苹果公司先后推出了Macintosh计算机、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通信、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成了时代的传奇。由此可见( )。
A.人的价值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人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D.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的
答案 D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① 。
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② 。
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③ 。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需要④ 。
答案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试一试
3.“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藜的这首《泥土》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肯定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去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答案 C
易错明辨
1.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答案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而机遇就是客观条件之一,它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确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把机遇夸大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是错误的,因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之外,更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要求不必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答案 我们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3.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保证。
答案 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前提,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主观努力,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必要充分的主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保证。
【合作探究】
议题1 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情境分析
袁隆平年轻时目睹了大饥荒灾难,亲眼看到5个人饿死在路边,这深深触动了他,他便立志要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从此,解决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成为他终身的奋斗目标。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怀着“民以食为天”的强烈责任感和科学报国的崇高理想,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像农民一样,背上一个水壶,带着两个馒头,中午下田,头顶太阳、脚踩烂泥,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袁隆平仍乐此不疲。正是由于辛勤的劳动,他走进了水稻王国,播撒希望的种子,整整一生俯身与土地深情对望。
思维碰撞
袁隆平院士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人认为,劳动太辛苦,不如吃喝玩乐、打牌赌博。你又是如何看待劳动的
答案 (1)袁隆平院士通过劳动、辛勤工作实现了人生价值。
(2)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归纳提升
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
(3)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典例精讲 自江苏省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以来,10000多名大学生满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扎根基层,服务在农业、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用青春、智慧和汗水为苏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基层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这启示我们( )。
①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前提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理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前提,②错误。④中“取决于”说法错误,不选。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议题2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情境分析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思维碰撞
请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说明,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
答案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②为人民奉献青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归纳提升
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典例精讲 有人提出:“生命价值=生命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个人的素质”说明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说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社会条件,②不选。④说法错误,不选。
【课堂总结】
1.(2022·江苏·盐城一模)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冲锋一线的台前英雄,也离不开勤勤恳恳的幕后英雄。幕后英雄虽然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没能走到台前,但他们默默地参与、贡献和支持,同样功不可没,同样值得我们点赞和尊敬。这说明( )。
①正确的价值选择需要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往往会因人而异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但标准却不会因人而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遵循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勤勤恳恳的幕后英雄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他们同样是光荣的,是有价值的,未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与题意不符。①④符合题意。
2.(2022·山东·庆云一中高三期末)张桂梅扎根山区40多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尽管已经60多岁,但近12年来,她几乎没怎么好好休息。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她在发言中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张桂梅的发言对我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有( )。
①我们要心系祖国,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③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④真正的幸福需要舍弃“小我”,成全“大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主观努力,没有涉及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③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幸福是“小我”与“大我”相统一,④错误。张桂梅心系祖国,忘我工作,不负人民,表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3.(2022·河北·保定高三期末)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60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者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从这些林场建设者身上我们能领悟到(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 ②出彩的人生是在为社会奉献的实践中创造的 ③只有在社会的肯定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 ④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是人们成功改造自然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尊重规律是人们成功改造自然的前提,④说法错误,排除。只有在对社会的奉献中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价值,③说法错误,排除。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出彩的人生是在为社会奉献的实践中创造的,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古代哲理名言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画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变锋利了。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炼,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3.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我们应该终生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2(共34张PPT)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3课时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1.通过对袁隆平一生耕耘于田畴的探究,加深对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的区别的理解,深刻认识人的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能够在对它们进行科学判断和分析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通过对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春的话语的探讨和学习,能够了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在各行各业无私奉献的人们的引领下,自觉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提高参与实践的能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劳动的意 义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①______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
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
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②______________的
重要手段。 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③__________才能得到
存在
自由全面发展
共同奋斗
实现人生 价值的必 由之路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④__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生价
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1&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续表
试一试
1.有人说,“成功”的“成”是成就自己,“功”是功德天下。你只有成就了自己,帮助了别人,才
会有真正成功的感觉。所以大家想着自己的时候也想想将来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事。
这种“成功学”表明( )。
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②成就自己才能拥有幸福人生,才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对“成功”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前 提 社会提供的①__________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
求人的②__________
我的疑惑: 为什么说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客观条件
个性发展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试一试
2.“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乔布斯的名言,他领导下的苹果公司先后推出了Macintosh
计算机、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通信、娱乐乃
至生活的方式,成了时代的传奇。由此可见( )。
D
A.人的价值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人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D.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的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需要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试一试
3.“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
条道路。”鲁藜的这首《泥土》所蕴含的哲理是( )。
C
A.肯定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去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1.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答案]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而机遇就是客观条件之一,它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确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把机遇夸大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是错误的,因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之外,更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要求不必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答案] 我们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3.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保证。
[答案] 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前提,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主观努力,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必要充分的主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保证。
议题1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情境分析
袁隆平年轻时目睹了大饥荒灾难,亲眼看到5个人饿死在路边,这深深触动了他,他便立志要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从此,解决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成为他终身的奋斗目标。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怀着“民以食为天”的强烈责任感和科学报国的崇高理想,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像农民一样,背上一个水壶,带着两个馒头,中午下田,头顶太阳、脚踩烂泥,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袁隆平仍乐此不疲。正是由于辛勤的劳动,他走进了水稻王国,播撒希望的种子,整整一生俯身与土地深情对望。
思维碰撞
袁隆平院士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人认为,劳动太辛苦,不如吃喝玩乐、打牌赌博。你又是如何看待劳动的
[答案] (1)袁隆平院士通过劳动、辛勤工作实现了人生价值。
(2)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归纳提升
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
(3)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典例精讲 自江苏省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以来,10000多名大学生满怀报效祖国、
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扎根基层,服务在农业、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用青春、智慧和
汗水为苏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基层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这启示我
们( )。
①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前提 ③要在个人与
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理想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前提,②错误。④中“取决于”说法错误,不选。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议题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情境分析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思维碰撞
请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说明,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
[答案]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②为人民奉献青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归纳提升
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典例精讲 有人提出:“生命价值=生命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
行动,“宽度”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个人的素质”说明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说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社会条件,②不选。④说法错误,不选。
1.[2022·江苏·盐城一模]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冲锋一线的台前英雄,也离不开勤勤
恳恳的幕后英雄。幕后英雄虽然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没能走到台前,但他们默默
地参与、贡献和支持,同样功不可没,同样值得我们点赞和尊敬。这说明( )。
①正确的价值选择需要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往往会因
人而异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的社会
价值的根本途径
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但标准却不会因人而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遵循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勤勤恳恳的幕后英雄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他们同样是光荣的,是有价值的,未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与题意不符。①④符合题意。
2.[2022·山东·庆云一中高三期末] 张桂梅扎根山区40多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
高中,帮助1800多名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尽管已
经60多岁,但近12年来,她几乎没怎么好好休息。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
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她在发言中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张桂梅的发言对我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有( )。
①我们要心系祖国,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
的引领 ③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④真正的幸福需要舍弃“小我”,成全
“大我”
A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主观努力,没有涉及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③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幸福是“小我”与“大我”相统一,④错误。张桂梅心系祖国,忘我工作,不负人民,表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3.[2022·河北·保定高三期末]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河北省最北部
的塞罕坝机械林场。60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者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
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林场
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
号。从这些林场建设者身上我们能领悟到(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 ②出彩的人生是在为社会奉献的实践
中创造的 ③只有在社会的肯定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 ④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是人
们成功改造自然的前提
A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尊重规律是人们成功改造自然的前提,④说法错误,排除。只有在对社会的奉献中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价值,③说法错误,排除。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出彩的人生是在为社会奉献的实践中创造的,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画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变锋利了。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炼,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3.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我们应该终生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