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消化管的识别 课件(共27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同步教学(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消化管的识别 课件(共27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同步教学(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一、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把自然界具有复杂结构的物质在消化管内转变为结构最简单能被机体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吸收:物质透过消化管黏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消化系统概述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
机体内完成消化和吸收的器官,统称为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两部分——消化管和消化腺。
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和肛门组成。
消化腺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分为壁内腺和壁外腺。壁内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肠腺和粘膜下腺等。壁外腺位于消化管壁之外,有导管通消化管,如肝、胰和唾液腺等。
三、消化管的构造
消化管的各个器官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但它们也具有一些共同特征,除口腔外,消化管壁结构一般均可分为四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四、腹腔与骨盆腔
体腔包括胸腔、腹腔和骨盆腔:
胸腔:由胸廓围成的腔洞,胸廓外表面被以皮肤,内有心、肺、气管、食管和血管。
腹腔:位于胸腔的后方,与胸腔之间以膈为界。内有胃、肠、胰、肾、输尿管、卵巢、输卵管和子宫(部分)等。
骨盆腔:荐骨岬、髂骨和耻骨前缘组成的骨盆。前口与腹腔相通,后口由尾椎、髂骨、荐结节阔韧带和坐骨弓围成。骨盆腔内有直肠、输尿管和膀胱,公畜有输精管、尿生殖道骨盆部和副性腺,母畜有子宫(后部)和阴道。
腹腔的分区
通过最后肋骨的后缘和髋结节的前缘作两个横断面将腹腔分成:腹前部,腹中部,腹后部
以肋弓为界将腹前部分为季肋部:左/右季肋部
在腰椎横突的两侧做两个侧矢状面将腹
中部分为ⅰ左髂部ⅱ腹中间部(腰部,
脐部)ⅲ右髂部
将腹后部作矢状面分为:左腹股沟部、
右腹股沟部、耻骨部
浆膜:体腔内壁衬有一层光滑的薄膜,并折转覆盖于内脏器官表面,称为浆膜。衬在体腔内表面的部分,叫浆膜壁层。覆盖内脏器官表面的,称为浆膜脏层。
浆膜腔:浆膜的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腔隙。
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内脏器官在活动时产生的摩擦。
五、腹膜
在胸腔内的浆膜和浆膜腔称为胸膜(pleura )和胸膜腔(pleural cavity)。
在腹腔和骨盆腔内的浆膜和浆膜腔称为腹膜(peritoneum)和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
腹膜腔在公畜完全封闭,母畜则因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腔,因此间接与外界相通。
五、腹膜
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口腔
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前壁和侧壁为唇、口裂、颊, 背侧壁是硬腭,底面为下颌骨和舌,后端通咽。
组成:唇,颊,硬腭,软腭,舌,齿,齿龈,唾液腺
功能:采食,吸吮,泌涎,味觉,咀嚼和吞咽
唇(Labiaoris)分上唇和下唇,其游离缘共同围成口裂,粘膜深层有唇腺,腺管直接开口于唇粘膜表面。
牛唇短而厚,不灵活,上唇中部和两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称为鼻唇镜,表面有唇腺分泌的液体。
羊唇薄而灵活,上唇中间有明显的纵沟,鼻孔间形成无毛的鼻镜。
猪的颊部较短,口裂大,唇的活动性小,上唇与鼻连在一起构成吻突(Snout),有掘地觅食作用。
(一)唇
颊位于口腔两侧,主要是颊肌,外被皮肤,内衬以粘膜,在颊肌的上缘和下缘均有颊腺,颊腺管和腮腺管直接开口于颊粘膜表面。
有颊腺,有锥状乳头(牛羊有,猪马无)
(二)颊
(三)硬腭
硬腭构成固有口腔的顶壁,向后与软腭相延续。硬腭粘膜层厚而坚实,粘膜下层有丰富的静脉丛。硬腭正中有一条腭缝,腭缝两侧有多条横行腭褶。
(四)软腭
软腭是个活性瓣,在吞咽时可以上提盖住鼻后口,防止食物进入鼻腔,呼吸时下垂,使空气顺利经过咽部。
(五)舌
舌(Lingua) 由舌骨、舌肌和舌粘膜构成。舌肌属横纹肌,肌纤维走向不一,所以舌的运动灵活。舌粘膜表面有多种乳头,丝状乳头和锥状乳头(牛)起机械作用,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为味觉乳头,乳头内有味觉
感受器——味蕾,以辨别食物
的味道。
丝状乳头和锥状乳头(牛)起机械作用,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为味觉乳头,乳头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蕾,以辨别食物的味道。
舌可分为舌尖,舌体和舌根3部分:
舌尖 为前端游离部分,活动性大
舌体 位于左、右列臼齿之间、附着于口腔底壁的部分。在 舌尖与舌体交界处的腹侧有一条与口腔底相连的粕膜褶,称舌系带。
舌根 为附着于舌骨的部分,与软腭间构成咽峡。
牛舌舌尖灵活,是采食的主要器官,舌根和舌体较宽厚,舌背后部有一椭圆形隆起,称为舌圆枕
(六)齿
1、齿 位于切齿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齿槽内,由于齿排列成弓状,故分别称为上齿弓和下齿弓。具有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的作用。
(1) 齿的名称:根据齿的位置和结构特征,可分为切齿,犬齿和颊齿(臼齿)。颊齿又可分为前臼齿和臼齿。切齿由内向外依次称为门齿、中间齿和隅齿。
(2) 乳齿和恒齿:幼畜初生的齿叫乳齿,到一定年龄,除犬齿及臼齿外,切齿及前臼齿均先后脱换为恒齿或永久齿。
(3) 齿的分部:
齿冠:露在齿龈以外的部分。
齿根:埋于齿槽内的部分。
齿颈:齿龈包围的部分。
(4) 齿的结构:齿主要由齿质构成,位于齿腔周围,坚硬,呈黄白色。在齿冠部分的齿质外面被覆有光滑而坚硬的乳白色釉质,起保护作用。齿根的末端有孔通齿腔,齿腔内的血管、神经与结缔组织一起称为齿髓(Pulpadentis)。
齿冠
齿龈
齿颈

齿根管
齿周膜
釉质
齿质
齿髓腔
齿血管
齿骨质
端孔
(5)家畜的齿式
I C P M
齿式=2 ----------------------------
I C P M
0 0 3 3
牛的恒齿式=2--------------------- =32
4 0 3 3
0 0 3 0
牛的乳齿式=2--------------------- =20
4 0 3 0
2 1 4 3
猪的恒齿式=2--------------------- =42
3 1 4 3
Premolars
Incisors
Molars
Dental pad
臼齿
前臼齿
切齿
齿板
0 0 3 3
4 0 3 3
2
=32
牛齿
(七)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能分泌唾液的腺体叫唾液腺,存在于唇、颊粘膜内的腺体属壁内腺,有唇腺、颊腺和舌腺。存在于口腔壁外,通过导管开口于口腔壁的腺体属壁外腺,如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腮腺管开口于与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
腮腺:狭长三角形,大部分位于咬肌后表面。
腮腺
颌下腺:发达,呈长条状。部分被腮腺覆盖,导管开口于舌下肉阜。
舌下腺:舌体和下颌骨之间的粘膜下,开口于口腔底的舌下粘膜下和舌下肉阜。
二、咽
咽:消化、呼吸的交叉通路,圆锥形肌质囊,有七个孔直接与周围器官相通。
吞咽时,软腭提起,会厌翻转盖住喉门,食物由口腔经咽入食管; 呼吸时,软腭下垂,空气经咽到喉或由喉经咽到鼻腔。
两个鼻后孔——通鼻腔
一个咽峡——通口腔
一个食管口——通食管
一个喉口——通喉
两个咽管口——通中耳
三、食管
食管是连于咽和胃之间的肌质管。起自咽的后部、喉口背侧。按部位分颈,胸两段。
主要功能是运送食物入胃。牛、马的食管在颈部起始段位于喉和气管的背侧,向后方延伸,逐渐转到气管的左侧,形成食管襻,到胸前口处又重新转到气管背侧进入胸腔。食管入胸腔后,在纵隔内后行,经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沿肝的背缘与胃的贲门相接,食管壁内的食管腺不属于消化腺。
食管与气管的相对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