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光合作用的原料任务驱动式课件(共16张PPT)冀少版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2 光合作用的原料任务驱动式课件(共16张PPT)冀少版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八年级·生物·冀少版·上册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第二节 光合作用的原料
1.概述农业生产上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
2.说出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的关系。
  ◎学习重点: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土壤是植物体的“食物”来源。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个简单的实验:把一棵重2.3 kg的柳树栽到盛有净重90 kg干燥泥土的木桶里,然后只用水浇灌;5年后,小柳树竟长成重76.8 kg的植株,而土壤质量只比实验开始时减少了不到0.1 kg。
由此证明土壤并不是植物增重的主要原因,那么植物增重的主要原因只有水吗?海尔蒙特还有什么没考虑到的因素呢?什么才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呢?
光合作用的原料
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首先把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
(2)两个实验装置中的变量是 有无二氧化碳 。
(3)该实验的结果:盛有清水装置中的叶片 产生了淀粉(变蓝色) ,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装置中的叶片 没有产生淀粉(不变色) 。
消耗叶片中
原有的淀粉 
有无二氧化碳 
产生了淀粉(变
蓝色) 
没有产生淀粉
(不变色) 
2.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1)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使它们分别成为含有标记氧的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
(2)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普通二氧化碳,浇灌被标记过的水。
(3)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被标记过的二氧化碳,浇灌普通水。
(4)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 被标记过 的,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 未被标记过 的。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 水,说明 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 和 水 。

标记过 
未被标记过 
水 
水 
二氧化碳 
水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这一结论,在农业生产上,采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式,可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农作物产量增加。
  2.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
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同时不断把 氧气 释放到大气中,从而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 
二氧化
碳 
氧气 
在塑料大棚内种植植物的人,经常会向大棚内施加气肥。
(1)你知道气肥的成分吗?为什么施加气肥?
答 气肥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向大棚内施加气肥,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气肥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
原料,适当向大棚内施加气肥,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那么是不是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越强呢?
答 不是,光照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也会增强,但超过一定的范围,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基本不变。

不是,光照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也会增强,但超过一定的
范围,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基本不变。
阅读“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利用了哪些原理?

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2)在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两个实验装置中不同的因素是什么?
答 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强碱性物质,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因此两片叶子所处的环境不同,其不同之处是一个缺少二氧化碳,一个含有二氧化碳。
(3)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 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将放在暗处一昼夜的植株上的一片叶片进行对折,并折断中间的主叶脉,放在光下4小时后,在叶片折断的两部分滴加碘液。
(1)叶片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 叶片近叶柄处变蓝,远离叶柄处不变蓝。

叶片近叶柄处变蓝,远离叶柄处不变蓝。
(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 远离叶柄处没有淀粉。说明远离叶柄处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3)这一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答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远离叶柄处没有淀粉。说明远离叶柄处没有进行光合
作用。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