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通州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数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8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A. 三棱柱 B. 三棱锥 C. 长方体 D. 圆柱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相关知识,其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图形,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和空间想象能力是解题关键.结合选项,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确定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再根据左视图确定具体形状.
【详解】解:由主视图和左视图为长方形可知,这个几何体是柱体,
由俯视图为三角形可知,这个柱体是三棱柱,
故选:A.
2.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京正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是北京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约2200家,全国40%人工智能企业聚集于此.2023年,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融资总额约223亿元,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数据223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把绝对较大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关键是确定 n与a的值.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为整数,它等于原数的整数数位与1的差.
【详解】解:;
故选:B.
3. 如图,已知,点E在线段AD上(不与点A,点D重合),连接CE.若∠C=20°,∠AEC=50°,则∠A=( )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C+∠D=∠AEC,
∴∠D=∠AEC-∠C=50°-20°=30°,
∵,
∴∠A=∠D=30°,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掌握相关性质并灵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4. 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n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判别式为正,解不等式即可求得n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解得:;
故选:A.
5. 如图,由5个“○”和3个“□”组成的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该直线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熟知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解:由图可知,该图形关于直线对称.
故选:C
6. 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这三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摇匀后,随机从中摸出一个小球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小球的颜色相同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解概率,先画出树状图得到所有等可能性的结果数,再找到两次摸出小球的颜色相同的结果数,最后依据概率计算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画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一共有6种,其中两次摸出小球的颜色相同的结果数有2种,
∴两次摸出小球的颜色相同的概率为,
故选:B.
7. 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若点A、B分别表示数a、b,且满足,则下列各式的值一定为负数的是( )
A.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由点B在点A的右侧确定是本题的关键.
因为点B在点A的右侧,所以,由,可得,所以,化简得,所以一定为负数.
【详解】解:由题意得,,
,即,



故选:C.
8. 如图,在菱形中,,点P和点Q分别在边和上运动(不与A、C、D重合),满足,连接、交于点E,在运动过程中,则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①;②的度数不变;③;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证明可得,,,进而判断①;进而可得,进而判断②,根据,进而判断③;证明,进而判断④;
【详解】解:∵是菱形,,,
∴是等边三角形,
∴,
∴,
∴,,,故①正确;
∵,
∴,故②正确;
∵,
∴,
∴,故③正确;
∵,,
∴,
∴,
∴,故④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 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及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由分式有意义及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进而得出x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二次根式的概念,可知,
解得.
故答案为:
10. 分解因式:x2y-4y=____.
【答案】y(x+2)(x-2)
【解析】
【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详解】x2y-4y=y(x2-4)=y(x+2)(x-2),
故答案为:y(x+2)(x-2).
【点睛】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11. 分式方程的解是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先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再解整式方程,最后进行检验”进行解答即可得.
【详解】解:
方程两边同乘,得,
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检验:当时,,
∴原分式方程的解为,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并检验.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则k值是________.
【答案】9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交点坐标满足两个函数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点在直线上,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故答案为:9.
13. 如图,点E是边上一点,且,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F.若,则的长为________.
【答案】12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由,推出.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推出,得到,即可求出.
【详解】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12.
14. 为合理安排进、离校时间,学校调查小组对某一天九年级学生上学、放学途中的用时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在九年级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建立以上学途中用时为横坐标、放学途中用时为纵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根据调查结果画出相应的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校九年级共有400名学生,请估计九年级学生上学途中用时不超过15min的有________人.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从图象获取信息,用样本估计总体,熟练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图中信息,可得上学途中用时不超过15min的学生有人,用总人数抽取的学生中上学用时不超过15min的学生所占比例,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上学途中用时不超过15min的学生有人,
故该校九年级学生上学途中用时不超过15min的人数为(人).
故答案为:.
15. 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著名的“割圆术”.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例如,的半径为1,运用“割圆术”,以圆内接正六边形面积估计的面积,,所以的面积近似为,由此可得的估计值为,若用圆内接正十二边形估计的面积,可得的估计值为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过作于,求得的度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于是得到正十二边形的面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地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如图,是正十二边形的一条边,点是正十二边形的中心,设的半径为1,
过作于,
正十二边形中,

∴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

,
的近似值为3,
故答案为:3.
16. 某公司筹备一场展览会,现列出筹备展览会的各项工作.具体筹备工作包含以下内容(见下表).其中,“前期工作”是指相对于某项工作,排在该工作之前需完成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前期工作.
工作代码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天) 前期工作
A 张贴海报、收集作品 7 无
B 购买展览用品 3 无
C 打扫展厅 1 无
D 展厅装饰 3 C
E 展位设计与布置 3 ABD
F 展品布置 2 E
G 宣传语与环境布置 2 ABD
H 展前检查 1 FG
(1)在前期工作结束后,完成“展厅装饰 ”最短需要________天;
(2)完成本次展览会所有筹备工作的最短总工期需要________天.
【答案】 ①. 4 ②. 13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优化问题,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实现最优效果.
(1)根据表格知,完成“展厅装饰 ”要完成C、D两项工作,故可得到至少需要的天数;
(2)由表格知,完成A的时间里,可同时完成B、C、D的工作,可进行E的工作,则可进行G、H的工作,从而完成整个工作,从而可得最短总工作时间.
【详解】解:(1)由表格知,在前期工作结束后,完成“展厅装饰 ”最短需要(天);
故答案为:4;
(2)完成本次展览会所有筹备工作的路径为:,最短总工期需要的天数为:(天);
故答案为为:13.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0题每题5分;第21题6分;第22题5分;第23-24题每题6分;第25题5分;第26题6分;第27-28题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 计算:.
【答案】5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性质、负整数次幂和取绝对值等知识.先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性质、负整数次幂和取绝对值对原式进行化简,然后再计算即可.
【详解】解:

18. 解不等式组:
【答案】
【解析】
【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详解】解:原不等式组为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答案】3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法混合运算,涉及单项式乘多项式及平方差公式;先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平方差公式展开,再合并同类项;再由,得,最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值.
【详解】解:原式



原式

20. 2023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之一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对外开放,其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藏书量达800万册,建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内的功能区设置阅览坐席,方便读者使用.其中,山体阅览区、非遗文献馆、少年儿童馆的坐席总数为1900个,非遗文献馆的坐席数与少年儿童馆坐席数之比为,山体阅览区的坐席数是少年儿童馆坐席数的4倍多200个,求山体阅览区、非遗文献馆、少年儿童馆的坐席数量.
【答案】非遗文献馆的坐席数为200个,少年儿童馆坐席数为300个,山体阅览区的坐席数为1400个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是解题关键,设非遗文献馆的坐席数为个,则少年儿童馆坐席数为个,山体阅览区的坐席数为个,根据坐席总数为1900个列方程解决即可.
【详解】解:设非遗文献馆的坐席数为个,则少年儿童馆坐席数为个,山体阅览区的坐席数为个,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非遗文献馆的坐席数为200个,少年儿童馆坐席数为300个,山体阅览区的坐席数为1400个.
21. 如图,中,,点D为边中点,过D点作的垂线交于点E,在直线上截取,使,连结、、.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先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由菱形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
(2)过点作于点,由菱形的性质得,再证明四边形是矩形,得,进而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小问1详解】
证明:∵点为边中点,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菱形;
【小问2详解】
解:如图,过点作于点,
∵四边形是菱形,
∴,
∴,
∴,
∴,
∴四边形是矩形,
∴,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点为边中点,

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与过点且平行于轴的直线交于点.
(1)求该函数的表达式及点的坐标;
(2)当时,对于的每一个值,函数的值大于函数的值,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将、坐标分别代入函数表达式,即可得到一次函数解析式,然后计算函数值为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即可得到点坐标;
(2)分情况讨论:当直线过点时和当直线与直线平行时,即可得到符合条件的的取值范围.
【小问1详解】
解:将、代入函数表达式可得:

解得,
则函数的表达式为,
依题得,过点且平行于轴的直线为,
是该函数与过点且平行于轴的直线的交点,

解得,,
即.
【小问2详解】
解:当直线过点时,
即把代入,
得,

当时,对于的每一个值,的值大于的值,

解得,
当与直线平行时,,
此时,满足条件,
且当时,不满足条件,
即.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
23. 为了选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小番茄秧苗,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把两个品种的小番茄秧苗分别种植在甲、乙两个大棚.对两个品种的小番茄的产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数据整理如下:
a.从甲、乙两个大棚各收集了20株秧苗,将每株秧苗上的小番茄的个数做如下记录:
甲:26 32 40 74 44 63 81 54 62 41 54 43 34 51 63 64 73 64 54 33
乙:27 34 46 52 48 67 82 48 56 63 73 35 56 56 58 60 36 46 40 71
b.对以上样本数据按如下分组整理:
个数 大棚
甲 4 4 m n 2 1
乙 2 3 5 6 3 1
c.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如下表所示:
统计量 大棚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52.5 54 p 228.75
乙 52.7 56 54 196.41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3)可以推断出________大棚的小番茄秧苗品种更适应市场需求,理由为_____________.(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答案】(1)4,5 (2)54
(3)乙;乙大棚每株秧苗上的小番茄个数的平均数高于甲大棚,且方差小,产量的稳定性更好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以及平均数,掌握众数、中位数以及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收集数据进行求解;
(2)根据中位线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3)根据平均数和方差进行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甲大棚中的有4株,的有5株,
∴,;
故答案为:4,5;
【小问2详解】
解:将甲大棚中20株秧苗上小番茄的个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排在第10、11位的都是54个,所以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54.
【小问3详解】
解:乙大棚的小番茄秧苗品种更适应市场需求,因为乙大棚每株秧苗上的小番茄个数的平均数高于甲大棚,且方差小,产量的稳定性更好;
故答案为:乙,乙大棚每株秧苗上的小番茄个数的平均数高于甲大棚,且方差小,产量的稳定性更好.
24. 如图,为的直径,过点A作的切线,C是半圆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连结,过点C作于点E,连接并延长交于点F.
(1)求证:;
(2)若的半径为5,,求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判断方法,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根据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垂径定理进行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证明:是的切线,

于点,





【小问2详解】
解:连结,
于点,是的直径,

是垂直平分线,

的半径为5,


是的直径,






25. 某部门研究本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利润变化y(万元)与生产总量x(吨)之间的关系情况,产品的生产总量为x(吨)时,所获得的利润记为p(万元),公司生产x吨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与生产吨产品获得的利润之差记为y(万元).
例如:当时,,当时,.所以,当时,;当时,,当时,.所以,当时,.
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
x 0 1 2 3 4 5 6
p
y
m n
根据以上数据,解决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
(2)结合表中的数据,当时可以用函数刻画利润的变化量y(万元)和生产总量x(吨)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3)结合数据,利用所画的函数图象可以推断:
①当生产总量约为________吨(精确到),利润变化值y最大.
②当生产总量约为________吨(精确到),利润开始降低.
【答案】(1)
(2)见详解 (3)①(答案不唯一,介于);②(答案不唯一,介于)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并掌握描点作图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题意和举例的计算方法求出和的值即可;
(2)将表格中数据对描点并连线即可;
(3)①根据图象作答即可;
②时对应的值即为答案.
【小问1详解】
解: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描点并作图如图所示:
【小问3详解】
①由图象可知,当生产总量约为吨时,利润变化值最大;
②由图象可知,当生产总量约为吨时,利润变化值,之后利润开始降低.
故答案为:,.
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抛物线上两点,且满足.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1)当时,写出m,t之间的等量关系.
(2)当时,均满足,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等知识.
(1)根据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待的性质,点M、N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即可求得m,t的之间的等量关系;
(2)将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记为,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记为,抛物线与轴交点记为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记为.根据,分别考虑及时
m的范围,最后取两个范围的公共部分即可.
【小问1详解】
解:点,是抛物线上两点,
当时,点和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对称,


【小问2详解】
解:将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记为,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记为,抛物线与轴交点记为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记为.
,,
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大于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即,




当时,均满足,

,,
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大于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即,



当时,均满足,

综上,.
27. 如图,将线段绕点A逆时针旋转度()得到线段,连结,点N是的中点,点D,E分别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
(1)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连结,点F为的中点,连接,,.
①依题意补全图形;
②若,用等式表示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答案】(1)
(2)①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条件画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1)根据旋转和题意即可得出;
(2)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
②延长至点,使,连接.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证明,算出,,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
由旋转得,
∴,
∵,
∴.
【小问2详解】
①补全图形如图:
②延长至点,使,连接.
∵点为线段中点,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

∴,
∴,



∴,
∴,
∵为中点,为中点,
∴是中位线,

∴.
2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为坐标系中任意一点.现定义如下两种运动:P运动:将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再将点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点;
Q运动:将点A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点,再将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1)如图,已知点,,点A分别经过P运动与Q运动后,得到点,.
①若,请你在下图中画出点,的位置;
②若,求m的值.
(2)已知,点A,B分别经过P运动与Q运动后,得到点,与点,,连接,.若线段与存在公共点,请直接写出此时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
【答案】(1)①见详解;②
(2)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①根据P运动和Q运动的运动方式求解即可;
②首先表示出点的坐标为,的坐标为,然后根据得到,进而求解即可;
(2)由题意得:,设,经过P运动,则,则;Q运动后,,,则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①作图如图所示:
由P运动知,由旋转得,,
而,
∴,,
∴,
∴,
∴,
∴;
由Q运动同理可求,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0个单位得到.
②∵,
∴点A经过P运动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点A经过Q运动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得:
由旋转的不变性和平移的性质得:,,
设,经过P运动,则,则;
Q运动后,,,
则,
∴当时,线段与存在公共点,
∴,
∴.通州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数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8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A 三棱柱 B. 三棱锥 C. 长方体 D. 圆柱
2.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京正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是北京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约2200家,全国40%人工智能企业聚集于此.2023年,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融资总额约223亿元,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数据223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B. C. D.
3. 如图,已知,点E在线段AD上(不与点A,点D重合),连接CE.若∠C=20°,∠AEC=50°,则∠A=( )
A. 10° B. 20° C. 30° D. 40°
4. 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n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 如图,由5个“○”和3个“□”组成的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该直线是( )
A. B. C. D.
6. 一个不透明口袋中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这三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摇匀后,随机从中摸出一个小球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小球的颜色相同的概率是( )
A. B. C. D.
7. 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若点A、B分别表示数a、b,且满足,则下列各式的值一定为负数的是( )
A. a B. C. D.
8. 如图,在菱形中,,点P和点Q分别在边和上运动(不与A、C、D重合),满足,连接、交于点E,在运动过程中,则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①;②的度数不变;③;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 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0. 分解因式:x2y-4y=____.
11. 分式方程的解是______.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则k的值是________.
13. 如图,点E是的边上一点,且,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F.若,则的长为________.
14. 为合理安排进、离校时间,学校调查小组对某一天九年级学生上学、放学途中的用时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在九年级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建立以上学途中用时为横坐标、放学途中用时为纵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根据调查结果画出相应的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校九年级共有400名学生,请估计九年级学生上学途中用时不超过15min的有________人.
15. 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著名的“割圆术”.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例如,的半径为1,运用“割圆术”,以圆内接正六边形面积估计的面积,,所以的面积近似为,由此可得的估计值为,若用圆内接正十二边形估计的面积,可得的估计值为________.
16. 某公司筹备一场展览会,现列出筹备展览会的各项工作.具体筹备工作包含以下内容(见下表).其中,“前期工作”是指相对于某项工作,排在该工作之前需完成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前期工作.
工作代码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天) 前期工作
A 张贴海报、收集作品 7 无
B 购买展览用品 3 无
C 打扫展厅 1 无
D 展厅装饰 3 C
E 展位设计与布置 3 ABD
F 展品布置 2 E
G 宣传语与环境布置 2 ABD
H 展前检查 1 FG
(1)在前期工作结束后,完成“展厅装饰 ”最短需要________天;
(2)完成本次展览会所有筹备工作的最短总工期需要________天.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0题每题5分;第21题6分;第22题5分;第23-24题每题6分;第25题5分;第26题6分;第27-28题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 计算:.
18. 解不等式组:
19. 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20. 2023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之一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对外开放,其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藏书量达800万册,建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内的功能区设置阅览坐席,方便读者使用.其中,山体阅览区、非遗文献馆、少年儿童馆的坐席总数为1900个,非遗文献馆的坐席数与少年儿童馆坐席数之比为,山体阅览区的坐席数是少年儿童馆坐席数的4倍多200个,求山体阅览区、非遗文献馆、少年儿童馆的坐席数量.
21. 如图,中,,点D为边中点,过D点作的垂线交于点E,在直线上截取,使,连结、、.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若,,求的长.
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与过点且平行于轴的直线交于点.
(1)求该函数表达式及点的坐标;
(2)当时,对于的每一个值,函数的值大于函数的值,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23. 为了选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小番茄秧苗,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把两个品种的小番茄秧苗分别种植在甲、乙两个大棚.对两个品种的小番茄的产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数据整理如下:
a.从甲、乙两个大棚各收集了20株秧苗,将每株秧苗上的小番茄的个数做如下记录:
甲:26 32 40 74 44 63 81 54 62 41 54 43 34 51 63 64 73 64 54 33
乙:27 34 46 52 48 67 82 48 56 63 73 35 56 56 58 60 36 46 40 71
b.对以上样本数据按如下分组整理:
个数 大棚
甲 4 4 m n 2 1
乙 2 3 5 6 3 1
c.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如下表所示:
统计量 大棚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52.5 54 p 228.75
乙 52.7 56 54 196.41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3)可以推断出________大棚小番茄秧苗品种更适应市场需求,理由为_____________.(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24. 如图,为的直径,过点A作的切线,C是半圆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连结,过点C作于点E,连接并延长交于点F.
(1)求证:;
(2)若的半径为5,,求的长.
25. 某部门研究本公司生产某种产品利润变化y(万元)与生产总量x(吨)之间的关系情况,产品的生产总量为x(吨)时,所获得的利润记为p(万元),公司生产x吨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与生产吨产品获得的利润之差记为y(万元).
例如:当时,,当时,.所以,当时,;当时,,当时,.所以,当时,.
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
x 0 1 2 3 4 5 6
p
y
m n
根据以上数据,解决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
(2)结合表中的数据,当时可以用函数刻画利润的变化量y(万元)和生产总量x(吨)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3)结合数据,利用所画的函数图象可以推断:
①当生产总量约为________吨(精确到),利润变化值y最大.
②当生产总量约为________吨(精确到),利润开始降低.
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抛物线上两点,且满足.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1)当时,写出m,t的之间的等量关系.
(2)当时,均满足,求m的取值范围.
27. 如图,将线段绕点A逆时针旋转度()得到线段,连结,点N是的中点,点D,E分别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
(1)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连结,点F为的中点,连接,,.
①依题意补全图形;
②若,用等式表示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为坐标系中任意一点.现定义如下两种运动:P运动:将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再将点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点;
Q运动:将点A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点,再将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1)如图,已知点,,点A分别经过P运动与Q运动后,得到点,.
①若,请你在下图中画出点,的位置;
②若,求m的值.
(2)已知,点A,B分别经过P运动与Q运动后,得到点,与点,,连接,.若线段与存在公共点,请直接写出此时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