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物理(必修)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单项选择题:共45题,每题2分,共9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2024年4月下旬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返回地面,到时随着返回舱离地球越来越近,地球对航天员的万有引力(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设地球的质量为,宇航员的质量为,则有可知,随着返回舱离地球越来越近,宇航员与地心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其所受万有引力将越来越大。故选C。2. 历史上,第一个在实验室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 开普勒 B. 哥白尼 C. 卡文迪什 D. 伽利略【答案】C【解析】【详解】卡文迪什在实验室利用扭秤实验首次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选C。3. 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B. 小物块做自由落体运动C. 汽车在公路上加速行驶 D. 物块在粗糙斜面上下滑【答案】B【解析】【详解】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处于平衡状态,其所受重力与阻力平衡,可知在运动员下降过程中除了重力做功外,阻力对运动员做负功,远动员的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B.小物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即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C.汽车在公路上加速行驶,合外力对汽车做正功,其机械能增加,故C错误;D.物块在粗糙斜面上下滑,下滑过程中除重力对物块做功外还有摩擦力最物块做负功,物块的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B。4. 当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0kW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汽车牵引力是( )A. 1200N B. 1500N C. 1800N D. 2400N【答案】A【解析】详解】ABCD.由 可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 起重机把质量为的物体匀速提高了,则此过程中(g取)( )A. 重力做正功,大小为B. 重力做负功,大小C. 动能增加了D. 动能减少了【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匀速提高,重力做负功匀速提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距地面0.8m,一质量为1kg小球自距桌面0.4m的高度由静止下落。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加速度g取,小球将要落地前,其机械能为( )A. 2J B. 4J C. 8J D. 12J【答案】B【解析】【详解】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刚下落时的机械能为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将要落地前,其机械能为4J,ACD错误,B正确。故选B。7. 有一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受地球引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不变B. 一直减小C. 一直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可知卫星受地球引力一直减小。故选B。8. 如图所示,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拉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力所做的功等于力与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所以拉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 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运行周期为B. 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的轨道半径都一样C. 一定在赤道上空D. 运行速度大于【答案】D【解析】【详解】ABC.地球静止轨道同步卫星,相对地球表面静止,其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和周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周期相同,其运行周期为,且地球静止轨道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地球赤道所在平面内,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可得可知,在周期一定的情况下,地球静止轨道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一个确定的值,因此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的轨道半径都一样,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有可得可知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是最大环绕速度,即为环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线速度的大小,而地球静止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因此其线速度小于,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大小相等,其依据是( )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D. 开普勒第三定律【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和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依据是牛顿第三定律,故选C.11. 要使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以下不可行的是( )A. 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不变B. 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C. 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少原来的D. 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的公式可知,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不变,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两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将减小为原来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少原来的,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两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将减小为原来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关于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两极处最大 B. 在赤道上最大C. 地球上处处相同 D. 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答案】B【解析】【详解】ABC.地球自转时,地球上所受的点(除两极的极点)都在各自所在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两极处线速度为0,除两极外的其他点的线速度根据可知,在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大,因为赤道所在轨道平面的半径最大,等于地球半径,故AC错误,B正确;D.随纬度的增加,地球上的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在减小,因此随纬度的增加在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减小,故D错误。故选B。13.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大小是B. 它的大小是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D. 它是能成为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答案】D【解析】【详解】AB.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是,故AB错误;CD.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4. 如图所示,小朋友在荡秋千。在他从P点向右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情况是( )A. 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B. 先做正功,再做负功C. 一直做负功 D. 一直做正功【答案】B【解析】【详解】小朋友从点向右运动到点的过程中,高度先降低再升高,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 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大小及力和位移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B. 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也有方向性C. 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D. 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答案】A【解析】【详解】A.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大小及力和位移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故A正确;B.功有正、负之分,但功是标量,正、负表示了力对物体是动力还是阻力,因此功没有有方向性,故B错误;C.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只能说明该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但不能说明物体没有位移,故C错误;D.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但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D错误。故选A。16. 某汽车发动机铭牌上标有“”的字样,其表示( )A. 实际功率 B. 瞬时功率 C. 平均功率 D. 额定功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发动机铭牌上标注的“”,指的是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故选D。17. 某快递小哥搬运一批总质量为2kg的货物,以1.2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走了5m,重力加速度g=10m/s2,则此人对货物做的功为( )A. 0 B. 1.44J C. 2.4J D. 100J【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人对货物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货物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故人对货物的作用力与位移相互垂直,人对货物做功为零。故选A。18. 我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图所示,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浮”)线路,已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运营,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可达430km/h。在减速进站的过程中,列车的动能(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可知列车在减速进站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故选C。19. 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动能由增加到,则物体通过的位移为( )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对物体运动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解得故选C。20.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对接,若对接后沿圆轨道运动的速度为v ,则( )A. v<7.9km/s B. v>16.7 km/sC. 11.2km/s< v<16.7km/s D. 7.9km/s< v<11.2km/s【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可知因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运动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可知沿圆轨道运动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即v<7.9km/s。故选A。21. 下列叙述中的力,属于万有引力的是( )A. 马拉车的力B. 钢绳吊起重物的力C.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D. 两个异名磁极之间的吸引力【答案】C【解析】【详解】A. 马拉车的力属于弹力范畴B. 钢绳吊起重物的力属于弹力范畴C.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属于万有引力范畴D. 两个异名磁极之间的吸引力磁力范畴故选C。22.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从跳板上以一定的速度斜向上跳起,最后以一定的速度进入水中,若不计阻力,则该运动员在下降的过程中( )A.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故选A。23. 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向各个方向抛出多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则这些小球到达地面时,有相同的( )A. 动能B. 速度C. 时间D. 位移【答案】A【解析】【详解】A、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相等,下落的高度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也相等,故A对;B、由于抛出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不同,而速度是矢量,所以落地时的速度也不相同,故B错;C、下落的高度相同,但初速度方向不同,有可能初速度初始状态有向下或向上的分速度,所以落地时间也不相等,故C错;D、位移是矢量,初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小球运动的位移也不相同,故D错;故选A24. 崔牛先生向客户推介他设计“超级推进器”,该推进器由超导体、激光器、制冷剂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其神奇之处在于能通过自身的循环工作,源源不断地获得动力,而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他的设计违反了( )A. 质量守恒定律B. 电荷守恒定律C. 机械能守恒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答案】D【解析】【详解】任何机器只能转换能量存在的形式,并不能制造能量,题目中的装置是一种永动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选D2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随电梯一起向上做加速运动,关于物体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势能减小B. 重力势能增大C. 机械能不变D. 机械能减少【答案】B【解析】【详解】AB.质量为m的物体随电梯一起向上做加速运动,故重力势能增大,A错误,B正确;CD.物体向上加速,说明支持力对物体做了正功,故机械能增大,CD错误;故选B。26. 地球和某颗小行星的绕日轨道可以近似看作圆,此小行星的公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4倍,那么此小行星公转周期大致为( )A. 0.25年 B. 2年 C. 4年 D. 8年【答案】D【解析】【详解】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解得综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27. 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可以不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B. 实验时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应同时进行C. 实验中选用重物的体积越大,实验误差一定越小D. 实验中把秒表测得的时间代入v=gt,计算重锤的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A.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消去质量得:所以不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A正确;B.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错误;C.重物体积越大,重物所受空气阻力可能越大,实验误差越大,C错误;D.重锤理论上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代入机械能守恒定律化解得:说明若实验中把秒表测得的时间代入v=gt,计算重锤的速度,相当于已知机械能守恒验证机械能守恒,无意义,应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进行计算速度,D错误。故选A。28. 揭示行星运动规律的天文学家是( )A. 第谷 B. 哥白尼C. 牛顿 D. 开普勒【答案】D【解析】【详解】开普勒发现了开普勒三定律,即天体运动规律,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9. 某同学提着一桶水上五楼用了时间t,对水桶做功W。此过程中该同学对水桶做功的平均功率是A. Wt B. Wt2 C. 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功率的定义,可得平均功率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0. 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蕴含了一些物理知识.关于拉弓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弓的作用力大于弓对人的作用力 B. 人对弓的作用力小于弓对人的作用力 C.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D.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小【答案】C【解析】【详解】人对弓的作用力和弓对人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综上分析,C正确.31. 如图所示,将一束塑料丝一端打结,并用手多次向下捋塑料丝,观察到这束塑料丝散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丝( )A. 之间相互感应起电B. 所受重力小,自然松散C. 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D. 受到空气浮力作用而散开【答案】C【解析】【详解】手多次向下捋塑料丝,手与塑料丝之间摩擦起电,由于塑料丝都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散开,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2. 下列关于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C. 只有很小的球形带电体才叫做点电荷D. 摩擦能起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答案】A【解析】【详解】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故A正确;B.自然界中所有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即元电荷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单位,成为基本电荷,故B错误;C.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带电体的形状、大小时均可将该物体看成点电荷,故C错误;D.摩擦能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自然界中的电荷遵循守恒定律,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灭,故D错误。故选A。33. 小华发现参考书上某个电量的数值模糊不清.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该数值可能是( )A. 6.8×10-19 C B. 6.6×10-19 C C. 6.4×10-19 C D. 6.2×10-19 C【答案】C【解析】【详解】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带电量为1.6×10-19 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只有6.4×10-19 C是1.6×10-19 C的整数倍,故C正确,ABD错误.34. 球形导体带的负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球形导体带的正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导体的带电荷量为( )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球形导体带的负电荷,相同的球形导体带的正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后,两导体则带2q的负电荷,后再分开,两导体各带 q的电荷,则有导体的带电荷量为 q,A正确,BCD错误。故选A。35.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距较近的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则两球间( )A. 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大 B. 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小C. 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大 D. 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小【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和库仑定律分析A、B两个小球间库仑力的变化.解:带同种电荷的两个小球,存在相互作用力斥力,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根据库仑定律,它们之间库仑力大小为F=k,Q、q不变,r增大,F减小;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同理可知,库仑力F增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时是要注意电荷间存在库仑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6. 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相距r,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库仑定律可知故选D。37.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如果将其中之一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A. B. F C. 2F D. 4F【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库仑定律公式可得若将其中之一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有故选C。38. 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如图所示M处将( )A. 带正电 B. 带负电C. 不带电 D. 以上答案均有可能【答案】B【解析】【详解】感应起电过程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且近端感应出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出同种电荷,由图知M为远端,则M处带负电.故选B。39. 起重机沿竖直方向以大小不同的速度两次匀速吊起质量相等货物,则两次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和起重机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A. 拉力不等,功率相等 B. 拉力不等,功率不等C. 拉力相等,功率相等 D. 拉力相等,功率不等【答案】D【解析】【详解】货物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即拉力等于重力,故两次拉力相等,功率P=Fv=mgv,因速度不同,故功率不同,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是对功率公式的考查;注意当货物静止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匀速竖直下降时,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都等于货物的重力.40. 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金属小球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A端之后拿走。关于验电器的带电情况正确的是( )A. A端带正电,B端带正电 B. A端带负电,B端带负电C. 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D. 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用带正电的小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中的电子将被吸附到带电小球上去,故带上正电,AB两端电性相同。故选A。41. 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空高h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卫星的向心力为( )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卫星的向心力为故选B。42. 复兴号动车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速度350km/h自动驾驶功能,成为我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已知一列质量为m的动车,以恒定功率P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当其达到最大速度vm时,其阻力f可表示为( )A. f=Pvm B.C. D.【答案】C【解析】【详解】当动车达到最大速度vm时,动车受力平衡,即解得故选C。43. 如图所示是“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下C点时物体的速度可表示为( )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某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可得故选C。44.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垂直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和8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A. 48J B. 14J C. 10J D. 2J【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运用动能定理所以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4J。故选B。45. 第一个比较精确测量元电荷e数值的科学家是( )A. 密立根 B. 库仑 C. 法拉第 D. 牛顿【答案】A【解析】【详解】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故A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0分。46. 如图所示,长为的光滑斜面倾角为。质量为的物体在一沿斜面向上、大小为的拉力作用下,由斜面底端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直至顶端(g取),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J;(2)取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则物体运动到斜面顶点时的重力势能是_____J,此时的动能是______J。【答案】 ①. 80 ②. 40 ③. 40【解析】【详解】(1)[1]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得拉力对物体做功为(2)[2]取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则物体运动到斜面顶点时的重力势能[3]对滑块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解得滑块到达斜面顶端时的动能47.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实验仪器有:重锤,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复写纸片,学生电源,除了以上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A.秒表 B. 弹簧测力计 C.毫米刻度尺 D.天平(2)由于重锤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这样会导致实验结果为mgh___________(填“<”或“>”)mv2【答案】 ①. C ②. >【解析】【分析】【详解】(1)[1]为了测得重锤下落时重力所做的功和重锤的速度,需要用刻度尺测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而时间是由计时器来得出,所以不需要秒表,对于天平,等式两边质量可以约去,所以不需要天平,实验用不到弹簧秤。故选C。(2)[2]重锤下落克服阻力做功,导致△Ep>△Ek,即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物理(必修)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单项选择题:共45题,每题2分,共9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2024年4月下旬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返回地面,到时随着返回舱离地球越来越近,地球对航天员的万有引力(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法确定2. 历史上,第一个在实验室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科学家是( )A. 开普勒 B. 哥白尼 C. 卡文迪什 D. 伽利略3. 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B. 小物块做自由落体运动C. 汽车在公路上加速行驶 D. 物块在粗糙斜面上下滑4. 当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0kW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汽车牵引力是( )A. 1200N B. 1500N C. 1800N D. 2400N5. 起重机把质量为的物体匀速提高了,则此过程中(g取)( )A. 重力做正功,大小为B. 重力做负功,大小为C. 动能增加了D. 动能减少了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距地面0.8m,一质量为1kg小球自距桌面0.4m的高度由静止下落。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加速度g取,小球将要落地前,其机械能为( )A. 2J B. 4J C. 8J D. 12J7. 有一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受地球引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不变B. 一直减小C. 一直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8. 如图所示,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角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拉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B. C. D.9. 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运行周期为B. 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的轨道半径都一样C. 一定在赤道上空D. 运行速度大于10.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大小相等,其依据是( )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D. 开普勒第三定律11. 要使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以下不可行的是( )A. 使两物体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不变B. 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C. 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少原来的D. 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12. 关于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两极处最大 B. 在赤道上最大C. 地球上处处相同 D. 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13.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它的大小是B. 它的大小是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D. 它是能成为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14. 如图所示,小朋友在荡秋千。在他从P点向右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情况是( )A. 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B. 先做正功,再做负功C. 一直做负功 D. 一直做正功15. 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大小及力和位移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B. 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也有方向性C. 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D. 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16. 某汽车发动机铭牌上标有“”的字样,其表示( )A. 实际功率 B. 瞬时功率 C. 平均功率 D. 额定功率17. 某快递小哥搬运一批总质量为2kg的货物,以1.2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走了5m,重力加速度g=10m/s2,则此人对货物做的功为( )A. 0 B. 1.44J C. 2.4J D. 100J18. 我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图所示,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浮”)线路,已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运营,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可达430km/h。在减速进站的过程中,列车的动能(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19. 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动能由增加到,则物体通过的位移为( )A. B. C. D.20.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对接,若对接后沿圆轨道运动的速度为v ,则( )A. v<7.9km/s B. v>16.7 km/sC. 11.2km/s< v<16.7km/s D. 7.9km/s< v<11.2km/s21. 下列叙述中的力,属于万有引力的是( )A. 马拉车的力B. 钢绳吊起重物的力C.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D. 两个异名磁极之间的吸引力22.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从跳板上以一定的速度斜向上跳起,最后以一定的速度进入水中,若不计阻力,则该运动员在下降的过程中( )A.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23. 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向各个方向抛出多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则这些小球到达地面时,有相同的( )A. 动能B. 速度C. 时间D. 位移24. 崔牛先生向客户推介他设计的“超级推进器”,该推进器由超导体、激光器、制冷剂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其神奇之处在于能通过自身的循环工作,源源不断地获得动力,而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他的设计违反了( )A. 质量守恒定律B. 电荷守恒定律C. 机械能守恒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2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随电梯一起向上做加速运动,关于物体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势能减小B. 重力势能增大C. 机械能不变D. 机械能减少26. 地球和某颗小行星的绕日轨道可以近似看作圆,此小行星的公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4倍,那么此小行星公转周期大致为( )A. 0.25年 B. 2年 C. 4年 D. 8年27. 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可以不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B. 实验时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应同时进行C. 实验中选用重物的体积越大,实验误差一定越小D. 实验中把秒表测得的时间代入v=gt,计算重锤的速度28. 揭示行星运动规律的天文学家是( )A. 第谷 B. 哥白尼C. 牛顿 D. 开普勒29. 某同学提着一桶水上五楼用了时间t,对水桶做功W。此过程中该同学对水桶做功的平均功率是A. Wt B. Wt2 C. D.30. 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蕴含了一些物理知识.关于拉弓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弓的作用力大于弓对人的作用力 B. 人对弓的作用力小于弓对人的作用力 C.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D.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小31. 如图所示,将一束塑料丝一端打结,并用手多次向下捋塑料丝,观察到这束塑料丝散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丝( )A. 之间相互感应起电B. 所受重力小,自然松散C. 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D. 受到空气浮力作用而散开32. 下列关于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C. 只有很小的球形带电体才叫做点电荷D. 摩擦能起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33. 小华发现参考书上某个电量的数值模糊不清.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该数值可能是( )A. 6.8×10-19 C B. 6.6×10-19 C C. 6.4×10-19 C D. 6.2×10-19 C34. 球形导体带的负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球形导体带的正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导体的带电荷量为( )A. B. C. D.35.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距较近的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则两球间( )A. 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大 B. 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小C. 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大 D. 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小36. 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相距r,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A. B. C. D.37.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如果将其中之一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A. B. F C. 2F D. 4F38. 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如图所示M处将( )A. 带正电 B. 带负电C. 不带电 D. 以上答案均有可能39. 起重机沿竖直方向以大小不同的速度两次匀速吊起质量相等货物,则两次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和起重机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A. 拉力不等,功率相等 B. 拉力不等,功率不等C. 拉力相等,功率相等 D. 拉力相等,功率不等40. 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金属小球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A端之后拿走。关于验电器的带电情况正确的是( )A. A端带正电,B端带正电 B. A端带负电,B端带负电C. 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D. 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41. 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空高h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卫星的向心力为( )A. B. C. D.42. 复兴号动车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速度350km/h自动驾驶功能,成为我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已知一列质量为m的动车,以恒定功率P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当其达到最大速度vm时,其阻力f可表示为( )A. f=Pvm B.C. D.43. 如图所示是“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下C点时物体的速度可表示为( )A B. C. D.44.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垂直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和8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A. 48J B. 14J C. 10J D. 2J45. 第一个比较精确测量元电荷e数值的科学家是( )A. 密立根 B. 库仑 C. 法拉第 D. 牛顿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0分。46. 如图所示,长为的光滑斜面倾角为。质量为的物体在一沿斜面向上、大小为的拉力作用下,由斜面底端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直至顶端(g取),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J;(2)取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则物体运动到斜面顶点时的重力势能是_____J,此时的动能是______J。47.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实验仪器有:重锤,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复写纸片,学生电源,除了以上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A.秒表 B. 弹簧测力计 C.毫米刻度尺 D.天平(2)由于重锤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这样会导致实验结果为mgh___________(填“<”或“>”)mv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物理(必修)试题(原卷版).docx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物理(必修)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