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与练
【基础梳理】
一、秦的暴政
1. 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
2.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4.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 根本 秦的暴政
直接 遇雨误期,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爆发 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领导起义,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结果 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2.项羽、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
1.性质:统治阶级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
2.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3.结果: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课堂演练】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秦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长平之战
2.中国象棋里有楚河汉界,其中有很多规则,敌我双方分为黑红,为“九五”而战,战局中“斗智不斗力”,通力擒拿敌军的将帅,但将帅并不照面等等。中国象棋里的“楚河汉界”与哪些人物有关(  )
A.周武王与商纣王 B.晋文公与楚襄王
C.王翦与项燕 D.项羽与刘邦
3.有学者认为,“秦统一后,原六国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胜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该学者意在强调(  )
A.民心是国家兴衰的根本
B.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
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D.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4.“官吏作为秦朝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赋役的催征者,被百姓看作国家的化身和反抗的对象,再加上秦朝法律本就细密严酷,吏治逐渐败坏,使得官吏可以借法欺民,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由此可知,秦朝速亡的原因之一是(  )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吏治败坏 D.刑法残酷
5.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楚汉之争的实质是(  )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农民起义 D.帝位之争
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搜索“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秦末农民起义 D.楚汉之争
7.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很少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主要是由于秦朝(  )
A.赋税繁重 B.刑法残酷
C.徭役沉重 D.市场竞争激烈
8.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下成语出自巨鹿之战的是(  )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纸上谈兵 D.草木皆兵
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秦朝的暴政 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
10.《汉书》记载,秦朝因为无休止无归期的劳役征发,使得“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死者相望”。这种现象反映了秦朝(  )
A.战乱不断 B.统治暴虐 C.法律严苛 D.交通发达
11.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材料说明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  )
A.刚愎自用 B.势力强大 C.收揽民心 D.善用人才
12.分析下列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加速两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因素是(  )
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政策 对外征伐,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等 对农民征收服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残暴统治
C.实行民族压迫 D.加强思想控制
1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下列属于该起义的口号是(  )
A.尊王攘夷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挟天子以令诸侯 D.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4.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该记载反映秦朝(  )
A.徭役繁重 B.严刑苛法 C.赋税沉重 D.兵役繁重
15.对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沉重的赋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B.思想的禁锢导致大泽乡起义
C.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D.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大起义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朝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
材料二:公元前209年,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他们在途中遇上了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被处死。他们之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押送军官,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法律和刑罚分别有什么特点?除此之外秦朝还有哪些暴政?(写出两例)
(2)材料二中涉及的是哪次起义?此次起义有何地位?
(3)通过两则材料,你有哪些体会?
参考答案
1-10 BDDCD DBAAB
11-15 DBBBC
16.(1)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为残酷。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2)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暴政不得民心,统治者要实施仁政;体会到斗争精神和反抗精神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