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唐招提寺(鉴真主持修建)相扑运动浮世绘你从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据史书记载,大约2200年前,中国的徐福带“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很多人认为他去的地方就是日本。秦始皇徐福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汉倭奴国王金印东汉光武帝画像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已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往的就有30余国。公元57年(东汉初),九州北部的倭奴国曾谴使向东汉进贡,汉光武帝赐给其“汉倭奴国王”金印。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公元1世纪后的几百年间,中日交流有了更大的发展,成批的中国织工、陶工随日本使者来到日本,对日本的纺织业、制陶业等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日本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空海774~835804年到唐朝学习佛法,806年归国吉备真备与唐人对弈图693~775奈良时代政治家、学者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自主学习:阅读p40-411、理清古代日本的发展线索2、知道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开始出现早期国家(大和国家最为强大)大和国统一日本本土(奴隶制国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1世纪前后 5世纪7世纪中期古代日本的发展历程“大化改新”646年8世纪日本进入奈良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迅速繁荣) 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情景再现: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 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中臣镰足(614~669) 日本大和国贵族。曾向唐朝归来的日本学者学习中国的儒、佛等学说。中大兄皇子与其发动政变,除掉苏我氏。大化改新后,中大兄皇子以太子身份摄政,中臣镰足任内臣,高向玄理任国博士,共同辅佐孝德。孝德天皇日本第36代天皇629.1.4~654.10.10因不满苏我氏专权,以患足疾为名不参与政治。中大兄、中臣镰足发动宫廷政变,诛灭苏我入鹿一族后,即位。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神武天皇大化改新1、背景:(2)经济上: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者国内: (4)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国际:(5)日本留学生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力倡改革(1)社会状况: 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他准备:(3)政治上: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豪强权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6)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铲除苏我氏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2、内容:(1)政治上:(2)经济上:(3)法律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 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仿照隋唐制度大化改新——开始实行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进入封建社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艺发展、商业活跃;——成为治国基础,依靠“律令”统治国家(1)积极性:(2)局限性:3、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艺发展、商业活跃;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大化改新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出现 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庄园。 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日本武士道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的演变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武士道在平安时代随武士团的形成而逐渐产生,到武家开始执掌政权的镰仓时代,逐步兴盛和发展起来。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儒家理论道德思想而理论化。其影响深入日本社会各阶层,与神道一样,形成日本国民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武士道同神道一起,充当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精神武器。"明治维新"后,武士废除了,但对新式军队战士仍长期灌输武士道精神,强调效忠天皇、绝对服从,军人在必要时必须勇于拨刀"切腹"(剖腹自杀),以示忠勇、义烈。 小组探究:一、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二、大化改新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有什么启示?(提示: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个题目进行讨论)课堂小结日本的大化改新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背景内容影响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日本周边国家强大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积极性:局限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大化改新”使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演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