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新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新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阶段性诊断练习 道 德 与 法 治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10题每小题1分, 11~15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校举办生活对联创作比赛, 一位中学生创作了“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的
上下联。该对联的最佳横批应是
A.人贵自知 B. 吾爱吾师 C.友情永恒 D.体味亲情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告诉我们,学会学习需要
A.发现并保持学习兴趣 B.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 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D. 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3.为了帮助因先天性疾病而无法行走的小亮同学,全班同学组成互助小分队,男生负责背他上 下楼,女生负责背书包。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亮与同学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中学时光。这 让我们体会到
A.诚实守信让我们崇德向善 B.集体建设要避免内部竞争
C.美好集体是民主和公正的 D.美好集体充满关怀与友爱
4.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寸寸山河寸寸金,倚离分裂力谁任;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
A. 说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B.表明维护好个人利益就能够维护好国家利益
C.启示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捍卫国家利益
D. 意味着保障国家利益就必然会牺牲个人利益
5.“新个体经济”是指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经济形式,是互联网与个体经济的结合。政府鼓
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助力新业态发展。这表明
A.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B.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综合农机化率超过
95%

新建修缮农村公路
3100
公里。
农村改厕
1.38
万个。
)C.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我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6.右图(图1)是某市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内容。下列适合作
为右图标题的是
A.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B.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C.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D.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图1
7.按照“政务服务提升年”专项行动部署,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长春市政务服务 中心正式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给办不成事的群众多一个释疑解惑、解决问题的通道。
长春市政府此举
A. 旨在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 B.表明司法水平在不断提升
C.体现了对人民生活的监管 D.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8.立足独特红色资源禀赋,某市多所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研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整理行装、
列好队形,体验革命先辈出征的场景。上述做法有利于引导青少年
A. 凝聚价值追求,吸收外来文化 B.传承红色基因,高扬民族精神
C.培养爱国情怀,崇尚法治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维护个人利益
9.2024年4月12日,吉林省民政厅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发布《积极发展 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部署进一步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就餐服务需求,切实提升 全省老年助餐服务水平。上述举措
A.旨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B 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C.体现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有利于缓解社会主要矛盾
10.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 求侧管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良性互动。这表明我国
A.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B.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C.抢占全球技术创新制高点 D.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11.读漫画《焦虑》(图2)。下列适合劝说漫画中人物的有
①学会独立思考,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
②可以尝试用改变认知评价法调节情绪
所谓焦虑
③负面情绪有百害而无一利,需要摒弃 就是翅象力用错了方向
④ 学会调节情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图2焦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公安部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自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 初,公安机关累计排查网络谣言线索8万余条,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1万余起,抓获 犯罪嫌疑人1500余名,行政处罚10700余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国家通过立法规范网络行为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公民可以利用网络获取新知 ④网络参与者应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新 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
是其中关键。以下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有
①中国高铁、C919 国产大飞机、大型邮轮等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
②某社区的退休奶奶们组成志愿服务团队,轮班接送社区孩子上下学
③我国外贸“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异军突起
④吉林省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扩大公众参与,促进政府有效施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某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面向全市中学生开展优秀模拟政
协提案评选活动。上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青少年
①了解我国国家机关的工作流程 ②直接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④ 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正以开放的态积极度参与全球数字经贸规则制定。
这有利于
①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③巩固我国的主导地位
A.①② B.①④
②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维护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 市交管部门联合辖区教育部门开展了“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 活动(图3)
(1)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开展上述活动对青少年的意义。(4分)
图3 交通安全进校历
(2)请列举两项交通安全知识。(2分)
17.2024年3月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以下 是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 7 分 )
内容一持续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水平,确
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就学。
(1)上述内容体现了哪一项宪法基本原则 ( 2 分 )
内容二2023年,全国有81.6%的中小学校“一校一案”建立了劳动教育清单,建成14.7万 个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指导学生常态化开展家务、校内、校外劳动教育活动。
(2)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开展上述工作的原因。(2分)
(3)请分别列举你所参与过的家务、校内、校外劳动实践。 (3分)
18.让我们共同回顾2024年春晚精彩节目,回答问题。(8分)
节目一春晚首次将《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三部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搬上舞台。“英雄 的故事,吉祥的颂唱。紧紧拥抱,石榴籽一样。共同的诗篇,璀璨的宝藏。中华一
家,血脉激荡。” 三大英雄史诗最终融汇成一首“永恒的诗篇”。
(1)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春晚设置这一节目的原因。(4分)
节目二陕派说唱的抑扬顿挫,创意水袖的舞动灵韵,鼓乐交响的激昂绵长,古今交融的虚 实互动,大唐不夜城再现盛世长安的恢宏景象……陕西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 节目以AR 创新手段为载体,以古今诗词吟唱串联起的表演实现了呈现出跨越时空、
贯通古今的磅礴气象。节目惊艳全场,成功登上了热搜榜首。
(2)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山河诗长安》走红的意义。(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近年来,吉林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高水平建设美丽吉林: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统筹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强化生态系统 保护修复,扎实推进重大生态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 开展第三个十年绿美吉林行动。
(1)请运用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举措。(6分)
(2)建设美丽吉林,中学生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 2 分 )
20.长春市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探究活动,请你 参与其中。(11分)
谋复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 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 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1)请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地位。(2分)
(2)展望未来,请回答我国到2035年的奋斗目标。(2分)
共守望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 的全球治 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hf 请将材料中“ ”部分补充完整。(2分)
(4)小吉同学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 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3分)
促发展
近年来,我国一大批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一些前沿领域开 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到2035年我国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 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5)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如何实现材料中提及的目标 (2分)
历 史 部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
1.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A.传说 B.化石 C.神话 D.书籍
2.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生产工具的演变。从石器——骨耜——青铜铲——铁制农具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冶炼技术改进 B.铁制农具推广 C.生产力水平提高 D.手工业水平进步
3.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他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下列言论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 “无为而治” B. “为政以德” C. “温故知新” D. “有教无类”
4.“造纸术的西传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价,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进程。”这一材料可用于说明造纸术发明的
A.背景 B.过程 C.工艺 D.影响
5.《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该书中可能查到的史实是
A.武王伐纣 B.光武中兴 C.八王之乱 D.东晋兴亡
6.下列关于历史年代计算和纪年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国十年是指1922年 B.按干支纪年法1898年是甲午年
C.20世纪末北伐战争开始 D.西汉建立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末
7.下列以少胜多的战役中,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8.学习唐朝历史时,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资料包。这个资料包文件夹最合适的名字是
A.繁荣的商品经济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双向的对外交流
9.这项政策防止了将领武装割据,但导致了宋朝对外作战时屡战屡败。这项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休养生息 C.重文轻武 D.闭关锁国
10.据考证,杭州小笼包源自古代开封灌汤包,而西湖醋鱼与历史更悠久的开封糖醋鱼的做法几近相同。这一现象很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黄巢起义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北宋灭亡
11.如果我们现在处在元朝时期,你家住山东,那么你的家乡应该受到管辖的行政机构是
A.行中书省 B.宣政院 C.中书省 D.尚书省
12.某同学为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去图书馆借阅了《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文献史料。据此可知,其撰写的论文题目是中国古代
A.医学的发展 B.艺术的发展 C.农业的发展 D.思想的发展
13.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到的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最早引进我国种植在
A.元朝 B.明朝 C.唐朝 D.清朝
14.九年级某同学在进行大单元学习时整理了“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史实。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中外交往 B.经济交流 C.民族关系 D.海上交通
15.明朝的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天称其为
A.圆明园 B.故宫 C.东交民巷 D.颐和园
16.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其中描绘乾隆时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的作品是
A.《清明上河图》 B. 《皇都积胜图》
C. 《前门街市图》 D.《盛世滋生图》
17.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收集“锦衣卫”“军机处”等资料,他们研究的主题反映的是
A.巩固国家统 B.加强边疆管理
C.反抗外来侵略 D.强化君主专制
1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想要再现中国近代农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场景,应该选取的最典型的史料是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左宗棠收复新疆
19.下列书籍中,最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读物的是
A.《列国陆军制》 B.《儒门医学》
C 《共产党宣言》 D.《时务报》
20.南湖公园北门入口处的长春解放纪念碑(见右图),1988年10月 18日,在长春解放40周年之际,正式竣工落成。下列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A.伪满洲国的建立 B.辽沈战役胜利
C.苏军进攻关东军 D.长春一汽建成
21.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外因有
A.中华民国颁布奖励实业法令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侵略 D.北洋军阀的四分五裂
22.撒切尔夫人称赞邓小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
A. “双百”方针 B.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C.一国两制构想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3.某同学笔记本出现了“亚历山大二世”、 “林肯”、 “明治天皇”等名词,他研究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B.走向近代社会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民族解放运动
24.“南美解放者杯”是属于世界足球的重大赛事,而“南美解放者杯”的创立是为了纪念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卡斯特罗
25.《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一书中说: “欧洲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材料中“两个联盟”分别指
A.经互会、华约 B.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C.欧盟、北约 D.轴心国、反法西斯同盟
二、非选择题 (2小题,共35分)
26.读材料, 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第一阶段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仍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第二阶段,原先的进步思想发生分化,马克思主义逐步在先进知识分子中成为主流。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便是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流思想发生怎样变化 (2分)
材料二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它们都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奋斗目标。维新派和革命派积极提倡西学,参照了西方的经验,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相结合,把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作为己任,成为最坚决、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摘编自吴毅《外向发力: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简论》等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以来各阶层在探索中呈现的共同特点。 (两点即可2分)
材料三 识读历史年代尺
(3)从材料三中“救国”阶段的上海、遵义、延安、北京四地中任选一个“重要地点”,参考示例论述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在该地点发生的相关实践活动。 (4分,示例除外)
示例:选择上海,1921年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等,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4)指出材料三中①处时期名称以及在此处时期内(端点时间除外)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名称(两个即可)。并为材料三中的年代尺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4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解决民族问题、建立平等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主线,为保卫边疆、巩固边疆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等
(5)依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并从政治或经济的角度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3分)
材料五 他们的传奇隐秘而神圣。他们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托举起中国航天奇迹。
航天人 事 迹 名 言
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孙家栋 七年学飞机,九年造导弹, 五十年放卫星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沈忠芳 隐姓埋名六十载,磨砺国家的剑与盾 最大的幸福是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奋斗
(6)从“凝聚价值追求”角度,分析中国航天人事迹对于“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意义所在 (1分)我们青少年应以哪些实际行动践行报国心 (1分)
27.阅读材料, 完成要求。(18分)
材料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他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摘编自《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提炼一个观点,用材料一中提及的五例(每个时段至少一例)史实加以论述并谈谈你对世界市场的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200字左右) (13分)
材料二 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丝路精神”的作用 此“精神”顺应当今哪一经济发展趋势 (2分)
(3)划线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典型事例。请写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外交布局。 (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