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和第十章极地地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和第十章极地地区

资源简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首都:华盛顿,面积世界第四)
一、范围与位置
1、美国位于西半球,美国本土有48个州,位于北温带;两个海外,一个是位于寒带的阿拉斯加州,一个是位于热带的夏威夷州。美国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部与加拿大接壤,南部与墨西哥接壤。
二、自然环境
1、地形:读图9.6 p77,美国地形呈纵列分布,西部为多条平行山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为世界上最大的山系,山地——落基山脉。中东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2、河湖: 全国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又是美加国界的一部分,其中密歇根湖完全属于美国。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有水道相通,并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美国灌溉、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右图为美国地形图,读图填空:
⑴美国本土西临A 太平 洋,东临C 大西 洋,南临B 墨西哥 湾。
北面的邻国是D 加拿大 ,南邻E 墨西哥 。
⑵美国的地形区:F 落基 山,属于纵贯南北美洲的 科迪勒拉 山系;G 中央 平原,H 阿巴拉契亚 山脉。
⑶美国与加拿大的界湖是 五大 湖,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①苏必利尔湖。
⑷世界第四长河② 密西西比 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 尼罗 河,南美洲的 亚马孙 河,中国的 长江 。
⑸美国最大的城市,也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③纽约 ,首都④ 华盛顿 ,
南部最大城市⑤ 休斯顿,中部最大城市⑥ 芝加哥,西部城市⑦ 洛杉矶,
⑧ 旧金山 东南的硅谷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 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三、人文环境
1、人口:超过3亿;人种: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民族:美利坚民族
2、经济:
农业:
(1)美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如右图)
(2)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②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③气候:水分条件较好。
④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工业: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第二节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拉丁美洲因语言同属拉丁语而得名。
一、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邻国众多,国土辽阔。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北部: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平原);南部: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高原)
2、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
3、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第二)
三、人文环境
1、人种: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2、经济: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和接近矿产产地。(分析原因:自然条件,人文条件)。
农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分析原因: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为主,咖啡,甘蔗,柑橘产量世界第一。有“咖啡王国”之称。
3、城市化问题: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东南部尤为密集。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对外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开发历史悠久。
首都:巴西利亚,最大城市,工业中心:圣保罗。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亚,既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读右图填空:
河流① 亚马孙河 ,平原②亚马孙平原
高原③ 巴西高原 ,水电站④ 伊泰普水电站
城市⑤ 巴西利亚 ⑥ 里约热内卢 ⑦ 圣保罗
纬线的名称:A 赤道 B 南回归线
濒临的大洋C 大西洋
四、热带雨林:
全世界都希望巴西保护的是森林资源(亚马孙河流域的大片热带雨林)。
1、环境效益: (提供木材,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减少原因:兴建公路、伐木、采矿、开辟农牧场,垦荒。
3、雨林减少产生的危害;森林遭到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加快全球变暖速度。
4、《21世纪议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保护雨林。
第十章?? 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南极圈(南纬66.5°)以南
北极圈(北纬66.5°)以北
海陆位置
中间是南极洲,周围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欧洲、北美洲
特征
是地球最冷的地区,降水很少,风力很大,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茺漠”、“风库”之称,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比南极温暖湿润,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高于南极,风力远不及南极。
自然资源
丰富的矿产,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岸无数的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是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石油、天然气、煤、铁,也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重要地位。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科考站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黄河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