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六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六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青岛二十六中中考二模检测
语文试题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说明:
1.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 24道小题。1-6小题为“积累与运用”,7_23小题为“阅读”,
24小题为“写作”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及运用(20 分)
亲爱的同学们:
初夏是收获的时节,你们将离开熟悉的母校,迈入人生的新征程。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次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其中 1—5 题。
【校园打卡一:百花园】
1.学校百花园的美景吸引了许多同学。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的一个小片段,请你阅读并完
成任务。
初夏的爬山虎,与秋日截然不同,烟霞般的红 tuì去了,变换成这一片碧玉似的绿,像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微风吹起,一把把小扇子随风起舞,于是那绿流动起来,
真让人目 xuàn神迷。绕架垂条密,浮阴入夏清。鲜 yán明媚的校园之夏,承载着春的希
望,酝酿着秋的殷.实。漫步其中,一种情愫在心头潜.滋暗长。
(1)文段中拼音所对应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褪 炫 研 B.退 眩 妍
C.褪 眩 妍 D.退 炫 研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chǔ yīn qián B.zhù yīn qián
C.chǔ yān qiǎn D.zhù yān qiǎn
【校园打卡二:心愿墙】
2.心愿墙上贴满了同学们的心愿贴纸,其中出现了一个用错成语的句子,请你找出来。
还记得经典诵读大赛时,全班同学抑.扬.顿.挫.的吟诵,赢得了评委和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还记得敬爱的老师们或在教学设计上另辟蹊径,或在课堂形式上自.出.心.裁.,带领同学们遨
游知识的海洋;还记得我们肃立于栩.栩.如.生.的孔子塑像前宣誓,立志不负先哲,凝浩然正
气,做时代新人。岁月匆匆,我愿将这些难忘的浮.光.掠.影.永存心间,作为我人生旅途中宝
贵的行囊。
A.抑扬顿挫 B.自出心裁 C.栩栩如生 D.浮光掠影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QQABKYqoEs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校园打卡三:宣传栏】
3.学校宣传栏制作了一期“师生心语”采访报道,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双减”后学生的校园生活,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
定了基础。
B.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C.我最爱香气四溢的食堂,美味的饭菜驱走身体内最后一丝寒意,使一上午学习的劳
累顿时烟消云散。
D.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
【校园打卡四:爱国主题日】
4.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 强
大动力。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心系家国天下。为此,学校组织各班开展爱国主题日 活
动。请按要求,将本班活动任务补充完整。
(1)【任务一】开展主题活动一一根据提示,将活动内容补充完整,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
(二)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三)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
(2)【任务二】撰写活动文稿——请仿照划线句子,补写一个句子,使文意更丰富。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家国’。”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爱国, 是我
们的本能。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之沉醉为之感动;C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
表现。
5.根据提示默写诗文(6分)
①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一句,表现出诗人面对
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的豁达襟怀。
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 。”一句中,以春花
喻冬雪,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无限温暖与希望。
③杜甫《春望》一诗中,表达安史之乱时,消息隔绝、久盼家人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句
子是:“ , 。”
④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既感慨繁华易尽,又表达旧识重来的欣喜的诗句是:
“ , 。”
⑤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
句子是:“ , 。”
⑥《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够让人发现自身不足和困惑的句子是:是
故 , 。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KYqoEs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二、阅读(53 分)
(一)诗词阅读(6 分)
6.对《满江红》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
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
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A.“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
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气表达得淋漓尽致。
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描写的是篱笆之下的菊花争相盛开,秋天的景色十
分明丽,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作者内心的沉重失落和苦闷忧伤之情。
C.“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作者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
年婚姻的“风味”,暗指自己终于得到了帮助,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轻松、愉悦。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这句写出了作
者知音难觅的苦闷忧愁。
7.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写潼关一带地势险要的险要。这
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着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B.《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生动地写出了君子追求
淑女,求而不得后翻来覆去、夜不能寐的状态和对淑女忧思想念的情况。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意思是柳絮
飘尽布谷鸟开始鸣叫,我听说你要被贬为龙标尉,被贬之地偏远,要经过五溪。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古人与来者是指那些与自己一样怀才不遇的文
人,作者推己及人,表达了虽郁郁不得志但仍昂扬乐观的心情。
(二)名著阅读(7 分)
8.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 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保安,创作了纪实作品《红星
照耀中国》,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B.反对殖民压迫是《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位英勇
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C.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作者通过对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范进
的描写,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
D.20世纪 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土地” 和“太阳”是这一时期诗
歌中的主要意象。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QQABKYqosE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9.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在我们读过的名著中,有些人为
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甚至放弃了对爱的追求。请你从以下人物关系中任选一对,结合名著
内容谈谈你对此的认识。(4分)
(1)圣约翰与奥利弗小姐 (2)保尔与丽达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
【甲】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
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②,人尽来贺,子独后吊,
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
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益高而意益下,
官益大而心益小,禄益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乙】
师经③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④。”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
中旒⑤,溃之⑥。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
左右曰:“罪当烹。”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
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
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⑦;不补旒,以为寡
人戒。”
(以上两则段文均选自《说苑》,有删改)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
谦虚的说法。③师经,战国时期魏文侯的乐师。④无见违:没有人违抗我。⑤中旒(liú):
击中了冠冕上的玉串。⑥溃之:把玉串撞散了。⑦符:凭证。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孙叔敖为.楚令尹 为:担任
B.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患:担心
C.师经鼓.琴 鼓:弹奏
D.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正衣冠而见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B.疾数月而.卒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C.悬琴于.城门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以.为寡人戒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1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中众人向孙叔敖祝贺,一位老人对此极为不满,穿粗布衣服来吊唁斥责。
B.从甲文中孙叔敖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虚怀若谷、为民着想的官员。
C.乙文中师经用琴撞了魏文侯后,努力劝谏魏文侯要做尧舜那样的明君。
D.乙文中魏文侯勇于改过,可以看出他包容的胸怀和从谏如流的品质。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KYqosE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1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把相应的字母填到答题卡指定位置(2分)(限 2处)
A文B侯C怒D而E谓F左G右H曰I为G人K臣L而M撞N其O君P其Q罪R
1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益厚而慎不敢取。
②臣可一言而死乎?
(四)现代文阅读 I(10 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爱读书、读好书之于我们更为重要。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勿在刷短视频的“狂欢”中冷落了读书
①根据央视《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的调查数据,2020 年中国人每天多了 24 分钟休
闲时间,排在手机娱乐前三位的,是刷短视频、打游戏和追剧观影。刷短视频俨然成了“杀
时间”的第一利器。
②人们的大量业余时间被短视频所挤占,相反,鲜有人愿意捧起书卷,用阅读丰富闲
暇时光。
③从整个人类发展史看,书籍和阅读是文明传承的必要条件。人类文明经过口传心授、
龟甲刻文、泥板文献、竹简帛书、羊皮卷、活字印刷等绵延至今,尤以文字的出现、典籍
的传播功英大焉。
④古代先贤正是在阅读典藉中沉淀思考,产生闪耀千古的哲人智慧。反现今人,本已
忙忙碌,仅有的些许余瑕,也被海量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尤其是短视频消磨,更有甚者沉
述其中无法自摄。
⑤诚然,短视频直观生动、互动性强,把刷短视频作为一种娱乐和休息的“调味料”
未尝不可,但凡事过犹不及,不能“娱乐至死”,思维品质的发展、专业技能的提升、文
明成果的传承,甚至一个民族教育科学素养的提高,必须靠严谨、科学、系统、有深度的
学习、阅读和思考。
⑥总之,要高度警惕“刷短视频成瘾”的危害,防止全社会在短视频的集体“狂欢”
中这失了学习和思考。大力倡导读书,使之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选择。唯其如此,才
能早日建成“书香中国”和学习型社会。
(选自 2023年 12月 10日《阅读时代》,有删改)
【材料二】
刷短视频的时候,你的大脑发生了什么?
①最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 12 月,我国同络视频用
户规模达 9.27亿,占全体网民的 93.7%。短视频用户规模为 8.73 亿,占网民总数的 88.3%。
短视频 APP 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 125 分钟,比长视频高出 27 分钟,且差距呈增长趋势;
53.5%的短视频用户每天都会看短视频节目。

③我们大脑中有一条“奖赏回路”。当我们刷到一条有趣的视频,多巴胺分泌会离于
平常水平,带来了快乐兴备的感觉。大脑渴望更多的快乐,因为渴望而形成的紧张感会促
使我们重复刷下去,这种不断循环的兴奋体验,会让人对短视频形成依赣,也就是“上瘾”。
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QQABKYqoEs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上瘾会使大脑经历三个阶段——脱敏反应、敏化反应和大脑前额叶功能退化。大脑神经在
经过有趣的短视频刺激后,就会想要一直延续这种快乐,但到了一定程度,大脑习惯了这
种刺激,它产生了脱敏反应。从前刷 2 分钟短视频大脑就会变得愉悦兴奋,但是现在刷 1
小时也未必能感受到兴套,但你又很渴求这种兴奋感,所以只能花更多时间刷短视频。而
敏化反应就是你一旦习惯了刷短视频这种获得快乐的方式,你对世界上其他获得快乐的方
式,比如看书、学习、运动,可能都很难再提起兴趣。而在不断的刺激、脱敏和敏化过程
中,我们的大脑前额叶(是我们大脑发育最高级的部分,具有记忆、判断、分析、思考等
作用)功能会退化。
(选自 2024年 4月 20日“网易首页”,有删改)
【材料三】
如何防止刷短视频成瘾?网络上有多种多样的声音。
一、专家:
对于青少年来说,温暖的家庭氛围、有效的社会监管、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
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青少年不仅是受众,也可以是参与者、制作者和发布者,家长应该鼓励他们制作并发
布一些有意义的短视频,在创作中学习,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也有助于移注意力。
二、网友“终身学习者”:
其实如何成功戒掉短视频,我只用了两步:物理删除-手机里不再下载短视频的 APP:
精神替换——找有价值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填补空出来的时间。
三、网友“超人”:
作为一个抖音,我是这样自我治疗的:找到替代性活动:试着去找一些替代性活动,
例如读书、运动、绘画等。
制定奖惩措施:例如每天只允许自己刷视频 30 分钟,做到就奖励,否则就自我惩罚。
变更环境:走出自我小天地,多与亲人、朋友交流,感受现实中的真情的温暖。
四、网友“才华有限的年轻人”:
回归现实:走出网络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制定休闲计划:制定具体的休闲计划,把休闲时间分配到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上:如
打球、唱歌、登山等,减少刷短视频的时间。
16.对于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短视频直观生动、互动性强,把刷短视频作为娱乐和休息的一种方式也是可以的。
B.刷短视频成瘾不但危害个人身心健康,还可能对教育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文明成果
的传承产生消极影响。
C.大脑神经一旦被有趣的短视频刺激,我们大脑前额叶的功能就会退化,失去深度
思考的能力。
D.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刷短视频,可以鼓励他们制作、发布有意义的短视频,从
而激发创造力。
17.请在材料二中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构成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18.如何防止刷短视频成瘾?请概括出材料三中专家与网友们的共性的建议。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KYoqsE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五)现代文阅读 II(18 分)
秋荷
①秋荷挖着藕,不时抬起头掠掠额前的头发,朝村口打量。男人有好些日子没回家了,
说忙。前天秋荷借口给战士们送莲藕,去了一趟驻扎在村外五里亭关帝庙里男人的连队,
却没见着男人。那一脸稚气、才十四五岁的通信员小叮当告诉秋荷说连长上营部开会去了,
不知啥时候回来。
②没见着男人,秋荷心里就空落落的。可秋荷又想,男人是连长了,管着百十号人,
忙是应该的呢。
③可不是,秋荷发现这一段天边整日都传来隆隆的枪炮声,还有画着青天白日旗的飞
机时不时贴着后龙山飞来,低得好像用竹竿都捅得到。每天都有红军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
方开过来,先来的住在百姓家里,后面来的就住在祠堂里、寺庙内、屋檐下。再后来,山
上的竹林里、村路边,连收割完的稻田里都住满了,数都数不过来。家家户户的门板都被
借去当床板了,但哪里够呢?红军就打稻草铺,被子铺在稻草上睡觉。秋荷听男人说,这
些都是从江西方向撤过来的部队,那边的仗打得很辛苦。男人原来是乡苏维埃的赤卫队长,
响应“猛烈扩大红军”的号召,带领全体赤卫队员参加了红军。秋荷和男人刚成亲不久,
男人不在的夜晚,辗转反侧的秋荷总能听到有“嘚嘚”的马蹄声飞快地从后龙山的山岭上
疾驰而过。好些夜晚秋荷都拥被而起,竖着耳朵倾听外面的动静,双眼溜溜到天明。看来
又要打仗了,秋荷心里突然就有了不祥的感觉。
④秋荷,秋荷。熟悉的脚步声在荷塘边停了下来,秋荷听到男人急急的叫声。
⑤秋荷低着头,将两手伸进泥里,捞着藕,装作没听到,心里却兀自笑开了花。
⑥男人摘了军帽,脱去上衣和鞋,解了绑腿,“扑哧”就跳进荷塘,哗啦哗啦朝秋荷
这边走过来。黑油油的塘泥在男人的脚下向两边湮开去,男人的脚板像犁又像船。男人走
近秋荷,无话,从秋荷手中接下荷锄,一下一下挖起藕来。
⑦秋荷。男人停下锄,唤了句。
⑧秋荷回过神,见男人怔怔地看她,欲言又止。秋荷看着男人,一脸娇羞地等着男人
再说出什么。
⑨男人似.乎.下了很大决心,说,秋荷,明天我要走了。
⑩秋荷手上的那根藕“啵”的一声就断了,那两节断了的藕在手上,连着许多细细亮
亮的丝儿。
秋荷低了眼,问,去哪?
男人的眼光越过高高低低的荷塘,望向村后起伏的山脊,后龙山顶一轮夕阳正缓缓
而落,溅起漫天红霞。男人说,听说是往北走。说完,男人笑了笑,不说了。和秋荷一道
用筐装了藕,“嘿”的一声,藕担就上了肩。男人迈开大步在前里走着,藕担在宽阔的肩
上“吱吱呀呀”地叫着。
回到家,夜幕就合起来了。村庄黛青色的屋顶上到处都升起袅袅的炊烟,飘飘拂拂
的,像女人长长的头发。
秋荷升起火,和了面,有些手.忙.脚.乱.地给男人贴藕饼。村里的旧俗,有男人出远门,
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QQABKYqoEs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家里人都要给他贴藕饼,据说荷花仙子能保佑他们平安归来。
秋荷有了预感,男人这回一走,真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了。秋荷这么想着,眼睛
就红了。
男人见了,安慰说,秋荷,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秋荷一听,眼泪就像断线的珍珠掉在了烙饼的锅里,冒起一股股细小的烟雾来。
在浸淫着浓浓藕香的夜晚,秋荷美美地做了个梦,她梦见男人全身浸染在混沌的夕
阳余晖里,划着小船在离自己不远的荷塘中愈行愈远,总让秋荷追不上。秋荷急了,在高
过头顶的田田荷叶中,蹚着齐腰深的水,大声喊着男人的名字拼命追,终于追上了,只见
男人笑哈哈地抱出一个面若荷花的粉嘟嘟的小胖娃儿来。
秋荷的美梦是被嘹亮的军号声唤醒的,醒来时发现身边空落落的,男人早已没了踪
影。秋荷慌了,起身追出屋去,跑了几步,复又回身用手帕包了藕饼,匆匆出了门。
秋荷追出了村口,只见当头一杆红旗被山风扯得呼啦啦地响,山路上的红军密密麻
麻的,蚂蚁搬家一般正朝北开去。秋荷在迷蒙细雨中手搭凉棚在队伍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
影,她发现那些头戴八角帽身穿灰布军装的红军战士个个都像自己的男人,可又个个都不
是自己的男人。村口站满了泪流满面的乡亲。
男人没吃到秋荷的藕饼,男人自那天清晨离开家就再也没有回来。
好多年以后,两鬓秋霜的秋荷听儿子说,那个秋雨绵绵、落叶纷纷的清晨从自己眼
前走过的队伍踏上的漫漫征途叫长征,她还听说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有三千客家子弟血染
湘江。
19.结合文中具体描写简要概括分析“男人”的形象特点。
20.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是小说的一个特点。结合上下文,体会下面加点字词的丰富意蕴。
(1)男人似.乎.下了很大决心,说,秋荷,明天我要走了。
(2)秋荷升起火,和了面,有些手.忙.脚.乱.地给男人贴藕饼。
2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秋荷手上的那根藕“啵”的一声就断了,那两节断了的藕在手上,连着许多细细亮亮的丝儿。
22.有的读者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删去会更好,你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说
说你的看法。
23.这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却很少对战争的直接描写,小说基本上是以秋荷的视角来写的,
请结合小说主旨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三、写作(50分)
2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的一大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我也曾想过”。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 600字;(4)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5)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KYqosE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2024 青岛二十六中中考二模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
1.(1)C (2)B 2.D 3.D 4.C
5.(1)A.陶冶心灵 B.爱国诗词朗诵会 (活动标题与内容相符即可)(2)C.歌颂祖国的发展,为之
振奋为之自豪。(言之成理即可)
6.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
开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年
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7.C
8.(1)圣约翰和奥利弗小姐。《简爱》中圣约翰是一位虔诚的传道士,他觉得传教是自
己与生俱来的使命,他虽然爱着奥利弗小姐,但他同时认为奥利弗和他志不同,道不合,
所以他拒绝了奥利弗的爱情。他为他的信仰放弃了对爱的追求。
(2)保尔和丽达。年轻的保尔受小说《牛虻》中牛虻为了革命事业放弃爱情的影响,放
弃了对丽达的爱情。这是他在革命信仰和爱之间做出的选择,他错过了爱情,但却成就了
伟大的人格,成为钢铁般的战士。
9.C
10.D
11.B 12.C 13.A 14.IP
15.①地位越高,态度越要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
索取分外财物。
②我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
16.C
17.短视频已成为社交媒体最新爆款。那么,看短视频时,我们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呢?
18.①走出网络,回归现实,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②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找到替代性
活动。③有节制的手机使用和社会监管。④意识到短视频的危害,积极应对。
19.积极参加革命,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乐观,对革命充满信心;秉性淳朴,诚实可靠。
20.(1)似乎:表现出了男人此时的犹豫矛盾心理,已经确定要跟随革命队伍参加长征,
又不舍得离开妻子,不知道如何向妻子说起。
(2)手忙脚乱:既写出了因为时间紧张给男人贴藕饼的紧张忙碌的情形,又写出了自己
听到男人要离开自己后的慌乱不安的心情。
21.秋荷手中的藕断了,是因为听到男人明天要走了后的震惊和担心,通过细节描写巧妙
地刻画出了她的心理活动;断了的藕连着许多细细亮亮的丝,藕断丝连,一个精巧的细节
描写,含蓄地表达出了秋荷对男人的恋恋不舍之情,这样的描写真实自然。
22.删去更好:男人没有吃到藕饼,以后也再没有回来,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8 页
{#{QQABKYqoEs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不由得担忧两位主人公以后的命运,这样悲剧式的结局更有震
撼力。
保留更好:整篇小说的叙事更加完整,人物形象的命运有了最后的交代;最后点出“长征”
和“血染湘江”,对小说前面的叙事做了补充交代,让读者更加清晰小说写作的背景,加深
了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23.(1)以秋荷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的视角来写,更加客观真实,让读者有身
临其境之感,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革命斗争的残酷以及以“男人”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为
之做出的巨大牺牲,歌颂了他们不怕牺牲的勇敢斗争精神;
(2)以秋荷的视角来写,写她对革命的朴素理解,以及她对男人参加革命的无声支持和
默默奉献,刻画出了一个通情达理、顾全大局的淳朴农村女性形象,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24.参照 2023青岛中考语文作文阅卷标准
第 10 页 共 8 页
{#{QQABKYoqsE4owgCwAQ0IJZJAACAJB5gbCAAQQFECyCCAAkMQQsJkCAQCJAIoCOIoxORgAAOAqEAsxACASAZSFRI FKA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