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与练【基础梳理】一、东晋的兴亡和南朝的政治1.东晋的建立和兴亡:(1)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2)北伐:东晋初期多次北伐,因缺少后援,未能恢复中原。(3)发展: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2.南朝的政治:宋(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南京)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安定。(3)南下移民和南方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2.表现:农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兴修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实行农业多种经营手工业 快速进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有显著发展商业 城市繁荣,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经济重心南移(前两个阶段)【课堂演练】1.《晋书 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当时促使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北人南迁C.社会安定 D.自然条件的优越2.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据《晋书 地理志》记载,南渡的人口九十万,约占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同时东晋、南朝所辖境内、其政府编户齐民中,六分之一为北来侨民。这一现象( )A.破坏了南方自然环境 B.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C.使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加大了南北经济差距3.“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表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A.原因 B.目的 C.内容 D.作用4.东晋初年,从洛阳迁到吴地的丞相王导在盛夏之日为了消暑,将腹部压到冰凉的棋盘上,并说:“何乃淘(qìng,淘是吴地方言,意为凉快)。”北人说吴语,这体现出( )A.北人不适应南方气候B.人口南迁带动文化交流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国家统一促进人口流动5.“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江南地区开发的目的 B.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C.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D.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6.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 )A.宋 B.齐 C.梁 D.陈7.《宋书》描述:“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户不夜扄(jiong),盖东西之极盛……”,此材料记载的是南朝宋_____情况。( )A.社会发展 B.民族关系 C.南北交流 D.对外贸易8.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显著),(王)敦与从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A.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B.东晋偏安导致江南政体混乱C.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D.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支持9.《晋书 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A.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B.南方战乱频繁C.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10.晋室南迁,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氏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氏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这反映出当时(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11.《新编中国通史》中记载“……是各民族发生大规模迁徙和融合的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规模进入中原。黄河流域汉族大批南迁,与南方各族的交往十分频繁和密切。”上述材料记载的内容发生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1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的“南朝”指( )A.北魏 B.北齐C.宋、齐、梁、陈 D.西魏和东魏13.《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发展状况:“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其反映了( )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经济繁荣C.国家统一促进市场统一D.土地兼并严重14.有同学对“西晋和东晋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如表)。能证明“东晋是西晋的延续”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西晋和东晋的历史的比较建立者起止时间都城推翻者重大事件建立者 起止时间 都城 推翻者 重大事件司马炎(西晋) 266﹣316 年 洛阳 匈奴人 少数民族内迁司马睿(东晋) 317﹣420年 建康 刘裕 淝水之战A.都被少数民族所消灭 B.起止时间上的延续C.都城都位于中原地区 D.建立者属于一个家族15.“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材料说明( )A.江南地区环境较好B.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南方的统治者重视农业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凯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节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二:据统计,东晋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700余万,大体上每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流民......——摘编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东晋南朝各代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兴修水利以及安抚流民、减免赋役等政策措施……此外,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的开发。——摘编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比较东汉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社会状况有何不同。(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为材料一中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3)根据材料三,指出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自然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参考答案1-10 CBABB AADAA11-15 DCADC16.(1)北方战乱不休,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安定。(2)历史现象:北方人口南迁。条件:提供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自然原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4)先进的科技;充足的劳动力;安定的社会环境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