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部分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部分解析)

资源简介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654自治州第二中学高二政治备课组的老师在讲解“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节时,要求同学们总结相关重点内容,以下是四位同学总结的概要,其中有误的是( )
①李复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常常能够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周强国: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其重要表现就是具体科学可以推动哲学的发展,而哲学也能给予具体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③赵创新: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是一种主观的唯心主义,而“智子疑邻”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则是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④王不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特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一部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脑子像是被布蒙上了、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东西……这是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提到的症状,被称为“脑雾”(BrainFog)。有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的缺氧可以损伤大脑神经系统,造成认知障碍的一系列“脑雾”症状。随着对新冠病毒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呼吸系统疾病如何影响神经系统的深层次原因将会一一解开。这表明(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自发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取决于意识能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历法。阴历反映的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规律,能反映潮汐,可指导海事活动;二十四节气则是反映太阳周年视运动的“阳历”,能反映四季交替和气候特征,可指导农业生产。通过设置闰月协调回归年与朔望月之间的天数,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阴阳”和谐,融为一体。中国历法智慧所蕴含的哲理是( )
①正确认识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
②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③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④要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平安大街是北京老城区核心干道,途经皇城根遗址、什刹海、北海公园等名胜古迹。近来,市民发现宽阔的大街变绿变静了,两侧加了“绿带”,中间加了国槐与时令花卉组成的3米宽隔离带,机动车道“瘦身”,还添加了行人安全岛,步行、骑行环境大大改善。平安大街的变化( )
①实现了“慢行优先”“静下来”,促使矛盾的同一性转化为斗争性
②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更注重环境的安全与舒适,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性和直接现实性
④协调了交通、绿化和城市风貌的关系,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银锭观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曾是老城内展现山水城相融的景观。后来一些高层建筑出现在银锭观山的景观视廊内,连绵起伏的西山山脊线被“截”成了两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明确提出恢复银锭观山景观视廊。2021年,相关建筑拆除后,银锭观山美景再现。这说明( )
A.城市记忆是人们的精神故乡,应尊重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B.完整恢复老城美景是重塑城市空间秩序的首要价值选择
C.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规划,可以恢复自在事物的联系
D.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实现山水城和谐相融
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代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描绘了两幅元夜图景,展现作者在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以下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诗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的特点
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运动和静止的统一实现了事物的发展
④“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客观存在的变化影响作者的节日情思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学的马学习同学在学习“国家是什么?”这一节时,记录了以下的学科笔记,其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①观点一: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②观点二:国家性质决定着统治阶级的性质。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③观点三: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的根本职能,我国的专政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④观点四:我国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是能够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我们的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材料说明( )
①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③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以推动各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中央要控制地方权力,以防止地方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英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组成,四个部分都是自治的,但中央对这些地方的财政、立法、司法都严格控制,例如,这些地方制定的法规都要经中央审批。这些规定( )
①能够不断扩大中央政权的管辖权限
②是为了安排中央与这些地方的政权分层
③确保了这些地方不会出现民族独立的现象
④保障了中央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唯一承载主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处置疫情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与矛盾,对美国经济与大选的考量也束缚了联邦政府的抗疫行动。上述材料表明( )
①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三种权力的相互制衡导致效率低下
②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相互扯皮,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
③美国的党派斗争导致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落实
④美国实行联邦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质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这些规定( )
①是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法律保障
②旨在正确处理中央和民族地方的关系
③有利于保障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④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一论述( )
①表明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已经形成
②反映中国拥有全球环境治理的话语主导权
③彰显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表达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近日,英国政府发声将全面禁止华为产品,而不久前英国却刚刚允许华为参与本国5G建设。据报道,英国舆论和政策环境的变化,是导致英国政府突然“变脸”的内部因素;美国不断地施压,要求英国与华为脱钩则是外部因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基本形式
②意识形态取代国家利益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最主要因素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④对外政策受别国影响可能损害英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形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近年来中国多次参加维和行动、向非洲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中国成为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反观拜登上台以来,极力遏制中国崛起,继续推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严重危害国际形势发展。材料反映出( )
①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新秩序的主力军
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③中国在反对霸权强权维护国际有序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④美国妄图实现“美国优先”战略以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在联合国安理会举办的主题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的公开辩论会中,中方提出了“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不要对立;要公平,不要强权;要共赢,不要零和”的四点主张,得到了各方积极回应。中方的观点体现了我国( )
①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目标
③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RCEP生效后,其成员国间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成员国之间互为市场,互为发展资源。可见,RCEP生效的意义有( )
①减轻疫情对亚太地区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冲击
②助力我国形成“双循环”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推动区域内产业链融合发展,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
④使我国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高生产要素在全球配置的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中欧班列新线路不断开辟,班次增加,累计开行7377列、发送7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3%、52%;中欧班列覆盖范围扩展至欧洲23个国家168个城市:我国的出口货物品种也从小商品转变为汽车、光伏发电设备等高技术产品……中欧班列已成为沿线国家广泛认同的国际公共产品,实现了数量质量双提升。可见,中欧班列( )
①有利于保持中欧贸易平衡,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有利于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对外贸易新优势
③有利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④有利于畅通国际物流,推动生产全球化深入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我们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①使得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②需要加强科技、生态、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
③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④意味着我国新发展格局要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俄乌爆发冲突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但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受此影响,全球油气价格飙升,对俄罗斯能源依赖较大的欧洲部分国家诸多商品出现价格上涨。为缓解这一压力,相关国家正在寻求在俄罗斯之外获得更多天然气。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贸易保护主义损害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
③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④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叠加的特殊时期,国际社会更需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因为( )
①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
②任何一个全球性问题都不是单一主权国家能独立解决的
③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威胁
④个别大国退出了联合国系统的部分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分秒必争终止结核。这体现了国际组织具有( )
①国际性,由两个或以上主权国家的政府组建
②目的性,有特定的宗旨以积极维护成员利益
③组织性,设有多层次的组织机构来开展活动
④自主性,自主开展维系成员共同利益的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题为《命运与共,共建家园》的重要讲话,就未来的中国东盟关系提出:要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的建议,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有利于( )
①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②携手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③东盟各国规避贸易摩擦和投资风险,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④以包容心态构建开放而非排他的朋友圈,巩固中国—东盟国家间的政治联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巴黎协定》相关承诺,先后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1年10月28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以及《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这表明中国( )
①自觉接受联合国领导,履行主权国家应尽义务
②践行国际社会约定,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③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推动国际合作
④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2021年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呼声更加强烈。亚太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亚太各成员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下列对亚太经合组织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②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是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方式是以磋商代替谈判,以法律协定代替论坛承诺
④亚太经合组织具有促进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中国敞开怀抱,迎接更多高品质国际商品进入国内市场,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红利”。2021年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这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总体上符合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利益
②分享“中国红利”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
③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源动力
④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践者、推动者和贡献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之际,某校时政社团开展“研读经典致敬伟人”活动,并以“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为议题进行综合探究,搜集到以下资料:
◆毛泽东指出:“我们信仰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是硬搬苏联的经验。”
◆邓小平指出:“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多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FUEL——燃料;给(汽车)…供应燃料 UKRAINE——乌克兰 WHY CAN T CHINA DO MORE TO HELP PUT THE FIRE? ——为什么中国不能做更多来帮助灭火?
运用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驳斥漫画中人对于中国的诘问。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份,敢闯敢试的基因早已融入福建人的血脉。福建省自贸试验区首创196项改革举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八大工程取得实效。
2021年福建省货物贸易进出口呈现出五个主要特点:一是外贸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一般贸易进出口14165.1亿元,增长34%,占比超7成。二是民营企业保持领军地位,民营企业进出口9816亿元,增长38.1%,占比53.2%。三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进出口额达到6446亿元,增长31.8%。四是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传统和新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五是内需发展动力更加充沛,大宗商品和机电产品进口持续增加,农产品进口1021亿元,增长36.9%。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在传统和新兴产品出口方面均有不小的突破。
2021年福建省持续推进多元化招商,实际使用外资369.1亿元,增长6.1%;高质量办好第21届投洽会,签约外资合同项目222个,总投资194.5亿美元;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长59.1%,占全省27.5%。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福建省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谈谈福建省为什么能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3月31日,由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共同公布了《中国减贫四十年:驱动力量、借鉴意义和未来政策方向》的报告。过去40年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全球绝对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近8亿,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75%以上。“中国成为支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典范”。同时,中国消除贫困的成就离不开联合国的支持和合作,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等的指导、世界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等。事实表明,在当今世界,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需要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与联合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需要中国”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二:
资料包一: 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WTO)正式成立,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其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非歧视、关税减让以及透明公平的贸易政策,来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是全球贸易健康有序发展的支柱,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资料包二: 2001年12月11日,历经15年艰苦谈判,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17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很好地履行了对世贸组织的承诺,不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维护者和重要贡献者。当前,多边贸易体制正遇到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世贸组织面临三大生存危机,即由于个别成员阻挠,无法填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成员的空缺,导致效率不高,该机制可能运行不下去;个别成员滥用世贸规则中的安全例外条款,增加关税;个别成员采用单边措施,无视世贸组织多边规则。
资料包三: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密集参加双边和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声音越发清晰坚定,中国主张赢得世界赞誉。最终,本次峰会发布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宣言》,在维护多边贸易机制、世贸组织改革等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提振了全球信心。
(2)在商务部记者会上,如果记者提问:中国对于世贸组织改革的立场与主张?结合资料包,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请你代表中国政府回答该记者的提问。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C
解析:①错误,人的意识本身根源于物质,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③正确,脑子像是被布蒙上了、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东西……这是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提到的症状,被称为“脑雾”(BrainFog)。有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的缺氧可以损伤大脑神经系统,造成认知障碍的一系列“脑雾”症状。随着对新冠病毒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呼吸系统疾病如何影响神经系统的深层次原因将会一一解开。这表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错误,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根本原因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而不是取决于意识能动性。
3.答案:D
解析:①: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①错误。
②:“阴历”和“阳历”反映的内容不同,指导的侧重点不同,这说明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②正确切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是因为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规律才发生作用的,③错误。
④:“阴历”和“阳历”反映的内容不同,指导的侧重点不同,但可通过设置闰月协调,“阴阳”和谐,融为一体,这说明要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④正确切题。
故本题选D。
4.答案:C
解析:实现“慢行优先”“静下来”,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且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转化,①错误。平安大街的变化,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②符合题意。意识活动没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才有直接现实性,③错误。变绿变静、加了“绿带”、设置隔离带、机动车道“瘦身”,还添加了行人安全岛,步行、骑行环境大大改善,这表明平安大街的变化协调了交通、绿化和城市风貌的关系,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④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城市记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人们对故乡的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是人们的精神故乡;但材料表明由于银锭观山景观视廊被一些高层建筑破坏,北京市出台总体规划,提出要恢复银锭观山景观视廊,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不合题意。重塑城市空间秩序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而不是以完整恢复老城美景为首要价值选择,B错误。题干未涉及主要矛盾,且“山水城”的联系是自在事物联系和人为事物联系的统一,排除C。老城内展现山水城相融的景观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北京市拆除相关建筑,使得“银锭观山”美景再现,正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体现,D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大街上热闹非凡,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这体现了诗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的特点,①入选。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诗人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温馨幸福溢于纸上,不体现人们社会生活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②不符合题意。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③表述错误。④:“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因为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所以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这体现了客观存在的变化影响作者的节日情思,④入选。故本题选C。
7.答案:A
解析:
8.答案:A
解析: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说明我国国家管理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①②符合题意。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的表述错误,③排除。我国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中央要控制地方权力的表述不当,④排除。
9.答案:C
解析:这些规定不会扩大中央政权的管辖权限,①排除。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个部分都是自治的,但中央对这些地方的财政、立法、司法都严格控制,这些规定是为了安排中央与这些地方的政权分层,保障了中央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唯一承载主体,②④符合题意。“确保了这些地方不会出现民族独立的现象”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
10.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题意主旨强调的是美国联邦制的弊端,而与三权分立制无关;②③符合题意,依据题意,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处置疫情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与矛盾,美国经济与大选的考量也束缚了联邦政府的抗疫行动。这说明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相互扯皮,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美国的党派斗争导致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落实④错误,美国的联邦制是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而不是美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故选:C。
11.答案:C
解析: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些规定旨在正确处理中央和民族地方的关系,有利于保障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②③符合题意。
①: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宪法,①错误。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2.答案:D
解析: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谋生态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彰显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表达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观念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但并没有形成共识,部分国家仍然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不履行其国际义务,排除。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拥有话语主导权,排除。故本题选D。
13.答案:D
解析:国际关系基本形式是合作、竞争与冲突,①说法错误;国家利益依然是影响国际关系最主要因素,②错误;③④说法符合实际,故答案为D。
14.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近年来中国多次参加维和行动、向非洲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中国成为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反观拜登上台以来,极力遏制中国崛起,继续推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严重危害国际形势发展。材料反映出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新秩序的主力军,美国妄图实现“美国优先”战略以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②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③错误,中国在反对霸权强权维护国际有序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故选B。
15.答案:A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说法不准确,排除;④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排除;中方的观点体现了①③。
16.答案:A
解析:①②:RCEP生效后,其成员国间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成员国之间互为市场,互为发展资源,这说明RCEP生效有利于区域内贸易投资便利化得到制度保障,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①②正确。
③:RCEP出效,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不是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故③错误。
④:我国不柔求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7.答案:C
解析:①:平衡我国外贸收支,夸大了中欧班列的作用。故①错误。②③:中欧班列新路线的开辟,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货物品种,有利于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助力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故②③符合题意。④:中欧班列为沿线国家的发展提供的外部条件,而不是内部的。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
18.答案:B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①夸大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错误。我国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④错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强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增强体制机制竞争优势,②③正确切题。
19.答案:D
解析:①:材料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未体现贸易保护主义,故①不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没有体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故③不符合题意。②④:受美俄大国关系的影响,相关国家的油价提高。这说明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故②④说法正确。故选D。
20.答案:A
解析:当今世界国家间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性问题要求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①②符合题意。当前,战争等传统安全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仍然是不可忽略的,③错误。个别大国退出了联合国系统的部分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不是更需要联合国发挥作用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
21.答案:D
解析:国际组织并不一定是由政府组建的;材料未体现国际组织的组织性,未体现有多层次的组织机构来开展活动,①错误,③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分秒必争,终止结核’”,这反映出世卫组织针对疾病等问题发挥作用,表明国际组织具有目的性,有特定的宗旨以积极维护成员利益;国际组织具有自主性,自主开展维系成员共同利益的活动,②④符合题意。
22.答案:A
解析:①②正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题为《命运与共,共建家园》的重要讲话,就未来的中国东盟关系提出:要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的建议,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有利于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携手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③错误,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能规避贸易摩擦和投资风险;④错误,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故选:A。
23.答案:C
解析:联合国与中国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排除①;主权国家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说法错误,且材料未体现我国推动国际合作,排除③;中国积极兑现承诺,节能减排,可见中国践行国际社会约定,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②正确;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贡献自身力量,可见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解决全球性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正确。
24.答案:B
解析:①④: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具有促进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作用,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是欧盟的宗旨,而不是亚太经合组织,且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不仅有国家,还有地区,故②错误。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方式是以磋商代替谈判,以论坛承诺代替法律协定,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5.答案:B
解析:①④:材料强调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中国发展又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贡献了力量,①④符合题意。②:夸大了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②说法错误。③:贸易全球化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③说法错误。故选B。
26.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我们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将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既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7.答案: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俄乌冲突以来,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积极劝和促谈。
②北约已经成为美国推行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政治的工具。美国领导北约不断东扩,是俄乌冲突的点火者,也是冲突爆发后的拱火者。真正要做更多来帮助北约灭火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及北约。
③把责任推卸给中国,既是不客观的也是不道德的。作为始作俑者的美国,应该采取务实有效的行动,切实推动俄乌双方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28.答案:①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②适应新形势,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省建设
④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⑤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9.答案:(1)①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联合国发展系统长期从事开发活动,向有关国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并帮助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
②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与原则,推动联合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倡导以联合国为主导政治解决地区冲突,积极参加联合国军控裁军工作,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在保障全球安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将继续坚持联合国在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的作用。
(2)中方支持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以增强其权威性和有效性。世贸组织改革应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关于非歧视和开放两个核心价值;应保障发展中成员的利益,解决发展中成员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方面的困难;应遵循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规则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