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级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 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将为我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A.长城站 B.泰山站 C.秦岭站 D.中山站2. 2023年12月4日, 《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 “情绪价值”在列。 “情绪价值”是对人际关系的描述,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人给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越多,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反之,他的情绪价值则越低。以下情形不能体现出情绪价值高的是①同桌考差了闷闷不乐,芳芳在旁边开心地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取得优异成绩的喜悦②晓丽耐心地安慰在比赛中失利的朋友③小峰的文具被同学碰掉到地上,他暴跳如雷④小红在家与父母发生了争吵,迁怒到同学身上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3.2023年 10月 16日,四川成都崇州一名2岁多女童在小区内遭黑色罗威纳犬袭击,全身多处被咬伤。警方通过调查取证后,对涉事黑狗的主人唐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该事件说明①警方依法执政,维护了女童的一切权利 ②警方损害了黑狗主人遛狗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④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相应责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助于直接解决这个矛盾的事件有①党和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②2024年1月6日9时,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线③2023年9月23 日至10月8日, 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④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让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5.右图漫画《护航》主要说明了A、法律能够促进道德建设B、参加慈善事业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C.道德能够滋养法治精神D.法律发挥规范作用,道德发挥教化作用6.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总台春晚以“龙行胤鸝,欣欣家国”为主题。“龙行赢巍”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生动描摹了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龙年春晚主题①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是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博采众长,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文明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7.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大关。世界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经历了大约12年时间; 预计大约需要15年时间,到2037年将达到90亿; 到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从现在的10%增长至 16%。这组数据告诉我们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逐步扩大 ②老龄化是全球性人口发展中的大趋势③人口增长必然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④全球人口的总体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8.2024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再次成为代表们的热议话题。湖北刘启俊代表说,要做好生态保护利用文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湖北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这说明A.我国不断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D.人类要尊重自然,呵护自然,绝对地服从自然9.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有一个由汉、白、藏、纳西、傈等7个民族组成的郑家庄,尽管民族、习俗各不相同,但各族群众却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守望相助、团结一心的命运共同体,有困难大家帮,有致富路子一起走,郑家庄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郑家庄的发展印证了①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中华各民族,亲如一家,休戚与共⑧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各民族交错居住,其乐融融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10、2023年11月 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 “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铿锵话语折射出我国①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重视合作,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③主导国际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 ④实施新发展理念,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60分。11. 【共享发展成果】 (7分)2024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是“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生动体现。建党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和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1)上述材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 的发展思想。 (1分)(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6分)12. 【发展人民民主,保障当家作主】 (10分)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4日下午3时在北京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 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作为汇聚众智、凝聚共识、集聚众力的平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含量高、民主成色足,深受中国人民欢迎的民主,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1)为了让我们的民主含量高、民主成色足,保障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 (5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 (5分)13. 【坚定文化自信,做自信中国人】 (16分)“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充满自信!如今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从容自信,对话世界、融入世界。(1)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8分)(2)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谈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8分)14. 【乘风破浪向未来,勇立潮头谱新篇】 (27分)历经峥嵘岁月,谱写盛世华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材料一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设立以来,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走过十个年头。十载奋进发展,蝶变迈向未来。站在历史新起点上, 自贸试验区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将继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1)请从改革开放的角度,谈谈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成就斐然的原因有哪些。 (答出两点即可) (4分)材料二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成功进入中国空间站,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卓越能力和无与伦比的实力,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一次新的突破。本次发射也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中国已经成为太空探索领域的重要力量。(2)中国已经成为太空探索领域的重要力量,能否说明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请你回答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分)材料三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有着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十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体现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3)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我国是如何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惠及各国人民的 (9分)材料四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册上,更加宏伟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更加光荣的使命等待我们去担当、更加艰巨繁重的考卷等待我们去回答。(4)同学们为此决定写下青春誓言来时刻激励自己,请完成你的青春誓言。 (4分)我的青春誓言生逢盛世,强国有我,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在:理想信念上: 。勤奋学习上: 。道德修养上: 。法治观念上: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守法小公民。责任意识上: 。2021级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创立的诸多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运行最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 郡县制 C.皇帝制度 D.行省制2.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A. 新疆 B 西藏 C. 宁夏 D. 台湾3.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该记载描述的是A.造纸术 B. 火药 C. 印刷术 D. 指南针4.史学界将1840—1949 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大变局”的理解正确的是A.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6.下面年代尺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日本蓄谋发动侵华战争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国共团结御辱共同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内容或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选项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A 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 中共三大 实现了国共两党合作并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C 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 八七会议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8.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B.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C.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史实 结论A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 台儿庄战役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D 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0.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对外开放的是A.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D.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11.在英国,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利。查尔斯三世作为国王,是国家权利的象征。这体现了英国实行A.封建君主制 B.联邦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12.在新航路开辟中,其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处的风光,请判断这支船队应该是A.哥伦布船队 B.麦哲伦船队 C. 达·伽马船队 D.迪亚士船队13.劳动力曾是困扰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是为解决这一“困扰”的事件有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三角贸易”④日本明治维新 ⑤俄国1861年改革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14.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一轮工业革命迅速兴起,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下列科技发明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是①改良蒸汽机 ②火车 ③内燃机 ④汽车 ⑤电灯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15.“纲领科学地阐明了历史发展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和发展方向,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材料中的“纲领”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16.明治政府利用国家的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厂”,目的是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这表明明治政府在改革中A.提倡“文明开化”B.实行殖产兴业 C.推行地税改革 D.实行废藩置县17.19世纪,英国政府在各工业城市建立城市学院,推行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这些城市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传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这反映当时英国的教育是为了A 适应工业革命需要 B.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优势C.政府极力调节劳资矛盾 D.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18、下表是部分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作者 论著 评价(德) 布维尔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王振国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此表可知,法国大革命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C.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D.推动启蒙运动兴起19.《二战秘史》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开始于A.日本偷装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联合国正式成立20.科学文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繁荣。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相符合的是①巴尔扎克——《物种起源》 ②牛顿——万有引力定律③达尔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④梵高——《向日葵》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21.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探索之路】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1)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6分)【革命之路】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信念永恒》(2)“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 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4分)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共十九大报告(3)材料三中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建设之路】材料四(4)材料四的三张图片体现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重大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实质以及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6分)22.革命、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奠定基础”“制度确立”“巩固扩大”“政策调整”等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既有杰出人物的推动,也有种种的阻力。(1)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其核心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4分)(2)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阶段,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人物是谁 并简要概括他的主要贡献。(6分)(3)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阻力,其中在“巩固扩展”阶段美国和俄国遇到的阻力分别是什么 (4分)(4)你认为材料中①处应填什么事件 其进行“政策调整”的前提是什么 (4分)23.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某些报纸认为,除掉这个一贯主张对斯拉夫国家进行侵略的斐迪南,将缓和巴尔干的紧张气氛。但是,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都想利用这一事件来实现其罪恶目的,特别是一心想发动战争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两国立即利用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世界大战。——张佩侠《萨拉热窝事件与“一战”的爆发》(1)材料一中的“这一事件”与一战的关系是什么 “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分别指的是什么 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分)材料二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2)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什么 联系所学知识,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6分)材料三进入21世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3)根据材料三回答,面对当今世界新形势,中国提出了什么重要理念 (4分)(4)当前人类文明进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和危机,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