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 (一)
本试卷共6页,满分 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祝同学们取得成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8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元勋(xūn)昼夜(zhòu)挚友(zhì)家喻户晓(yù)
B选聘(pìn)哺育(pǔ)彷徨(páng)气冲斗牛(dǒu)
C. 秩序(zhì)赫然(hè)哀悼(dào)鲜人知(xiǎn)
D. 殷红(yān)婉转(wǎn)伫立(zhù)激情澎湃(pài)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山涧 山巅 闪烁 九曲连环
B. 硕果 点缀 辫子 酣然入梦
C. 粗拙 云鬓 佶问 扑朔迷离
D. 霹雳 取缔 臂膀 苛捐杂税
3.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他们的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A. 了解 坚韧 谦虚 心胸
B理解 坚忍 谦逊 心胸
C. 了解 坚韧 谦逊 胸怀
D. 理解 坚忍 谦虚 胸怀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魏巍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
C.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一首乐府民歌,风格刚健质朴。
5.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中国文化的研究过程中,重大的考古发现汗牛充栋。
B. 如今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渐渐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C. 任何源源不断的文明,只有展示在世界面前,才能真正显示出它的价值。
D.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的领域,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6. 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C. 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能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D. 虽然已经分别很久了,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依然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二、文言文阅读 (16分)
(一)(6分)
阅读《狼》, 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B. 治经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 即更刮目相待(另,另外)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哥)
8. 下列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A. 但是要广泛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B. 只是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C. 还是要广泛阅读,回顾往事罢了。
D. 但是要粗略地阅读,回顾往事罢了。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①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9.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盲臣安敢戏君乎(戏弄) B. 臣闻之(听说)
C. 壮而好学 (雄壮) D. 善哉(好、对)
10.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B.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C.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D.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11.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三、默写 (6分)
12. 根据课文,将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竹里馆》)
(3)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
(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晚春》)
(6)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四、课外散文阅读(14分)
完成小题。
冬的等待
任随平
①秋天随着一场寒凉的秋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冬。渴望在这个漫长的冬日里,能有一场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降临村庄,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但随着冬日渐深,飘雪的惊喜依旧未能到来,而我对雪花的期待初衷不改,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大神,挥手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祉,唯美而又持久。
②冬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雪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冬之静怡。落雪的时候,村庄就更像一位蒙了神秘面纱的女子,素素雅雅地立于大地之上。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雪花覆盖,辽阔的褴褛倏忽隐遁在旷野深处,唯有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穹苍,旗帜一般引领着冬天不断深入。
③如若置身山梁,遥望村庄深处,便见袅娜的炊烟悠悠舒展着身姿,将草木的香味播撒在辽阔的空域。那香味里,就有母亲唤儿晚归的呼唤,和着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从小院深处悠悠弥漫开来。此时,村庄的每一处罅隙都洋溢着浓郁的馨香,让人不免心生感念,感念生命的成长里村庄所给予我们的无私和大爱,以及前辈的辛劳与奋争;感念洋洋洒洒的雪花对大地的润泽与抚慰,似乎每一朵雪花里,都凝聚着村庄无尽的期许。
④若是在暗夜,落雪的村庄更令人心花怒放。炉火正旺,茶香氤氲,围炉而坐的人,脸膛映照着浓艳的炉火,漫谈着,嬉笑着,少却了平日的劳碌与繁忙。热烈的时候,少不了捧出窖藏许久的米酒,你一杯,我一盏,觥筹交错,将冬夜的寒冷抵御在辽远之外。而此刻,窗棂上的霜花悄然融化为颗颗露珠,簌簌地落下来,在墙角积聚着,缓慢中流散开来,像洇湿了的记忆,久久不肯散去。
⑤黎明时分,推窗望远,绒绒的雪花落在干枯了的树枝上,早起的鸟雀翻飞其间,将颤颤悠悠的雪花顺着枝条弹落下来。斜睨着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雪花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空中的银屑,让人喜不自胜。毕竟,这样的场景不是谁能刻意求得的。出得门来,舍不得伸展脚丫在素净齐整的雪地上。那雪,是来自天堂的精灵,如梦似幻。谁愿意轻易去打扰一场酣睡的梦幻呢 这样想着的时候,便是久久地站立在屋檐下,一任雪花的光芒懒懒地照耀着,迷人着,不觉得冬之寒凉了,唯有会心的笑意洋溢在眉宇之间。草木搭建的屋舍下,牛羊睡意全无,伸长了脖颈在木门的条框之外,静静地欣赏着冬之雪景,一副副满足的慵懒样,似乎馨香扑鼻的草料对于此刻的它们缺少了平日的吸引,唯有这落雪,足以慰藉胸中的饥渴。
⑥其实,对于冬天而言,雪花就是这样,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让人在一季悠闲中,学会享受,懂得敬畏。而无雪的冬,唯有双目蓄满期许,仰首长空,在深情的瞩望里,等待一场雪的盛宴盛开在村廓四野。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 请用三个词语概况作者笔下冬天的村庄的特点。
14. 赏析文章第⑤段中画横线的语句。
斜睨着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雪花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空茫中的银盾,让人喜不自胜。
15. 文章的标题是《冬的等待》,请结合文意说一说“等待”的是什么?
16.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雪花就是这样,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让人在一季悠闲中,学会享受,懂得敬畏。
五、名著阅读 (6分)
17. 填空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 ( )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祥子来到北京后,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 ),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18. 小说《骆驼祥子》成功塑造了祥子这个“小人物”,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祥子最突出的一种性格特点,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要求:语言简洁明确,不少于45字。
六、作文 (40分)
19. 有人说:“快乐是人生中最简单的事情。”每天清晨,喝一杯温水,捧一本好书,你会开启美好的一天;出门前,对着镜子送给自己一个微笑,你会拥有一整天的好心情;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件工作,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你会发现成功其实也很简单;与人相处,多一份感恩,少一些苛责,你就会觉得很多人其实都非常友善……你看,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请以《快乐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主题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字迹工整;(2)文中不得写出自己真实的校名和姓名。七年级语文 (一)
本试卷共6页,满分 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祝同学们取得成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8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元勋(xūn)昼夜(zhòu)挚友(zhì)家喻户晓(yù)
B. 选聘(pìn)哺育(pǔ)彷徨(páng)气冲斗牛(dǒu)
C. 秩序(zhì)赫然(hè)哀悼(dào)鲜为人知(xiǎn)
D. 殷红(yān)婉转(wǎn)伫立(zhù)激情澎湃(pài)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字音。
B.哺育(pǔ)——bǔ,
故选B。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山涧 山巅 闪烁 九曲连环
B. 硕果 点缀 辫子 酣然入梦
C. 粗拙 云鬓 佶问 扑朔迷离
D. 霹雳 取缔 臂膀 苛捐杂税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字形。
C.佶问——诘问;
故选C。
3.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他们的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A. 了解 坚韧 谦虚 心胸
B. 理解 坚忍 谦逊 心胸
C了解 坚韧 谦逊 胸怀
D理解 坚忍 谦虚 胸怀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选择。
第一空,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理解:意思是顺着条理进行详细地分析,从而了解,明白。第一空要表达对战士们知道的太少,所以用“了解”恰当;
第二空,坚韧:坚固而又有韧性。坚忍:坚持而不动摇。此空词语是形容战士的品质的,所以选“坚韧”适当;
第三空,谦虚:不自满,肯接受意见、批评。谦逊:谦虚;恭让。此空词语也是形容战士的品质的,故选“谦逊”适当;
第四空,心胸:心中,内心。胸怀:胸襟;胸中所怀者,指抱负。根据后文的“美丽和宽广”可知,选择“胸怀”与之对应。
故选C。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魏巍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
C.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风格刚健质朴。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不是纪传体;
故选A。
5.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中国文化的研究过程中,重大的考古发现汗牛充栋。
B. 如今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渐渐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C. 任何源源不断的文明,只有展示在世界面前,才能真正显示出它的价值。
D.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的领域,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要根据词义、词语的感彩及词语使用的对象范围分析作答。
A.汗牛充栋:用来形容藏书极多。不能用来形容重大的考古发现多,对象使用错误;
B.趋之若鹜: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贬词褒用,使用不正确;
C.源源不断:形容连续不断。这里形容文明的历史渊源久远,应该使用“源远流长”;
D.精益求精: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这里指劳动者们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极高,使用正确;
故选D。
6. 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C. 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能耗、高集成机器人。
D. 虽然已经分别很久了,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依然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修改病句。
A.语义重复,把“大约”和“左右”删除一个。
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 (16分)
(一)(6分)
阅读《狼》, 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B. 治经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 即更刮目相待(另,另外)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哥)
8. 下列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A. 但是要广泛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B. 只是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C. 还是要广泛阅读,回顾往事罢了。
D. 但是要粗略地阅读,回顾往事罢了。
【答案】7. D8. B
【解析】
【7题】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
D.句意: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大兄:长兄。大:年龄大。
故选D。
8题】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及句式的理解。
重点词语:但,只;当,应该;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句意为: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①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9.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盲臣安敢戏君乎(戏弄) B. 臣闻之(听说)
C. 壮而好学 (雄壮) D. 善哉(好、对)
10.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B.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C.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D.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11.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答案】9. C10. D
11. 译文:我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解析】
【分析】
【9题】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C.句意:壮年时喜好学习。壮:壮年。
故选C。
【10题】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师旷曰”是主谓语,“何不”表反问,“炳烛乎”是建议。故断为: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故选D。
【11题】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重点词:欲,想要;恐,恐怕;暮,晚。
【点睛】参考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三、默写 (6分)
12. 根据课文,将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竹里馆》)
(3)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
(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晚春》)
(6)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答案】 ①壮士十年归 ②. 弹琴复长啸 ③.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 故园东望路漫漫 ⑤.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⑥. 关山度若飞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啸、漫、芳菲”等字词容易写错。
四、课外散文阅读(14分)
完成小题。
冬的等待
任随平
①秋天随着一场寒凉的秋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冬。渴望在这个漫长的冬日里,能有一场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降临村庄,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但随着冬日渐深,飘雪的惊喜依旧未能到来,而我对雪花的期待初衷不改,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大神,挥手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祉,唯美而又持久。
②冬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雪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冬之静怡。落雪的时候,村庄就更像一位蒙了神秘面纱的女子,素素雅雅地立于大地之上。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雪花覆盖,辽阔的褴褛倏忽隐遁在旷野深处,唯有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穹苍,旗帜一般引领着冬天不断深入。
③如若置身山梁,遥望村庄深处,便见袅娜的炊烟悠悠舒展着身姿,将草木的香味播撒在辽阔的空域。那香味里,就有母亲唤儿晚归的呼唤,和着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从小院深处悠悠弥漫开来。此时,村庄的每一处罅隙都洋溢着浓郁的馨香,让人不免心生感念,感念生命的成长里村庄所给予我们的无私和大爱,以及前辈的辛劳与奋争;感念洋洋洒洒的雪花对大地的润泽与抚慰,似乎每一朵雪花里,都凝聚着村庄无尽的期许。
④若是在暗夜,落雪的村庄更令人心花怒放。炉火正旺,茶香氤氲,围炉而坐的人,脸膛映照着浓艳的炉火,漫谈着,嬉笑着,少却了平日的劳碌与繁忙。热烈的时候,少不了捧出窖藏许久的米酒,你一杯,我一盏,觥筹交错,将冬夜的寒冷抵御在辽远之外。而此刻,窗棂上的霜花悄然融化为颗颗露珠,簌簌地落下来,在墙角积聚着,缓慢中流散开来,像洇湿了的记忆,久久不肯散去。
⑤黎明时分,推窗望远,绒绒的雪花落在干枯了的树枝上,早起的鸟雀翻飞其间,将颤颤悠悠的雪花顺着枝条弹落下来。斜睨着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雪花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空中的银屑,让人喜不自胜。毕竟,这样的场景不是谁能刻意求得的。出得门来,舍不得伸展脚丫在素净齐整的雪地上。那雪,是来自天堂的精灵,如梦似幻。谁愿意轻易去打扰一场酣睡的梦幻呢 这样想着的时候,便是久久地站立在屋檐下,一任雪花的光芒懒懒地照耀着,迷人着,不觉得冬之寒凉了,唯有会心的笑意洋溢在眉宇之间。草木搭建的屋舍下,牛羊睡意全无,伸长了脖颈在木门的条框之外,静静地欣赏着冬之雪景,一副副满足的慵懒样,似乎馨香扑鼻的草料对于此刻的它们缺少了平日的吸引,唯有这落雪,足以慰藉胸中的饥渴。
⑥其实,对于冬天而言,雪花就是这样,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让人在一季悠闲中,学会享受,懂得敬畏。而无雪的冬,唯有双目蓄满期许,仰首长空,在深情的瞩望里,等待一场雪的盛宴盛开在村廓四野。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 请用三个词语概况作者笔下冬天的村庄的特点。
14. 赏析文章第⑤段中画横线的语句。
斜睨着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雪花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空茫中的银盾,让人喜不自胜。
15. 文章的标题是《冬的等待》,请结合文意说一说“等待”的是什么?
16.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雪花就是这样,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让人在一季悠闲中,学会享受,懂得敬畏。
【答案】13. ①安谧 ②静美(静怡) ③祥和(温馨)
14. 运用比喻修辞,将阳光照耀下的枝头上的雪花比作撒落空中的银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花的晶莹,表达了作者对雪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5. “等待”表面上是说人们等待纷纷扬扬的大雪降临村庄,实际上是说人们等待丰收的希望和富足、祥和的生活。
16. 雪花润泽了大地,象征着先辈(亲人)的关爱;让人们在冬季里围炉喝茶,享受生活的悠闲与美好;让人们对丰收的情景和富足的生活充满期许。
【解析】
【13题】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段“冬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雪花覆盖,辽阔的褴褛倏忽隐遁在旷野深处,唯有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穹苍,旗帜一般引领着冬天不断深入”可知,这里写出了村庄的安谧;
结合第③段从“ 如若置身山梁,遥望村庄深处,便见袅娜的炊烟悠悠舒展着身姿,将草木的香味播撒在辽阔的空域”可知,这里写出了村庄的温馨;第④段“落雪的村庄更令人心花怒放”“围炉而坐的人,脸膛映照着浓艳的炉火,漫谈着,嬉笑着”,这里写出了村庄的气氛温馨祥和;
结合第⑤段“一任雪花的光芒懒懒地照耀着,迷人着,不觉得冬之寒凉了,唯有会心的笑意洋溢在眉宇之间”“静静地欣赏着冬之雪景”可知,写出了村庄的静美。
【14题】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结合“雪花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在空中的银屑”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阳光照耀下的枝头上的雪花”喻为“撒落空中的银屑”,“银屑”的特点是轻盈晶莹,用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晶莹,根据“让人喜不自胜”可知,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雪花的喜爱之情。
【15题】
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作答时可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来分析。
题目中的“等待”表面意思结合第①段的“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冬,渴望在这个漫长的冬日里,能有一场场沸沸扬扬的大雪降临村庄”可知,冬天是在等待大雪降临村庄;深层含义,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的“无雪的冬,唯有双目蓄满期许,仰首长空,在深情的瞩望里,等待一场雪的盛宴盛开在村廓四野”可知,冬天实际是在等待丰收的希望和富足、祥和的生活。
【16题】
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结合第⑥段“学会享受,懂得敬畏”可知,这里把“雪花”人格化。雪花洁白晶莹,象征着美好,联系上文中第③段“感念洋洋洒洒的雪花对大地的润泽与抚慰,似乎每一朵雪花里,都凝聚着村庄无尽的期许”可知,雪花给大地带来了润泽,让人看到了丰收的情景,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期许。
五、名著阅读 (6分)
17. 填空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 ( )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祥子来到北京后,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 ),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答案】 ①. 老舍 ②. 拉洋车(拉车、车夫、人力车夫)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对名著内容的把握。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他想做一位人力车夫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18. 小说《骆驼祥子》成功塑造了祥子这个“小人物”,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祥子最突出的一种性格特点,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要求:语言简洁明确,不少于45字。
【答案】坚韧好强。举例:在第五章中,他的财产被侦探一扫而空,他也重新鼓舞勇气,继续挣钱买车,可以看出他坚韧好强。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性格。根据事例概括。
可以根据祥子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于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体现他吃苦耐劳的性格。
六、作文 (40分)
19. 有人说:“快乐是人生中最简单的事情。”每天清晨,喝一杯温水,捧一本好书,你会开启美好的一天;出门前,对着镜子送给自己一个微笑,你会拥有一整天的好心情;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件工作,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你会发现成功其实也很简单;与人相处,多一份感恩,少一些苛责,你就会觉得很多人其实都非常友善……你看,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请以《快乐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主题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字迹工整;(2)文中不得写出自己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答案】例文:
快乐其实很简单
快乐,是很多人想要寻找的,可是又总觉得自己不快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里。
快乐,就是看书。就在书籍里面,我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能使我感受书中的智慧,心情也因此而变得快乐。读书时,我仿佛就是一条小鱼儿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知识的大海中;又仿佛是一位农民正收割者智慧的果实;还仿佛是一个园丁采摘知识的花朵。看书,就是我快乐的源泉。
快乐,就是养花草。在我悠闲的时候,照顾花草能让我心情变得美妙起来;悠闲时,我总是喜欢侍候花草,在阳台上,我养着绿萝,大叶仙丹,茉莉花。绿萝的叶子生机勃勃,使我乐观开朗;大叶仙丹的美丽,使我的烦恼一扫而光;茉莉花的洁白幽香,使我神清气爽。
快乐,就是和朋友欢聚。在假期的时候,我总是喜欢与朋友们相聚,我们总是一起约个地方,定个时间,聚在一起。聚会的时候,我们都会分享彼此的成绩,或是互相打趣,或是一起去玩耍。大家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好不快乐。有时,一个朋友说了个笑话,其他人就在身边大笑,那个朋友也不尴尬,尽情享受朋友间的无所顾忌。
快乐,就是听音乐。在音乐中,我尽情欣赏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我总是喜爱在做事情的时候听音乐。看书时,我喜欢听悠扬的小提琴曲;写作业时,我喜欢听让人放松的钢琴曲;休息时,我喜欢听古典音乐;悲伤时,我喜欢听欢快的乐曲。音乐,总使我全心投入,一心陶醉于美妙的旋律中,这样子,能让我放下杂念,一心一意地做好每件事情。
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是热爱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得到。你的生活中,快乐又是什么呢?是阅读、还是旅游、或者帮助别人呢?也许,你的快乐和我的快乐不一样,但是你也可以和他人分享你的快乐,使更多人也快乐。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快乐其实很简单”这个文题,引导我们思考生活,发现生活。写作时,首先对文题中的核心词语能够正确理解。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或者说,怎样才称得上是普遍意义上的快乐;“简单”就是不复杂,相对容易,不需要过多的、附加的条件即可达成。结合起来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意思就是你所描述的快乐不需要刻意地追寻就能够体验得到,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本图书、一杯淡茶……就足以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2、选材构思。可参考以下构思:(1)以说理的方式,阐释为什么说快乐其实很简单。为了充分、有力地论证自己所持的观点,同学们可以旁征博引,列举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圣贤的至理名言与典范事例,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所见所闻等。只要言之成理,让人信服即可。(2)记叙自己有关“快乐其实很简单”的真实事例、体验与感悟。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事,以小见大地切入,会更有可信度与说服力。(3)以“旁观者”的视角,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聚焦人们如何简单、容易地获得快乐,以及与快乐擦肩而过的原因,以此说明只要不奢求、不贪婪,就能够很快乐地拥有快乐。文体方面,除了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外,还可以写书信、日记、小小说、童话等,形式上能给人新颖之感。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