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下列选项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中国与山东,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属种关系
②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和养父母,其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③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反对关系
④成年人就是已经成年的人和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均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某校组织学生到省地质博物馆进行参观,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参观过程中展开了交流。
甲:地质博物馆是以地球发展、地貌演化、岩石矿物等为主题的博物馆。
乙:地质博物馆是展览化石的博物馆。
丙:博物馆分为民俗文化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省级博物馆等。
丁:地质博物馆和博物馆是交叉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甲观点中“以地球发展、地貌演化、岩石矿物等为主题”是地质博物馆的种差
②乙对地质博物馆的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③丙对博物馆的划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④丁的观点错误,地质博物馆和博物馆是属种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李老师到学生小明家里家访,一进门就看到小明在抽烟。李老师严肃地看着小明。这时小明的爸爸走出来,批评道:“你这孩子真不懂事,别光自己抽,也给老师抽一支啊!”小明爸爸犯的逻辑错误是( )
A.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
B.违反了三段论推理规则,犯了“四概念”错误
C.违反了矛盾律,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
D.违反了下定义的要求,犯了“定义过宽”错误
4.数学课上,老师提问李明:Y和-Y哪个大?李明回答:Y的取值不同,两者比较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在Y的数值不明确的情况下,不能简单说出哪个大哪个小。从逻辑角度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Y的外延是包括实数范围内的任何数
②Y的外延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
③概念外延确定了就可确定概念的内涵
④概念的内涵是了解概念外延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用划分的方法,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正确的划分必须了解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②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小于或者等于母项的外延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否则就会犯标准不一的错误
④概念的外延不是固定不变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最近大火的人工智能让人们切身意识到,机器可以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行为。在一些领域,机器甚至已经超越人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托马斯·哈通教授和自己的同事构想,以类脑器官为“硬件”,有望开发出“生物计算机”。所谓“类器官”是在实验室内培育的、与某种器官功能类似的组织,通常源于干细胞。这是从什么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 )
A.内涵 B.外延
C.内涵和外延 D.事物的范围
7.作为“思想”这一属概念的种概念,“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属于( )
①相容关系 ②不相容关系 ③矛盾关系 ④反对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概念揭示的是事物的所有属性
B.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C.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个概念
D.一个概念只可用一个语词来表达
9.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该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角度看,该法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 )
A.矛盾关系 B.种属关系 C.反对关系 D.交叉关系
10.我国的诉讼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从逻辑上看,三大诉讼法的关系是( )
A.种属关系 B.全异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11.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明确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划分的方法,将一个概念的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来达到准确把握概念外延的目的。下列选项符合划分规则的是( )
①选票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
②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③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④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病毒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1892年,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TMV),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病毒。病毒是由RNA或DNA及蛋白质等组成的、专营细胞内感染和复制的一大类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关于这一语句( )
①是一个定义,揭示了“病毒”的本质属性
②“病毒”是“微生物”的属概念
③把“种差”和“属概念”加起来,形成定义项“病毒”
④“由RNA或DNA及蛋白质等组成的、专营细胞内感染和复制的一大类结构简单的”是种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阅读相应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3.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期间强调,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习主席上述主张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应该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3年3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提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征程难免遭遇坎坷,但前途终归光明。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这说明( )
①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中不断推进
④新事物必定代替旧事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长期以来,西方知识界将自身现代化经验标定为人类社会唯一的现代化道路,极力营造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美丽神话”。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从逻辑角度看,西方知识界认为“现代化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西方式现代化”( )
①犯了把属种关系理解为全同关系的错误
②未遵循逻辑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③没有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子项
④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B.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赞成票和反对票是矛盾关系
C.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是反对关系
D.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对儿童的正确定义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去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全面阐释,再到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拓展和深化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壁画发展蓝图。这一理论需要我们广大青少年积极学习和践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兴领域发展从根本上说源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
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明确概念方法的知识,说明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积极学习践行新质生产力相关理论的合理性。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政府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法治建设标语征集,收到了以下内容:
标语1:共同克服千难万苦,法治建设一蹴而就。
标语2: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法治建设就靠你我大家。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标语中违反了逻辑规律与规则中的什么要求。
19.备受瞩目的药家鑫涉嫌杀人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自此案开庭以来,网上一片“喊杀”之声。这种情绪也波及了药家鑫的辩护律师,在网站的留言板上,最受追捧的前五条留言,有三条直接指向律师,随之附送的都是“讼棍”“没人性”“禽兽不如”等字眼。
运用有关概念的相关知识,分析“药家鑫是坏人,还要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重要论断全面揭示并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高度,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属性和概念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①:“中国”的外延不包含“山东”。从概念的外延上看,“中国”与“山东”属于全异关系,①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②: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和养父母,说明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和养父母,其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③: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反对关系,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④:定义规则要求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如果直接包含被定义项,犯的逻辑错误是“同语反复”。“成年人就是已经成年的人”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而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是正确下定义,④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A
【详解】①:地质博物馆是以地球发展、地貌演化、岩石矿物等为主题的博物馆,“以地球发展、地貌演化、岩石矿物等为主题”是地质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别,即种差,①说法正确。
③: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该项中前两类博物馆和第三个博物馆不属于同一个标准,丙对博物馆的划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说法正确。
②:乙对地质博物馆的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说法错误。
④:地质博物馆和博物馆是种属关系,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A
【详解】A:李老师看到小明在抽烟,严肃地看着小明,李老师的意思是小明不能抽烟,而小明的爸爸偷换论题,批评小明没有给老师抽烟,是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故A符合题意。
B:材料未涉及三段论,B不符合题意。
C: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是属于违背矛盾律,而材料是违背同一律,故C排除。
D:材料中是小明的爸爸偷换论题,不是下定义,也没有涉及“定义过宽”,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B
【详解】①:Y的内涵是包括实数范围内的任何数,①错误。
②:Y的取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说明Y的外延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②正确。
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才可以确定;概念的外延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内涵才可以因此而确定,故该选项说法不科学,③排除。
④:Y的取值不同,两者比较得出的结果就不同,说明概念的内涵是了解概念的外延的前提条件,④正确。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④:正确的划分必须了解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概念的外延不是固定不变的,①④正确。
②: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②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会犯越级划分的错误,该说法前后对应错误,③排除
故本题选B。
6.A
【详解】A: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材料中关于“类器官”的描述是从内涵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A正确。
BC: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材料中的描述不是外延,BC不符合题意。
D:所谓“类器官”是在实验室内培育的、与某种器官功能类似的组织,通常源于干细胞。这不是从事物的范围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而是从内涵方面,D错误。
故本题选A。
7.C
【详解】①: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不属于相容关系,①错误。
②: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属于不相容关系,②正确。
③:矛盾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他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思想”)的外延,不属于矛盾关系,③错误。
④: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他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思想”)的外延,属于反对关系,④正确。
故本题选C。
8.B
【详解】A:概念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是所有属性,A错误。
B: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B正确。
C: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C错误。
D: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由不同的语词来表达,D错误。
故本题选B。
9.A
【详解】A: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该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该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可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A符合题意。
BCD:种属或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B
【详解】A: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三大诉讼法不是种属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全异关系又称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三者的外延看是全异关系,B符合题意。
C:交叉关系是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三大诉讼法的的外延没有相同,C不符合题意。
D:矛盾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三大诉讼法不是矛盾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择B。
11.B
【详解】①: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还有弃权票,①符合题意。
②: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故该选项划分多出子项,②错误。
③: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故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④: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B。
12.B
【详解】①④: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定义不能用比喻。“病毒是由RNA或DNA及蛋白质等组成的、专营细胞内感染和复制的一大类结构简单的微生物”是一个定义,揭示了“病毒”的本质属性,“由RNA或DNA及蛋白质等组成的、专营细胞内感染和复制的一大类结构简单的”是种差,①④正确。
②:“病毒”是“微生物”的种概念,②错误。
③:把“种差”和“属概念”加起来,形成定义项“由RNA或DNA及蛋白质等组成的、专营细胞内感染和复制的一大类结构简单的微生物”,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3.A 14.B 15.C
【解析】13.①: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说明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①正确。
②: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这体现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应该立足整体、统筹全局,②正确。
③:材料中没体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③不符合题意。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4.①③: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征程难免遭遇坎坷,但前途终归光明,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中不断推进,①③正确。
②:人类社会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错误。
④:材料没有体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5.①:现代化有多种道路,而不仅仅只有西方式现代化,因此犯了把属种关系理解为全同关系的错误,①正确。
②:西方知识界将现代化就是西方现代化,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②错误。
③:中国式现代化也是现代化的一种方式,因此西方知识界的看法没有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子项,③正确。
④:矛盾律要求思维要具有一致性,而同一律要求思维具有确定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6.A
【详解】A:定义中不能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中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故A正确。
B: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还有弃权票。赞成票和反对票是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故B错误。
C: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是矛盾关系,而不是反对关系,故C错误。
D: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用了比喻的形式,犯了比喻定义的错误 ,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17.(1)从明确概念的内涵角度来讲,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原试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2)①我们积极学习践行新质生产力相关理论有利于捍卫真理,纠正我们发展中存在的思维逻辑错误,驳斥诡辩。
②有利于我们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和规律。
③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时代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④有利于我们把握当前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特征,促进我们投身创新实践,发扬科学精神,树立创新自信。(原试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素材:新质生产力
考点考查:明确概念的内涵、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等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运用明确概念方法的知识,说明什么是新质生产力?”,需要调用运用明确概念方法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可联系教材知识“明确概念的内涵”作答,给新质生产力下定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分析我们积极学习践行新质生产力相关理论的合理性”,需要调用“领会科学思维”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拓展和深化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壁画发展蓝图→可联系教材知识“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作答,说明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关键词②: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可联系教材知识“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作答,说明有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创新,促进民族复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①标语1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个对象不能同时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来反映。标语1中“千难万苦”与“一蹴而就”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不能同时用来形容法治建设这一过程。
②标语2在下定义时出现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在“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这个下定义的过程中,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分析】背景素材:某政府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法治建设标语征集活动
考点考查:《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标语中违反了逻辑规律与规则中的什么要求。属于分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标语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标语1:共同克服千难万苦,法治建设一蹴而就→可从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个对象不能同时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来反映角度,说明该标语中“千难万苦”与“一蹴而就”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不能同时用来形容法治建设这一过程,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有效信息②:标语2: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法治建设就靠你我大家→可从下定义要求定义项的外延要与被定义项的外延相同角度,说明在“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这个下定义的过程中,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9.根据这一议论的语境可以看出,律师为被告“辩护”这一词语是表示法律规定被告可以行使的一种权利;而犯了罪还有理的“辩护”一词却表示罪犯为自己的罪行开脱时所进行的一种强词夺理的诡辩。本题说明,不能把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混为一谈,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分析】本题以药家鑫事件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有关概念的相关知识,分析“药家鑫是坏人,还要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根据题意可判断,“药家鑫是坏人,还要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这句话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理由如下,第一:律师为被告“辩护”这一词语是表示法律规定被告可以行使的一种权利,作为被告可以行使该种权利。第二:犯了罪还有理的“辩护”一词却表示罪犯为自己的罪行开脱时所进行的一种强词夺理的诡辩,犯了罪找律师辩护并不是一种开脱,其犯罪行为已成事实,不会因为其辩护权利而开脱犯罪事实。所以题中论断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点睛】1、混淆概念的含义?
是指在思维或论辩过程巾把两个不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当作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而等同使用因而违反同一律逻辑要求的逻辑错误。
2、偷换概念和混淆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1)偷换概念是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偷换概念是一个歪曲对手言论的逻辑谬误。犯下这谬误者会把对方的言论重新塑造成一个容易推翻的立场,然后再对这立场加以攻击。
(2)混淆概念使之混合在一起,造成难以区别的行为。
20.“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里的“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属性,其中“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本质属性,它能把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从本质上区分开来,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从本质上区分开来的属性(这些属性其它国家也有)是非本质属性。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式现代化
考点考查:准确把握概念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认识类,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对属性和概念的理解,需要调用准确把握概念的有关知识,从多角度进行解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可联系:这里的“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属性,其中“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本质属性。
关键词②:这些重要论断全面揭示并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高度,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联系:“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能把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从本质上区分开来,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从本质上区分开来的属性(这些属性其它国家也有)是非本质属性。
在此基础上得出: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