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狄更斯在《双线记》的开篇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照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尖湖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路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作者通过违背矛盾律的写作手法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②作者的描述是从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③作者运用由关系判断组成的复合判断使认识更加简密④作者巧妙运用联言判断多方面把握和分析事物的情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军官:“你多大了?”中年人:“45岁了。”军官:“你年龄太大了,不能当兵了,回去吧。”中年人:“请问你多大了?”军官:“42岁。”中年人:“嗯,好吧,那我就当军官好了。”军官反问中年人:“你不当兵,怎么当军官呢?”由此可以推出( )①即使当了兵,也不一定能当军官 ②如果年龄适合,就一定能当兵③即使年龄适合,也不一定能当兵 ④如果当了兵,就一定能当军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刑法是保护社会安全和公正的重要法律。我国现行刑法自颁布以来,已经过多次修订,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关键意义。对“刑法是保护社会安全和公正的重要法律”这一判断的性质分析正确的是( )①关系判断 ②性质判断 ③全称肯定判断 ④单称肯定判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宝山一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以推出( )A.只有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只要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就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要么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要么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判断的最简单的形式,是肯定或否定地表明某一单个的事物的某种一般的性质(肯定判断:玫瑰花是红的;否定判断:玫瑰花不是蓝的)。根据以上定义,下面不符合题意的是( )A.地球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B.地球不是恒星C.地球是圆的D.地球不是圆的6.立法法是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我国现行立法法自制定以来,已历经两次修改,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对“立法法是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这一判断的性质分析正确的是( )①关系判断②性质判断③全称肯定判断④单称肯定判断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7.“今年辽宁将加快畅通东北海陆大通道,奋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下列判断中与上述判断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今年春节假期辽宁省铁路旅客发送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3%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C.所有全力以赴的奥运健儿都值得尊重D.谷某某是北京冬奥会的女子自由式滑雪冠军8.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对此,美国某报刊坦言:“与中国恢复关系带来了经济利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属于性质判断B.“与中国恢复关系带来了经济利益”属于性质判断C.“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是全称肯定判断D.“与中国恢复关系带来了经济利益”是特称肯定判断9.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土壤之中,蕴含于人民群众广泛认同、高度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在顺应时代、符合民意的历史逻辑中蓬勃发展。上述判断( )①只有组成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②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③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可以断定属于真判断④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性质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10.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此关头,我们更需要增进思想沟通,促进交流合作,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的这个判断( )①是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 ②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③是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 ④为真的前提是各支判断都为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9年7月21日晚上,中超第19轮苏宁主场迎战国安,比赛第34分钟场上出现改判。主裁判通过VAR视频裁判调查清楚,国安队队员在禁区内故意撞倒苏宁队队员,判国安队队员犯规,改变了原来的误判。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1.在VAR的提示下,主裁判还是到场边观看视频回放,最终确认国安队队员是禁区内犯规,改判给苏宁一个点球。裁判误判( )①属于肯定判断②属于否定判断③属于假判断④没有对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2.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反映。要形成一个恰当的判断,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要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②要运用内涵明确、外延确定的概念构成判断③恰当搭配和使用概念的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④全称判断不得用作特称判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22年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这一轮断,从逻辑思维角度看( )①如果该判断的后件真,那么它的前件就一定真②该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③如果该判断的前件假,那么它的后件就一定真④该判断是源于实践并经实践检验符合实际的真判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着三种条件关系,相应地,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下列语句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是( )A.没有氧气,人类就无法生存B.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你C.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D.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15.李明、张宁和刘宇三位男同学各有一位妹妹。周末六人约好一起进行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组队参赛),并且兄妹二人不许组队。第一局由李明和小华对阵刘宇和小红,第二局由刘宇和小林对阵李明和张宁的妹妹。由此可知( )①李明的妹妹是小红,张宁的妹妹是小林 ②张宁的妹妹或者是小红,或者是小华③张宁的妹妹一定是小红,不会是小华 ④若李明的妹妹是小红,则张宁的妹妹是小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税务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选项必定为真的是( )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D.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二、非选择题17.李先生发现银行卡上的余额少了两万多元。经询问,11岁的儿子小李承认是自己玩游戏花了。于是,小李父母跟游戏公司沟通此事。对方却称:后台显示为成年人的实名账号消费,所以小李就应该是成年人,故该消费合同成立且有效,他们拒绝退费。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形式逻辑的相关知识,对该游戏公司的言行进行驳斥。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初,美国众议院的议长之位经过艰难的15轮投票,终于以共和党领袖麦卡锡的胜利而告终。众议院“中国事务特别委员会”透露,美众议长麦卡锡“可能在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再访台”,也有可能在今年八月访台。消息一出,典论哗然,国内自媒体有不少激进的言论。面对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可能窜访台湾,某网络大V发表了以下言论:当前台海形势下,麦卡锡一意孤行坚持为台独势力站台,才会触发海峡两岸战火的开关,要么幡然悔悟,放弃支持台独,要么选择战争,成为历史罪人。我们争取以最大诚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作为有重大影响力的网络大V,其发言应该既能申斥美方震慑台独,也能够留足政策回旋空间,试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其上述言论是否符合这一要求。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成为市民购车的热门选择,但充电问题仍是困扰不少车主的难题。某案件中,原告梁某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根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申请安装流程要求,在自家车位上安装家用充电桩,需要由梁某居住小区的被告开平市某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业委会”)盖章出具相关安装同意书,但因梁某一直未取得业委会出具的证明材料,导致无法顺利安装充电桩。业委会认为小区设施较为老旧,与充电桩安装无合适配套,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过程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加上大部分业主投票表决不同意在地下车库安装充电桩,故业委会拒绝配合梁某的安装请求。梁某则认为其对车位享有合法产权,业委会应配合其办理充电桩的相关安装手续。(相关资料:申请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小区居民需通过居委会向供电部门提出申请,供电部门派专人到现场查看。符合条件后,新能源汽车车主、汽车生产企业、充电桩安装企业、物业公司、业委会等五方主体共同签订同意书,方可进场安装。)如果小区业主委员会出具相关安装同意书,梁某就能顺利安装充电桩。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该判断的真假以及启示。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个人拿着一根细而长的竹竿要进城去。他来到城门口,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竿,城门太窄,还是进不去。没有办法,他只好放下竹竿抽烟。城里的县官听说了这事,感到十分惊诧,他卖弄地说:“真是笨蛋!把竹竿截成几段不就可以拿进城来了嘛!”上述材料中的持竿人和县官在思维上犯了什么错误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错误 参考答案:1.D【详解】①②:材料反映的是,作者从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不同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没有违背矛盾律,②正确,不选①。③④:从判断类型看,材料涉及到的是由性质判断组成的联言判断,而不是由关系判断组成的联言判断,④正确,不选③。故本题选D。2.A【详解】①④: “你不当兵,怎么当军官呢?”这句话强调当兵是当军官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指的是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所以不当兵一定不可能当军官,但即使当了兵,也不一定能当军官,①符合题意,④排除。②③ :“你年龄太大了,不能当兵了。”这句话强调年龄适合是能当兵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指的是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所以年龄不适合一定不可能当兵,但即使年龄适合,也不一定能当兵,②排除,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D【详解】①②: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由此可知,“刑法是保护社会安全和公正的重要法律”属于性质判断,①错误,②正确。③④: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如果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这样的判断称为单称判断。由此可知,该判断属于单称肯定判断,③错误,④正确。故本题选D。4.A【详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A:该选项属于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正确的推理结构,A正确。B:该项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前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后件假,前件一定假,B不符合题意。C:该项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A【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题干中描述的是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地球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描述的是地球和太阳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判断,而不是性质判断,但符合题意,故A入选。BCD:其余三项都是肯定地或否定地表明“地球”这一事物的某种一般的性质,都属于性质判断,但不符合题意,故BCD不选。故本题选A。6.D【详解】①②③④:立法法是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属于性质判断。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立法法”,因此是单称判断,②④入选,①③排除。故本题选D。7.B【详解】A:选项A是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A不符合题意。B:选项B是假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与题干中的判断属于同一类型,B符合题意。C:选项C是性质判断,属于简单判断,C不符合题意。D:选项D是性质判断,属于简单判断,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8.B【详解】A:“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强调中美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判断,而不是性质判断,故A表述错误;B:该判断断定了事物具有某种性质,属于性质判断,故B符合题意;C:全称肯定判断是相对于性质判断而言的,但C中的判断属于关系判断,故C表述错误;D:该选项属于单称肯定判断,故D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9.A【详解】①②:材料对于雷锋精神的阐述是一个联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只有当各个支判断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①②正确。③: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但是不能说其一定为真,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③说法错误。④:该判断这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不是简单判断,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0.D【详解】①:性质判断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材料中观点是对世界局势和我国行动的关系判断,是复合判断,①错误。②: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材料中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更需要增进思想沟通,促进交流合作,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属于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②符合题意。③:选言判断是指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材料中表现的两个判断都是存在的,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③错误。④: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世界确实进入动荡变革期,各国也确实需要加强合作交流,联言支都是真的,是真判断,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11.D 12.A【详解】1:③④:误判属于假判断,没有对情况形成正确认识,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材料没有直接涉及肯定、否定问题,排除①②。 故本题选D。2:①②③:判断须具备的条件是要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要运用内涵明确、外延确定的概念构成判断,需要恰当搭配和使用概念的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特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因此,全称判断可以用作特称 判断。④错误。故本题选A项。13.D【详解】①③:“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一个真判断,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只能是前件和后件双真或前件和后件双假,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假,前件后件一真一假,或者前件后件一假一真,①正确,③错误。②:假言判断既然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就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②错误。④:“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该判断是源于实践并经实践检验符合实际的真判断,④正确。故本题选D。14.A【详解】A: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可知“氧气”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氧气,人类就无法生存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A符合题意。BD: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可知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你,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都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BD不符合题意。C: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可知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C【详解】①③:逻辑推理中由真前提才能推出真结论,结论与前提不得相互矛盾。由于兄妹二人不能组队,刘宇在两局中分别与小红和小林组队,可以推断出刘宇的妹妹不是小红,也不是小林,而一定是小华,因此,张宁的妹妹、李明的妹妹都不是小华;再根据第二局中张宁的妹妹与小林同时出场,可以推断出张宁的妹妹不是小林,而是小红,则李明的妹妹是小林,①错误,③正确。②: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②正确。④:题肢内容与前提(第二局)相矛盾,不可能为真,“李明的妹妹是小红”也不可能是“张宁的妹妹是小林”的充分条件,④排除。故本题选C。16.B【详解】A:甲与丙的话矛盾,所以必有一真,唯一真话应在甲、丙之中,于是乙的话和丁的话都为假,从丁的话“有的个体户没纳税”为假可以推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为真,这样得到“陈老板纳税”为真,由此得到丙说的是真话,甲的话为假,A错误。B:甲与丙的话矛盾,所以必有一真,唯一真话应在甲、丙之中,于是乙的话和丁的话都为假,从丁的话“有的个体户没纳税”为假可以推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为真,这样得到“陈老板纳税”为真,由此得到丙说的是真话,B正确。C:甲与丙的话矛盾,所以必有一真,唯一真话在甲、丙之中,于是乙的话和丁的话都为假,从丁的话“有的个体户没纳税”为假可以推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为真,意味着陈老板纳税,C错误。D:甲与丙的话矛盾,所以必有一真,唯一真话在甲、丙之中,于是乙的话和丁的话都为假,D错误。故本题选B。17.①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我们遵循同一律,不能混淆概念。后台显示为成年人,与事实上是成年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这构成一个联言判断。联言判断要求各个联言支为真,联言判断才为真。本案中,小李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事后并未得到其监护人的同意,所以该联言判断为假,消费合同无效。(若用“演绎推理的两个条件:前提真实,结构正确”分析,因为前提不真实,所以合同无效,可酌情给分)【分析】背景素材:民事案例纠纷考点考查:形式逻辑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对该游戏公司的言行进行驳斥,需要调用形式逻辑的有关知识,可结合材料关键信息从同一律、联言判断进行具体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后台显示为成年人的实名账号消费,所以小李就应该是成年人→可联系后台显示为成年人,与事实上是成年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该观点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关键词②:该消费合同成立且有效→可联系有效的合同的构成要件→可联系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这构成一个联言判断→可联系联言判断要求各个联言支为真,联言判断才为真→可推出小李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事后并未得到其监护人的同意,该联言判断为假,消费合同无效。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信息相结合。18.①观点认为,麦卡锡一意孤行坚持为台独势力站台,才会触发海峡两岸战火的开关,这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前件假,后件也假,前件真,后件未必真,麦卡锡一意孤行坚持为台独势力站台,未必会触发海峡两岸战火的开关,因此这个判断是错误的。②要么幡然悔悟,放弃支持台独,要么选择战争,成为历史罪人,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显然幡然悔悟,放弃支持台独,这个选言支唯一正确,因此这个判断正确。③我们争取以最大诚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一个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显然我们既争取以最大诚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真判断。【分析】背景素材:面对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可能窜访台湾,某网络大V发表了言论考点考查:复合判断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从知识指向提取材料关键词并对接教材知识思考作答。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当前台海形势下,麦卡锡一意孤行坚持为台独势力站台,才会触发海峡两岸战火的开关→可联系教材知识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前件假,后件也假,前件真,后件未必真。关键词②:要么幡然悔悟,放弃支持台独,要么选择战争,成为历史罪人→可联系教材知识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关键词③:我们争取以最大诚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可联系教材知识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9.①该判断是假言判断,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②根据前件和后件的条件关系,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根据相关资料,该判断中前件“小区业主委员会出具相关安装同意书”,是后件“梁某顺利安装充电桩”的必要条件,其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并不成立,故该判断为假。③该判断启示我们,一定要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正确运用假言判断,提升逻辑思维品质,提升科学思维素养。【分析】背景素材:充电问题仍是困扰不少车主的难题考点考查:假言判断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事物、描述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如果小区业主委员会出具相关安装同意书,梁某就能顺利安装充电桩。”这一判断的真假以及启示。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如果小区业主委员会出具相关安装同意书,梁某就能顺利安装充电桩。+某案件中,原告梁某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根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申请安装流程要求,在自家车位上安装家用充电桩,需要由梁某居住小区的被告开平市某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业委会”)盖章出具相关安装同意书,但因梁某一直未取得业委会出具的证明材料,导致无法顺利安装充电桩→可知该判断是假言判断并从假言判断真假的标准分析该判断中前件“小区业主委员会出具相关安装同意书”,是后件“梁某顺利安装充电桩”的必要条件,其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并不成立,故该判断为假。并回答该判断启示:我们一定要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正确运用假言判断,提升逻辑思维品质,提升科学思维素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相关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20.持竿人和县官犯了选言支不穷尽的错误。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三个选言支之外,还有一个选言支,就是把竹竿一端指向城门,竹竿呈水平状态,顺着竹竿进城,而这个被遗漏掉的选言支恰恰是唯一正确的选言支。要避免这种错误,应该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使用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不能误用,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提出来,不要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分析】背景素材:“笨蛋进城”。知识考查:正确运用选言判断。能力考查:分析材料和调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阅读设问,明确题型和答题范围。本题为材料分析题,答题范围限定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分析材料和调动教材知识。有效信息: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竿,城门太窄,还是进不去。没有办法,他只好放下竹竿抽烟,可联系→选言支不穷尽的错误。选言判断的类型及注意问题。第三步,组织答案,注意语言逻辑和正确使用学科术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