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从绿松石龙形器、何尊、故宫九龙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选取了大然、艳炽、赖霞、玉頩等中国传统色,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也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龙辰辰”的设计( )
①是将预先目的与特定事物相统一的结果
②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艺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③借助想象把抽象的意蕴形象化,解构春节文化的传统内涵
④将灵动大气的“龙辰辰”蕴含于中华生肖文化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年3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开展科学实验,通过研究三层石墨烯的菱形堆垛结构发现,在菱形堆垛三层石墨烯中,电子和红外声子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这有望应用于光电调制器和光电芯片等领域。这体现出( )
①思维具有间接性,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思维具有能动性,都能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③思维具有概括性,能够抓住不同类事物的共性
④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央视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龙辰辰”的设计灵感分别源于绿松石龙形器、何尊、云纹铜禁、鎏金走龙和九龙壁,配色选取大燃、艴炽、玉頩、春辰等中国传统色,充盈着历史美感和时代气息,呈现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龙辰辰”的设计( )
①把握了基本单元的概念性并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②把握了基本单元的形象性并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③整合不同认识对象的特征,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
④通过想象建立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民间谚语是人们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经验,并用一种简单生动的语言方式在民间传播,让我们后人能够从中获得智慧,受到启发。民间谚语的产生体现了思维具有( )
①直觉性
②概括性
③确定性
④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歌赋如颗颗珍珠,熠熠生辉。下列对古诗词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从昨夜风声雨声推测出吹落了许多春花,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形象思维,通过联想、想象、幻想反映冬雪和梨花的联系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不同的人对秋季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主要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
④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对“梅花”的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以抽象思维替代感性直观创造新意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吕氏春秋》中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意为观察屋堂下的太阳和月亮的影子),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体现了思维的( )
①间接性
②概括性
③能动性
④艺术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形象思维好的人善于用画面和韵律来理解、描述事物,艺术类如摄影、画画、艺术鉴赏、乐器调试、唱歌、配乐等,商业类如培训师、愿景设计、广告设计等,工程类如室内装潢、工程制图、零部件设计等,教育类如艺术教师、几何教师等。根据材料说明形象思维最大的特点是( )
①以概念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
②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
③思维抽象、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
④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在一列火车的车厢里有3个人,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里端着的鱼缸放在空座上。第一个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种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属于什么类别?有哪些特征?”第二个人接着问:“请问这种鱼热带国家能不能引进?根据热带的气候、水温、水质,这种鱼能不能生长?”轮到第三个人来问了:“这种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好吃?”这主要表明(  )
A.不同思维主体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别
B.思维是实践的产物,是人所特有的属性
C.不同的思维风格蕴含着思维的共同特征
D.思维方式往往因人而异,具有优劣之分
9.文学家创作文艺作品,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构思是以人或物的形象为素材的思维过程。下列选项中与文艺作品创作的思维形态相一致的是( )
①天文学家成功预测日环食
②观众欣赏新上映的影视剧
③高三学生求解几何证明题
④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表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该认识(  )
①与理性认识对立,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②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获得,无需通过实践 
③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 
④对指导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意义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当今世界,虽然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和平发展毫无好处。所以,从政治角度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都是有利的。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思维的基本形态属于( )
A.形象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12.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②“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能动性 
③“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体现了思维的科学性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但还应看到,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党中央对中国经济的认识( )
①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
②是以概念作为基本单元的抽象思维,具有运行方式的推导性
③运用了形象思维,体现了思维表达的情感性和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④是完全独立于客观事物的抽象思维,具有高度的间接性和指导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数学对象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公理化抽象是数学抽象的重要特征,它具有完全理想化的色彩,是对新的公理的完全理想化的构想。数学领域的抽象思维( )
①表现在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②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③如实地反映客观认识对象
④能把握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有两种思维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如下:
H:1个杯子+1个杯子=2个杯子 S:1+1=2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在H形式中,以判断和推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在H形式中,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感性形象
③在S形式中,运用联想、想象来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在S形式中,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从古至今,描写春天的诗词众多,例如“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从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来看,这首诗( )
①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②在感觉、知觉和表象基础上,运用联想和想象反映认识对象
③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④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是用语词巩固的形象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7.
2023年2月的最后一天,一场持续34年、跨越蒙甘宁三省区的追逃正式完结。嫌犯韦庆明在1989年将堂兄儿子拐走并杀害,从此隐姓埋名藏匿34年,韦庆明仿佛人间蒸发一样,警方迟迟找不到关键线索,案件进展缓慢。2023年初,兰州新区公安局传来好消息。该局刑事科学技术大队民警搜集到一张韦庆明年轻时的黑白一寸照片,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了一个名叫“王权庆”的男子。为进一步查清事实,办案民警又赶赴阿拉善左旗,在当地警方协助下查阅卷宗,并提取了重要证物——王权庆的血样与指纹。
王权庆很可能是韦庆明,这个念头在办案民警心中越发强烈。“从当时证人的描述看,他的年龄、口音、经历,与韦庆明都能对上。现在只差一个直接证据,便能锁定这个逃窜34年的嫌犯。”兰州新区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大队相关负责人张吉珍说。回到兰州后,警方连夜进行了DNA技术比对,确认王权庆就是韦庆明无疑。这一刻,追凶34年的民警们顿感“守得云开见月明”。
上述材料体现了思维的什么特征,如何体现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随风摇曳的现象发现摆的等时定律,发明了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墙壁上挂的世界地图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牛顿由苹果落地引发了“为什么苹果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因此深入地研究、推理,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运用“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的事例。
19.2012年11月的天宇好戏连台,日全食、流星雨、三星会聚、半影月食等天象轮番上演。首先登场的是11月14日的日全食。全食带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卡奔塔尼亚湾和约克角半岛开始,向东进入南太平洋,在到达南美洲大陆前结束。告别此次日全食之后,流星雨可能出现在北京时间11月17日17时前后。金星、土星和水星在11月27日黎明前的东南方天空上演“三星会聚”天象好戏。继“三星争辉”美景后,一次半影月食在11月28日出场。这引起了全国诸多天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许多旅行社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在澳大利亚、南美洲、华东、湖北、重庆、四川等地推出天文“观测”线路,以满足广大天文学爱好者目睹日全食等天象风采的需求。可见,正确的思维决策实现了旅行社与天文学爱好者的双赢。
(1)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许多旅行社推出天文“观测”线路,体现科学思维主要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20.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一再强调“新发展理念”这是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提出“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又一重要发展理念,这些都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些新思路、新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航向,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思维的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②: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也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这说明“龙辰辰”的设计是将预先目的与特定事物相统一的结果,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艺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①②符合题意。
③:“龙辰辰”的设计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并没有解构春节文化的传统内涵,③不选。
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灵动大气的吉祥物“龙辰辰”中蕴含着中华生肖文化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而不是“龙辰辰”蕴含于美好寓意中,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2.B
【详解】①: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发现,表明思维具有间接性,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正确。
②:错误的思维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②错误。
③: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抓住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③错误。
④:材料中的这一发现源于实践,又会应用到相应领域,说明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④正确。
故本题选B。
3.C
【详解】①:该选项表述的是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而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从材料中“龙辰辰”的设计,我们可以知道该设计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其基本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故②④符合题意。
③:“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的说法夸大了“龙辰辰”的设计,故③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4.D
【详解】①:直觉性是指一个人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凭借直觉或者直观感受来做出判断或决定的能力,民间谚语的智慧不属于直觉,①不选。
②: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民间谚语的产生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故②项正确。
③: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而不是思维具有确定性,故③项错误。
④:思维的能动性是指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民间谚语的产生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故④项正确。
故本题选D。
5.C
【详解】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从昨夜风声雨声推测出吹落了许多春花,主要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不是思维的概括性,①不选。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运用形象思维,通过联想、想象、幻想反映冬雪和梨花的联系,②入选。
③:思维的能动性是指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不同的人对秋季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主要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③入选。
④: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这是对“梅花”的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而不是以抽象思维替代感性直观创造新意境,④不选。
故本题选C。
6.C
【详解】①③:材料中的有道之士用看得见的东西来推断未知的领域,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材料中观察屋堂下的太阳和月亮的影子能把握日月,阴阳等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材料没有体现,②不符合题意。
④:艺术性不是思维的特征,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C
【详解】①④:以概念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反映的是抽象思维的特点,①④不符合题意。
②③: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思维抽象、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反映的是形象思维的特点,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A
【详解】A:由材料可知,对于同一缸鱼,三个人分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反映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A符合题意。
B:思维是实践的产物,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但材料没有体现“是实践的产物,是人所特有的”,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的思维风格蕴含着思维的共同特征,但材料并没有体现“不同思维的共同特征”,C不符合题意。
D:思维方式往往因人而异,但没有优劣之分,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D
【详解】②④: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文艺作品创作的思维形态属于形象思维,观众欣赏新上映的影视剧和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都属于形象思维,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天文学家成功预测日环食和高三学生求解几何证明题都属于抽象思维,排除①③。
故本题选D。
10.B
【详解】①③:认识过程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表现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如果要实现关于事物本质的思考,需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①③符合题意。
②:感性认识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获得。获得感性认识必须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直接接触客观事物,②说法错误。
④: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感性认识可以指导人们的学习和工作,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1.C
【详解】A:形象思维是指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材料明显不是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A排除。
BD:思维的基本形态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不包括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BD排除。
C:抽象思维是指人的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材料通过对战争的威胁以及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的分析,得出“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的结论,这体现的是抽象思维,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B
【详解】②④:“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能动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②④符合题意。
①:“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而不是概括性,①说法错误。
③:思维不一定科学。“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3.A
【详解】①②:党中央既指出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又看到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体现了辩证思维;党中央对中国经济的描述,基本单元是概念,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实质,属于抽象思维,①②正确。
③:党中央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不是运用形象思维,③不符合题意。
④:思维不能独立于客观事物而存在,④错误。
故本题选选A。
14.D
【详解】②④:数学领域的抽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且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②④正确。
①: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而不是抽象思维的特征,①排除。
③:正确的思维才能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5.D
【详解】①③:H形式属于形象思维,S形式属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③错误。
②:H形式属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感性形象,②正确。
④:S形式的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6.C
【详解】②③:材料中的诗句属于典型的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基础上,运用联想和想象反映认识对象,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②③符合题意。
①: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的思维是抽象思维,①排除。
④: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固定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属于抽象思维,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7.思维具有间接性。
人们虽然不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直接感知,也不能直接感知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是人们的思维可以凭借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抽象思维方式,对未知事物进行认识。材料中,刑事科学技术大队民警依靠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DNA比对)、已有的侦察经验,还有证人描述等感性材料,确认王权庆就是韦庆明无疑,实现了对未知事物的认识,这反映了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征。
【分析】背景素材:一场持续34年、跨越蒙甘宁三省区的追逃案
考点考查: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需调用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了一个名叫“王权庆”的男子。从当时证人的描述看,他的年龄、口音、经历,与韦庆明都能对上。警方连夜进行了DNA技术比对,确认王权庆就是韦庆明无疑。→可联系教材人们虽然不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直接感知,也不能直接感知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是人们的思维可以凭借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抽象思维方式,对未知事物进行认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①思维具有能动性。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定律,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都是通过观察活动领悟出来的。②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能够透过现象,从事物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③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能动反映。要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制作,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分析】背景素材:运用思维的案例
考点考查: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运用“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的事例。设问主体为“伽利略、魏格纳、牛顿”, 需要调用“思维的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内容。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随风摇曳的现象发现摆的等时定律,发明了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墙壁上挂的世界地图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牛顿由苹果落地引发了“为什么苹果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可联系思维的能动性。
有效信息②:“通过观察吊灯随风摇曳的现象发现摆的等时定律,发明了摆”“通过观察墙壁上挂的世界地图创立“大陆漂移”→联系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有效信息③:“观察吊灯随风摇曳的现象发现摆的等时定律”“观察墙壁上挂的世界地图”“由苹果落地引发了为什么苹果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可联系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能动反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9.(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定量化;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普适性。
(2)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许多旅行社推出天文“观测”线路,是基于天文学家对天象变化规律的预测作出的。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定量化。天文学家对观测到天文现象的地点、时间有准确的测定,因此,旅行社在澳大利亚、南美洲、华东、湖北、重庆、四川等地才推出天文“观测”线路。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由于科学思维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它的结果具有超前性,各旅行社为此能够早做准备。
【分析】本题以日全食、流星雨、三星会聚、半影月食等天象轮番上演为背景话题,从科学思维常识的角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审设问,题目类型体现类,知识限定科学思维常识,问题指向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许多旅行社推出天文“观测”线路体现科学思维主要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详解】(1)本题设问与材料无关,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是课本基础知识,熟练记忆,规范作答即可,即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定量化;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普适性。
(2)材料中强调许多旅行社推出天文“观测”线路,是基于天文学家对天象变化规律的预测作出的,说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材料中强调天文学家对观测到天文现象的地点、时间有准确的测定,因此,旅行社在澳大利亚、南美洲、华东、湖北、重庆、四川等地才推出天文“观测”线路,说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定量化;材料中强调由于科学思维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它的结果具有超前性,各旅行社为此能够早做准备,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点睛】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定量化;
2.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普适性。
20.①思维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对象。材料中这些新思路、新理念都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②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材料中的新思路、新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并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航向,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人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材料中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决策。
【分析】背景素材:贯彻发展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考点考查:思维的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从如何体现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的各种思维、指导思想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可联系教材思维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的知识;
关键词②: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产生了指导思想,同时在新发展理念以及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可联系教材思维和时间的关系的知识;
关键词③: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产生了许多切合实际的科学决策,指导我国的实践→可联系教材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