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基础知识必备与认知深化】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背景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一五”计划建设即将完成
内容 主要矛盾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①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②影响: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2、探索中的初步失误与调整
(1)总路线的失误
①表现: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结果: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③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国民经济的调整
①目的: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②方针和策略
A.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B.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C.1962年初召开七千人大会,深入总结经验。
③结果
A.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B.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二、“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1)党内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左”倾错误。
(2)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化大革命”的过程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67年 “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1971年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2年 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
1975年 邓小平主持整顿,经济形势有明显好转
1976年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3.性质:“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经济建设
(1)工业: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2)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国防科技:我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3.教育卫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4.三线建设
(1)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2)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3)三线建设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5.外交成就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972年,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的历史意义
(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2)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自我测试】
1.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33.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 )
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 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 D.适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中共八大上,陈云、刘少奇、周恩来的报告和八大决议都指出“允许个体经济和分散经营作补充”;而八大通过的党章又把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劳动者“私有制残余”当作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志。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当时部分国家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发生怀疑
B.中共八大在所有制问题上存在相互矛盾的说法
C.中共八大探索改良型计划体制以建设社会主义
D.中共八大突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
3.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对象主要是苏联、东欧、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60年代则主要是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到70年代,虽然与美英等西方国家关系都得到改善,但外交重点仍是第三世界国家。然而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政策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远近。这一变化( )
A.体现出中国外交具有务实理性特点 B.立足于改革全球治理体系
C.旨在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结盟合作 D.标志着全方位外交的建立
4.下表为1952年、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指标。农业的这种巨大变化主要反映了( )
类别 年份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马力) 机械耕种面积(万公顷) 机电灌溉面积(万公顷) 化肥施用量(万吨) 农业用电量(亿度)
1952年 25 13.6 31.7 7.8 0.5
1978年 15975 4067 2489.5 884 253.1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 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5.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个成就说明( )
A.中国打破了西方国家核垄断 B.世界军事信息化发展加快
C.中国科技开始引领世界发展 D.人类社会迈进原子能时代
6.1957年9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起草了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指示提出:社对队实行“包工、包产、包财务”;大活集体干、小活分开干,取代“干活一窝蜂”等浪费劳动力的做法。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四川、安徽、浙江等地农村出现了包产到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这反映出(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 B.“左”倾错误十分严重
C.党对集体农业生产关系的探索 D.“一五”计划成果显著
7.1952—1978年,中国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产出占GDP的比重由18%上升到44%,改变了中国“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的状态。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工业化建设( )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使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