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2.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基础知识必备与认知深化】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1)背景:
①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②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③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2)目的: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
(3)时间: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4)结果:国共双方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6年1月10日。
(2)代表: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3)结果: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
二、人民解放战争
1.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2.粉碎国民党全面和重点进攻
粉碎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方针 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结果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
(1)表现
战役名称 时间 军队 歼敌数 解放地区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至11月 东北野战军 47万 余人 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华东野战军和 中原野战军 55万 余人 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东北野战军和 华北军区第 二、三兵团 52万 余人 基本解放 华北全境
(2)影响: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经济危机(滥发纸币) 表现 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
影响 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民心危机(官僚资本) 表现 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民族资产阶级也受到排挤和打击
影响 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政治危机(一党独裁) 表现 1946年11至12月,在内战声中,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过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
影响 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五、争取中国革命的全国胜利
1、解放区土地改革
(1)内容: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2)影响: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历史解释】《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
(2)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3)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唯物史观】土地改革运动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关系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参战,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等任务,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3.北平和谈
背景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全线崩溃。迫于内外压力,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
时间 1949年4月 双方 代表 中国共产党:周恩来 南京国民政府:张治中
结果 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4.渡江战役
(1)经过: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长江防线。
(2)结果: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5、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
①国民党方面: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②中国共产党方面: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2)意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自我测试
1.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乡村农会接手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分给各人的财产归本人所有”。其旨在( )
A.调动广大人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B.确保三大战役的顺利进行
C.推动土改完成以提高中共的影响力
D.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2.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的支持和策划下,发动了一场“和平攻势”,企图利用和平谈判的手段“划江而治”,为其争取喘息时间。据此,中共中央在和谈破裂后提出的口号应是( )
A.“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 B.“打到台湾岛,活捉蒋介石”
C.“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3.下面为登载于1947年《东北画报》上的张仃漫画《不到黄河心不死》。该漫画说明( )
A.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援助 B.国民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C.中国已经从马歇尔计划中受益 D.蒋介石独裁统治梦想必将幻灭
4.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明确规定:边区三级一律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即首先以贫农团和农会作为临时政权机构,后才召开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乡)、区人民代表会议,并作为正式权力机关,在此基础上,召开县一级的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县政府委员会。这一规定( )
A.夯实了中共局部执政的民意基础 B.扩大了党在全国政权的影响力
C.体现了解放区直接民主的全民性 D.壮大了抗击日本侵略的革命力量
5.1947年5月山西阳泉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起第一个城市政权,阳泉市委市政府在重建城市秩序、保障人民生活需求、恢复和发展工商业等方面巩固这一成果,引起中共中央的高度关注。这一事件( )
A.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取得重大进展 B.旨在提高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C.为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基础 D.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的重要成果
6.有学者认为,新发布的《土地法大纲》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1861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1947年底,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也说道,“中共采取了两种斗争方式,一是土改,二是军事,决定最后胜负的在于前者不在后者。”这些论断说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A.展现了统一战线的凝聚作用 B.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C.延续了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彻底改变了土地私有的生产关系
7.针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有学者说,“在财产的剥夺和再分配过程中尚留了一部分给地主,但在政治权力的剥夺和再分配中……贫雇农成为农村的新的主权阶级的同时,原先乡村社会的权力所有者士绅或地主阶级则变得一无所有”。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改变了农村政治结构 B.奠定了基层民主的基础
C.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 D.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