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素养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素养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
八年级社会·法治 试题卷
答题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卷Ⅰ、卷Ⅱ)和答题卷,共29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实行闭卷考试。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4题,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写在答题卷相应题次中,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4年3月5日第届______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
A.十三 B.十四 C.十五 D.十六
近年来,青甘大环线成为一条网红旅游线。读图,完成2—3小题。
2.青海湖边多见牦牛。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A.冷湿 B.湿热 C.高寒 D.干旱
3.瓜州,因瓜得名,享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美誉。瓜州蜜瓜甘甜如蜜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距海近,降水多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贫瘠
4.某同学为了解社区的污染情况,打算做一次社会调查。为此他做了一些准备,其中合理的有( )
①准备好基本结论 ②设计了调查问卷
③设计了调查提纲 ④确定了调查主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1年5月31日,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实施“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有( )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7.如果把“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个事件放在一起拟一个专题进行复习,这个专题的名称最恰当的应该是( )
A.新中国政权的建立 B.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8.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及平均增长速度表如下。它反映了当时我国( )
1953年投资比例 1957年投资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已经成为工业化强国 D.各个部门投资比例均衡
9.下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10.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从③到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土地改革 B.召开中共八大 C.进行三大改造 D.实施八字方针
11.如图为我国于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这部宪法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③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请仔细观察如下示意图,图中“?”所在的方框里应该填( )
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C.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
13.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5G”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大包干” ③“公私合营” ④“市场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出现的因素是( )
A.开放沿海城市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设立经济特区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15.江泽民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八大
16.2024年全国两会开辟“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策”,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在我国,“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在我们国家,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我国一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宪法原则
C.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7.2024年1月1日,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正式实施。此次修订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多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之后,修订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行政复议法修订体现了( )
A.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立法机关科学民主立法
B.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法律制定要反映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18.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设立宪法日,重点宣传宪法,是因为( )
A.宪法了规定所有问题 B.宪法是其它法律的总和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D.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方略
19.漫画《你出界了》,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警示是( )
A.增强主任翁意识,主动监督 B.法无授权不可为,不可越界
C.法定职责必须为,敢于担责 D.改变服务的模式,杜绝腐败
20.2023年5月,教育部启动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各地各校建立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这一做法有助于学生( )
A.制定修改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B.加强宪法监督,完备监督制度
C.积极学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D.学会依法执政,自觉践行宪法
21.《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财产权 B.劳动权 C.姓名权 D.名誉权
22.冯某租住贾某房屋期间,双方就谁承担屋内水管破裂维修费用的问题争执不下。经街道办工作人员疏导劝说,双方达成了协议。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
A.诉讼 B.调解 C.仲裁 D.和解
23.下面是图示法梳理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2024年2月23日,浙江杭州一餐馆厨房油烟管道发生火情,后续经过调查被认定为餐厅厨房操作人员李某操作不慎引起油锅起火,酿成火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规定,决定给予李某拘留十日的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只要违法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B.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李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
D.李某被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25.(10分)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市是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被誉为“中国薯都”。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1 内蒙古及乌兰察布位置示意图 图2 乌兰察布气温降水量图
资料卡 马铃薯具有喜凉爽,耐干旱、喜光照等特点。内蒙古乌兰察布有着种植马铃薯的悠久历史,素有内蒙三件宝“莜面、山药(马铃薯)、羊皮袄”之称。1994年,开始实行“进退还”战略,调整产业结构,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1)乌兰察布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哪一地区?它位于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2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乌兰察布适合种植马铃薯的原因。(4分)(3)结合材料分析乌兰察布成为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
26.(10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图一 农民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图二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哪一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第二阶段:组织形式的变化】
材料二
图三 图四
(2)材料二中两图分别反映了农民加入什么生产组织?当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3分)
【第三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三 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当时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农民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2分)
(4)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2分)
27.(10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鍵扶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叁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闊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开启了怎样的新时期?((3分)
材料二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使国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它的開辟者是谁?(3分)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態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炼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3)材料三中“中国梦”指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4分)
28.(10分)【弘扬宪法精神】某校开展“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在学习活动中搜集到以下漫画:
漫画一 人民的意志 漫画二 人权保护伞
漫画三 宪法我宣誓 漫画四 宪法我行动
(1)写出漫画一和漫画二分别体现的宪法原则?(2分)
(2)根据漫画三和相关链接,思考国家为什么建立宪法宣誓制度?(4分)
(3)结合漫画三和漫画四,说说公民应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4分)
29(12分)【直击新闻事件,理解权利义务】
【事件回顾】
罗某某在网上发布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的违法言论,造成恶劣影响,被群众举报到公安机关。
(1)抗美援朝英烈履行了什么基本义务?罗某某的言行侵犯了英烈的哪一项权利?(2分)
【事件追踪】
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的罗某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2)结合履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罗某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原因。(4分)
【事件评论】
网民“柳岸”:发表言论是罗某某的合法权利,他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别人无权过问。
(3)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评析网友“柳岸”的观点。(6分)
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
八年级社会·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C D D C B A C D C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B C D C C B C A B A C
二、非选择题
25.(10分)
(1)西北地区、第二级阶梯。(2分)
(2)①图中乌兰察布地处温带,满足马铃薯喜凉爽的特点。②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满足马铃薯耐干旱、喜光照的特点,适合种植马铃薯。(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①图中该市铁路交通发达,便于向外运输马铃薯;②该市马铃薯历史悠久,说明其种植经验丰富;③1994年实现“进退还”战略,种植面积扩大,说明国家政策的支持。(答出二点即可,4分)
26.(10分)(1)事件:土地改革。(1分)影响: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分,答出两点即可)
(2)图三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1分)图四组织:人民公社。(1分)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1分)
(3)问题:粮食短缺或者贫穷落后。(1分)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启示: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坚持改革;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
27.(10分)(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分)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邓小平。(1分)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分)实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3分)
28.(1)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2分)
(2)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4分,答出两点即可)
(3)①“对着宪法宣誓”说明要认同宪法或践行宪法;②“宪法晨读”说明要学习宪法;③“宪法征文”说明要认同宪法或践行宪法;④“宪法我行动”说明要践行宪法。
(每点1分,共3分,结合材料得1分,总分4分)
29.(1)抗美援朝英烈履行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义务。(1分)罗某某的言行侵犯了英烈的名誉权(或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分)
(2)公民要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者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等等)。罗某某没有做到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法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分)(原理2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
(3)“柳岸”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应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罗某某享有言论自由,但是他没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他人合法权利的义务。(4分)公民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