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陈情表》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陈情表》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密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本,背诵全文。
3.学习情辞恳切、陈情于事的写作手法,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4.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彩,理解“忠”“孝”的意蕴。
【学习重难点】学习文章表达真挚情感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在写作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出师表》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祭十二郎文》,韩愈写给侄子韩老成的一篇祭文,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抚养成人,共历患难,感情特别深厚。韩老成英年早逝让韩愈悲从中来,写下此文表达对侄子的深深友爱。
《陈情表》是一篇怎样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苏轼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二)学习任务一 品情感之真
1.梳理文章思路,感悟作者表达情感
明确:
第一段: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句句含情,字字见哀,以此打动晋武帝,为下文辞不赴命做铺垫。
第二段:叙写欲奉诏就职,而祖母病情日笃,实为进退两难。
第三段:进一步阐明“辞不就职”的原因是祖母病重。作者明确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第四段:提出解决的办法,即先尽孝道,后报国恩。
2.本文是李密向谁陈情?陈述了那几方面的“情”?最终想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对祖母———孝情
对晋武帝——忠情
对自己———忠孝难两全的为难苦情
目的:愿乞终养
3.传统审美讲求“人贵直,文贵曲”“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的气脉是这类审美倾向的典范。请梳理文章是如何“气脉中贯”的。
明确:《陈情表》曲折有致,融理于情。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叙写欲尽孝奉养和圣主恩重如山所造成的“徇私情”跟“报国恩”之间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孝道至重→乞矜悯,要求先尽孝后尽忠。层层递转中水到渠成地提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可是仍觉意犹未遂,言犹未尽,情犹未达,理犹未顺,再进一步强调“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急切又诚挚。
(三)学习任务二 嚼语言之美
1.《陈情表》真挚的情感在语言上是怎样体现的,请赏析。
明确:
自称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句子(式)
《陈情表》 臣 察、举、拜、除…… 夙…… 狼狈…… ……
表达效果 面对君主 层次分明 国恩之重;… 因为“夙”遭 更见其苦;… 进退两难 形象生动;… ……
2.第二段接连使用时间词“逮”“前”“后”“寻”,对应的征召词“察”“举”“拜”“除”“当”以及递增官职“孝廉”“秀才”“郎中”“洗马”,有什么用意?
明确:这些词语都表示新朝对李密的多次征召:从时间上看急迫连续,从形式上看多法并用,从官职上看越来越高,显示出新朝急于需要李密出来笼络人心,而李密推辞之难,这为下文矛盾的解决埋下了伏笔。
3.第二段“切”“峻”“责”“慢”有什么表达效果?四字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这四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朝廷对李密“辞不赴命”越来越生气,责备越来越严重的态度,仿佛可以看到皇帝在那里生气发怒的情形。
(四)学习任务三 探章法之妙
1.古代散文多注重骈散结合,诵读《陈情表》《兰亭集序》和《种树郭橐驼传》,选择其中一篇,鉴赏文章骈散结合之美。
明确:在《陈情表》中,语言形式骈散结合,长短错落,突出作者以最谦恭、最虔诚的口吻含泪哀求,促使晋武帝动情。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凸显灾祸的接踵而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工整的对偶句式,语意简洁凝练,语气强烈,情感喷涌而出。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整句,生动形象的比喻,抒发浓烈感情,富有感染力。
2.如果将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下位置,先讲理后陈情,好不好?
明确:不好。本文的陈述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文章首先陈述个人的悲惨遭遇及家庭的凄苦,突出祖孙的特殊关系,以此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因“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此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的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五)艺术特色
1.本文是从何一步步说服晋武帝的?从写作特点来看,他是凭着什么方式去劝说晋武帝的?
①形象生动、自然精粹的语言
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丽之工,但语言却决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②融情于事的方法
强烈的感彩是作者说服晋武帝的重要因素,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对自己忠孝两难全的艰难处境等这些情感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③强烈的感彩
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述孤苦无依之情、述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还是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都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
④陈辞婉曲,屈伸适宜
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
(六)课堂小结
文章简洁生动,真挚朴实。写自己的遭遇和与祖母相依为命的处境,如倾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和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善、至美。语言形式,骈散兼用,多用四字短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
孝老爱亲是一切教化之本,文章体现了对亲人、家庭的珍视,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因此,当代青年学子不仅要尽好珍视亲情,传承孝道的责任,更要担起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
(七)《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陈情表》中的“ ,______________”用一“外”一“内”,形象地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的惨状。
2.在《陈情表》中,面对各级官员的催逼,李密表示:自己虽然“ ”,但祖母病情一天天加重;想要顺应自己奉养祖母的私心,却“______________”。3.李密在《陈情表》中自述不幸说:自己生下来六个月,“ ”;长到四岁,“ ”。
4.在《陈情表》中,李密用“ ,______________”告诉晋武帝,自己小时候身体极其病弱。
5.《陈情表》用“ ,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6.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不仅没有伯叔兄弟,而且“ ,______________”,可见其缺少亲人伶仃孤苦的境况。
7.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 ,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8.《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9.《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 ,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
10.《陈情表》用“ ,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刻画其寂寞孤独惨境。
1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生命为国效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12.《陈情表》中,李密告诉晋武帝祖母在自己小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 ,______________”。
1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 ”;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 ”。
14.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面对朝廷多次召唤却不能赴任的矛盾心情:想奉旨赴任,“ ”;如果抗旨不去,“ ”。
15.《陈情表》中作者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16.《陈情表》用“ ,______________”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17.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 ,______________”。
18.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______________”。
19.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 ,_____________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 ,____________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 ,______________”,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20.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1.《陈情表》中李密用“ ,______________”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22.李密在《陈情表》中告诉晋武帝,自己的祖母“ ,______________”,自己为其侍奉汤药,不曾离开。
23.《陈情表》中表现晋朝的地方官员先后举荐李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4.在《陈情表》中,对于朝廷授予自己洗马一职,李密虽感激地表示是:“ ”,但因为要奉养祖母,也只能是:“______________”。
25.《陈情表》中,李密用是:“ ,______________”,
写出了自己辞任洗马后朝廷严厉责备的态度。
26.《陈情表》中,李密用“ ,______________”作为“陈情”的开始,同时这也是全文陈述苦情的总括。
27.在《陈情表》中,李密哀告道,晋朝用孝来治理天下,“ ,______________”,而自己更为孤苦,理应得到更多的照顾和怜悯。
28. 在《陈情表》中,李密用“ ,______________”,描写其祖母生命将尽、气息微弱的境况。
29.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在蜀汉时曾任职郎官,所以是一个“ ,______________”的人。
30. 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直接请求终养后,进一步表示自己的辛酸悲苦,“ ,______________”,以打消武帝的疑虑。
31.《陈情表》中用“ ,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2. 在《陈情表》中表示,李密称自己为“______________”,身份和地位“______________”,是想获得晋武帝的同情。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答案
1.《陈情表》中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用一“外”一“内”,形象地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的惨状。
2.在《陈情表》中,面对各级官员的催逼,李密表示:自己虽然“ .欲奉诏奔驰 ”,但祖母病情一天天加重;想要顺应自己奉养祖母的私心,却“告诉不许 ”。
3.李密在《陈情表》中自述不幸说:自己生下来六个月,“慈父见背”;长到四岁,“舅夺母志”。
4.在《陈情表》中,李密用“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告诉晋武帝,自己小时候身体极其病弱。
5.《陈情表》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6.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不仅没有伯叔兄弟,而且“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可见其缺少亲人伶仃孤苦的境况。
7.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8.《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9.《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两句表明自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
10.《陈情表》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两句形象地刻画其寂寞孤独惨境。
1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生命为国效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2.《陈情表》中,李密告诉晋武帝祖母在自己小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祖母刘)悯臣孤若 躬亲抚养”。
1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无以至今日”;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 无以终余年”。
14.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面对朝廷多次召唤却不能赴任的矛盾心情:想奉旨赴任,“则刘病日笃”;如果抗旨不去,“ 则告诉不许”。
15.《陈情表》中作者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16.《陈情表》用“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17.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18.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19.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地位,对晋武帝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感到无比荣幸,所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20.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1.《陈情表》中李密用“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22.李密在《陈情表》中告诉晋武帝,自己的祖母“夙婴疾病 ,常在床蓐”,自己为其侍奉汤药,不曾离开。
23.《陈情表》中表现晋朝的地方官员先后举荐李密的句子是: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24.在《陈情表》中,对于朝廷授予自己洗马一职,李密虽感激地表示“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但因为要奉养祖母,也只能“ 辞不就职”。
25.《陈情表》中,李密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写出了自己辞任洗马后朝廷严厉责备的态度。
26.在《陈情表》中,李密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作为“陈情”的开始,同时这也是全文陈述苦情的总括。
27.在《陈情表》中,李密哀告道,晋朝用孝来治理天下,“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而自己更为孤苦,理应得到更多的照顾和怜悯。
28.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描写其祖母生命将尽、气息微弱的境况。
29.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在蜀汉时曾任职郎官,所以是一个“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
30.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直接请求终养后,进一步表示自己的辛酸悲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以打消武帝的疑虑。
31.《陈情表》中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2.在《陈情表》中表示,李密称自己为“ 亡国贱俘”,身份和地位“ 至微至陋”,是想获得晋武帝的同情。
(八)作业布置
生活中总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景有些情就活在你的记忆里,请你借鉴《陈情表》中的某些语言表达形式,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评价标准:学有所得,得有所见,形成课堂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情感 → 真
语言 → 美
章法 → 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