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复习课件 (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复习课件 (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背景: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和民族危机(外患)
1.发起: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2.概况: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幕府统治结束,改年号为“明治”,后迁都东京。
倒幕运动
  倒幕运动是明治维新的前提。
明治维新
1.时间:________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2.特点:以________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1868
西方
3.内容
4.性质: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_改革。
资产阶级
废藩置县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5.影响
(1)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____________的道路,实现了____________,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____________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____________的道路。
  大化改新使日本确立了封建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
富国强兵
军国主义
侵略扩张
1.阅读教材第14页“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内容,指出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实施后产生的影响。
【思考提示】要学会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依据关键词组织语言进行答题。
【答案】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影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幕府的统治,但长期的锁国政策也让日本与世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发展。
2.观察教材第15页《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说出当时日本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思考提示】结合时代背景,依据示意图的场景,提炼观点。
【答案】当时日本的名义最高统治者是天皇,但他只是礼仪上的摆设,毫无实权;实际最高统治者是将军。
【答案】“新”在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3.阅读教材第16页“相关史事”栏目中的《五条誓文》内容,指出日本新政府的措施“新”在什么地方。
【思考提示】提取关键词,运用概括、归纳能力作答。
日本明治维新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明治维新后,大量西方文化和先进技术涌进日本,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人民普遍支持变革。随着生产力逐步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变得更好,日本开始向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迈进。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完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完成了资本主义改革与制度的完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一步形成,并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主权意识愈加明确,国际关系也逐渐走出中世纪。新兴大国意图推翻过去的国际秩序,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秩序,这造成了新旧大国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并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21·广东中考)下表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
可见,这一时期日本 (  )
A.天皇制度发生动摇
B.选举权的范围扩大
C.女性权利受到限制
D.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C
【典型例题答案与解析】C 根据题干中的“禁止女性从事政治活动”“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等信息可知,日本仍未实现男女平等,女性权利受到限制,C项正确;题干中未能说明天皇制度发生动摇,明治维新使天皇制强化,排除A项;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说明选举权的范围未扩大,排除B项;社会生活文明开化程度仍然受到限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加深了日本民族危机
B
1.从1633年2月到1639年7月,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禁止日本人的海外往来,禁止基督教的传入,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的主要目的是 (  )
 A.维护封建统治  B.学习明朝政策
 C.抵御西方侵略  D.保护本国文化
A
2.(2022·广东深圳二模)有学者认为: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日本的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更彻底的改革计划。其意在说明倒幕运动的成功有利于日本进行 (  )
 A.思想启蒙  B.文明开化
 C.政治改革  D.军事革新
C
3.(2022·广东茂名模拟)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材料所强调的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彻底全面  B.专注技术
 C.局部修补  D.兼收并蓄
D
4.(2022·广东模拟)下表为日本明治初期部分工业发展情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日本 (  )
 A.政府推动工业发展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国营企业垄断经济
 D.受到西方国家的扶持
A
5.(2022·辽宁沈阳二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材料所述的日本的两次改革都 (  )
 A.学习了中国文化  B.引进了西方技术
 C.实现了社会转型  D.解除了民族危机
C
6. (2022·江苏镇江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  明治政府参照赴欧美考察的使节团所报告的先进经验,进行近代化建设。政府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发展经济。1880年以前,主要采用国有企业主导和“示范”的工业化方针,国家投资兴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的科技成就与设备,从而供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仿效。为加速工业化进程,1880年以后,政府实行“官业下放”,将官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相应举措。(6分)
【答案】特点: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政府干预);模仿西方。(3分)
举措:兴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官营转私营)。(3分)(共22张PPT)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本单元的内容实际上是工业革命的后果或者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对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于是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这激起了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事件。随着工业革命在俄国、美国、日本的开展,这些国家的旧有制度农奴制、黑人奴隶制度、幕藩体制严重阻碍了
国家的发展,于是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美国通过内战(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上述改革为这些国家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日本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扩展到了亚洲,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基本确立。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
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西班牙
葡萄牙
英国
  章西女王是封建王公的杰出代表,不属于资产阶级。
1.观察教材第3页《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结合教材内容,概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特点。
【思考提示】要学会从地图和教材中提取信息,可以结合时间、地理位置、作战国家等方面归纳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特点。
【答案】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
2.阅读教材第3页“人物扫描”栏目,思考在玻利瓦尔的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思考提示】可以结合人物相关的事迹、影响来进行分析。
【答案】精神品质: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斗争的反抗精神;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3.阅读教材第4页“相关史事”栏目,结合史实,以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例,说明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思考提示】可以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素养。
【答案】正义性:印度民族大起义是被压迫的印度人民为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战争。印度民族大起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也参加了起义。
艰巨性:印度民族大起义最终失败了。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资本主义拓展的关系
  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展开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美国和法国先后爆发了独立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革命深刻影响了拉丁美洲世界。同时,西班牙与葡萄牙宗主国发生的内部混乱,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提供了充分的外部条件。从根本上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由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的。拉丁美洲人口构成十分复杂,有“世界人种的大熔炉”之称。经过长期融合,新的拉美民族的出现,成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重要力量。
随着面向国外市场的生产的增长,新形式的外国统治开始形成,到1824年,拉丁美洲共有10家英国的商业公司在运营,有3 000名英国人在这里工作,出入拉丁美洲的水路运输主要由英国的船只负责。由此可知拉美国家 (  )
 A.真正获得了民族的独立  B.独立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C.与英国成为坚实的盟友  D.已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
B
【典型例题答案与解析】B 根据材料“出入拉丁美洲的水路运输主要由英国的船只负责”可知,拉丁美洲经济实际上受制于英国,拉丁美洲还没有获得真正独立,B项正确。故选B项。 
1819年,玻利瓦尔曾说:“西班牙王室对美洲大陆敲骨吸髓的掠夺已成为过去,我们的政体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民权基础上,使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尊重公民自由,废除奴隶制度,取消等级特权。”可见,拉美独立运动深受 (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D.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C
1.莱斯利·贝瑟尔主编的《剑桥拉丁美洲史》中指出,1800年西班牙王室禁止殖民地建立工厂,l801年又颁布命令称“殖民地工厂与蒸蒸日上的西班牙工业形成对立”,要求殖民地官员们对于殖民地工厂“以他们能够采取的最简便手段予以摧毁,甚至可以考虑……由王室国库接管”。材料能用来说明 (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 B.欧洲开始殖民扩张的背景
 C.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D.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影响
A
2.(2022·江苏苏州中考)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 (  )
 A.反抗英国压迫
 B.建立民主政治
 C.维护国家统一
 D.推动民族独立
D
3.(2022·广东预测)独立运动未能扭转拉丁美洲的民族分裂之势,甚至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分裂的拉丁美洲民族无法抵御欧美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未能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这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
 A.没有取得民族独立   B.导致拉美的民族分裂
 C.未扫清发展的障碍   D.没有推翻殖民统治
C
4.(2022·湖南衡阳中考)女王宣言:“我绝不会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对没有好下场!”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
 A.美国南北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C
5.(2022·云南昆明二模)下图为九年级某老师历史课上的板书。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写在图中空白处的是 (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A(共25张PPT)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3课 美国内战
南北矛盾的加剧
1.南北方矛盾的根本原因:美国南北方不同的_________的发展。
经济类型
工业革命
  美国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种植园
  起初,林肯主张用和平方法,逐步限制奴隶制,最终达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内战爆发
林肯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北方的胜利
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内容: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________,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2)影响: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自由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遭遇的两个巨大障碍:英国的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分别通过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来清除。
2.南北战争的意义
(1)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
(2)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
国家统一
奴隶制
1.观察教材第10页《美国南方种植园》图片,结合相关史事,说说黑奴的工作状态。
【思考提示】结合教材知识与图片中的环境、人物形象,挖掘图片背后的故事。
【答案】状态:超负荷工作;疲惫不堪。
【答案】林肯主张的措施:用和平的方法,逐步限制奴隶制,最终达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
南方措施:主张通过战争解决矛盾。
2.阅读教材第11页“人物扫描”栏目,归纳林肯主张解决南北矛盾的措施,思考南方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南北矛盾。
【思考提示】可以运用概括、归纳能力,提取关键词,得出结论。
3.阅读教材第12页“北方的胜利”中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相关内容及“材料研读”栏目的《宅地法》内容,分析这两部法令的作用。
【思考提示】先逐一提取关键词,结合内战的时代背景及人民当时的需求,进行两部法令的整合,得出结论。
【答案】作用: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士兵,并提供充足的粮食,为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增强了北方实力,扭转了战争中北方军队被动的局面。
关于美国内战的资产阶级性质问题
  美国内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两大集团——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资本家就采用何种劳动制度问题而发生的一场暴力冲突。它以战争的方式为废除奴隶劳动制度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以胜利告终,从此掌握了联邦政权;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完成了资产阶级内部两大利益集团在生产方式上的重要调整,使得美国工业在30年内跃居世界领先地位。南方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南方奴隶主阶级逆历史潮流而动,无论在人心还是在物质基础上,都不能与北方相匹敌。南方的奴隶主寡头政治难以形成卓有成效的政治机构,更缺乏精明睿智的政治家。南方军事将领也多是一些视野狭窄的旧式军人,不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更不善于采用先进的参谋体制和战争手段。
(2022·四川乐山)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史料”,即当时人的记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下列材料都与美国内战有关,可信度最高的是 (  )
D
选项 资源 名称
A 文章 《论美国内战》
B 电影 《乱世佳人》
C 小说 《黑奴吁天录》
D 文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典型例题答案与解析】D 从“‘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史料’,即当时人的记述”的定义可以判断《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文件的史料价值最高,所以其可信度最高,故选D项;文章、电影和小说都经过人为加工,主观性较强,不太能真实地还原历史事实,可信度一般,排除A、B、C项。故选D项。
“林肯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  )
 A.政治体制转变
 B.以国家统一为重
 C.独立战争胜利
 D.种族歧视消除
B
1.(2022·四川成都中考)19世纪60年代初,棉纺织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美国也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棉花种植却与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了危机,导致了美国 (  )
 A.独立战争的爆发
 B.西进运动的开展
 C.南北战争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
2.(2022·辽宁营口中考)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材料中林肯的“希望”是 (  )
 A.扭转战争局面
 B.发展工业经济
 C.推翻殖民统治
 D.维护国家统一
D
3.(2023·安徽宿州一模)1860年林肯的就职演说中20次使用了“联邦”这个词,却从未说过“国”这个词;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联邦”, 3次提到“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根本没有提到“联邦”,却5次说到了“国”。林肯在这一时期使用“联邦”和“国”频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B.美国颁布了《宅地法》
 C.美国南北战争的深入  D.美国加入了协约国作战
C
4.(2023·福建一模)1862年9月,联邦在惨烈的安蒂特姆战役中取得首次胜利。随后,林肯起草了其最为著名、名垂青史的行政命令,让战争与国家方向发生永久性改变。1863年1月1日,该命令以法律手段,在联盟国一定区域(至少在文件记录上)解放了约350万非裔美国奴隶,尤其是那些仍处于叛军控制之下的州。“该命令”的直接影响是 (  )
 A.调动了农民参军积极性  B.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
 C.扩大了联邦军队的兵源  D.清除了资本主义障碍
C
5.(2022·广东惠州二模)美国南北战争前,美国人称自己首先是某个“state”的人,然后才是美利坚合众国人;战后,则首先称自己是美国人,然后才称来自某个州。“美利坚合众国”真正作为一个单数名词而不是复数名词被广泛使用。这说明南北战争 (  )
 A.并未实现美国真正的独立
 B.促进了国家统一
 C.并没有解决黑人奴隶问题
 D.加速了经济发展
B
6.(2022·重庆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 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重新整合。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建成。全国铁路网的兴建,缔造了真正全国性的国内市场。内战结束后的30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内战结束后美国形成全国性市场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市场发挥的历史作用。(6分)
【答案】原因:南方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的政策;交通的发达。(3分)
作用:促进美国经济大发展,美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3分)(共29张PPT)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实现___________。
3.领导人:___________。
富国强兵
彼得一世
4.措施
中央集权
手工工场
5.影响
(1)积极: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__________的进程。
(2)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彼得一世改革并不是资产阶级改革。
近代化
废除农奴制
1.原因
(1)根本原因: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2.实施: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
(1)农奴获得____________,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
1861
亚历山大二世
人身自由
4.影响
(1)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__________,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___________的道路。
(2)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农奴制
资本主义
1.阅读教材第6页“相关史事”栏目,结合教材内容,概括俄国政府对农奴制的态度。
【思考提示】依据材料,提取关键词,进行归纳概括。
【答案】态度:维护或强化农奴制。
2.观察教材第8页《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图片,分析农奴跪吻宣读者的脚面的原因。
【思考提示】结合背景分析图片,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分析问题。
【答案】原因: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答案】背景: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阅读教材第8页“相关史事”栏目,归纳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思考提示】可以运用概括、归纳能力作答。
农奴制改革的得失
  农奴制改革使农奴人身地位提高,从法律上界定了农奴的自由人身份,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法律明确肯定农奴拥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得到法律的支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农奴制的废除使沙皇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但是,改革给农奴带来的喜悦很快被现实生活的悲哀所淹没。改革本质上是以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为前提的,用牺牲农奴经济利益的手段来保障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俄国政府在解决农奴土地问题时采取了高额赎买的政策,实质是对农奴的合法掠夺。农奴不但失去了大量土地,而且缴纳了大笔的赎款,变得更一贫如洗。
  因此,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不彻底的改革,具有很强的保守性。这种不彻底造成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
(2022·广东中考)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希望向别国借鉴任何能够借鉴的事物:奥地利的军事组织、法国的礼仪、英国的服饰、德国的管理方法、荷兰的务实精神。这说明,彼得一世 (  )
 A.积极向西方学习  B.迫切希望国家统一
 C.决心废除农奴制  D.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A
【典型例题答案与解析】A 根据题干信息,彼得一世希望借鉴西方的“军事组织”“礼仪”“服饰”“管理方法”“务实精神”可知,A项正确;俄国是统一的国家,迫切希望国家统一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排除C项;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排除D项。故选A项。 
下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造成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 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B. 国内市场的扩大
C.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 生产关系的变革
D
1.(2022·茂名二模)俄国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曾有人试图进行改革,但未能大胆果断地进行,因而成效甚微。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抛弃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
可见,这场改革 (  )
 A.成为俄国历史发展中的转折点
 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得益于改革者极高的执政能力
 D.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2.(2021·广东中考)长期以来,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不管通过哪一条路,它都要通向这个或那个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的控制之下。据此推知 (  )
 A.夺取出海口是俄国对外扩张重要步骤
 B.俄国是个封闭自守的国家
 C.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
 D.农奴制阻碍俄国海洋战略
A
3.(2022·宿迁中考)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为解决劳动力问题,政府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材料主要表明当时的俄国 (  )
 A.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B.农奴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B
4.(2022·宁夏中考)以下是“1861—1900年俄国农民外出谋生人数统计表”。
时间 外出谋生农民数
1861—1870 年 129.13万人
1871—1880 年 164.24万人
1881—1890 年 330.42万人
1891—1900 年 713.66万人
据此推断,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  )
 A.废除了俄国的封建等级制度
 B.为俄国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C.使农民获得完全意义的解放
 D.推动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
B
5.(2022·江苏扬州中考)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据此可知,改革的重要目的是 (  )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
 C.保护贵族经济利益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C
6.(2022·福建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其主要内容有: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以通过赎买方式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然而,过高的赎金和赎金贷款利息,使得这次改革成为一场新的对农民的掠夺过程。但改革确实使2 100多万农奴获得了解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创作于1873年)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日渐恶化。农民士兵等不得不转做纤夫糊口。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成为画家伊利亚·列宾创作该作品的素材来源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2分)
(2)小历同学认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
【答案】时间:19世纪60年代。(2分)
【答案】示例一:判断:同意。(2分)
理由: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2 100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须出钱赎买份地,赎金高于当时的地价,这是对农民的掠夺。改革后,普通民众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示例二:判断:不同意。(2分)
理由: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普通民众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使2 100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高额的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促使俄国社会出现新气象,对俄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6分)
示例三:判断:不同意。(2分)
理由: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2 100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须付出高额赎金和利息赎买份地,导致农民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农奴制残余仍存在,制约了俄国社会发展;但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解放了生产力,改革使俄国社会出现新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