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复习 课件(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复习 课件(3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近代科学文化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真正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把人类推进到了电气时代。工业革命后,大企业(垄断)成为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在经济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超过了轻工业,以电力、汽车、轮船、飞机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兴起;人类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口迅速增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同时城市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大师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电力成为新能源
(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科学研究
(2)广泛应用
①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②美国发明家_________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③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问世。
(3)意义: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__”。
爱迪生
电气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在英国进行,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1.内燃机的发明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2.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________。
(2)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汽车价格大幅下降。
(3)其他应用:轮船、飞机、拖拉机。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交通工具,而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成果。
汽车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化学工业: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2.新材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电力和石油。
现代炸药
现代塑料工业
人造纤维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_,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___________阶段过渡。
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
帝国主义
1.阅读教材第22页“知识拓展”栏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T型汽车昔日曾是“富豪的奢侈品”,后来却“进入了普通大众的家庭,甚至在乡间农舍也能见到T型汽车的身影”的原因。
【思考提示】思考教材和材料中福特汽车生产方式的特点,结合史实进行分析。
【答案】原因: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2.阅读教材第19页“人物扫描”栏目,结合爱迪生的发明成就,分析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原因。
【思考提示】结合历史人物的生平,客观分析内因和外因对人物成长所起的作用。
【答案】内因:科学家的实践创新精神。
外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科学研究的重大进步,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教材第21页指出:“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查询资料,找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具体表现。
【思考提示】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全面地分析问题。
【答案】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重工业逐渐成为工业的主导。另外,企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准备了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德国、日本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更进一步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发展。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下表为《1871年和1901年世界主要国家钢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这可以用来佐证 (  )
A.美国综合国力已成世界第一
B.英国经济优势地位逐渐丧失
C.欧美国家工业化具有同步性
D.主要国家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B
【典型例题答案与解析】B 根据题干“《1871年和1901年世界主要国家钢产量统计表》”可知,1871年,英国的钢产量比其他三个国家要高出好多,但是在1901年美、德的钢产量比英、法多,钢产量是衡量重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这表明美、德的发展速度快于英国,英国经济优势地位逐渐丧失,B项正确;仅从钢产量不能说明综合国力的强弱,排除A项;题干反映资本主义各国工业化进程并不同步、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C、D项。故选B项。 
推动下图所示美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化进程加快 
 B.解放黑人奴隶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世界贸易发展
A
1.(2022·江苏南京二模)伦敦市场1907年5月2日的物价变化情况当天就传到了纽约。这主要得益于 (  )
 A.轮船的使用
 B.电报的发明
 C.汽车的出现
 D.网络的应用
B
2.(2022·广西河池中考)美国在内战前夕的1859年,已在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钻出第一口油井,但它最初只用于照明。1860年,美国石油开采量只有50万桶,到1910年迅速增加到2亿桶以上。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广泛应用 (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C
3.(2022·贵州铜仁中考)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这样一段信息:“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
 A.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
 B.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等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
B
4.(2022·辽宁沈阳模拟)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 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苯胺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 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 (  )
 A.科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C.国家统一推动经济的发展 D.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
5.(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图为1860—1900年英、法、德、美四国年平均工业增长率情况。德、美两国的数据明显高于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  )
 A.在科技革命中领先于英法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占有的殖民地比英法更多
 D.城市化进程早于英法两国
A
6.(2022·湖南郴州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 铁路建造是带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工业革命的龙头产业,德国统一后进入第二个铁路时代,再次出现了兴建铁路的高潮。1870年,德国铁路有18 560千米,1880年增至33 856千米,这时就已超过英国28 854千米,为西欧和中欧之冠……1848年时德国人
只提到铁路是统一的因素,而现在,德国则把铁路当成是维护统一的因素……在国家力量推动下的铁路建设,猛烈刺激了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冶铁业的高速发展,并全面推进19世纪晚期德国新生技术的采用和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梅雪芹《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
问题:根据材料,归纳铁路对德国的作用。(4分)
【答案】作用:维护统一;刺激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冶铁业的高速发展;全面推进19世纪晚期德国新生技术的采用和工业的发展。(4分)(共21张PPT)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近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巨匠与音乐美术大师
物理学
物种
起源
进化论
神创论
巴尔扎克
列夫·托
尔斯泰
  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英雄交
响曲
梵高
1.阅读教材第30页“相关史事”栏目,分析《高老头》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思考提示】根据教材和材料中法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史实进行分析。
【答案】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19世纪的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拜金主义思想泛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阅读教材第28、29页“人物扫描”栏目,思考名人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思考提示】结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分析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内因。
【答案】品质: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探究、坚韧不拔等。
3.教材第31页中说:“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思考“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发展”的原因。
【思考提示】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答案】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近代科学革命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中世纪,虽然欧洲已经有了大学,但这些大学实际上仍服务于教会,神学仍然是大学的主要课程。近代科学革命使这种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变,引起了学校教育的巨大变化,如大学开始设置更多的自然科学课程,以满足人们希望掌握科学知识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需求。新兴的工商业者日益看重科学的价值,出资兴办教育的积极性日益提高。于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宗旨的新学校
越来越多,学校教育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学校教育的变化和科研机构的发展,一方面使科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数学上,解释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立;在物理学上,对电学、磁学、热学和光学的研究;在化学上,化学元素这个科学概念的提出,科学的氧化燃烧理论的建立;在生物学上,细胞的发现等都是近代科学革命后所取得的科学成果,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开普勒发现行星椭圆运动规律后,天文学家仍面临一个问题:行星为什么总是围绕太阳做规则运动而不脱离其固定轨道 这一疑问得到解决主要得益于 (  )
 A.蒸汽机的发明   B.进化论的问世
 C.太阳中心说诞生  D.万有引力的发现
D
【典型例题答案与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行星因为相互引力而按照自己固定的轨道有规律地运行,从而解决了题干中人们的疑问,D项正确;蒸汽机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排除A项;进化论揭示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问题,排除B项;太阳中心说无法解释其他行星不脱离固定轨道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牛顿力学使人们相信,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只是一个遵循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这强调了牛顿理论 (  )
 A.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D.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B
1.(2022·河南南阳二模)19世纪前,所有今天视为科学的研究都归属于哲学之下,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便称为“自然哲学”。在这一范畴内,从运动现象中探究自然力、解释自然现象,建立以数学方法定义物理概念,并制定出“研究哲学的规则”的科学家是 (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瓦特  D.爱迪生
B
2.(2022·辽宁沈阳中考)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
 B.自然科学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文学巨匠在社会发展中的成就和作用
 D.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
B
3.(2022·山西模拟)李华同学在阅读2021年第5期《科学与文化杂志》时,搜集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思想主张,摘抄了部分语句,如图。
  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变异,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便形成新种。
达尔文提出这一观点的重要历史背景是 (  )
 A.科学发明的不断涌现
 B.人民群众积累的实践经验
 C.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C
4.(2022·江苏宿迁中考)19世纪晚期,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用“适者生存”来解释社会历史;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论;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发表了《进化与伦理》。这些观点的提出与发表说明进化论 (  )
 A.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B.成为欧洲自然科学的绝对权威
 C.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D.奠定了科学的人类起源说的基础
C
5.(2022·湖南怀化中考)他是一个天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他”是 (  )
 A.梵高   B.列夫·托尔斯泰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C(共31张PPT)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社会变化
(1)人口迅速增长。
(2)___________队伍不断壮大。
(3)劳动力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_____________。
(4)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工人阶级
工业和商业
2.大众教育
(1)目的:适应_________发展的需要。
(2)表现:①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②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③1870年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工业化
(3)意义:提高了欧美国家的___________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利有弊。
大众文化
城市化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城市化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1.环境污染:________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贫富分化加剧:__________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_________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____________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工厂
资本家
工人
社会矛盾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是经济斗争,表现为捣毁机器,破坏厂房;后来转为政治斗争,主要表现为举行罢工,示威游行。
1.观察教材第25页《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图表,分析该图表所反映的城市化带来的现象以及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思考提示】根据材料进行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注意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现象:城市人口超过农村。
原因:机器的广泛使用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他们被城市生活吸引,进入城市,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2.阅读教材第23页“人物扫描”栏目,你是否同意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提出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思考提示】首先明确对作者观点的态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答案】(1)不同意。他没有正确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将造成劳动群众失业和贫困的原因都归咎于人口增长得过多,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2) 同意。他认识到了人口过度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原因: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去了灾难。
3.阅读教材第26页“材料研读”栏目,思考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的原因。
【思考提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分析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
(1)经济方面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随着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政治方面的影响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在国际关系方面,新崛起的列强与老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竞争加剧,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
发电机的发明以及电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依赖太阳照明的历史和日落而息的作息,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起来;提高了各产业的生产效率,延长了工作时间,加速了各类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汽车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容易、便捷,使人的出行半径更加宽广,加速了人流与物流的流
动速度。飞机的发明实现了人类飞翔蓝天的理想。飞机在民航、科研、军事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成为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时代的显著标志。塑料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总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一系列重大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让人们的生活趋向便利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弊端
  此外,任何改变都是有利有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也不例外。事实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着很多明显的弊端。
  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工业国家大肆搜刮、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财富的情况,造成了严重的侵略和掠夺行为,导致许多国家至今依然处于贫穷状态。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至今贻害无穷,许多不可再生资源被消耗殆尽。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使得很多国家及地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滥砍滥伐也令这些国家及地区的许多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原材料和海外市场,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引发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反抗外来侵略。1900年,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经济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在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B.民主制度的广泛实行
 C.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D
【典型例题答案与解析】D 根据材料中的“到了20世纪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欧洲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其目的是满足工业生产需要,D项正确;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时间是17—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欧洲主要国家民主制度广泛实行是在17—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无产阶级的斗争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9世纪中期,在曼彻斯特,约有2万人住在地下室,占该城市工人总数的12%;在利物浦,约有1/6的人口住在地窖里。城市中的贫民窟不仅是滋生疾病的温床,也是诱发各种犯罪的巢穴。可见工业革命 (  )
 A.加剧社会阶级矛盾   B.导致城市病态发展
 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A
1.(2022·四川成都二模)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了。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据此可推知英国 (  )
 A.农业生产出现巨大危机  B.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C.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D.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
2.(2022·河南二模)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工厂劳动;同时,经济收入带动了女性消费习惯的变化,她们也开始关心杂志、戏剧及绘画,这些新变化让女性重新定位并认识自我。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 (  )
 A.推动女性意识觉醒  B.改变职工性别比例
 C.带动艺术产品消费   D.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A
3.(2022·广东惠州二模)20世纪90年代,美国部分地区开始引进带有计时器的交通信号灯,这种信号灯不仅能够指挥行人与车辆正常行驶,还能够预先告知红灯或绿灯所剩的时间,帮助人们判断何时起步、何时停车。这种交通信号灯 (  )
 A.消除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B.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C.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D.推动了交通工具的进步
C
4.(2022·广东汕头一模)法国1913年颁布的《历史文物法》要求国家对从历史或艺术角度符合公共利益的建筑进行列级保护,有的私人建筑甚至可以不经产权人的同意进行征收。上述材料表明法国 (  )
 A.阻碍城市化进程
 B.推崇公共利益至上
 C.注重城市的个性
 D.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D
5.(2022·广东模拟)据统计,1867年在英国,约3/4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约占总数1/4的中、上阶层则占有国民收入的60%,其中不到家庭总数1/200的上层收入者其收入总额超过了国民总收入的1/4。据此可知 (  )
 A.工人收入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工业革命使社会矛盾得以缓和
 C.英国社会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变
 D.社会贫富分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D
6.(2022·四川眉山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
1801—1911年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情况表(单位/万人)
1800年,伦敦有近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巴黎人口达到100万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达到42万。
——摘编自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影响。(6分)
【答案】特点: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朝城市集中;工业化发展程度不同引起人口增长不平衡。(3分)
影响: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外来移民;产生社会问题;收入发展不均衡等。(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