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学与练
【基础梳理】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史实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1)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2)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一二·九运动
(1)时间:1935年12月9日。
(2)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背景: 西北地区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和抗日救之运动的重要基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2.发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参加谈判,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堂演练】
1.如图是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某纪念馆,该馆是为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而修建。该纪念馆纪念的历史事件(  )
A.标志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D.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陕西临潼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亭(如图),名为“兵谏亭”,该亭得名是因为震惊中外的(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3.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这标志着(  )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史料价值的判定,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之一。研究“西安事变”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是(  )
A.电影《西安事变》
B.事变后张学良致中共中央电
C.张学良的回忆录
D.当时报刊、杂志的宣传报道
5.“‘双十二’事件是我们国家存亡绝续的分野,我们自相斫杀的内战,是要从此绝迹了;我们抗敌复土的光荣战争,是马上就要见之行动了。”这句话意在强调“‘双十二’事件”(  )
A.抵御了帝国主义的入侵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揭开了局部抗战的序幕
D.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
6.1935年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鲁迅撰文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7.“民国二十四年,中国正在苏醒过来。在几天的时间里,青年团体在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所有大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产生,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这一记录见证了(  )
A.五四运动 B.西安事变
C.一二 九运动 D.重庆谈判
8.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从建立到1937年,在东北三省同日、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战斗,粉碎敌人一次次“讨伐”。这表明(  )
A.东北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国民政府始终坚持不抵抗的政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
D.中国共产党为抗战发挥重要作用
9.“一九三一夜寂静,倭寇炮轰北大营,蓄谋已久突发难,一夜占领沈阳城,面对残垣断壁景,中央却下撤退令,可怜一帮东北兵,别母离妻入关行,东北从此铁蹄踏,千万同胞如浮萍。”这首打油诗描述的是什么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
10.“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中“苦难十四年”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1.电文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媒介。下面电文的内容有助于了解(  )
居今日而欲救亡图存,复兴民族,良以为除抗日外,别无他途。……中枢(有)领导民众之责,似应利用时机,把握现实,坚民众之信仰,而谋抗敌之实现……良年来拥护统一,服从领袖……所日夜隐忍希冀者,惟在举国一致之抗日耳。——1936年9月电
A.南昌起义的背景 B.日本侵华的原因
C.西安事变的背景 D.重庆谈判的原因
12.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事实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也是由中国人民拉开的。中国人民拉开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在机场对张、杨说:“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由此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4.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实现从“诛蒋”到“放蒋”的主张转变,并于12月19日举行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中共的这一转变(  )
A.宣告全国名义上统一 B.消除国共两党的分歧
C.加速统一战线的建立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事件发生地的形势图,据图所知,这一事件(  )
A.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表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推动抗日战争转入了反攻阶段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量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立即就正式揭开了抵抗侵略的抗日战争……尽管在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民众的抗日战争几乎未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但是,此时的抗战仍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
——摘编自李殿元《抗战八年当为十四年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特点及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昨日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稍具人心,敦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作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摘编自《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作最后之诤谏”,所采取的行动是什么?有何目的?
参考答案
1-10 BCBBD DCDAC
11-15 CAACA
16.(1)特点:群众基础广泛;各种抗日力量尚未联合起来。
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有效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2)行动:西安事变。
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