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 走向复兴》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 走向复兴》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
——《走向复兴》教案
教学分析
《走向复兴》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歌曲为降E调的分节歌。全曲呈单二部曲式结构。常用于军队踏步前进当中,给人以威风凛凛、锐不可当之感。军队雄健的步伐辅以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走向复兴》这首歌曲也正是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献礼歌曲之一,由社会各界群众组成的千人合唱团在天安门广场齐声高歌,气势恢宏,鼓舞人心。
教学目标
1、听赏合唱曲《我和我的祖国》、《走向复兴》,从歌曲的创作时代背景、演唱方式、节拍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
2、初步了解合唱中的气息与发声。
3、欣赏歌曲《走向复兴》,用歌声感受旋律的雄壮气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连音、跳音的发声练习。
2、歌曲《走向复兴》的节拍特点,音色、音区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 这首歌曲曲调昂扬向上,歌词振奋人心,洋溢着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传递了中华民族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表达了亿万人民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奋进的坚强决心。《走向复兴》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在举世瞩目的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歌曲《走向复兴》也成为演奏曲目之一,群众游行方队踏着这首进行曲的铿锵节奏,走过天安门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让这首歌曲随着阅兵盛典传遍世界。
初步感知
歌曲简介
《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电集团共同组织创作。该歌曲的曲作者为印青;词作者为李维福。《走向复兴》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在举世瞩目的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歌曲《走向复兴》也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并且由北京各大中院校学生2500人组成的群众游行合唱方阵对其进行了完整演唱。
这首歌曲曲调激昂向上,歌词振奋人心,整首歌曲洋溢着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传递了中华民族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奋进的坚强决心。2012年9月25日,荣获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创作者简介
《走向复兴》的曲作者印青,作为中国著名军旅作曲家,其创作的歌曲多达一千余首,受到群众口碑载道的包括《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天路》《世纪春雨》《江山》等。作为国家一级作曲家,印青秉持着音雕句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精神为《走向复兴》这首歌构思了多种创作方案,成型的共有八套。最初的创作思路定位在旋律明快、活泼,并强化音乐的跳跃感。同时结合流行音乐创作元素,以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但经过反复考量,印青还是否定了这一具有较强时尚性色彩的音乐创作路径。经过数月的思索,印青最终决定采用进行曲的体裁来创作《走向复兴》,以雄壮的、有力的、阳光的音乐风格来展现这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朝气的新时代与新风尚。
歌曲欣赏
《走向复兴》第一段歌词,采用写实性手法,从人民群众在新中国六十年风雨中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出发,以第一人称描写国家和人民的巨大变化。第二段歌词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中华民族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誓不可挡的精神,传递出亿万人民在祖国华诞之际的共同心声和祝愿。整首作品词曲结合的珠联壁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复兴、走向辉煌的愿望和决心,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爱国主义激情。
前奏(1—9小节)部分,富有特点的符点音符的使用,奠定了全曲斗志昂扬、信心百倍的进行曲风格特征,同时又构成旋律上、风格上的前后呼应。
第一乐段(9—25小节),几乎每一个小节都带有附点音符,形成了具有冲击感的风格。
第二乐段(25—33小节),宽广中带有坚毅的旋律音型,为配合歌词的叙事,跳跃的附点节奏更具力量,营造出勇往直前、毫无畏惧的音乐风格。
在结束句(36—42小节)的前五个小节中,较多使用了一拍配一音的进行,凸显了乐曲的庄重、大气磅礴,表现了我国脚踏实地走向复兴的实干性。
学唱歌曲
教学小结
《走向复兴》是一首充满自信的歌曲,它被赋予了国家的力量和人民的使命,表达出中华民族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毫不畏惧困难和强敌的勇敢乐观精神。让我们一齐放声高歌,怀揣着青春的热情,去迎接民族的复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