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学案(无答案)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学案(无答案)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资源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各国开展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和孔子的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
【课程导学】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问题导学]
1.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性质有何不同?
提示: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主之间为争夺领地展开的战争,属于奴隶社会性质的战争;战国兼并战争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实现统一而发动的战争,属于封建社会性质的战争。
2.钱穆在《民族与文化》中说:“中国之完成为一中国,当远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能够支撑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期的争霸兼并战争过程中,戎狄蛮夷与华夏族相互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3.结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第一目“春秋列国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提取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信息。
提示: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减少,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战国时期增加了长城这一军事防御设施;战国时期少数民族数量减少。
[知识梳理]
1.列国纷争
背景 周天子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概况 “春秋五霸” 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影响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概念阐释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无义战”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指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春秋无义战”,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2.华夏认同
表现 春秋时期 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进入战国之后 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概念阐释
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之“交”指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融”指民族之间在人口、血统、文化上的互相渗透,在优秀文明成果上的相互吸收、相互认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共同性因素。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交融的实质是华夏文化的扩大。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问题导学]
1.如何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提示:推动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具体表现在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变法改革,使封建制度在各国确立。
2.商鞅变法是如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国家的?
提示: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在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在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知识梳理]
1.经济发展
农业 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战国时期,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工商业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2.变法运动
(1)背景
社会生产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社会局势 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2)主要变法: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
(3)最彻底的变法——商鞅变法
内容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政治与社 会制度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4)意义
社会发展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
社会转型 贵族等级分封制趋于解体;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统一奠基 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构图解史
商鞅变法后秦国统治集团结构的变化
【知识链接】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官员选拔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举荐和军功授爵制: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法律与教化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户籍制度 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其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
[问题导学]
1.老子和孔子都承认现实中“礼崩乐坏”的局面,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但其反思的角度有所不同。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老子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礼崩乐坏的本质是“失道”,认为“礼”已经堕落,不足以维持社会秩序。孔子强调“礼”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希望通过“克己复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2.韩非的主张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如何?为什么?
提示:地位:受到重视。原因:韩非主张变法革新,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符合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受到统治者推崇。
3.试概述百家争鸣的突出特点。
提示:迎合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需求;各学派之间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思想活跃,具有自由和创新精神。
[知识梳理]
1.孔子和老子
项目 孔子 老子
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 哲学 核心观念是“仁” “道”是天地万物本原,天人合一、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 “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周礼,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教育文化 “有教无类”、整理文献、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中 《老子》
知识延伸
  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通过礼制的规范,才能追求“仁”的境界,即“礼”以“仁”为基础,“仁”靠“礼”来维护,两者相互制约。  
2.百家争鸣
(1)背景
经济 社会经济的发展
阶级 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政治 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概念阐释
士阶层
先秦时期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期,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劳动生产的读书人。  
(2)重要派别
派别 代表 主张
儒家 孟子 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墨家 墨子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
法家 韩非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3)影响
思想解放 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现实意义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深远影响 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课后练习】
1.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 懋穑劝分”;卫文公制定了“务财训农 通商惠工”等政策;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之盟也有保护客商,不阻碍粮食流通的内容。材料表明( )
A.各国统治者放弃抑商政策 B.商人的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C.诸侯国较为重视商业活动 D.重商政策有利于兼并战争
2.战国时期,墨家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选择天下贤王者,立以为天子”;法家则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由此说明他们的思想主张( )
A.推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B.倾向于打破原有社会秩序
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 D.使人才选拔机制日益完善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中,属于韩非子思想主张的是( )
A.“仁”“礼” B.“兼爱”“非攻”
C.“法、术、势” D.“无为而治”“逍遥”
4.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效果最为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以下选项中,最有利于秦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制 D.推行县制
5.有学者指出,秦始皇相信“五行终始说”,周王朝主火,崇红色;秦始皇信奉水克火,崇水、崇黑,所以,秦始皇穿黑袍才符合基本史实。这种说法源自于( )
A.春秋思想家的理论 B.战国思想家的学说
C.封建主流意识形态 D.朝廷三教并行政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