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思路
本堂课的思路是以阿特重生为阿克莱特为线索,通过一系列探究和活动获得工厂碎片,帮助阿特走上人生巅峰!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讨论、游戏活动、老师问题的引领,搜集、整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材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材料,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 初中课标要求高中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单元地位分析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新航路开辟后,各国通过海外扩张积累了大量资本、原料和市场,刺激了国内的经济变革和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应运而生,蒸汽机、内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从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力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也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实力的急剧提升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同时,环境污染、贫富分化、阶级矛盾也随之而来,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对工业革命的发生和代表性成果如蒸汽机、火车、汽船、电灯电话都有过一些了解,但对工业革命的利与弊认识不足,简单停留于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与社会问题,没有深入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背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层面上。因此本课可以简略讲解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经过,重点讲解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形成的背景(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和特点(史料实证)。 3.能通过阅读史料对工业革命的利与弊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当今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实力的变化或将重构世界格局和人类生活,中国在顺应发展潮流的同时,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协调,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及带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时代的呼唤与小国大业——工业革命的背景 从一枝独秀到群雄并起——工业革命的进程:1、成就 2、特点 时代轮转与世界的变迁——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 帮助阿特实现人生逆转从而引入新课 出示: 如果给你一笔资金,你会如何投资? 回答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引导学生回答纺织业 将“工业革命”这一抽象的历史大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游戏化,吸引学生注意力。 以小见大,培养学生抓住历史细节、分析概括大历史的能力。
一、时代的呼唤与小国大业——工业革命的背景 播放 引出开展工业革命的要素 播放:我叫阿特,今天一睁眼我重生到现代工厂之父阿克莱特身上。与大多数传奇人物一样,出身贫穷,他当过理发师、卖过假发、开过酒馆,一心想发大财的他盯上了棉纺织业…… 1769年,他发明水力纺纱机,不久开办世界第一家水力棉纺纱厂,之后成为英国最富有的纱厂主! 从洗剪吹到工厂之父,今天我也要像阿克莱特一样,逆转人生! 材料一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了立宪君主。“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财政。通过这样一个改造, 英国政府似乎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执行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财产权和政权相互吻合,不再脱节,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45年期间,海外掠得的财富分给政府的部分就有1200多万英镑。 —— 姚介厚,李鹏程《西欧文明》 材料三 材料四 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 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 材料五 (英国)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 ——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分析并解读材料,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从一枝独秀到群雄并起——工业革命的进程方兴未艾——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课堂小活动;你划我猜 2名同学上台抽取两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成果,2名同学进行猜测,其他同学不得出声提醒。 注意:1、首先说出该成就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然后在进行比划 2、猜对即可获得1张碎片,率先猜出三个成就,完成并完整说出工业革命成就 可获得3张碎片 时间:5分钟左右 出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成果 工厂 第二次工业革命代表成果: 探究与思考:对比两次工业革命,它们各有什么显著特点?小组自由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下方表格中。 讲述: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使得可使用的能源增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新增了不少工业种类,生产部门和种类的增多促进了国家实力的增长,为资本主义各国向全球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也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完成互动游戏,描绘或回答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巩固对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认识。 分析材料,归纳特点。 自由讨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填写在相应表格中。 考察学生对革命成果的掌握程度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合作探究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时代轮转与世界的变迁——工业革命的影响 播放:谢谢你,我的朋友,虽然我未能见过火车遍地跑的世界,但回首过往的种种经历,我已心满意足,我阿特也终究没有堕了工厂之父的威名!这一生,我的财富不计其数,被授予爵士头衔,甚至破格当上了德比郡守!与过往相比,轰隆作响的机器,源源不断的财富,这盛世可真如我所愿啊!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 问题3:依据教材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 社会生活方面 问题4:依据上图分析工业革命英国城乡人口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世界格局方面 问题5:依据以上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播放:这盛世真的如阿克莱特所愿么? 4、 其他方面的影响 问题6:从以下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工业革命的什么影响?给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什么启示? 材料一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 ——狄更斯《艰难时世》 材料二 它(新生的工业)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三 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思考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变化 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辩证看待工业革命的影响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 培养合作探究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培养辩证唯物史观
课堂小结 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培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