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与练
【基础梳理】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发展历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张謇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3)辛亥革命后,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6)国民党统治时期,内忧外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出现
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2.曲折发展原因: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3.发展特征:曲折发展,总体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和沿江沿海的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变化:
服饰 旗袍、西服、中山装取代了长袍、马褂
发饰 辛亥革命后,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礼节 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
2.原因:辛亥革命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3.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时代特征。
【课堂演练】
1.1915年,民族资本家荣宗敬在上海开建申新纱厂。在开工后的三年里,纱厂的棉纱产量从3584件增加到9811件,棉布产量从2.9万匹增加到12.8万匹,赢利从2.06万元增加到22.2万元,3年增长10余倍。这一时期,申新纱厂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②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五四运动时期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爱国斗争的推动
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927年的上海街道景象:塌车(人力运货车)与电车并行,轿子与汽车擦‘肩’过”,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传统习俗居主流 B.社会习俗新旧并呈
C.社会生活全盘西化 D.社会生活无任何变化
3.1895年,中国有三个名人各自做出人生最为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学习西方、维新图强 B.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
C.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下面是历史小组搜集的有关辛亥革命前后时期的漫画,其中属于“共和新气象”主题的是(  )
①女子的新发髻 ②外国人以铁道侵略中国 ③自由的钟声 ④民间之疾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一直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可谓举步维艰,但也出现过“短暂的春天”。分析如图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主要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6.荣氏家族“兵船牌”面粉,一战期间出口达80万吨,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这反映了(  )
A.中国工业生产已成为世界经济支柱
B.世界大战推动中国兵工企业壮大
C.一战期间中国民间工业有长足发展
D.西方国家始终支持中国民族工业
7.20世纪初创作的《自由结婚纪念歌》歌词中写道:“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这体现了近代社会(  )
A.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B.崇洋逐新,舍弃传统
C.生产生活,方式变化 D.思想解放,习俗变迁
8.《张謇传》中写道:“到了欧战停息以后的四五年,世界棉业界,都感受到剧烈的恐慌,国内又屡遭时局的变乱,天灾的连接,纱价又贱,棉价又贵,种种厄运,一齐到来……又连累大生(纱厂)也陷入极其困难的地位。”据此可知,民族工业(  )
A.技术差资金少难以抵御风险
B.经营不善导致发展步履维艰
C.需要不断调整经营谋求发展
D.深受国际国内形势双重影响
9.如图图片反映了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这一时期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之后
10.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这反映出张謇主张(  )
A.革新教育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编练新军
11.20世纪20年代,经过改良的、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旗袍,在上海等城市大为流行;然而在乡村地区,人们却看不到这种新式旗袍的迹象。这反映出当时(  )
A.城乡社会的发展不平衡
B.民众偏爱传统旗袍
C.旗袍受西方服饰影响大
D.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12.如表《中国近代部分时段民族企业注册信息表》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
时间 注册公司数(个) 资本总额(元) 涉及的主要行业
1914年以前 146 41148205 纺织业和面粉业
1914年﹣1920年 272 117434500
——摘编自《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
A.产生于19世纪末期
B.20世纪早期获得初步发展
C.一战期间迅速发展
D.一战后发展一度陷于停顿
13.如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折线图。与①③两个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相关的史实是(  )
A.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D.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14.对比如图两幅图表,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A.沿海超内地,布局不合理
B.受外国资本影响大,轻工业为主
C.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D.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15.如图思维导图中空白处应填入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军事发展 B.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D.中国近代科技发展
16.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国内政局的更替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二“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放足鞋兴,菱鞋灭,拜跪礼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
——摘编自1912年3月5日上海《时报》载文《新陈代谢》
材料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摘编自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列举至少两例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写出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总体上概括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的特征及表现。
参考答案
1-10 ABCCC CDDBC
11-15 ACCBC
16.(1)“实业救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辫子灭。辛亥革命。
(3)新旧并呈、多元发展。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