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8:庆祝全国生态日 共建设美丽中国(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8:庆祝全国生态日 共建设美丽中国(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设立全国生态日
共建设美丽中国
热点〇八:
目录
CONTENTS
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开展一系列环保举措 / 活动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举措
公民(青少年)为美丽中国做贡献
生活中的绿色、低碳微行动
畅想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理 论
首个全国生态日
第52个世界环境日
2023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
第九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首部《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
“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致敬“2022最美基层环保人”
“以竹代塑”行动倡议
“蓝色循环”荣获“地球卫士奖”
绿色成为中国主办大型运动会底色
热 点
1.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
基础理论梳理
我国人口结构失衡,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基础理论梳理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
创新驱动发展,用科技节能减排,提升发展质量。
全面依法治国,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3.开展一系列环保举措 / 活动的意义
基础理论梳理
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有利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4.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举措
基础理论梳理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走绿色发展道路: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惠民。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5.公民(青少年)为美丽中国做贡献
基础理论梳理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学习低碳环保知识。
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
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宣传绿色发展理念。
依法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
6.生活中的绿色、低碳微行动
基础理论梳理
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习惯。
不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7.畅想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基础理论梳理
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1】首个全国生态日
2023年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首个全国生态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比较符合确定纪念日、活动日时间的基本原则,能够充分体现首创性、标志性、独特性。
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意义:有利于宣传理念、提高意识、落实行动、形成氛围、早日实现。b.活动:社区宣传、旧物置换、卫生死角清理、生态环保沙龙。c.行动:增强意识、学习法规、宣传意义、养成习惯、建言献策、进行斗争。d.口号:点滴行动,铸就绿色家园。
【2】第52个世界环境日
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也是中国的第9个环境日。为推动塑料污染问题解决,202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再次将塑料污染列为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发布塑料污染解决方案《切断根源:全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创造循环经济》。2023年我国六五环境日宣传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深刻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意义:有利于宣传理念、提高意识、落实行动、形成氛围、早日实现。b.减塑行动:拒绝过度包装,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产品,养成垃圾分类、回收习惯。c.减塑口号:争做减塑先锋,环保“袋袋”相传。
【3】2023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
7月10日至16日是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2023年的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是在1990年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上确定的,开展该活动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
7月12日是2023年“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让我们一起关注气候变化影响,采取积极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意义:有利于宣传理念、提高意识、落实行动、形成氛围、早日实现。b.低碳行动:物尽其用,拒绝过度包装,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c.低碳口号:节约一度电,少排一份碳。
【4】第九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2022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全面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四个重大转变”的伟大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六项重大任务”,强调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项重大要求。相关讲话内容与大会精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党的领导。b.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c.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e.绿色发展道路。f.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5】首部《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
2023年8月15日,《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发布,这是我国首部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系统总结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历程、方法、成果和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思路和建议。
我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30%,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通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我国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完整保护起来,实现了对重要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的大规模、整体性保护。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国家生态安全。b.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绿色发展道路。e.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6】“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3年8月,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是1997年刑法施行以来最高司法机关就环境污染犯罪第四次出台专门司法解释,充分体现了“两高”依法严惩环境污染犯罪,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立场。
《解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刑法的最新修改为依据,积极回应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了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明确了环境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理规则,确立了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宽严相济原则,有利于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力司法保障。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全面依法治国。b.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c.法律基本特征。d.犯罪基本特征。e.法律作用、法治意义。f.良法善治。g.公正司法。k.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l.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m.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n.绿色发展道路。o.建设生态文明。
#调整污染环境罪定罪量刑标准#
相关视频链接
【7】致敬“2022最美基层环保人”
2023年9月24日,由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网举办的致敬“2022最美基层环保人”宣传活动在京举行。旨在学习宣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展现基层一线生态环保铁军风采,鼓舞生态环保人勇挑重担共建美丽中国。
活动启动以来,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共推荐了270名候选人。经评议最终确定10位入选者。这10位“2022最美基层环保人”分别来自监察执法、污防、监测、宣教等部门,常年奋战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业绩。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责任担当。b.生命价值。c.国家利益。d.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e.人与自然和谐共生。f.绿色发展道路。
【8】“以竹代塑”行动倡议
“以竹代塑”是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倡议。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为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
2023年11月2日,国家《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发展竹产业循环经济,推行全竹利用产业模式,强化竹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竹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鼓励各地组织举办“以竹代塑”进社区、进商圈、进公共机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以竹代塑”产品优良特性,普及不规范使用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知识,引导公众形成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购买“以竹代塑”产品的生活习惯。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原因:竹子节能环保、竹资源丰富、促进共同富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b.活动:竹质产品研发、竹质产品推广、引导公众消费。c.“以竹代塑”创意:竹凳子代替塑料凳子、竹篓代替塑料袋。
【9】“蓝色循环”荣获“地球卫士奖”
2023年10月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将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奖项授予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以表彰这一模式对近岸海域塑料污染治理作出的杰出贡献。
“蓝色循环”于2020年开始在浙江探索,目前已在台州、舟山、宁波等沿海城市建立“海洋云仓”“小蓝之家”等一线海洋废弃物收集点位80个,覆盖10000多艘海洋渔船、商船和部分海岸线,运行以来已回收海洋废弃物 10000 多吨,其中塑料废弃物超 2200吨。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绿色发展道路。d.建设生态文明。e.人类命运共同体。f.中国影响力。g.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0】绿色成为中国主办大型运动会底色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绿色亚运”成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鲜明标识。杭州亚运会期间,所有的场馆、设施、车辆,甚至所有的奖牌,都是用绿色电力来运行和制造的。绿色甲醇、绿色电力等清洁能源,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利用工业废气和生物质等资源制造。这是杭州亚运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上的一项创新之举,也是中国在推进“双碳”工作方面的一个缩影。
绿色不仅是杭州亚运会的底色,从冬奥会、亚运会、大运会等盛会到自行车赛、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始终是办赛者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绿色成为中国主办的国际运动会底色意义重大,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决心,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绿色发展的信心,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绿色发展的经验。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创新驱动发展战略。b.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绿色发展道路。e.建设生态文明。f.人类命运共同体。g.中国影响力。h.中国积极作为。i.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杭州亚运会践行“绿色”办赛理念#
相关视频链接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