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与练
【基础梳理】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近代教育的发展:
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期间 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改革教育体制 (1)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2)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纸:上海的《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
(2)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
(3)出版机构: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1.文学:
(1)20世纪初期: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2)解放区: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
2.绘画: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3.音乐: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
4.电影: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1931年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赵丹、周璇等电影明星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
【课堂演练】
1.鸦片战争后,受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刊的影响,国内新式报刊纷纷创办。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
2.文艺作品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学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包括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两种。下表中的文艺作品创作于(  )
作者 作品
徐悲鸿 《愚公移山》
田汉、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1936年底,《申报》对傅作义及其所部在红格尔图和百灵庙战役击溃日伪军的行动进行了连续报道。随着卢沟桥的枪声响起,《申报》对抗战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报道。”材料反映了近代报纸(  )
A.发挥了时代的舆论宣传作用
B.促进了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
C.体现出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D.反映了新旧并呈的发展特征
4.历史课上提到“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关键词。据此可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社会生活的变化
C.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D.文学艺术的成就
5.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北伐战争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6.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及实业学堂等的十个章程、两个通则、一个纲要。据此可知,这个章程(  )
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B.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C.标志着科举考试的废除
D.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7.“(京师大学堂)1903年增设进士科、译学馆、医学实业馆……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毕业生分别授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头衔。”根据上述材料推断(  )
A.近代新式教育已逐渐发展
B.中国近代化运动已经开始
C.科举制度至此已寿终正寝
D.旧道德和旧文化受到抨击
8.革命歌曲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和《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歌曲所弘扬的精神是(  )
A.五四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9.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实现
B.九一八事变揭开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C.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
D.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10.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所,学生4763人,占学生总数的19.8%。这反映出(  )
A.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B.辛亥革命成果丰硕
C.专科学校布局科学合理
D.大学学制得到统一
11.1908年11月16日,《申报》发布光绪帝驾崩的电讯:“上病大渐,今日酉正二刻升遐。”这条电讯附一按语:“此电于前夜接到,因恐不确,未录昨报。”这说明《申报》(  )
A.注重新闻的真实性 B.以赢利为主要目的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专门发表政论文章
12.1938年10月《申报》在上海复刊,一些在抗战前盛大推出的专刊如《电影专刊》等逐渐停刊,新创了《战时青年》《社会动态漫画》等专刊,且原有的《电信专刊》《儿童专刊》等,内容上都转变为抗日救亡主题。材料体现了《申报》(  )
A.覆盖面广、报道及时 B.关注社会时局变化
C.是近代主要传播工具 D.报道内容真实可靠
13.清朝时期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数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所示,据此可推知该期杂志最有可能出版的时间是(  )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 自然常识 基础科学 奇异和其它问题
42.5% 22.8% 17.5% 17.3%
A.1876年 B.1898年 C.1911年 D.1938年
14.“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1939年春,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的一座土窑洞里横空出世。这套作品在问世后的几十年来,都被视为一部高度概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纪念碑式的音乐史诗,这首歌体现的中国精神是(  )
A.众志成城、抗敌救国的精神
B.甘于奉献、不惜牺牲的精神
C.艰苦创业、勇于探索的精神
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
15.近代中国,先后出现了《申报》《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东方杂志》《生活》等刊物。这些新式刊物的创办都(  )
A.促进了洋务思想传播 B.坚定了抗战的信心
C.宣传了三民主义思想 D.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16.【近代教育】
材料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还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
材料二: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年代 哲学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艺术 合计
1895年前 1 4 1 2 3 11
1896﹣1911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0
(2)据材料二指出1895年前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变化,并结合史实概括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三指出“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的含义。
参考答案
1-10 ACACC BADAA
11-15 ABAAD
16.(1)变化:由培养官僚士绅发展为培养近代实用人才;新式学堂侧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
(2)变化:翻译日本书籍的数量大大增加;翻译日本书籍以社会科学类居多。背景: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辛亥革命)。
(3)含义:新式的专业人才逐渐取代了传统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