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及备考建议(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及备考建议(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及备考建议
2024年4月
目录
一、选择题(48分)高频考点
二、简答题(30分)高频考点
三、分析说明题(22分)高频考点
四、学生考试答题存在问题与对策
五、2024年中考复习备考建议
考查范围 题量 高频考点(关键词)
板块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7
板块二 法制教育 10
板块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
板块四 革命传统教育 2
板块五 国情教育 4
一、选择题(48分)高频考点
与异性交往、认识自己、个人与集体、与父母交往、与老师交往、情绪、挫折、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生命、诚信、责任
宪法、权利与义务、法治、法律特征、一国两制、根本政治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民族团结、国家机关、违法与犯罪、六大保护、合理利用网络、国家安全、
平等、公平正义、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改革开放、根本原因、实现中国梦
中国式现代化、两个阶段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经济制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口新特点、生态文明、劳动
考查范围 高频考点 考察年份(次数)
板块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与异性交往 2018、2019、2022
认识自己 2016、2019、2020、2021、2023
个人与集体 2019、2020(简)、2021、2022、2023
与父母交往 2016、2017、2018、2020、2021、2022
与老师交往 2017、2019、2021、2023
情绪 2016、2017、2019、2022、2023
挫折 2016、2017、2018、2019、2022、2023(简)
生命 2016、2019、2020、2021、2022、2023
诚信 2019、2020、2021、2022、2023(简)
责任 2016(简)、2017、2018(简)、2019(简)、2020(简)、2021(简)
例如:
考查范围 高频考点 考察年份(次数)
板块二 法制教育 宪法 2016、2018
权利与义务 2016、2017、2018、2019、2023
依法治国 2016、2018、2019、2021、2023
法律特征 2017、2018、2019、2021、2022
根本政治制度和民主 2017、2020、2023
民族团结 2016、2017、2018、2019、2021、2022、2023
违法行为 2016、2017、2018、2021、2022
违法与犯罪 2016、2017、2018、2019、2021、2022、2023
六大保护 2017、2018、2021、2023
国家安全 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例如:
考查范围 高频考点 考察年份(次数)
板块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平等 2016、2021、2023
公平正义 2016、2018、2019
中华文化 2020、20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
传统美德 2020
民族精神 2022
例如:
考查范围 高频考点 考察年份(次数)
板块四 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 2023
改革开放 2019、2020
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中国梦 2021、2023
例如:
考查范围 高频考点 考察年份(次数)
板块五 国情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阶段目标 2016、2017、2018、2020、2021、2022
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2022、2023
基本经济制度 2019、2020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7、2018、2021
人口、资源、环境 2016、2018、2019、2022、2021
劳动 2019、2020、2022
例如:
考查范围 题量 高频考点(关键词)
板块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1 (25题)
板块二 法制教育 2 (26题、 (27题)
二、简答题(30分)高频考点
认识自己、个人与集体、与老师交往、
止于至善、生命、责任
宪法、权利与义务、法治、违法与犯罪、未成年人保护、国家安全
考查范围 高频考点(主观题) 考察年份(次数)
板块二 法制教育 宪法 2017、2019、2020、2021、2022、2023
权利与义务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法治 2017、2020、2022、2023
违法与犯罪 2017、2018、2020、2021
未成年人保护 2016、2019、2020、2021、2022、2023
例如:
考查范围 题量 高频考点(关键词)
板块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 (28题)
板块四 革命传统教育 1 (28题)
板块五 国情教育 2 (28题)
三、分析说明题题(22分)高频考点
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多样性、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中国自信、实现中国梦
中国式现代化、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青少年怎么做
考查范围 高频考点(主观题) 考察年份(次数)
板块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文化 2016、2018、2022、2023
中华民族精神 2017、2019、2021
板块四 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共产党 2022、2023、
中国自信(根本原因) 2021
中国梦 2018
板块五 国情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创新驱动发展 2016、2019、2020、2022
生态文明 2017、2019、2020、2021
青少年怎么做
例如:
(一)单项选择题的存在问题
1.0分卷(空白卷)。
原因:学生忘记填涂了。
对策:考试前多提醒自己和考试中认真检查。
四、学生考试答题存在问题与对策
2.多涂现象。
原因:是学生检查修改答案时,没有把之前填涂的答案擦干净,留有明显的痕迹,导致微机扫描时前后选择的答案都被扫描出来。对策:认真检查,如果需要修改答案,一定用正规的2B橡皮擦进行清理干净,以防被扫描出来而导致多选。
3.漏选现象。
原因:有的学生考试紧张或粗心,填涂时漏掉了某一题,考试结束前也没有检查而导致丢分。
对策:细心做题和认真检查、对号入座。
(二)主观题(简答和分析说明题)的存在问题
1.空白卷, 一个字都不写。
原因:有的学生是态度不端正,不想写,做完选择题就睡觉,等待考试结束;有的学生是不自信,不敢尝试去读一读试题材料,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对策:相信自己,认真读题,写一写总比空白好,多写总比少写好。写一点有可能得分,空白只会得0分。
2.答非所问,乱抄文字。
原因:少数学生不愿认真读题审题,不想动脑思考分析,为了不出现空白,于是乱抄乱答。
对策:树立信心,认真读题审题,相信自己能写一点点,不断实践训练,激发潜能,必有进步。
3.答案过少,单一,不全面。
对策:看分答题,采取N+1办法,多答一些,多写总比少写好。如:
【2021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30.(2)】孝心少年郭家宝,他荣登了2020年“中国好人榜”,他是00后众所周知的孝子,他自家境不好却从不抱怨,5岁便开始照顾瘫疾的父亲13年,他带父上学的事迹被大家广泛流传。他承诺: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好好照顾父亲,不忘初心,低砺前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郭家宝的行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4.答案不分层次,混乱不清,所有答案一大段。
对策:平时多训练、多注意,养成答案分层次的好习惯。
【2021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30.(2)】孝心少年郭家宝,他荣登了2020年“中国好人榜”,他是00后众所周知的孝子,他自家境不好却从不抱怨,5岁便开始照顾瘫疾的父亲13年,他带父上学的事迹被大家广泛流传。他承诺: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好好照顾父亲,不忘初心,低砺前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郭家宝的行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主观题答卷。
因为这类试卷层次清楚,多角度回答,全面而准确,有的短小而精干,简洁而明了。如:
【2021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30.(2)】孝心少年郭家宝,他荣登了2020年“中国好人榜”,他是00后众所周知的孝子,他自家境不好却从不抱怨,5岁便开始照顾瘫疾的父亲13年,他带父上学的事迹被大家广泛流传。他承诺: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好好照顾父亲,不忘初心,低砺前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郭家宝的行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一)如何让48分的选择题少丢分
首先,夯实基础知识。多读多记每个考点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
其次,有针对性训练。对一些容易做错的选择题进行训练,明确每一个题支(选项)该选或者不该选的理由。
再次,认真读题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如题目要求选择“不可取、不属于、不合理、错误的”。
最后,填涂答题卡时,认真对号入座,另外防止多选情况。
例1:
1.【2023·湖南省永州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由此可见( )
①民营企业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②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主导力量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五、2024年中考复习备考建议
国有经济
2.【2023·甘肃白银市】2023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这表明(  )
A.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改革是第一生产力
C.改革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改革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3.【2023·湖南省湘潭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以下不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科技
教育
经济建设
基本政治制度
(二)如何让52分的主观题少丢分
首先,围绕主观题的常考点,夯实基础知识。熟记主观题常考点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
其次,认真读题审题,搞清楚设问与教材知识的联系,分层次答题。
再次,有针对性训练。主观题设问越来越灵活多样,直问直答的形式减少,为此,需要多看多练一些开放性、设问灵活的试题,做到”见多了,心不慌“,“触类旁通”。
例如:“评析”类试题、“建议、措施”类试题、“原因/经验/密码”类试题、“归纳概括成就”类试题、“体现反映观点/信息”类试题。“依据”类试题等等。
五、2024年中考复习备考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