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7 名篇名句默写2【课标要求】 2【考查重点】 2【主要题型】 2【命题趋势】 22考点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33考法一 直接默写型 3考法二 理解型背诵默写 5考法三 运用型默写 6考法四 主题归类型默写 710【考向分析】 10知识点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10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0知识点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11古诗文默写怎么高效背诵 11知识点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12古诗文默写考场做题技巧 1213【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总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与鉴赏】中提出“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并在附录1中列出了7-9年级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60篇(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评价建议”“过程性评价”是提出:“过程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整体 性。可通过课堂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学习反思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表现,如学生日常写字、读书、习作、 讨论、汇报展示、朗读背诵、课本剧表演等方面的材料,记录学生核 心素养发展的典型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考察其内 在学习品质的发展。”【考查重点】名句名篇的考查仍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常见考点:(1)直接默写型;(2)理解型默写;(3)运用型默写(4)归类型默写。【主要题型】1.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常考题型,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2.在综合性学习中以语段综合的形式融合其它考点综合考查。【命题趋势】古诗文名句默写题为全国各地语文中考的必考题型,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突出情境性,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要求填写名句,也有一些地区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融合考查。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名句默写”填空考查模式,但是,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高考题型的不断革新,古诗文默写打破了传统的识记性默写的单一形式,考查形式精彩纷呈。古诗文默写已经完成了由单纯的识记性默写向理解性默写(或称之为“情景式默写”)的过渡。情景式默写要求根据话题或情景,按照试题要求,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填空,它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考查内容,然后才能准确作答,这比记忆性默写的难度大。全国各地中考名句默写分值一般在6-10分之间。考点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考法一 直接默写型1.(2023·江苏盐城)古诗文名句填写。(1)尺有所短, 。(《楚辞》)(2) ,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2.(2023·四川德阳)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3)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6)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3.(2023·黑龙江大庆)用课文原句填空。(1)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三峡》)(3)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4)感时花溅泪, 。(《春望》)4.(2023·辽宁阜新)古诗文默写。(1)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十二章》)(2) ,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3)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考法二 理解型背诵默写5.(2023·湖北黄石)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娱乐方式,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如《湖心亭看雪》中“ , ”可以一览张岱只身赏雪;如《约客》中“ , ”可以静观赵师秀待友下棋;如《竹里馆》中“ , ”可以聆听王维抚琴吟啸;还有《如梦令》中“ , ”可以遥望李清照荷塘泛舟。6.(2023·江苏镇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孔子说:“ , 。”(《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②从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朝发暮至,船行之快,郦道元以“ , ”作比,确实恰当。③北固山下,王湾吟出的“ , ”两句诗,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④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找到新出路,发现新天地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会浮现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7.(2023·湖南常德)古诗文默写。(1)《马说》中的“ ? ”二句,自问自答,寄寓了者对人才被压抑、被埋没的不平与悲愤。(2)“雁”是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常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情,如:“ , 。”8.(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古诗文默写。(1)《次北固山下》中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句子是“ , ”。(王湾《次北固山下》)(2)《雁门太守行》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表达诗人为国效力志向的句子是“ , ”。(李贺《雁门太守行》)(3)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不能改变,正如《爱莲说》中所说“ , ”。(周敦颐《爱莲说》)(4)读诗,更是读人生态度,古诗中有许多体现作者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考法三 运用型默写9.(2023·山东青岛)请你根据提示,将活动结语中引用的古诗补充完整。研学归来,“山气日夕佳,① ”(陶渊明《饮酒》),我们感受到了“②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愉悦,相信青岛的发展必将“③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未来,我们也要用开放的姿态,以“人有悲欢离合,④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的旷达胸怀,凭“⑤ ,⑥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无畏精神,直面生活中的挑战,顽强奋斗,与时代同频共振。10.(2023·山东菏泽)根据提示默写。①“天下国家”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仁人志士常常借“梦”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 ”。②初中生活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在此分别之际,如果你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选取两句诗送给同学留作纪念,并激励其胸怀壮志,勇向未来,那么这两句诗是:“ , 。”11.(2023·四川眉山)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在“航拍中国”的镜头里,你看到过怎样的中国?飞越大海,感受“秋风萧瑟,① ”(曹操《观沧海》)的磅礴气势;俯瞰泰山,饱览“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的神奇秀丽;临近三峡,欣赏“重岩叠嶂,③ ”的雄浑壮丽;掠过黄鹤楼,领略“晴川历历汉阳树,④ ”(崔颢《黄鹤楼》)的静好明媚。绿水青山、烟波浩渺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我们心旷神怡,不由吟诵“⑤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达出对中华儿女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考法四 主题归类型默写12.(2023·广东深圳)请在下面的表格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句子。角度 内容 出处叙事 ,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夜来城外一尺雪, 。 白居易《卖炭翁》抒情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喻理 得道者多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言志 “ , ”表达了全军将士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 李贺《雁门太守行》“ , ”表现了词人渴望率军北伐,统一南北,获得功勋和荣誉的理想。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3.(2023·四川广元)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句。诗与酒相逢,便发酵出独特的中国美学。酒是媒介,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刘禹锡以酒开怀“今日听君歌一曲, ① ”;苏轼借酒助兴“② 。鬓微霜,又何妨”;范仲淹饮酒思家“③ ,燕然未勒归无计”。酒是待人接物之道:有山西村的村民们对陆游“④ ,⑤ ”的热情好客;也有送武判官归京时的“中军置酒饮归客,⑥ ”的深情饯行;还有《行路难》里“⑦ ,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纵情畅饮。当然,酒还是醉人的喜人的,正如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⑧ ”。14.(2023·山东潍坊)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内容。主题 诗文 出处 评注山川风物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选自《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 《钱塘湖春行》 早春景色。修身治国 ④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告子下》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⑤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选自《 》,国别体史书。爱国思乡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⑧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⑨ ? 。 崔颢《黄鹤楼》 视角转变,心境随之变化。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相类似。15.(2023·湖南邵阳)名句默写。自古文人多爱秋。秋是“蒹葭苍苍,(1) ”(《诗经·蒹葭》)的诗意;秋是“(2) ,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坦荡;秋是“树树皆秋色,(3) ”(王绩《野望》)的静美;秋是“采菊东篱下,(4) ”(陶渊明《饮酒》)的淡然。秋还是刘禹锡“(5) , ”(《秋词》)如鹤凌云,激越向上的豪迈;秋更是杜甫“(6)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心系苍生的情怀。【考向分析】课内古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型,并且这题型的分值还不少。而这类题型失分率较高。这类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如果在这类题型失分严重的话,在后面的题目上就很难弥补过来。知识点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方法提炼】默写复习方法点拨1.熟练掌握统编教材课本中所有古诗文(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7—9年级61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3.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运用各种方式背诵和默写,做到手、脑、嘴的结合,即心里想得出,口里说得出,手里写得准。4.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在课内诗文充分积累的前提下,要将积累的触角伸向课外。5.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默写的考查注重所学诗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学过的古诗文名句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学习古诗文,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生活中灵活应用。6.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相结合。平时的积累在扎实有效的前提下,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积累方法。将同一题材的诗文名句归类积累: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积累:山、水、花、鸟……将同一作家的作品集中积累等。考前要集中强化训练,注意字形辨析,记诵准确。避免机械重复,要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地高效训练。7.避免出现下列默写错误:(1)要注意生僻字,难写字的书写。很多同学虽然能背诵名句名篇,但会背的东西不一定就会写,考试时可能因为不会写其中的难写易错的字而丢分。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勤于动笔,在纸上用笔默写。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竦”极易误写,要注意。(2)要注意易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通假字。名句名篇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是常会出现的考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不仅知其发音,还要知其意义。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易错写为“升”。意思相近或相同而字形截然不同的字、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字、词极具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的失分点之一,复习时应高度重视。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易错写为“层”。“眦”是眼眶之义。(3)要留心具体语境和语句顺序。备考时还应将名句名篇放列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品味,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识记效果。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青。”一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云上”这两个语境,就容易把“霄”错写成“宵”。“排”是推开之义。“碧霄”是蓝天之义。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例,意思也大致不会改变,很多同学复习识记的时候未能注意到这点,答题时就白白丢了分。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中,稍不注意,就会把“春色满园”错写成“满园春色”。又如:将“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知识点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方法提炼】古诗文默写怎么高效背诵一要理解内容。凡是要背的篇目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背诵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背诵是通过反复阅读和记忆,将课文内容熟记于心;理解则是通过分析和思考,把握课文的内涵和意义。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如《岳阳楼记》中的“览物而悲”一段,学生背诵较绕口,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译成现代汉语。悲者看到的景物由心情引起,所以满目萧然;由景入情,悲从心来。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更加准确地背诵相关内容。背诵有助于加深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通过背诵,不仅能够记住这句话,还能够理解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即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二要借用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诵我们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1.尝试背写结合。会背诵不是终极目的,能一字不差地书写,才算成功。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必手抄,“七录书斋”就是要手抄六七次的意思。背诵过程中,要养成目不离字、手不离笔的习惯,边读边思(词意、句意)、边背边写,特别是涉及形似、音近(同)特易混字。2.掌握遗忘规律。遗忘规律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所学知识的遗忘速度逐渐加快,遗忘量逐渐增大。为了对抗这种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在学习后的第一天、第二天、一周后、一个月后等时间点进行复习,以加强记忆。及时复习、分散学习、多样化学习(讲解、讨论......)等方法都很有效。3.借用思维导图。在背诵古诗文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的结构、主题、情感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具体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结构、突出主题和关键词、突出主题和关键词、归纳总结和复习......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背诵古诗文还需要结合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背诵技巧等多种方法。三要归纳整理。一定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好的网络体系,考试时才能快速准确地提取背诵信息。【知识梳理】知识点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方法提炼】古诗文默写考场做题技巧一、注意事项1.生僻字、难写字掌握不准。如将《湖心亭看雪》“余拏一小舟”中的“拏”写成“挐”。对付生僻字jv和难写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写,通过多次书写强化记忆。2.句子或词语顺序颠倒。如《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考生在书写时极易把这两个分句调换顺序,写成“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考生要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特常考的句子牢记于心。3.虚词用错或漏掉。如将《醉翁亭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而”漏掉,或将“也”误写 为“矣”。考生若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在复习时做到字字落实。4.同音异形字记错。如将《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的“璧”写成“壁”。这是因为考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静影沉壁”的意思是“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故而应用“璧”。为避免这类错误,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理解背诵。二、解题方法1.认真审读题目。题目中会出现限制语和重要提示,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切忌因题目“眼熟”而草率作答。2.正确理解向子含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能正确掌握古诗文句子的含意,特别是要对意思相近的句子进行区分,以保证理解的准确性。3.准确识记,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平时背通古诗文时,一定要保证识记准确,对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4.答题时一定要认真书写,不写错别字、潦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要仔细检查,避免添字、漏字等现象的出现。1.【最新模拟题】(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1)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4)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2.【最新模拟题】(2024·山东聊城·一模)按要求填空。①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②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③山水可蕴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④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 中 “ ? ”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表达了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孤寂与苦闷;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借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 ”引用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⑤古代文人常常将“鸟”写入诗词,以抒发情感。请写出此类连续两句: , 。3.【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默写。诗词总能打动我们。“① ,蝉鸣黄叶汉宫秋”是许浑对历史沧桑的感慨;“② ,③ ”是刘禹锡对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感知;“④ ,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建立功业的壮志;“⑤ ,⑥ ,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的壮志难酬;“莫听穿林打叶声,⑦ ”是东坡的豁达潇洒;“⑧ ?英雄末路当磨折”是秋瑾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⑨ ,肯将衰朽惜残年”更是韩愈弥坚的忠君之心。4.【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徐州·一模)古诗文默写。(1)遥望洞庭山水翠, 。(刘禹锡《望洞庭》)(2)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3)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的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 !(5)你班拟出一期以“莲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你准备选取“ , ”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来歌颂君子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5.【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1)借问酒家何处有, 。(杜牧《清明》)(2)纵我不往, ?(《诗经·郑风·子衿》)(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分门别类辑古诗。请以“鸟”为专题,将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古诗词中写到鸟的句子编辑起来。(除“示例”外另写三句)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缥缈孤鸿影 决眦入归鸟6.【最新模拟题】(2024·湖北·一模)春天就要到了,小雯以“春”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1)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2)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其五)》)(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5)国破山河在, 。(《春望》)(6)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7)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8) ,波澜不惊……(《岳阳楼记》)7.【最新模拟题】(2024·上海嘉定·一模)默写与运用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②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③射者中,弈者胜,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④好朋友参加班干部竞选却落选了,你想用《行路难》(其一)中所学的诗句激励他下次再努力。于是在便签上写下了 , ,悄悄放进了他的文具盒。8.(2023·山东济南·三模)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 , 。(7)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9.(2023·四川泸州·二模)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10.(2023·安徽·模拟预测)默写。(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其五》](2)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古诗中常蕴含着自然理趣。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描写景物的时序交替,暗示着时光流逝;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 ”写自然现象,蕴含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理;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 ”表达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情,表现困境中蕴含着希望的哲理。11.(2022·安徽·模拟预测)默写。(1)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写作时我们不妨引用名篇名句来“点亮”文章,如想表达“临危受命”之意,我们可以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 ,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7)看到下图中的美景,你一定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 , ”,那开阔的意境之美定会瞬间荡涤你的胸怀。12.(2023·湖北十堰·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填空。(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3)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5)《桃花源记》中有一个成语,用以描述人们喜悦的样子和高兴满足的情形。请写出这个成语的出句: , 。(6)《行路难》一诗中,“ , ”两句不仅正面写“行路难”,也用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7)《过零丁洋》中“ , ”两句诗,诗人巧借两个带感彩的地名表达对国事的忧心和对处境的忧叹,是文采与情味兼具的绝妙诗句。13.(2023·广西贵港·模拟预测)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文学作品里常运用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情感。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① ,② ?”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李商隐的《无题》中“③ ,④ ”以春蚕、蜡烛为喻,剖白对情感坚贞执着,现在多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⑤ ,⑥ ”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故乡的水对自己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木兰诗》中“⑦ ,⑧ ”运用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衬托了木兰的英勇善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⑨ ,江春入旧年”运用对偶,写景兼点明时令,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⑩ ”以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14.(2023·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按教材原文填空。(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5)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两句诗是: , 。专题07 名篇名句默写2【课标要求】 2【考查重点】 2【主要题型】 2【命题趋势】 22考点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33考法一 直接默写型 3考法二 理解型背诵默写 5考法三 运用型默写 6考法四 主题归类型默写 710【考向分析】 10知识点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10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0知识点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11古诗文默写怎么高效背诵 11知识点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12古诗文默写考场做题技巧 1213【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总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与鉴赏】中提出“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并在附录1中列出了7-9年级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60篇(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评价建议”“过程性评价”是提出:“过程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整体 性。可通过课堂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学习反思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表现,如学生日常写字、读书、习作、 讨论、汇报展示、朗读背诵、课本剧表演等方面的材料,记录学生核 心素养发展的典型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考察其内 在学习品质的发展。”【考查重点】名句名篇的考查仍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常见考点:(1)直接默写型;(2)理解型默写;(3)运用型默写(4)归类型默写。【主要题型】1.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常考题型,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2.在综合性学习中以语段综合的形式融合其它考点综合考查。【命题趋势】古诗文名句默写题为全国各地语文中考的必考题型,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突出情境性,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要求填写名句,也有一些地区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融合考查。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名句默写”填空考查模式,但是,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高考题型的不断革新,古诗文默写打破了传统的识记性默写的单一形式,考查形式精彩纷呈。古诗文默写已经完成了由单纯的识记性默写向理解性默写(或称之为“情景式默写”)的过渡。情景式默写要求根据话题或情景,按照试题要求,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填空,它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考查内容,然后才能准确作答,这比记忆性默写的难度大。全国各地中考名句默写分值一般在6-10分之间。考点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考法一 直接默写型1.(2023·江苏盐城)古诗文名句填写。(1)尺有所短, 。(《楚辞》)(2) ,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答案】 寸有所长 慈母手中线 悠然见南山 海内存知己 江春入旧年 也无风雨也无晴【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本题需要注意字词的正确书写。2.(2023·四川德阳)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3)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6)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答案】 闻道龙标过五溪 征蓬出汉塞 夜泊秦淮近酒家 悄怆幽邃 一蓑烟雨任平生 雾淞沆砀【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需要注意的字词有:溪、征蓬、塞、秦淮、悄、怆、幽、邃、蓑、雾、淞、沆、砀。3.(2023·黑龙江大庆)用课文原句填空。(1)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三峡》)(3)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4)感时花溅泪, 。(《春望》)【答案】 任尔东西南北风 略无阙处 大漠孤烟直 恨别鸟惊心【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4.(2023·辽宁阜新)古诗文默写。(1)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十二章》)(2) ,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3)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答案】 不亦君子乎 树木丛生 天涯若比邻 忽如一夜春风来 弓如霹雳弦惊 九万里风鹏正举【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亦、涯、霹、雳、弦、鹏。考法二 理解型背诵默写5.(2023·湖北黄石)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娱乐方式,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如《湖心亭看雪》中“ , ”可以一览张岱只身赏雪;如《约客》中“ , ”可以静观赵师秀待友下棋;如《竹里馆》中“ , ”可以聆听王维抚琴吟啸;还有《如梦令》中“ , ”可以遥望李清照荷塘泛舟。【答案】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毳、敲、幽篁、啸、藕。6.(2023·江苏镇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孔子说:“ , 。”(《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②从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朝发暮至,船行之快,郦道元以“ , ”作比,确实恰当。③北固山下,王湾吟出的“ , ”两句诗,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④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找到新出路,发现新天地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会浮现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答案】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君、御、疾、残、疑、柳。7.(2023·湖南常德)古诗文默写。(1)《马说》中的“ ? ”二句,自问自答,寄寓了者对人才被压抑、被埋没的不平与悲愤。(2)“雁”是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常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情,如:“ , 。”【答案】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示例: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诗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理解性识记,注意根据语境的意思来解答,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8.(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古诗文默写。(1)《次北固山下》中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句子是“ , ”。(王湾《次北固山下》)(2)《雁门太守行》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表达诗人为国效力志向的句子是“ , ”。(李贺《雁门太守行》)(3)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不能改变,正如《爱莲说》中所说“ , ”。(周敦颐《爱莲说》)(4)读诗,更是读人生态度,古诗中有许多体现作者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答案】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例: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考法三 运用型默写9.(2023·山东青岛)请你根据提示,将活动结语中引用的古诗补充完整。研学归来,“山气日夕佳,① ”(陶渊明《饮酒》),我们感受到了“②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愉悦,相信青岛的发展必将“③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未来,我们也要用开放的姿态,以“人有悲欢离合,④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的旷达胸怀,凭“⑤ ,⑥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无畏精神,直面生活中的挑战,顽强奋斗,与时代同频共振。【答案】 飞鸟相与还 最爱湖东行不足 潮平两岸阔 月有阴晴圆缺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本题考查股诗词背诵默写能力。注意“潮”“畏”“缘”字形正确书写。10.(2023·山东菏泽)根据提示默写。①“天下国家”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仁人志士常常借“梦”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 ”。②初中生活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在此分别之际,如果你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选取两句诗送给同学留作纪念,并激励其胸怀壮志,勇向未来,那么这两句诗是:“ , 。”【答案】 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回吹角连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识记。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铁、营、破、沧海”等字词的正确书写。11.(2023·四川眉山)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在“航拍中国”的镜头里,你看到过怎样的中国?飞越大海,感受“秋风萧瑟,① ”(曹操《观沧海》)的磅礴气势;俯瞰泰山,饱览“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的神奇秀丽;临近三峡,欣赏“重岩叠嶂,③ ”的雄浑壮丽;掠过黄鹤楼,领略“晴川历历汉阳树,④ ”(崔颢《黄鹤楼》)的静好明媚。绿水青山、烟波浩渺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我们心旷神怡,不由吟诵“⑤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达出对中华儿女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答案】 洪波涌起 造化钟神秀 隐天蔽日 芳草萋萋鹦鹉洲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涌、蔽、萋、鹦鹉洲、婵娟。考法四 主题归类型默写12.(2023·广东深圳)请在下面的表格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句子。角度 内容 出处叙事 ,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夜来城外一尺雪, 。 白居易《卖炭翁》抒情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喻理 得道者多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言志 “ , ”表达了全军将士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 李贺《雁门太守行》“ , ”表现了词人渴望率军北伐,统一南北,获得功勋和荣誉的理想。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 可汗问所欲 晓驾炭车辗冰辙 欲济无舟楫 千里共婵娟 失道者寡助 非学无以广才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辗、辙、舟楫、婵娟、寡、提携、赢”等字词容易写错。13.(2023·四川广元)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句。诗与酒相逢,便发酵出独特的中国美学。酒是媒介,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刘禹锡以酒开怀“今日听君歌一曲, ① ”;苏轼借酒助兴“② 。鬓微霜,又何妨”;范仲淹饮酒思家“③ ,燕然未勒归无计”。酒是待人接物之道:有山西村的村民们对陆游“④ ,⑤ ”的热情好客;也有送武判官归京时的“中军置酒饮归客,⑥ ”的深情饯行;还有《行路难》里“⑦ ,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纵情畅饮。当然,酒还是醉人的喜人的,正如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⑧ ”。【答案】暂凭杯酒长精神 酒酣胸胆尚开张 浊酒一杯家万里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胡琴琵琶与羌笛 金樽清酒斗十千 沉醉不知归路【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本题需要注意“酣、浊、浑、豚、琵琶、樽”等字词的正确书写。14.(2023·山东潍坊)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内容。主题 诗文 出处 评注山川风物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选自《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 《钱塘湖春行》 早春景色。修身治国 ④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告子下》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⑤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选自《 》,国别体史书。爱国思乡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⑧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⑨ ? 。 崔颢《黄鹤楼》 视角转变,心境随之变化。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相类似。【答案】 清荣峻茂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战国策 燕然未勒归无计 满眼风光北固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易错字有“峻、茂、渐、寡、策、燕然未勒、满、暮”。15.(2023·湖南邵阳)名句默写。自古文人多爱秋。秋是“蒹葭苍苍,(1) ”(《诗经·蒹葭》)的诗意;秋是“(2) ,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坦荡;秋是“树树皆秋色,(3) ”(王绩《野望》)的静美;秋是“采菊东篱下,(4) ”(陶渊明《饮酒》)的淡然。秋还是刘禹锡“(5) , ”(《秋词》)如鹤凌云,激越向上的豪迈;秋更是杜甫“(6)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心系苍生的情怀。【答案】 白露为霜 风霜高洁 山山唯落晖 悠然见南山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霜、唯、晖、鹤、碧霄、厦、庇。【考向分析】课内古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型,并且这题型的分值还不少。而这类题型失分率较高。这类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如果在这类题型失分严重的话,在后面的题目上就很难弥补过来。知识点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方法提炼】默写复习方法点拨1.熟练掌握统编教材课本中所有古诗文(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7—9年级61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3.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运用各种方式背诵和默写,做到手、脑、嘴的结合,即心里想得出,口里说得出,手里写得准。4.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在课内诗文充分积累的前提下,要将积累的触角伸向课外。5.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默写的考查注重所学诗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学过的古诗文名句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学习古诗文,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生活中灵活应用。6.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相结合。平时的积累在扎实有效的前提下,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积累方法。将同一题材的诗文名句归类积累: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积累:山、水、花、鸟……将同一作家的作品集中积累等。考前要集中强化训练,注意字形辨析,记诵准确。避免机械重复,要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地高效训练。7.避免出现下列默写错误:(1)要注意生僻字,难写字的书写。很多同学虽然能背诵名句名篇,但会背的东西不一定就会写,考试时可能因为不会写其中的难写易错的字而丢分。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勤于动笔,在纸上用笔默写。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竦”极易误写,要注意。(2)要注意易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通假字。名句名篇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是常会出现的考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不仅知其发音,还要知其意义。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易错写为“升”。意思相近或相同而字形截然不同的字、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字、词极具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的失分点之一,复习时应高度重视。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易错写为“层”。“眦”是眼眶之义。(3)要留心具体语境和语句顺序。备考时还应将名句名篇放列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品味,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识记效果。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青。”一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云上”这两个语境,就容易把“霄”错写成“宵”。“排”是推开之义。“碧霄”是蓝天之义。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例,意思也大致不会改变,很多同学复习识记的时候未能注意到这点,答题时就白白丢了分。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中,稍不注意,就会把“春色满园”错写成“满园春色”。又如:将“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知识点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方法提炼】古诗文默写怎么高效背诵一要理解内容。凡是要背的篇目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背诵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背诵是通过反复阅读和记忆,将课文内容熟记于心;理解则是通过分析和思考,把握课文的内涵和意义。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如《岳阳楼记》中的“览物而悲”一段,学生背诵较绕口,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译成现代汉语。悲者看到的景物由心情引起,所以满目萧然;由景入情,悲从心来。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更加准确地背诵相关内容。背诵有助于加深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通过背诵,不仅能够记住这句话,还能够理解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即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二要借用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诵我们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1.尝试背写结合。会背诵不是终极目的,能一字不差地书写,才算成功。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必手抄,“七录书斋”就是要手抄六七次的意思。背诵过程中,要养成目不离字、手不离笔的习惯,边读边思(词意、句意)、边背边写,特别是涉及形似、音近(同)特易混字。2.掌握遗忘规律。遗忘规律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所学知识的遗忘速度逐渐加快,遗忘量逐渐增大。为了对抗这种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在学习后的第一天、第二天、一周后、一个月后等时间点进行复习,以加强记忆。及时复习、分散学习、多样化学习(讲解、讨论......)等方法都很有效。3.借用思维导图。在背诵古诗文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的结构、主题、情感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具体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结构、突出主题和关键词、突出主题和关键词、归纳总结和复习......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背诵古诗文还需要结合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背诵技巧等多种方法。三要归纳整理。一定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好的网络体系,考试时才能快速准确地提取背诵信息。【知识梳理】知识点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方法提炼】古诗文默写考场做题技巧一、注意事项1.生僻字、难写字掌握不准。如将《湖心亭看雪》“余拏一小舟”中的“拏”写成“挐”。对付生僻字jv和难写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写,通过多次书写强化记忆。2.句子或词语顺序颠倒。如《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考生在书写时极易把这两个分句调换顺序,写成“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考生要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特常考的句子牢记于心。3.虚词用错或漏掉。如将《醉翁亭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而”漏掉,或将“也”误写 为“矣”。考生若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在复习时做到字字落实。4.同音异形字记错。如将《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的“璧”写成“壁”。这是因为考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静影沉壁”的意思是“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故而应用“璧”。为避免这类错误,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理解背诵。二、解题方法1.认真审读题目。题目中会出现限制语和重要提示,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切忌因题目“眼熟”而草率作答。2.正确理解向子含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能正确掌握古诗文句子的含意,特别是要对意思相近的句子进行区分,以保证理解的准确性。3.准确识记,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平时背通古诗文时,一定要保证识记准确,对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4.答题时一定要认真书写,不写错别字、潦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要仔细检查,避免添字、漏字等现象的出现。1.【最新模拟题】(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1)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4)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答案】 怀旧空吟闻笛赋 万古惟留楚客悲 春蚕到死丝方尽 而今识尽愁滋味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闻、赋、楚、愁、竞。2.【最新模拟题】(2024·山东聊城·一模)按要求填空。①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②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③山水可蕴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④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 中 “ ? ”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表达了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孤寂与苦闷;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借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 ”引用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⑤古代文人常常将“鸟”写入诗词,以抒发情感。请写出此类连续两句: , 。【答案】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水何澹澹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缥、缈、澹、莽、觅、衫、柯、携。第⑤题请写出有关“鸟”的连续两句,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默写。诗词总能打动我们。“① ,蝉鸣黄叶汉宫秋”是许浑对历史沧桑的感慨;“② ,③ ”是刘禹锡对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感知;“④ ,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建立功业的壮志;“⑤ ,⑥ ,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的壮志难酬;“莫听穿林打叶声,⑦ ”是东坡的豁达潇洒;“⑧ ?英雄末路当磨折”是秋瑾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⑨ ,肯将衰朽惜残年”更是韩愈弥坚的忠君之心。【答案】 鸟下绿芜秦苑夕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会挽雕弓如满月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何妨吟啸且徐行 俗子胸襟谁识我 欲为圣明除弊事【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芜、苑、夕、沉、侧、春、雕、赢、生、身、吟、啸、襟、弊”等字要正确书写。4.【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徐州·一模)古诗文默写。(1)遥望洞庭山水翠, 。(刘禹锡《望洞庭》)(2)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3)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的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 !(5)你班拟出一期以“莲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你准备选取“ , ”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来歌颂君子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答案】 白银盘里一青螺 匹夫不可夺志也 但愿人长久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示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解析】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银、螺、夺、侯、宁。(5)结合提示“莲文化”“歌颂君子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写诗句,如:莲,花之君子者也。5.【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1)借问酒家何处有, 。(杜牧《清明》)(2)纵我不往, ?(《诗经·郑风·子衿》)(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分门别类辑古诗。请以“鸟”为专题,将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古诗词中写到鸟的句子编辑起来。(除“示例”外另写三句)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缥缈孤鸿影 决眦入归鸟【答案】 牧童遥指杏花村 子宁不嗣音 似曾相识燕归来 自缘身在最高层 例:杨花落尽子规啼 归雁洛阳边 枯藤老树昏鸦【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1)本题需要注意“遥、嗣、燕、自缘”等字词的正确书写。(2)题目要求以“鸟”为专题,从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的古诗词中辑录写到鸟的句子。题目给出的示例是“九万里风鹏正举”、“缥缈孤鸿影”和“决眦入归鸟”,这三句都包含了“鸟”的意象,且体现了古诗词中鸟的多种象征意义和文学表达。示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6.【最新模拟题】(2024·湖北·一模)春天就要到了,小雯以“春”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1)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2)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其五)》)(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5)国破山河在, 。(《春望》)(6)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7)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8) ,波澜不惊……(《岳阳楼记》)【答案】 江春入旧年 化作春泥更护花 病树前头万木春 春蚕到死丝方尽 城春草木深 谁家新燕啄春泥 箫鼓追随春社近 至若春和景明【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泥、病、蚕、燕、啄、箫、鼓、若。7.【最新模拟题】(2024·上海嘉定·一模)默写与运用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②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③射者中,弈者胜,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④好朋友参加班干部竞选却落选了,你想用《行路难》(其一)中所学的诗句激励他下次再努力。于是在便签上写下了 , ,悄悄放进了他的文具盒。【答案】 似曾相识燕归来 会当凌绝顶 觥筹交错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注意“燕”“凌”“觥筹”“济”“沧”等字的正确书写。8.(2023·山东济南·三模)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 , 。(7)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答案】 独怆然而涕下 枯藤老树昏鸦 芳草萋萋鹦鹉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云横秦岭家何在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怆、藤、萋萋、暮、辕、掣。9.(2023·四川泸州·二模)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 到乡翻似烂柯人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罔、柯、凌、勒。10.(2023·安徽·模拟预测)默写。(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其五》](2)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古诗中常蕴含着自然理趣。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描写景物的时序交替,暗示着时光流逝;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 ”写自然现象,蕴含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理;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 ”表达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情,表现困境中蕴含着希望的哲理。【答案】 飞鸟相与还 荡胸生曾云 东风不与周郎便 赢得生前身后名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荡、曾、郎、便、赢、生、畔、柳。11.(2022·安徽·模拟预测)默写。(1)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写作时我们不妨引用名篇名句来“点亮”文章,如想表达“临危受命”之意,我们可以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 ,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7)看到下图中的美景,你一定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 , ”,那开阔的意境之美定会瞬间荡涤你的胸怀。【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 怀旧空吟闻笛赋 塞上燕脂凝夜紫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赋、凝、庐、遣、悬。12.(2023·湖北十堰·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填空。(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3)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5)《桃花源记》中有一个成语,用以描述人们喜悦的样子和高兴满足的情形。请写出这个成语的出句: , 。(6)《行路难》一诗中,“ , ”两句不仅正面写“行路难”,也用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7)《过零丁洋》中“ , ”两句诗,诗人巧借两个带感彩的地名表达对国事的忧心和对处境的忧叹,是文采与情味兼具的绝妙诗句。【答案】 山山唯落晖 天接云涛连晓雾 雾凇沆砀 不求闻达于诸侯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唯、晖、沆砀、髫、怡、渡、零丁”这几个重点词的写法。13.(2023·广西贵港·模拟预测)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文学作品里常运用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情感。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① ,② ?”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李商隐的《无题》中“③ ,④ ”以春蚕、蜡烛为喻,剖白对情感坚贞执着,现在多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⑤ ,⑥ ”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故乡的水对自己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木兰诗》中“⑦ ,⑧ ”运用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衬托了木兰的英勇善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⑨ ,江春入旧年”运用对偶,写景兼点明时令,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⑩ ”以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答案】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海日生残夜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持、遣、炬、残。14.(2023·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按教材原文填空。(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5)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两句诗是: , 。【答案】 青草池塘处处蛙 沉舟侧畔千帆过 俭以养德 亭亭净植 沿溯阻绝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塘、畔、溯”等字词容易写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7 名篇名句默写(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专题07 名篇名句默写(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