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7 名篇名句默写(讲练)(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7 名篇名句默写(讲练)(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专题07 名篇名句默写
2
【课标要求】 2
【考查重点】 2
【主要题型】 2
【命题趋势】 2
2
考点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3
3
考法一 直接默写型 3
考法二 理解型背诵默写 5
考法三 运用型默写 6
考法四 主题归类型默写 7
10
【考向分析】 10
知识点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10
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0
知识点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11
古诗文默写怎么高效背诵 11
知识点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12
古诗文默写考场做题技巧 12
13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总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与鉴赏】中提出“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并在附录1中列出了7-9年级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60篇(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评价建议”“过程性评价”是提出:“过程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整体 性。可通过课堂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学习反思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表现,如学生日常写字、读书、习作、 讨论、汇报展示、朗读背诵、课本剧表演等方面的材料,记录学生核 心素养发展的典型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考察其内 在学习品质的发展。”
【考查重点】
名句名篇的考查仍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常见考点:(1)直接默写型;(2)理解型默写;(3)运用型默写(4)归类型默写。
【主要题型】
1.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常考题型,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2.在综合性学习中以语段综合的形式融合其它考点综合考查。
【命题趋势】
古诗文名句默写题为全国各地语文中考的必考题型,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突出情境性,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要求填写名句,也有一些地区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融合考查。
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名句默写”填空考查模式,但是,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高考题型的不断革新,古诗文默写打破了传统的识记性默写的单一形式,考查形式精彩纷呈。古诗文默写已经完成了由单纯的识记性默写向理解性默写(或称之为“情景式默写”)的过渡。
情景式默写要求根据话题或情景,按照试题要求,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填空,它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考查内容,然后才能准确作答,这比记忆性默写的难度大。
全国各地中考名句默写分值一般在6-10分之间。
考点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考法一 直接默写型
1.(2023·江苏盐城)古诗文名句填写。
(1)尺有所短, 。(《楚辞》)
(2) ,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2.(2023·四川德阳)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3)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6)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3.(2023·黑龙江大庆)用课文原句填空。
(1)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三峡》)
(3)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4)感时花溅泪, 。(《春望》)
4.(2023·辽宁阜新)古诗文默写。
(1)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十二章》)
(2) ,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3)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考法二 理解型背诵默写
5.(2023·湖北黄石)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
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娱乐方式,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如《湖心亭看雪》中“ , ”可以一览张岱只身赏雪;如《约客》中“ , ”可以静观赵师秀待友下棋;如《竹里馆》中“ , ”可以聆听王维抚琴吟啸;还有《如梦令》中“ , ”可以遥望李清照荷塘泛舟。
6.(2023·江苏镇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孔子说:“ , 。”(《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②从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朝发暮至,船行之快,郦道元以“ , ”作比,确实恰当。
③北固山下,王湾吟出的“ , ”两句诗,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④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找到新出路,发现新天地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会浮现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
7.(2023·湖南常德)古诗文默写。
(1)《马说》中的“ ? ”二句,自问自答,寄寓了者对人才被压抑、被埋没的不平与悲愤。
(2)“雁”是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常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情,如:“ , 。”
8.(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古诗文默写。
(1)《次北固山下》中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句子是“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雁门太守行》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表达诗人为国效力志向的句子是“ ,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不能改变,正如《爱莲说》中所说“ , ”。(周敦颐《爱莲说》)
(4)读诗,更是读人生态度,古诗中有许多体现作者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考法三 运用型默写
9.(2023·山东青岛)请你根据提示,将活动结语中引用的古诗补充完整。
研学归来,“山气日夕佳,① ”(陶渊明《饮酒》),我们感受到了“②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愉悦,相信青岛的发展必将“③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未来,我们也要用开放的姿态,以“人有悲欢离合,④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的旷达胸怀,凭“⑤ ,⑥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无畏精神,直面生活中的挑战,顽强奋斗,与时代同频共振。
10.(2023·山东菏泽)根据提示默写。
①“天下国家”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仁人志士常常借“梦”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 ”。
②初中生活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在此分别之际,如果你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选取两句诗送给同学留作纪念,并激励其胸怀壮志,勇向未来,那么这两句诗是:“ , 。”
11.(2023·四川眉山)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
在“航拍中国”的镜头里,你看到过怎样的中国?飞越大海,感受“秋风萧瑟,① ”(曹操《观沧海》)的磅礴气势;俯瞰泰山,饱览“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的神奇秀丽;临近三峡,欣赏“重岩叠嶂,③ ”的雄浑壮丽;掠过黄鹤楼,领略“晴川历历汉阳树,④ ”(崔颢《黄鹤楼》)的静好明媚。绿水青山、烟波浩渺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我们心旷神怡,不由吟诵“⑤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达出对中华儿女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考法四 主题归类型默写
12.(2023·广东深圳)请在下面的表格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句子。
角度 内容 出处
叙事 ,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
夜来城外一尺雪, 。 白居易《卖炭翁》
抒情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喻理 得道者多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言志 “ , ”表达了全军将士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 李贺《雁门太守行》
“ , ”表现了词人渴望率军北伐,统一南北,获得功勋和荣誉的理想。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3.(2023·四川广元)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句。
诗与酒相逢,便发酵出独特的中国美学。酒是媒介,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刘禹锡以酒开怀“今日听君歌一曲, ① ”;苏轼借酒助兴“② 。鬓微霜,又何妨”;范仲淹饮酒思家“③ ,燕然未勒归无计”。酒是待人接物之道:有山西村的村民们对陆游“④ ,⑤ ”的热情好客;也有送武判官归京时的“中军置酒饮归客,⑥ ”的深情饯行;还有《行路难》里“⑦ ,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纵情畅饮。当然,酒还是醉人的喜人的,正如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⑧ ”。
14.(2023·山东潍坊)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内容。
主题 诗文 出处 评注
山川风物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选自《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 《钱塘湖春行》 早春景色。
修身治国 ④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告子下》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
⑤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选自《 》,国别体史书。
爱国思乡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⑧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⑨ ? 。 崔颢《黄鹤楼》 视角转变,心境随之变化。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相类似。
15.(2023·湖南邵阳)名句默写。
自古文人多爱秋。
秋是“蒹葭苍苍,(1) ”(《诗经·蒹葭》)的诗意;秋是“(2) ,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坦荡;秋是“树树皆秋色,(3) ”(王绩《野望》)的静美;秋是“采菊东篱下,(4) ”(陶渊明《饮酒》)的淡然。
秋还是刘禹锡“(5) , ”(《秋词》)如鹤凌云,激越向上的豪迈;秋更是杜甫“(6)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心系苍生的情怀。
【考向分析】
课内古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型,并且这题型的分值还不少。而这类题型失分率较高。这类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如果在这类题型失分严重的话,在后面的题目上就很难弥补过来。
知识点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方法提炼】
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熟练掌握统编教材课本中所有古诗文(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7—9年级61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
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
3.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运用各种方式背诵和默写,做到手、脑、嘴的结合,即心里想得出,口里说得出,手里写得准。
4.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在课内诗文充分积累的前提下,要将积累的触角伸向课外。
5.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默写的考查注重所学诗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学过的古诗文名句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学习古诗文,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6.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相结合。平时的积累在扎实有效的前提下,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积累方法。将同一题材的诗文名句归类积累: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积累:山、水、花、鸟……将同一作家的作品集中积累等。考前要集中强化训练,注意字形辨析,记诵准确。避免机械重复,要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地高效训练。
7.避免出现下列默写错误:
(1)要注意生僻字,难写字的书写。
很多同学虽然能背诵名句名篇,但会背的东西不一定就会写,考试时可能因为不会写其中的难写易错的字而丢分。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勤于动笔,在纸上用笔默写。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竦”极易误写,要注意。
(2)要注意易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通假字。
名句名篇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是常会出现的考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不仅知其发音,还要知其意义。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易错写为“升”。
意思相近或相同而字形截然不同的字、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字、词极具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的失分点之一,复习时应高度重视。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易错写为“层”。“眦”是眼眶之义。
(3)要留心具体语境和语句顺序。
备考时还应将名句名篇放列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品味,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识记效果。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青。”一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云上”这两个语境,就容易把“霄”错写成“宵”。“排”是推开之义。“碧霄”是蓝天之义。
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例,意思也大致不会改变,很多同学复习识记的时候未能注意到这点,答题时就白白丢了分。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中,稍不注意,就会把“春色满园”错写成“满园春色”。又如:将“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
知识点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方法提炼】
古诗文默写怎么高效背诵
一要理解内容。
凡是要背的篇目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背诵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背诵是通过反复阅读和记忆,将课文内容熟记于心;理解则是通过分析和思考,把握课文的内涵和意义。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如《岳阳楼记》中的“览物而悲”一段,学生背诵较绕口,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译成现代汉语。悲者看到的景物由心情引起,所以满目萧然;由景入情,悲从心来。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更加准确地背诵相关内容。背诵有助于加深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通过背诵,不仅能够记住这句话,还能够理解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即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二要借用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诵我们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1.尝试背写结合。会背诵不是终极目的,能一字不差地书写,才算成功。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必手抄,“七录书斋”就是要手抄六七次的意思。背诵过程中,要养成目不离字、手不离笔的习惯,边读边思(词意、句意)、边背边写,特别是涉及形似、音近(同)特易混字。
2.掌握遗忘规律。遗忘规律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所学知识的遗忘速度逐渐加快,遗忘量逐渐增大。为了对抗这种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在学习后的第一天、第二天、一周后、一个月后等时间点进行复习,以加强记忆。及时复习、分散学习、多样化学习(讲解、讨论......)等方法都很有效。
3.借用思维导图。在背诵古诗文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的结构、主题、情感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具体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结构、突出主题和关键词、突出主题和关键词、归纳总结和复习......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背诵古诗文还需要结合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背诵技巧等多种方法。
三要归纳整理。
一定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好的网络体系,考试时才能快速准确地提取背诵信息。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方法提炼】
古诗文默写考场做题技巧
一、注意事项
1.生僻字、难写字掌握不准。如将《湖心亭看雪》“余拏一小舟”中的“拏”写成“挐”。对付生僻字jv和难写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写,通过多次书写强化记忆。
2.句子或词语顺序颠倒。如《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考生在书写时极易把这两个分句调换顺序,写成“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考生要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特常考的句子牢记于心。
3.虚词用错或漏掉。如将《醉翁亭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而”漏掉,或将“也”误写 为“矣”。考生若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在复习时做到字字落实。
4.同音异形字记错。如将《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的“璧”写成“壁”。这是因为考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静影沉壁”的意思是“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故而应用“璧”。为避免这类错误,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理解背诵。
二、解题方法
1.认真审读题目。题目中会出现限制语和重要提示,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切忌因题目“眼熟”而草率作答。
2.正确理解向子含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能正确掌握古诗文句子的含意,特别是要对意思相近的句子进行区分,以保证理解的准确性。
3.准确识记,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平时背通古诗文时,一定要保证识记准确,对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
4.答题时一定要认真书写,不写错别字、潦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要仔细检查,避免添字、漏字等现象的出现。
1.【最新模拟题】(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
(1)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
2.【最新模拟题】(2024·山东聊城·一模)按要求填空。
①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
②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
③山水可蕴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
④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 中 “ ? ”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表达了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孤寂与苦闷;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借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 ”引用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⑤古代文人常常将“鸟”写入诗词,以抒发情感。请写出此类连续两句: , 。
3.【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默写。
诗词总能打动我们。“① ,蝉鸣黄叶汉宫秋”是许浑对历史沧桑的感慨;“② ,③ ”是刘禹锡对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感知;“④ ,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建立功业的壮志;“⑤ ,⑥ ,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的壮志难酬;“莫听穿林打叶声,⑦ ”是东坡的豁达潇洒;“⑧ ?英雄末路当磨折”是秋瑾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⑨ ,肯将衰朽惜残年”更是韩愈弥坚的忠君之心。
4.【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徐州·一模)古诗文默写。
(1)遥望洞庭山水翠, 。(刘禹锡《望洞庭》)
(2)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3)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的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 !
(5)你班拟出一期以“莲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你准备选取“ , ”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来歌颂君子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
5.【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
(1)借问酒家何处有, 。(杜牧《清明》)
(2)纵我不往, ?(《诗经·郑风·子衿》)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分门别类辑古诗。请以“鸟”为专题,将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古诗词中写到鸟的句子编辑起来。(除“示例”外另写三句)
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缥缈孤鸿影 决眦入归鸟
6.【最新模拟题】(2024·湖北·一模)春天就要到了,小雯以“春”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1)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其五)》)
(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5)国破山河在, 。(《春望》)
(6)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7)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8) ,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7.【最新模拟题】(2024·上海嘉定·一模)默写与运用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②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③射者中,弈者胜,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好朋友参加班干部竞选却落选了,你想用《行路难》(其一)中所学的诗句激励他下次再努力。于是在便签上写下了 , ,悄悄放进了他的文具盒。
8.(2023·山东济南·三模)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 , 。
(7)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9.(2023·四川泸州·二模)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10.(2023·安徽·模拟预测)默写。
(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古诗中常蕴含着自然理趣。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描写景物的时序交替,暗示着时光流逝;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 ”写自然现象,蕴含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理;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 ”表达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情,表现困境中蕴含着希望的哲理。
11.(2022·安徽·模拟预测)默写。
(1)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写作时我们不妨引用名篇名句来“点亮”文章,如想表达“临危受命”之意,我们可以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 , ”。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7)看到下图中的美景,你一定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 , ”,那开阔的意境之美定会瞬间荡涤你的胸怀。
12.(2023·湖北十堰·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填空。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5)《桃花源记》中有一个成语,用以描述人们喜悦的样子和高兴满足的情形。请写出这个成语的出句: , 。
(6)《行路难》一诗中,“ , ”两句不仅正面写“行路难”,也用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7)《过零丁洋》中“ , ”两句诗,诗人巧借两个带感彩的地名表达对国事的忧心和对处境的忧叹,是文采与情味兼具的绝妙诗句。
13.(2023·广西贵港·模拟预测)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
文学作品里常运用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情感。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① ,② ?”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李商隐的《无题》中“③ ,④ ”以春蚕、蜡烛为喻,剖白对情感坚贞执着,现在多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⑤ ,⑥ ”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故乡的水对自己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木兰诗》中“⑦ ,⑧ ”运用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衬托了木兰的英勇善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⑨ ,江春入旧年”运用对偶,写景兼点明时令,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⑩ ”以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
14.(2023·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按教材原文填空。
(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
(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5)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两句诗是: , 。专题07 名篇名句默写
2
【课标要求】 2
【考查重点】 2
【主要题型】 2
【命题趋势】 2
2
考点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3
3
考法一 直接默写型 3
考法二 理解型背诵默写 5
考法三 运用型默写 6
考法四 主题归类型默写 7
10
【考向分析】 10
知识点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10
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0
知识点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11
古诗文默写怎么高效背诵 11
知识点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12
古诗文默写考场做题技巧 12
13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总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与鉴赏】中提出“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并在附录1中列出了7-9年级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60篇(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评价建议”“过程性评价”是提出:“过程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整体 性。可通过课堂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学习反思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表现,如学生日常写字、读书、习作、 讨论、汇报展示、朗读背诵、课本剧表演等方面的材料,记录学生核 心素养发展的典型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考察其内 在学习品质的发展。”
【考查重点】
名句名篇的考查仍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常见考点:(1)直接默写型;(2)理解型默写;(3)运用型默写(4)归类型默写。
【主要题型】
1.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常考题型,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2.在综合性学习中以语段综合的形式融合其它考点综合考查。
【命题趋势】
古诗文名句默写题为全国各地语文中考的必考题型,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突出情境性,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要求填写名句,也有一些地区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融合考查。
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名句默写”填空考查模式,但是,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高考题型的不断革新,古诗文默写打破了传统的识记性默写的单一形式,考查形式精彩纷呈。古诗文默写已经完成了由单纯的识记性默写向理解性默写(或称之为“情景式默写”)的过渡。
情景式默写要求根据话题或情景,按照试题要求,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填空,它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考查内容,然后才能准确作答,这比记忆性默写的难度大。
全国各地中考名句默写分值一般在6-10分之间。
考点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考法一 直接默写型
1.(2023·江苏盐城)古诗文名句填写。
(1)尺有所短, 。(《楚辞》)
(2) ,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答案】 寸有所长 慈母手中线 悠然见南山 海内存知己 江春入旧年 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本题需要注意字词的正确书写。
2.(2023·四川德阳)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3)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6)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答案】 闻道龙标过五溪 征蓬出汉塞 夜泊秦淮近酒家 悄怆幽邃 一蓑烟雨任平生 雾淞沆砀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需要注意的字词有:溪、征蓬、塞、秦淮、悄、怆、幽、邃、蓑、雾、淞、沆、砀。
3.(2023·黑龙江大庆)用课文原句填空。
(1)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三峡》)
(3)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4)感时花溅泪, 。(《春望》)
【答案】 任尔东西南北风 略无阙处 大漠孤烟直 恨别鸟惊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4.(2023·辽宁阜新)古诗文默写。
(1)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十二章》)
(2) ,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3)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答案】 不亦君子乎 树木丛生 天涯若比邻 忽如一夜春风来 弓如霹雳弦惊 九万里风鹏正举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亦、涯、霹、雳、弦、鹏。
考法二 理解型背诵默写
5.(2023·湖北黄石)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
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娱乐方式,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如《湖心亭看雪》中“ , ”可以一览张岱只身赏雪;如《约客》中“ , ”可以静观赵师秀待友下棋;如《竹里馆》中“ , ”可以聆听王维抚琴吟啸;还有《如梦令》中“ , ”可以遥望李清照荷塘泛舟。
【答案】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毳、敲、幽篁、啸、藕。
6.(2023·江苏镇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孔子说:“ , 。”(《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②从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朝发暮至,船行之快,郦道元以“ , ”作比,确实恰当。
③北固山下,王湾吟出的“ , ”两句诗,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④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找到新出路,发现新天地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会浮现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
【答案】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君、御、疾、残、疑、柳。
7.(2023·湖南常德)古诗文默写。
(1)《马说》中的“ ? ”二句,自问自答,寄寓了者对人才被压抑、被埋没的不平与悲愤。
(2)“雁”是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常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情,如:“ , 。”
【答案】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示例: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诗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理解性识记,注意根据语境的意思来解答,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8.(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古诗文默写。
(1)《次北固山下》中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句子是“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雁门太守行》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表达诗人为国效力志向的句子是“ ,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不能改变,正如《爱莲说》中所说“ , ”。(周敦颐《爱莲说》)
(4)读诗,更是读人生态度,古诗中有许多体现作者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答案】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例: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
考法三 运用型默写
9.(2023·山东青岛)请你根据提示,将活动结语中引用的古诗补充完整。
研学归来,“山气日夕佳,① ”(陶渊明《饮酒》),我们感受到了“②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愉悦,相信青岛的发展必将“③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未来,我们也要用开放的姿态,以“人有悲欢离合,④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的旷达胸怀,凭“⑤ ,⑥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无畏精神,直面生活中的挑战,顽强奋斗,与时代同频共振。
【答案】 飞鸟相与还 最爱湖东行不足 潮平两岸阔 月有阴晴圆缺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本题考查股诗词背诵默写能力。注意“潮”“畏”“缘”字形正确书写。
10.(2023·山东菏泽)根据提示默写。
①“天下国家”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仁人志士常常借“梦”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 ”。
②初中生活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在此分别之际,如果你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选取两句诗送给同学留作纪念,并激励其胸怀壮志,勇向未来,那么这两句诗是:“ , 。”
【答案】 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回吹角连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铁、营、破、沧海”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11.(2023·四川眉山)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
在“航拍中国”的镜头里,你看到过怎样的中国?飞越大海,感受“秋风萧瑟,① ”(曹操《观沧海》)的磅礴气势;俯瞰泰山,饱览“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的神奇秀丽;临近三峡,欣赏“重岩叠嶂,③ ”的雄浑壮丽;掠过黄鹤楼,领略“晴川历历汉阳树,④ ”(崔颢《黄鹤楼》)的静好明媚。绿水青山、烟波浩渺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我们心旷神怡,不由吟诵“⑤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达出对中华儿女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答案】 洪波涌起 造化钟神秀 隐天蔽日 芳草萋萋鹦鹉洲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涌、蔽、萋、鹦鹉洲、婵娟。
考法四 主题归类型默写
12.(2023·广东深圳)请在下面的表格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句子。
角度 内容 出处
叙事 ,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
夜来城外一尺雪, 。 白居易《卖炭翁》
抒情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喻理 得道者多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言志 “ , ”表达了全军将士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 李贺《雁门太守行》
“ , ”表现了词人渴望率军北伐,统一南北,获得功勋和荣誉的理想。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 可汗问所欲 晓驾炭车辗冰辙 欲济无舟楫 千里共婵娟 失道者寡助 非学无以广才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中的“辗、辙、舟楫、婵娟、寡、提携、赢”等字词容易写错。
13.(2023·四川广元)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句。
诗与酒相逢,便发酵出独特的中国美学。酒是媒介,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刘禹锡以酒开怀“今日听君歌一曲, ① ”;苏轼借酒助兴“② 。鬓微霜,又何妨”;范仲淹饮酒思家“③ ,燕然未勒归无计”。酒是待人接物之道:有山西村的村民们对陆游“④ ,⑤ ”的热情好客;也有送武判官归京时的“中军置酒饮归客,⑥ ”的深情饯行;还有《行路难》里“⑦ ,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纵情畅饮。当然,酒还是醉人的喜人的,正如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⑧ ”。
【答案】暂凭杯酒长精神 酒酣胸胆尚开张 浊酒一杯家万里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胡琴琵琶与羌笛 金樽清酒斗十千 沉醉不知归路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本题需要注意“酣、浊、浑、豚、琵琶、樽”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14.(2023·山东潍坊)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内容。
主题 诗文 出处 评注
山川风物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选自《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 《钱塘湖春行》 早春景色。
修身治国 ④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告子下》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
⑤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选自《 》,国别体史书。
爱国思乡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⑧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⑨ ? 。 崔颢《黄鹤楼》 视角转变,心境随之变化。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相类似。
【答案】 清荣峻茂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战国策 燕然未勒归无计 满眼风光北固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易错字有“峻、茂、渐、寡、策、燕然未勒、满、暮”。
15.(2023·湖南邵阳)名句默写。
自古文人多爱秋。
秋是“蒹葭苍苍,(1) ”(《诗经·蒹葭》)的诗意;秋是“(2) ,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坦荡;秋是“树树皆秋色,(3) ”(王绩《野望》)的静美;秋是“采菊东篱下,(4) ”(陶渊明《饮酒》)的淡然。
秋还是刘禹锡“(5) , ”(《秋词》)如鹤凌云,激越向上的豪迈;秋更是杜甫“(6)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心系苍生的情怀。
【答案】 白露为霜 风霜高洁 山山唯落晖 悠然见南山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霜、唯、晖、鹤、碧霄、厦、庇。
【考向分析】
课内古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型,并且这题型的分值还不少。而这类题型失分率较高。这类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如果在这类题型失分严重的话,在后面的题目上就很难弥补过来。
知识点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方法提炼】
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熟练掌握统编教材课本中所有古诗文(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7—9年级61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
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
3.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运用各种方式背诵和默写,做到手、脑、嘴的结合,即心里想得出,口里说得出,手里写得准。
4.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在课内诗文充分积累的前提下,要将积累的触角伸向课外。
5.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默写的考查注重所学诗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学过的古诗文名句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学习古诗文,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6.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相结合。平时的积累在扎实有效的前提下,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积累方法。将同一题材的诗文名句归类积累: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积累:山、水、花、鸟……将同一作家的作品集中积累等。考前要集中强化训练,注意字形辨析,记诵准确。避免机械重复,要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地高效训练。
7.避免出现下列默写错误:
(1)要注意生僻字,难写字的书写。
很多同学虽然能背诵名句名篇,但会背的东西不一定就会写,考试时可能因为不会写其中的难写易错的字而丢分。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勤于动笔,在纸上用笔默写。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竦”极易误写,要注意。
(2)要注意易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通假字。
名句名篇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是常会出现的考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不仅知其发音,还要知其意义。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易错写为“升”。
意思相近或相同而字形截然不同的字、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字、词极具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的失分点之一,复习时应高度重视。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易错写为“层”。“眦”是眼眶之义。
(3)要留心具体语境和语句顺序。
备考时还应将名句名篇放列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品味,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识记效果。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青。”一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云上”这两个语境,就容易把“霄”错写成“宵”。“排”是推开之义。“碧霄”是蓝天之义。
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例,意思也大致不会改变,很多同学复习识记的时候未能注意到这点,答题时就白白丢了分。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中,稍不注意,就会把“春色满园”错写成“满园春色”。又如:将“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
知识点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方法提炼】
古诗文默写怎么高效背诵
一要理解内容。
凡是要背的篇目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背诵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背诵是通过反复阅读和记忆,将课文内容熟记于心;理解则是通过分析和思考,把握课文的内涵和意义。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如《岳阳楼记》中的“览物而悲”一段,学生背诵较绕口,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译成现代汉语。悲者看到的景物由心情引起,所以满目萧然;由景入情,悲从心来。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更加准确地背诵相关内容。背诵有助于加深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通过背诵,不仅能够记住这句话,还能够理解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即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二要借用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诵我们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1.尝试背写结合。会背诵不是终极目的,能一字不差地书写,才算成功。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必手抄,“七录书斋”就是要手抄六七次的意思。背诵过程中,要养成目不离字、手不离笔的习惯,边读边思(词意、句意)、边背边写,特别是涉及形似、音近(同)特易混字。
2.掌握遗忘规律。遗忘规律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所学知识的遗忘速度逐渐加快,遗忘量逐渐增大。为了对抗这种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在学习后的第一天、第二天、一周后、一个月后等时间点进行复习,以加强记忆。及时复习、分散学习、多样化学习(讲解、讨论......)等方法都很有效。
3.借用思维导图。在背诵古诗文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的结构、主题、情感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具体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结构、突出主题和关键词、突出主题和关键词、归纳总结和复习......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背诵古诗文还需要结合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背诵技巧等多种方法。
三要归纳整理。
一定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好的网络体系,考试时才能快速准确地提取背诵信息。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方法提炼】
古诗文默写考场做题技巧
一、注意事项
1.生僻字、难写字掌握不准。如将《湖心亭看雪》“余拏一小舟”中的“拏”写成“挐”。对付生僻字jv和难写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写,通过多次书写强化记忆。
2.句子或词语顺序颠倒。如《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考生在书写时极易把这两个分句调换顺序,写成“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考生要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特常考的句子牢记于心。
3.虚词用错或漏掉。如将《醉翁亭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而”漏掉,或将“也”误写 为“矣”。考生若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在复习时做到字字落实。
4.同音异形字记错。如将《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的“璧”写成“壁”。这是因为考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静影沉壁”的意思是“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故而应用“璧”。为避免这类错误,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理解背诵。
二、解题方法
1.认真审读题目。题目中会出现限制语和重要提示,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切忌因题目“眼熟”而草率作答。
2.正确理解向子含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能正确掌握古诗文句子的含意,特别是要对意思相近的句子进行区分,以保证理解的准确性。
3.准确识记,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平时背通古诗文时,一定要保证识记准确,对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
4.答题时一定要认真书写,不写错别字、潦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要仔细检查,避免添字、漏字等现象的出现。
1.【最新模拟题】(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
(1)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
【答案】 怀旧空吟闻笛赋 万古惟留楚客悲 春蚕到死丝方尽 而今识尽愁滋味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闻、赋、楚、愁、竞。
2.【最新模拟题】(2024·山东聊城·一模)按要求填空。
①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
②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
③山水可蕴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
④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 中 “ ? ”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表达了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孤寂与苦闷;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借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 ”引用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⑤古代文人常常将“鸟”写入诗词,以抒发情感。请写出此类连续两句: , 。
【答案】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水何澹澹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缥、缈、澹、莽、觅、衫、柯、携。第⑤题请写出有关“鸟”的连续两句,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默写。
诗词总能打动我们。“① ,蝉鸣黄叶汉宫秋”是许浑对历史沧桑的感慨;“② ,③ ”是刘禹锡对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感知;“④ ,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建立功业的壮志;“⑤ ,⑥ ,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的壮志难酬;“莫听穿林打叶声,⑦ ”是东坡的豁达潇洒;“⑧ ?英雄末路当磨折”是秋瑾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⑨ ,肯将衰朽惜残年”更是韩愈弥坚的忠君之心。
【答案】 鸟下绿芜秦苑夕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会挽雕弓如满月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何妨吟啸且徐行 俗子胸襟谁识我 欲为圣明除弊事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芜、苑、夕、沉、侧、春、雕、赢、生、身、吟、啸、襟、弊”等字要正确书写。
4.【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徐州·一模)古诗文默写。
(1)遥望洞庭山水翠, 。(刘禹锡《望洞庭》)
(2)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3)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的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 !
(5)你班拟出一期以“莲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你准备选取“ , ”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来歌颂君子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
【答案】 白银盘里一青螺 匹夫不可夺志也 但愿人长久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示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银、螺、夺、侯、宁。(5)结合提示“莲文化”“歌颂君子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写诗句,如:莲,花之君子者也。
5.【最新模拟题】(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
(1)借问酒家何处有, 。(杜牧《清明》)
(2)纵我不往, ?(《诗经·郑风·子衿》)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分门别类辑古诗。请以“鸟”为专题,将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古诗词中写到鸟的句子编辑起来。(除“示例”外另写三句)
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缥缈孤鸿影 决眦入归鸟
【答案】 牧童遥指杏花村 子宁不嗣音 似曾相识燕归来 自缘身在最高层 例:杨花落尽子规啼 归雁洛阳边 枯藤老树昏鸦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1)本题需要注意“遥、嗣、燕、自缘”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2)题目要求以“鸟”为专题,从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的古诗词中辑录写到鸟的句子。题目给出的示例是“九万里风鹏正举”、“缥缈孤鸿影”和“决眦入归鸟”,这三句都包含了“鸟”的意象,且体现了古诗词中鸟的多种象征意义和文学表达。
示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6.【最新模拟题】(2024·湖北·一模)春天就要到了,小雯以“春”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1)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其五)》)
(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5)国破山河在, 。(《春望》)
(6)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7)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8) ,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答案】 江春入旧年 化作春泥更护花 病树前头万木春 春蚕到死丝方尽 城春草木深 谁家新燕啄春泥 箫鼓追随春社近 至若春和景明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泥、病、蚕、燕、啄、箫、鼓、若。
7.【最新模拟题】(2024·上海嘉定·一模)默写与运用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②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③射者中,弈者胜,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好朋友参加班干部竞选却落选了,你想用《行路难》(其一)中所学的诗句激励他下次再努力。于是在便签上写下了 , ,悄悄放进了他的文具盒。
【答案】 似曾相识燕归来 会当凌绝顶 觥筹交错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注意“燕”“凌”“觥筹”“济”“沧”等字的正确书写。
8.(2023·山东济南·三模)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 , 。
(7)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答案】 独怆然而涕下 枯藤老树昏鸦 芳草萋萋鹦鹉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云横秦岭家何在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怆、藤、萋萋、暮、辕、掣。
9.(2023·四川泸州·二模)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 到乡翻似烂柯人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罔、柯、凌、勒。
10.(2023·安徽·模拟预测)默写。
(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古诗中常蕴含着自然理趣。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描写景物的时序交替,暗示着时光流逝;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 ”写自然现象,蕴含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理;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 ”表达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情,表现困境中蕴含着希望的哲理。
【答案】 飞鸟相与还 荡胸生曾云 东风不与周郎便 赢得生前身后名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荡、曾、郎、便、赢、生、畔、柳。
11.(2022·安徽·模拟预测)默写。
(1)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写作时我们不妨引用名篇名句来“点亮”文章,如想表达“临危受命”之意,我们可以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 , ”。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7)看到下图中的美景,你一定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 , ”,那开阔的意境之美定会瞬间荡涤你的胸怀。
【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 怀旧空吟闻笛赋 塞上燕脂凝夜紫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赋、凝、庐、遣、悬。
12.(2023·湖北十堰·模拟预测)古诗文默写填空。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5)《桃花源记》中有一个成语,用以描述人们喜悦的样子和高兴满足的情形。请写出这个成语的出句: , 。
(6)《行路难》一诗中,“ , ”两句不仅正面写“行路难”,也用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7)《过零丁洋》中“ , ”两句诗,诗人巧借两个带感彩的地名表达对国事的忧心和对处境的忧叹,是文采与情味兼具的绝妙诗句。
【答案】 山山唯落晖 天接云涛连晓雾 雾凇沆砀 不求闻达于诸侯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唯、晖、沆砀、髫、怡、渡、零丁”这几个重点词的写法。
13.(2023·广西贵港·模拟预测)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
文学作品里常运用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情感。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① ,② ?”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李商隐的《无题》中“③ ,④ ”以春蚕、蜡烛为喻,剖白对情感坚贞执着,现在多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⑤ ,⑥ ”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故乡的水对自己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木兰诗》中“⑦ ,⑧ ”运用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衬托了木兰的英勇善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⑨ ,江春入旧年”运用对偶,写景兼点明时令,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⑩ ”以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
【答案】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海日生残夜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持、遣、炬、残。
14.(2023·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按教材原文填空。
(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
(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5)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两句诗是: , 。
【答案】 青草池塘处处蛙 沉舟侧畔千帆过 俭以养德 亭亭净植 沿溯阻绝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塘、畔、溯”等字词容易写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