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语言构建与运用:梳理故事情节,概括祥子的人生轨迹。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用圈点和批注法读书。
审美鉴赏与创造:圈画最能体现老北京人情风俗、北京人独特语言习惯的词句,体会小说的“京味儿”;分析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多角度介绍名著,了解其文学特点及地位。
核心素养目标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1936年发表的《骆驼祥子》是老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长篇小说的一部杰作。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当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军阀混战,城市买办阶级、乡村豪绅阶级对工农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水旱虫灾的不断发生,迫使大批破产农民为了谋生纷纷涌入城市。




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他原是个破产农民,18岁时只身来到北京谋生。他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但是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后来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经历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以堕落完成了他由人到兽的悲剧一生。




祥子
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兽。




虎妞
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性格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刘四爷
人和车厂的老板,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小福子
一个善良的、软弱的、可悲的人物,留给我们的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曹先生
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小说通过祥子的悲剧,无情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




祥子形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他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它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旧社会吃人的罪恶,点明其严重的后果,不仅摧残了人的肉体,还毁灭了人的灵魂。
其次,祥子的悲剧也是对个人奋斗道路的有力批判。作为一个城市个体劳动者,祥子那要强好胜的心胸是隶属于他那个体小生产者的狭隘范畴的。他以为自己描绘的蓝图是没有别人在内的虚幻的个人小天地。他的挣扎和反抗,是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祥子悲剧的意义也正是这部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




《骆驼祥子》
结构紧凑,落笔谨严。
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以他和虎妞的“爱情”纠葛为中心,两相交织,单纯中略有错综。
丰富、多变、细腻的心理描写。
祥子的个性沉默、坚韧乃至木讷,心理描写就补充了祥子不善言语的个性。从动作、情状、语言方面写心理。
鲜明突出的“京味儿”。
对北京的风俗民情、地理风貌、自然景物的描写。




圈点批注法由“圈点”和“批注”两部分构成。
圈点,即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圈出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彩片段、好词佳句等。
批注,“批”的是个人的阅读感悟、观点和看法;“注”的是对字词的注释、对作品内容的补充介绍等。
批注类型多样,有概括式批注、分析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等。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圈点和批注,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圈点批注




运用圈点批注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经典作品需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字词方面的疑问→重点语句的理解→全篇内容的把握
圈点批注




运用圈点批注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可以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符号设定之后,每个人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这样在整理读书笔记时才不至于凌乱。
圈点批注
“ · ”“○”表示精警之处。
“ ?”表示质疑。
“ !”表示强调。
“——”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
“ ”表示重要语句。
“|”“/”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象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批注示例
赏析式批注→
用排比,突出祥子为了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所付出的漫长而艰辛的劳动。而“徽章”这个比喻,又形象的表现了车对于祥子的巨大意义,车是祥子生命中的荣光。




在他赁人家车的时候,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批注示例
评价式批注→
虽然“买车”的愿望距离祥子很遥远,但他却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干劲和勇气。




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人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批注示例
质疑式批注→
拥有了自己的车之后,祥子就可以真的衣食无忧,掌握自己的命运了吗?




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象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老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象装傻,又象耍俏的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批注示例
想象式批注→
我可以想人们面对傻笑的祥子,以为这是个刚从乡下来的傻小子又不确定的迷茫的样子,装傻的祥子心中正在为自己的精明微微一笑吧。




1.填空。
作家___________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第一次他的车被大兵抢去,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彻底破灭。经历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
老舍
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2.小说离不开情节,情节离不开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在小说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请你任意选取以下名著中发生矛盾冲突的一组人物,概括相关故事情节。
备选人物:《水浒》杨志和晁盖一行人;《骆驼祥子》祥子和孙侦探;《西游记》孙悟空和唐僧。
一组人物:   
矛盾冲突的情节: 
《骆驼祥子》祥子和孙侦探
当祥子用了三年时间,积累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车,却被年轻时的孙排长(后来的孙侦探)无缘无故地拖着,丢了车,失去了自由,被奴役;孙侦探跟踪曹先生时,碰上了在曹家拉包月的祥子,孙侦探认出并恐吓祥子,最终将祥子积攒的钱敲诈一空,这导致祥子第二次买车梦想破灭。








今天我们运用速读法、圈点批注法学会了阅读《骆驼祥子》,共同见证了一个北漂车夫的奋斗史:从祥子到骆驼祥子,一首从人变成鬼的命运哀歌。
当然这节阅读课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同学们能将本课学习的方法运用到更多的名著阅读中去,愿我们都能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