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3张PPT)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2. 在探索笔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感受类比思想。【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探究新知1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128×16= (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答:月星小区一共住了 2048 户。7 6 81 2 82 0 4 8128×16= ( 户 )1 2 81 6×20487 6 81 2 82 0 4 8128×16= ( 户 )1 2 81 6×2048明确算理用16个位上的6去乘128,得768个一,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用16十位上的1去乘128,得128个十,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7 6 81 2 82 0 4 8128×16= ( 户 )1 2 81 6×2048明确算理6幢楼住了768户。10幢楼住了1280户。16幢楼住了2048户。怎样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1.用两位数的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字依次去乘三位数;2. 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3. 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课堂练习1.练一练。×3 7 52 49 0 0 07 5 01 5 0 0423 7 53 7 5×2 1 33 26 8 1 66 3 94 2 622 1 332 1 38 0 3 46 1 81 8 5 4×3 0 92 623 0 963 0 91 1 1 6 09 9 21 2 4 0×2 4 84 52 4 842 4 852.判一判,并把错误的改正过来。7 4 42 4 8×531 9 62 0 8×471 1 21 3 1 61 2 0 01 2 7 4 44 8 41 2 1×146 0 51 2 143 18 31 2 11 6 9 4×××1 4 59 7 73.怎样用竖式计算34×386?可以这样列式:3 4× 3 8 62 0 42 7 21 3 1 2 41 0 23 8 6× 3 41 5 4 41 1 5 81 3 1 2 4这样列式更简便:4.学校要为各班新购买一套百科全书。全校共36个班,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多少钱?129元 ∕ 套129×36 =4644(套)×1 2 93 8 77 7 44 6 4 43 6答: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4644元。5.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85吨水。(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可滞尘多少吨?(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怎样列式计算呢?(1)32×124=(2)85×124 =3 7 22 4 83 9 6 81 2 4× 3 23968(吨)9 9 26 2 01 0 5 4 01 2 4× 8 510540(吨)答: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可滞尘3968吨,一年可从地下吸出10540吨水。5.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85吨水。(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可滞尘多少吨?(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课堂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依次去乘三位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字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 常见的数量关系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 认识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掌握用复合单位表示单价和速度的方法。2. 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能灵活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难点】理解行程问题、购物问题的数量关系。探究新知2我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单价数量单价每支 12 元可以写成“ 12 元/支”,元/支读作元每支。单价每本 3 元可以写成“ 3 元/本”,元/本读作元每本。读作:3元每本读作:12元每支你知道练习本每本3元可以怎样写、怎样读吗?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再分别求出总价。1244835求4个12是多少,4×12=48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再分别求出总价。124483515求5个3是多少,3×5=15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每小时260千米、每分200米是速度,可以写成“260千米/时”“200米/分”,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米/分读作米每分。一列和谐号列车每小时行260千米。李冬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先填写和谐号列车与李冬骑自行车的速度, 再分别求出行驶的路程。260780200求3个260是多少,260×3=780先填写和谐号列车与李冬骑自行车的速度, 再分别求出行驶的路程。2607802001600求8个200是多少,200×8=1600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路程和时间呢?路程=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通过上面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总价 = 单价 × 数量”“路程 = 速度 × 时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要学会总结和应用数量关系。课堂练习1.(1)每套运动服218元,可以写成__________。(2)狮子奔跑的速度是每秒16米,可以写成_________。218元/套16米/秒2.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 米/秒,5 秒可传播多少米?340×5=1700(米)答:5秒可传播1700米。325×48=15600(元)3.课桌椅的单价是325元/套,华新小学买了48套这样的课桌椅,一共要付多少元?答:一共要付15600元。起点终点4. 李师傅驾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百度地图给他推荐了如下路线,李师傅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88个红绿灯途经:沪蓉高速、京沪高速推荐5小时300公里已知时间和路程,求速度。路程÷时间=速度300÷5=60(千米)答:李师傅平均每小时要行60千米。课堂小结认识了购物问题中常见的数量:单价、数量和总价;知道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第三种量。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认识了行程问题中常见的数量:速度、时间和路程;知道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第三种量。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 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会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 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获得从个别现象出发归纳一般结论的经验。【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难点】探索、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探究新知4先按要求算一算、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结果。乘数 乘数 积 积的变化20 3 60 ——20 3×2 60×( )20 3×1020×4 320×5 3120260060×1024060×430060×5乘数 乘数 积 积的变化20 3 60 ——20 3×2 60×( )20 3×1020×4 320×5 3120260060×1024060×430060×5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怎样变化?你有什么发现?乘数 乘数 积 积的变化20 3 60 ——20 3×2 60×( )20 3×1020×4 320×5 3120260060×1024060×430060×5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乘 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 2。乘数 乘数 积 积的变化20 3 60 ——20 3×2 60×( )20 3×1020×4 320×5 3120260060×1024060×430060×5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乘 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 10。乘数 乘数 积 积的变化20 3 60 ——20 3×2 60×( )20 3×1020×4 320×5 3120260060×1024060×430060×5第二个乘数不变,第一个乘数乘 4,得到积等于原来积的4倍。乘数 乘数 积 积的变化20 3 60 ——20 3×2 60×( )20 3×1020×4 320×5 3120260060×1024060×430060×5第二个乘数不变,第一个乘数乘 5,得到积等于原来积的5倍。乘数 乘数 积 积的变化20 3 60 ——20 3×2 60×( )20 3×1020×4 320×5 3120260060×1024060×430060×5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 比一比, 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 与同学交流。12×3= 48×5= 24×5=120×3= 48×50= 24×25=1200×3= 48×500= 24×75=3636036002402400240001206001800课堂练习1. 先说说一个乘数是怎样变化的, 再直接填出积。乘 数 5 5 5 5×5 5×20乘 数 4 4×3 4×10 4 4积 2060200100400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2. 根据每组第 1 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24 × 3 = 72 7 × 15 = 105 16 × 5 = 8024 × 30 = 7 × 150 = 16 × 20 =24 × 300 = 7 × 1500 = 16 × 35 =72072001050105003205603.如果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那么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8米长宽× =面积8200?不求出长,你也能算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吗??200平方米3.如果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那么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38米长宽× =面积8200?不变24米24?×3600200平方米8米200平方米8米200平方米6003.如果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那么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38米长宽× =面积8200?不变24米8米8米24×3200平方米200平方米200平方米24÷8=3200×3=600(平方米)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600平方米。课堂小结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 会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并能正确计算。2. 经历主动思考、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计算的过程,能说明简便计算的依据。【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难点】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算理。12×30= 16×30=50×30= 100×3=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60你是怎样算的?480150030012×30= 50×30=这两题用竖式怎么算?×1 23 0603360×5 03 01 50 01500将0前面的数位对齐(1)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2)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1)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2)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探究新知5月星小区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850 × 15 =_______( )用竖式怎样算?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方法一 乘数末尾的0也参与运算。8 5 0× 1 5050505728241…… 850×5 = 4250…… 850×10 = 8500…… 最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用竖式怎样算?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方法二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0 。5505728241…… 85×5 = 425…… 85×10 = 850…… 最后把乘得的积相加8 5 0×1 5与0前面的数位依次对齐。把0落下来!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850 × 20 =_______( )17000 克8 5 0× 2 000乘得的数末尾的0与添上的0要区分开。答: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17000克。在“170”的后面应该添上几个0?1 7 0课堂练习380 × 23 = 14 × 800 = 90 × 120 =3 8 0× 2 31 4× 8 0 01 2 0× 9 01 1 47 68 7 4 01 1 2 0 01 0 8 0 0874011200108001.练一练。× 4 02.有一种树叫紫金牛,它直立茎约为40厘米。世界上最高的杏仁桉树的高度约是它的390倍,杏仁桉树大约高多少厘米?40×390=1 5 60 03 9 015600(厘米)答:杏仁桉树大约高15600厘米。将位数多的数写上面课堂小结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