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阳节主题班会主题: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教育背景我校积极响应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恰逢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从而开展“重阳节主题班会。”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尊老敬老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必不可少,从小让孩子对长辈心存感激,懂得孝顺知恩图报,爱父母爱家人,才能更好地爱他人、爱祖国。二.教育分析重阳节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民间就有在九月九日祭祖的习俗。据史书记载,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平安。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敬老爱老的传统。在重阳节期间,人们会回家探望老人,为他们送上祝福和关爱,这种敬老爱老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此外,重阳节还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如登高远眺、赏菊、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寓意着追求健康长寿、祈求平安吉祥等美好愿望。重阳节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通过重阳节诗歌朗诵会、重阳节文艺演出等,以此来弘扬传统文化。三.教育目标1.认知:通过了解知道农历9月9日是重阳节,以及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自豪感。2.情感:通过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学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3.行为:通过送祝福、听故事、制作集赞卡等,让学生了解长辈的过去,做到尊老敬老的同时,提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近代史的了解;通过做好班会前准备工作,班会中能做到勇于发言、积极分享,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四.班会准备1.重阳节相关资料、诗集、歌曲、视频、标语。2.手工纸、水彩笔、双面胶、儿童安全剪刀。3.梗米粉、糯米粉、豆沙、各色玉果、红绿果脯、白糖、油、清水、干净的盘子。4.板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五.教育过程谈话导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谁知道这两句话出自哪首古诗吗?有人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个中国传统节日吗?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有人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吗?都有哪些习俗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分享欲,初步了解重阳节是和亲人长辈有关的节日。环节一:九九重阳节1.学生分享讨论,班会前自行查找的资料,通过讲解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帮助学生了解重阳节浓厚的历史背景。在介绍过程中,学生补充资料卡,有助于加深印象,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班会质量。讲解主要内容:节名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年节、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等,寓意平安、健康长寿。 对于重阳节节日名称的由来,在《易经》中,“九”数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称作“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由来 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记载了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 汉代时,重阳习俗进一步普及。 历史演变 在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位正式节日。宫廷、民问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书日期问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明清。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白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风俗依旧盛行,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中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资料卡:重阳节小知识 重阳节是每年的___月__日。重阳节又称____、_____、____等。 在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位_____节日。 1989年,中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_______,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______、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重阳节,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补充资料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班会质量。环节二:重阳习俗赏组织学生发言分享,你了解的重阳节习俗,引导学生体会古人的乐趣,了解由古至今重阳节在百姓心中的重要地位。1.插茱萸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2.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是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汉族传统酒。3.重阳糕观察重阳糕图片,小组讨论想一想重阳糕是由什么原料制作而成的,设想重阳糕的制作方法,由一名小组成员记录,另一名小组成员分享。教师带领学生制作做好的重阳糕同学们可以带回家,也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和老师品尝,并询问口感,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在家自行制作,分享给家里长辈。4.登高望远分享你知道的重阳登高的故事。(播放动画,了解重阳登高的传说)视频主要内容:从前,有位叫桓景的人,他每天都带着百姓辛勤劳作,村里有个瘟魔,每年九月初九都会来祸害村庄的百姓,为了驱除瘟魔,桓景去仙山拜师学仙术,桓景苦学仙术,临走前道长送给他茱萸叶和菊花酒,他把茱萸叶和菊花酒分给每位村民,瘟魔不喜欢茱萸和菊花酒的气味,桓景趁着瘟魔后退时,用宝剑除掉了瘟魔。5.古人的重阳节了解了重阳节的习俗,你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过重阳的吗?(播放动画视频)视频主要内容:视频详细讲解了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登高辞青、簪菊花、佩茱萸香囊、放纸鹞、赏菊、喝菊花酒、食重阳糕、开个酒会。看完视频,学生谈谈收获,讨论,如果你生活在古代,你会如何过重阳节?你有什么安排?在互动中,引导学生:这些习俗是古人对健康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也是百姓休息娱乐的一天。【设计意图】通过发言分享、制作糕点、讨论古代的你是如何过节,让学生明白,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它是百姓们对美好生活、健康身体的愿望,也承载了游子们对家的思念。环节三:歌颂重阳节1.发言分享你查找到的关于重阳节的诗词,让学生了解诗词中重阳节的美。(播放视频)视频主要内容:有关重阳节的诗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宋·李清照《醉花阴》 九月九日遥望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唐·邵大震《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黄昏院落,栖栖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宋·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2.教师带领学生跳两段手指舞。(播放视频)让学生愉快的明白尊老爱老,体恤长辈。视频主要内容: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过节啦。 (左右手先后做出数字“9”,左右两边拍手各一次。左右手顺序摊开,作揖。) 我给爷爷捶捶背,我给奶奶倒杯水。 (双手放在胸口,右手摊开,后做捶背动作。双手放在胸口,左手摊开,后做倒水动作。) 关爱老人很重要,传统美德我知道。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 (右手与胸口平行手心朝下,左手搭在左手上,作揖。) 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 (左手在身旁手掌点天、地,左手两指并拢,在额头点两下。双手做出爱心,双手合十。) 血脉流不断,山河岁岁新。 (右手斜放胸口,手指对肚脐处,左手做“6”做出河流动作,左手在胸前做小波浪,双手在胸前做房子动作,双手同时在胸前做小波浪,双手从上至下展示自己。) 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 (右手与胸口平行手心朝下,左手搭在左手上,作揖。) 祖先留下传家宝,名字叫孝顺。 (双手放在胸口,作揖一周) 多少年多少代,温暖过冬与春。 (右手、左手先后摊开,双手从上至下展示自己。) 它沿着岁月走,烙下中国印。 (右手平放在胸口处,左手手指在右手至胳膊做走路动作,双手由上至下到胸口处做房子动作。) 风风雨雨五千年,从古传到今。 (双手由上至下做小波浪,重复两次,双手在胸口处做“接”动作。) 祖先留下一句话,讲的是孝顺。 (右手做“1”由左至右走半圆形轨迹,双手放在胸口,作揖一周) 多少情多少爱,交给了儿和孙。 (左右手先后摊开,先后错位搭在肩膀处。) 它顺着血脉流,滚烫赤子心。 (左手在胸前做小波浪,走右手先后在胸口出做出“心”形) 枝繁叶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设计意图】通过诗词和手指舞,让学生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表现欲,通过手指舞歌曲,边跳边唱的形式,让学生深刻记住尊老爱老、父母恩情。环节四:长辈的故事1.活动前填写调查表,活动中和老师同学分享、讲述,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给我们讲的故事,了解长辈们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长辈们也是有过孩童时期,让学生对比,他们和自己都有什么不同。调查表:2.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组织学生制作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贺卡,并写出想对他们说的话,以及祝福。完成后展示分享,互相评论。引导学生写出平时不会说出的祝福,让长辈们更能体会到大家的心意,重点提醒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做到安全使用工具。老师带领学生制作寿桃,寿桃制作方法:老师分享菊花的画法,加上你喜欢颜色,菊花简笔画:3.分发集赞卡,引导学生选择能做到的任务,将任务卡贴到集赞卡上,完成一项后,请家庭成员在下方画出“ ”集赞卡:任务卡:【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调查表、制作手工贺卡、完成集赞卡,让学生明白“敬老、爱老”靠行动,不只是喊口号,也让部分内向型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增强亲情。环节五:敬老好榜样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敬老爱老”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明白敬老爱老是中华传统美德,知道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发扬中国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资料:“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他一直身体力行,为全社会作出了“敬老孝亲”的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与父亲、家人 习近平总书记与母亲 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在《忆仲勋》一文中曾回忆过这样一段往事。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习仲勋举办88岁寿宴,欢聚一堂,唯独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缺席。由于公务繁忙,难以脱身,习近平抱愧地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在信中,他深情地写道:“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一封家书,饱含着习近平对父亲深深的歉意和崇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习近平一以贯之的品格。习近平特别尊重老同志、关心老干部。1984年12月7日,刚刚履新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一年的习近平发表题为《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中青年干部唯有实心实意地尊重老干部,才能在新老干部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融洽的团结合作关系,从而携手并肩,共同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设计意图】2016年5月2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环节六:总结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教育反思本次主题班会获得同学们一致好评,大部分同学期望多组织同类型的主题班会,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交流精神,部分内向学生在观看视频、学唱手指舞歌曲时也有很好的表现,同时同学们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得到了提高,通过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家书、故事,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树立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更好地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学习评价表:优秀: 良好: 合格: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 教师评价自己调整写字姿势、握笔姿势,清楚正确笔画顺序。在动手环节中,能够清楚知道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做到安全使用工具。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能够独立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和小组成员讨论,语言表达能力强,吐字清晰,能完整阐述观点。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完整的说出自己续写的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